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输尿管镜检查对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膀胱复发的影响
1
作者 张彪 侯倩 +4 位作者 王鹏远 尚义超 郑铎 杨树军 尚攀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IV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41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前行URS(URS组)和RNU前未... 目的探讨术前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根治术后膀胱内复发(IV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41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前行URS(URS组)和RNU前未行URS(非URS组),比较RNU后累积IVR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URS对UTUC患者术后IVR的影响。结果纳入UTUC患者241例,URS组64例(26.6%),非URS组177例(73.4%)。URS组64例患者中49例行活检,15例未行活检。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3~122)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2(3~56)个月,URS组18例(28.1%)发生IVR,非URS组25例(14.1%)发生IVR。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排除合并膀胱癌(BC)或BC病史患者,URS组累积IVR率均高于非URS组(P均<0.05),而URS组PFS低于非URS组(P=0.00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URS(P=0.031)及肾盂合并输尿管肿瘤(P=0.004)是IV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TUC患者术前行URS会增加IVR的发生率,不建议术前常规使用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输尿管镜检查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 膀胱内复发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尚义超 尚攀峰 +6 位作者 郑铎 李佳朔 郑旭 刘隽垚 岳中瑾 王志平 王家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与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8月163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A...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与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8月163例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96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斜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B组67例(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B组手术时间(219.4±43.4)min,明显短于A组(269.5±46.5)min(t=6.956,P=0.000);A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50 ml(20~1500 ml),明显多于B组100 ml(20~600 ml)(Z=-4.325,P=0.000);B组术后住院(7.9±2.3)d,明显短于A组(9.4±3.8)d(t=3.218,P=0.002)。163例随访中位时间28个月(3~75个月),5年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膀胱肿瘤无复发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A组分别为79.0%、67.0%、80.9%、70.0%,B组分别为79.8%、75.8%、81.6%、77.0%,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经腹完全腹腔镜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肾输尿管切除术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经腹腔与腹膜后间隙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肾周筋膜及脂肪切除完整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旭 尚攀峰 +4 位作者 李佳朔 尚义超 刘隽垚 齐鹏 郑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5-879,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腹膜后间隙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切除肾周筋膜及脂肪的完整性。方法前瞻性比较2018年11月~2020年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7例肾癌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2.6~18.0(7.4±3.5)cm。肿瘤位于左侧23例,右侧34例。术前临床分...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腹膜后间隙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切除肾周筋膜及脂肪的完整性。方法前瞻性比较2018年11月~2020年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7例肾癌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2.6~18.0(7.4±3.5)cm。肿瘤位于左侧23例,右侧34例。术前临床分期T1~T3a期。腹膜后间隙途径33例,经腹腔途径24例。2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本完整性分为0~6分7个等级:0分,肾肿瘤完全破裂,内容物(肿瘤坏死组织或感染脓性分泌物)破溃流入术野,种植复发风险高;1分,肾肿瘤一极肾周筋膜、脂肪囊均打开,肾实质及肿瘤表面均可见,肿瘤包膜不完整或部分破裂;2分,肾肿瘤一极肾周筋膜、脂肪囊均打开,肾实质及肿瘤表面均可见,但肿瘤包膜完整;3分,肾肿瘤一极肾周筋膜打开,脂肪囊完整,肾实质及肿瘤表面均不可见;4分,肾肿瘤另一极肾周筋膜、肾周脂肪囊均打开,肾实质可见,但肿瘤一极肾周筋膜未打开;5分,肾肿瘤另一极肾周筋膜打开,脂肪囊完整切除,肾实质不可见,但肿瘤一极肾周筋膜未打开;6分,肾周筋膜没有打开,完整切除,肾周脂肪囊、肾实质均不可见。比较2组标本评分。结果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间隙组标本完整性0~6分分别为0、0、2、3、8、6、5例和1、1、19、8、2、1、1例,经腹腔组评分明显高于经腹膜后间隙组(Z=-4.907,P=0.000)。57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细胞癌。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肾周筋膜及脂肪切除的完整性明显优于经腹膜后间隙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手术 腹膜后间隙入路
下载PDF
肾盂癌与输尿管癌术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远 尚义超 +2 位作者 郑铎 尚攀峰 岳中瑾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位置(肾盂和输尿管)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病人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67例UTUC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 目的探讨肿瘤位置(肾盂和输尿管)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病人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67例UTUC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UTU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42(3~89)个月。相对于输尿管肿瘤,肾盂肿瘤更大。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位置与病人OS及PFS无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G分级、病理T分期和术前纤维蛋白原(FIB)升高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T分期和术前FIB升高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位置与UTUC病人预后无关,在治疗和术后预防的临床决策方面不应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癌 输尿管癌 预后
下载PDF
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2例手术治疗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旭 尚攀峰 +1 位作者 李佳朔 尚义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23-624,共2页
副神经节瘤又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的肿瘤,为临床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大于5 cm的更是罕见。我院收治了2例副神经节瘤,且肿瘤较大、位置较特殊,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女性,39岁,因“头晕伴心悸半年余,... 副神经节瘤又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的肿瘤,为临床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大于5 cm的更是罕见。我院收治了2例副神经节瘤,且肿瘤较大、位置较特殊,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女性,39岁,因“头晕伴心悸半年余,加重20 d”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心悸、烦躁,并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出汗、四肢乏力及血压升高等症状,血压最高为230/120 mmHg(1 mm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副神经节瘤 异位嗜铬细胞瘤 腹主动脉切除 手术
下载PDF
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膀胱癌初步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佳朔 尚攀峰 +1 位作者 尚义超 郑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估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34例新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接受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记录手术过程,分析病理结果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患... 目的:评估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34例新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接受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记录手术过程,分析病理结果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患者共切除66个肿瘤,肿瘤直径平均(1.9±1.01)cm,平均手术时间(57.6±22.2)min,平均术中出血(24.9±18.7)mL,术中发生闭孔反射1例,未发生膀胱穿孔。病理分期≤T1者20例(58.8%),T2者14例(41.2%);病理分级:低度恶性潜能1例(2.9%),低级别22例(64.7%),高级别11例(32.4%)。随访7~41个月,病例分期≤T1和T2患者的7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5%(3/20)和35.7%(5/14),2例T2期患者发生肿瘤进展,≤T1期患者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安全的膀胱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剜除 针状电极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及纤维蛋白原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鹏远 尚义超 +2 位作者 郑铎 尚攀峰 岳中瑾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纤维蛋白原(FIB)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82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纤维蛋白原(FIB)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82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及FIB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高PLR组和低/高FIB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术前PLR及FIB与UTU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ROC曲线显示PLR及FIB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2.51和3.51 g/L。Kaplan-Meier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PLR/FIB组OS及PFS均较低PLR/FIB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pT分期、肿瘤病灶、术前PLR和术前FIB水平与OS及PFS呈显著相关,而肿瘤分级只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B与OS(HR=2.727,95%CI:1.125~6.612,P=0.026)和PFS(HR=3.558,95%CI:1.822~6.949,P<0.001)显著相关。结论术前FIB水平对UTUC患者的OS及PFS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PLR,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对UTU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