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尚咏 张正之 +1 位作者 郑仰林 卢世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77-2078,共2页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C组:方法同B组,但束膜开窗。各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取材并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自体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端侧吻合的外膜、束膜开窗组(P<0.05);外膜开窗组与束膜开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其再生神经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端侧吻合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髓芯减压钽棒+自体骨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尚咏 虞攀峰 +3 位作者 赵旭红 卞斌 伍骥 陈名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骨植入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治疗成人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定Ficat分期Ⅰ-Ⅱ期成人ANFH患者11例(17髋),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39.2(21-58... 目的通过对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骨植入术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治疗成人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NFH)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定Ficat分期Ⅰ-Ⅱ期成人ANFH患者11例(17髋),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39.2(21-58)岁。手术方式为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入。随访时间为12-21月。对手术前、后Harris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及患肢股骨头的影像学改变进行观察评估,得出术后12个月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 2例(3髋)失随访。随访9例14髋中,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56.93±4.93)分和(77.21±5.82)分(P<0.05),差异有显著性;影像学X线片复查3例(3髋)有所加重,其中1例(1髋)已在术后14个月在外院行髋关节置换术。以股骨头塌陷或全髋关节置换为研究止点,股骨头生存率为78.6%。结论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棒+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Ⅰ-ⅡB期),短期观察,髋关节功能改善较明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股骨头坏死早期保头治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棒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体骨
下载PDF
BMP-2基因转染兔骨骼肌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尚咏 卢世璧 +2 位作者 王继芳 袁玫 王爱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AdrhBMP 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RSMSCs)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兔桡骨干骨缺损(20 mm)模型,50 只新西兰兔分为5 组:AdrhBMP- 2 转染RSMSCs/DBM组(... 目的探讨AdrhBMP 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RSMSCs)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兔桡骨干骨缺损(20 mm)模型,50 只新西兰兔分为5 组:AdrhBMP- 2 转染RSMSCs/DBM组(A组)、AdGFP转染RSMSCs/DBM组(B组)、未转染RSMSCs/DBM组(C组)、单纯DBM组(D组)和对照组(E组)。术后4周和6周分别行骨密度、X线、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A组骨修复达到X线愈合标准,但髓腔不通;术后6周,各组的愈合率分别为A组100%、B组50%、C组33%,D组和E组为0。结论AdrhBMP -2 修饰的RSMSCs为种子细胞、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的基因强化组织工程骨能修复兔桡骨长20 mm的大段骨缺损,为临床上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治疗 骨骼肌干细胞 骨缺损
下载PDF
小切口与传统术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尚咏 伍骥 +2 位作者 赵旭红 李松林 陈名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55例,随机分为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25例(小切口组)和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30例(传统组),均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记录并... 目的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55例,随机分为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25例(小切口组)和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30例(传统组),均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小切口组和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1.32±12.25)min和(138.80±19.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40±21.07)ml和(344.00±77.35)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8±1.66)cm和(15.06±1.12)cm,Neer评分分别为92.84±4.29和85.20±6.73。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组和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88±1.90)min和(8.60±2.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肩外侧小切口入路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但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小切口 肱骨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的兔骨骼肌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尚咏 伍骥 +1 位作者 卢世璧 袁玫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基因对兔骨骼肌干细胞 (S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pEGFP rhBMP 2的扩增、浓度及纯度鉴定。脂质体包裹质粒DNA ,转染SMSCs后测定转染率。检测rhBMP 2、碱性磷酸... 目的初步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基因对兔骨骼肌干细胞 (S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pEGFP rhBMP 2的扩增、浓度及纯度鉴定。脂质体包裹质粒DNA ,转染SMSCs后测定转染率。检测rhBMP 2、碱性磷酸酶 (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 pEGFP rhBMP 2SMSCs转染后最大转染率为 14 18% ,rhBMP 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呈阳性 ,而 pEGFP转染的细胞和未染细胞rhBMP 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弱阳性。 结论S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脂质体介导质粒rhBMP 2的基因转移安全性好 ,但转染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阳离子脂质体 骨骼肌干细胞 基因治疗 骨缺损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尚咏 伍骥 +2 位作者 赵旭红 初冬 李松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4例。受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20例,打击伤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约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6.4个月,平均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出现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随访末的最终疗效按Neer评分,优1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达93.5%。结论LCP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断端残留血供的破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肱骨 锁定加压钢板(LCP) 骨折
下载PDF
