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蔡红娟 马姝颖 +2 位作者 尚俊宏 白红 王学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内脂素(VF...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内脂素(VF)、维生素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及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GSH)],同时比较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分型患者的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VF、RBP4、Hcy及UA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低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VF、RBP4、Hcy及UA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血清IGF-1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心肌梗死型患者VF、RBP4、Hcy及UA高于无症状型和心绞痛型患者,血清IGF-1低于无症状型和心绞痛型患者;心绞痛型患者VF、RBP4、Hcy及UA高于无症状型,血清IGF-1低于无症状型患者(P<0.05)。观察组血清TAC、SOD、CAT及GSH低于对照组,血清MDA高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TAC、SOD、CAT及GSH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血清MDA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患者;心肌梗死型患者TAC、SOD、CAT及GSH低于无症状型和心绞痛型患者,血清MDA高于无症状型和心绞痛型患者;心绞痛型患者TAC、SOD、CAT及GSH低于无症状型,血清MDA高于无症状型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VF、RBP4、IGF-1、Hcy、UA及氧化应激指标TAC、SOD、MDA、CAT、GSH与冠心病相关。结论冠心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呈现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治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己酮可可碱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尚俊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60-261,共2页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合用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NIHSS、MMSE评分对比P>0.05,治疗... 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合用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NIHSS、MMSE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84.21%,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89%,对照组为5.26%,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合用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治疗效果满意,在改善其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尼麦角林 己酮可可碱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尚俊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6-17,共2页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录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一共有一百名,依据随机分组的手段将此100名冠心病患者分成了观察组...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录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一共有一百名,依据随机分组的手段将此100名冠心病患者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的50名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依那普利开展治疗,而观察组的50名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依那普利开展+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心功能参数,以及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经过临床上的治疗之后,在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比较方面,观察组是明显比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优秀了许多,而且P<0.05;在两组患者的临床血压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也是比对照组患者血压情况优秀了许多,而且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当中,充分的看出普利开展+美托洛尔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而且有效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此种治疗方式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4
作者 蔡红娟 尚俊宏 白红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进一步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2011-07/2013-07收治的60例慢性...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进一步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2011-07/2013-07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基于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培酮对症处理伴发的肺性脑病,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奥氮平对症处理伴发的肺性脑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对患者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周内,两组患者均出现较轻微的药物副作用,对症处理后均明显减轻或缓解.对照组患者药物副作用主要为月经变化、催乳素水平增加和静坐不能等,而观察组患者药物副作用主要为头晕、体质量增加和嗜睡等.治疗2周和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奥氮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效果优于利培酮,但两者控制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相当,药物副作用也有自身的特点,且两种药物引起的药物副作用均轻微且少见,经过对症处理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利培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