兔骨骼肌干细胞裸鼠肌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尚咏 卢世璧 袁玫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索AdrhBMP-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abbitskeletalmusclestemcells,RSMSCs)作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bone(matrix,DB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裸鼠肌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1在... 目的:探索AdrhBMP-2修饰的兔骨骼肌干细胞(rabbitskeletalmusclestemcells,RSMSCs)作为种子细胞、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bone(matrix,DB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裸鼠肌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1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裸鼠肌内诱导成骨实验分为3组: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SDBM组;AdBMP-2转染RSMSCs组。将3组不同材料分别植入裸鼠肌内进行诱导成骨实验。于术后2周行大体观察,术后3周分别行X射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2周,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可见皮下隆起物,质略硬,其余2组隆起不明显;术后3周,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显示:AdBMP-2转染RSMSCs/SDBM组及AdBMP-2转染RSMSCs组有新骨形成,而SDBM组未有骨形成。裸鼠肌内植入处残留少量DBM成分。结论:AdrhBMP-2修饰的肌肉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DB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可以诱导裸鼠肌内异位成骨,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基因疗法 干细胞
下载PDF
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与端侧吻合后的神经再生(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尚咏 汪爱媛 +1 位作者 卢世璧 余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52-253,共2页
背景:研究证实通过端侧吻合方式可诱导神经侧芽再生,但再生效果达不到神经端端吻合的水平,应用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体外神经元存活及神经再生的效果,可否提高端侧周围神经吻合的再生率?目的:评价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对端侧吻合后... 背景:研究证实通过端侧吻合方式可诱导神经侧芽再生,但再生效果达不到神经端端吻合的水平,应用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体外神经元存活及神经再生的效果,可否提高端侧周围神经吻合的再生率?目的:评价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对端侧吻合后神经远段再生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对象:实验于2001-09/2002-0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研所完成。雄性Wister大白鼠32只,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成表皮生长因子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方法:表皮生长因子组:切断右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右小腿外侧肌肉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为2g/L的表皮生长因子注射液0.1mL/d,共用2周;对照组:吻合方法同表皮生长因子组,术后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两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术后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3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术后4,8周时,表皮生长因子组优于对照组(52.42±1.45)%,(61.41±1.54)%,(34.60±1.52)%,(38.64±1.89)%,P<0.05。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术后4,8周表皮生长因子组明显比对照组加快(30.33±0.88)m/s,(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吻合后 端侧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纤维再生 WISTER 随机对照实验 超微结构变化 吻合周围神经 生理盐水 神经元存活 骨科研究所 对照组 电生理检测 形态定量学 超微结构观 吻合方式
下载PDF
AdrhBMP-2转染兔骨骼肌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咏 伍骥 卢世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AdrhBMP-2)基因对兔骨骼肌干细胞(skeletalmusclestemcells,S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于修复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腺病毒...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AdrhBMP-2)基因对兔骨骼肌干细胞(skeletalmusclestemcells,S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于修复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4/07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和检测:在293细胞内扩增AdrhBMP-2及AdGFP,并用空斑形成实验测定滴度。实验分为3组:AdrhBMP-2转染细胞组,AdGFP转染细胞组,未转染细胞组。从兔后肢股部骨骼肌内分离培养的干细胞经腺病毒转染后(MOI=50)观察转染率和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的变化。腺病毒编码的rhBMP-2基因转染SMSCs后检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表达及钙结节的形成。结果:①腺病毒基因转染率为79%;SMSCs转染基因后3d增殖减慢,然后缓慢上升,7d进入增殖平缓期。②转染后第5天,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drhBMP-2转染细胞组rhBMP-2阳性、ALP阳性、Ⅰ型胶原阳性,细胞转染AdGFP组和未转染细胞组上述指标染色呈弱阳性。③AdrhBMP-2转染细胞后1-3d即开始表达rhBMP-2,13~15d达高峰,19~21d表达量明显减少。④AdrhBMP-2转染后第5天,ALP分泌量及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AdrhBMP-2转染后第21天染色显示钙结节,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损伤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基因疗法 干细胞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rhBMP-2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化成骨活性的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咏 卢世璧 袁玫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Adv-rhBMP-2)基因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2002-05/07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和检测方法:pEGFP...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Adv-rhBMP-2)基因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MSCs)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2002-05/07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和检测方法:pEGFP-rhBMP-2的扩增、浓度及纯度鉴定。①脂质体包裹质粒DNA,转染MMSCs后测定转染率。②检测rhBMP-2,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后的检测结果:①脂质体介导pEGFP-rhBMP-2转染MMSCs后所测定的最大转染率为14.18%。②pEGFP-rhBMP-2转染的MMSCs中rhBMP-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呈阳性,而pEGFP转染的细胞和未染细胞rhBMP-2,ALP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弱阳性。结论:①MMSCs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②脂质体介导质粒rhBMP-2的基因转移安全性好,但转染率相对较低,随着新一代高转染率脂质体的问世,这种治疗方法有望率先进入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干细胞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模拟低压低氧暴露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有关行为和病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尚咏 杨利谦 +2 位作者 徐於炘 门鹏翔 虞攀峰 《空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9-12,16,共5页
目的分析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关行为和病理指标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航空后送的安全性论证和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体重为200~250 g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A1(1 h对照组)、B1(2 h对照组)、C1... 目的分析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关行为和病理指标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航空后送的安全性论证和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体重为200~250 g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A1(1 h对照组)、B1(2 h对照组)、C1(4 h对照组)、A2(1 h实验组)、B2(2 h实验组)、C2(4 h实验组)。大鼠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手术暴露T10节段脊髓,使用NYU脊椎冲击损伤仪(撞击高度25 mm,撞击针重10 g,接触面积约2 mm2)制作脊髓挫伤模型。对照组模拟地面环境,不进低压氧舱;实验组放入小动物低压氧舱内,匀速减压至模拟舱内保持2 500 m高度的气压值机舱环境。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维持1 h、2 h、4 h,模拟短程(1 h)、中程(2 h)、远程(4 h)航程。环境干预结束后即刻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于术后24 h分别观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Rivlin斜坡法]及脊髓打击处血肿面积。结果分别比较各相应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环境与低压低氧环境下,时长4 h组与时长1 h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BB评分标准评价运动功能: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 ivl i n斜坡法评价后肢肌力: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程脊髓撞击处血肿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1 h)、中程(2 h)、远程(4 h)低压低氧环境下,脊髓损伤大鼠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会受到明显影响,航空后送过程中应当注意呼吸监测与氧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低氧 脊髓损伤 行为和病理指标
下载PDF
LCP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尚咏 伍骥 +2 位作者 赵旭红 初冬 李松林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锁定加压钢板)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 目的探讨LCP(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锁定加压钢板)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4例。受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20例、打击伤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约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6.4个月,平均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均未出现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随访末的最终疗效按Neer评分,优1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达93.5%。结论 LCP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外科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显露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美容程度高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肱骨骨折/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评价伤员能否空运后送的标准 被引量:5
13
作者 尚咏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病人转送 军事医学
下载PDF
四肢骨折病人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晓东 马建民 +1 位作者 尚咏 马庆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94-895,共2页
目的 :了解四肢骨折病人在伤后 2~ 3d(第一阶段 ) ,8~ 10d(第二阶段 ) ,两个阶段中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 ,DD)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各选择 5 0例本院骨科上肢、下肢骨折住院病人 ,组成A(上肢 )、B(下肢 ) 2组 ,于伤后第一阶... 目的 :了解四肢骨折病人在伤后 2~ 3d(第一阶段 ) ,8~ 10d(第二阶段 ) ,两个阶段中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 ,DD)水平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各选择 5 0例本院骨科上肢、下肢骨折住院病人 ,组成A(上肢 )、B(下肢 ) 2组 ,于伤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用ELISA法测定血浆DD水平。结果 :A、B 2组第一阶段血浆DD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A、B 2组第二阶段血浆DD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第一、二阶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B组第一、二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组病人第二阶段其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本组第一阶段和A组第一、二阶段 ,提示下肢骨折病人第二阶段血凝状态明显增高 ,应注意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浆 四肢骨折 测定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缝线悬吊与钛板固定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利谦 尚咏 虞攀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缝线悬吊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两种技术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治疗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11~2011-11我院收治颈椎管狭窄患者中符合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适应证并接受此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其中16例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缝线悬吊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两种技术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治疗颈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11~2011-11我院收治颈椎管狭窄患者中符合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适应证并接受此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其中16例患者术中行缝线悬吊固定,为A组;21例患者术中行微型钛板固定,为B组。随访过程中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根据患者X线、CT等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曲度和C5节段椎管矢状径,并观察门轴侧骨融合情况。通过上述数据评价术后神经功能及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根据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两组间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A组62.5%,B组19.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曲度术前为20.5°±1.8°,术后12个月为18.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颈椎曲度术前20.3°±1.6°,术后12个月19.9°±1.5°,无统计学差异(P>0.05)。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门轴侧骨融合率A组93.8%,B组100%,两组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应用微型钛板固定比缝线悬吊固定能够更坚强地固定掀开的椎板,进而有利于门轴侧骨折处骨融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术后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术 微型钛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斌 尚咏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3例因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行单或多节段PKP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伤椎压缩程度、有无侧凸畸形,伤椎前缘恢...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3例因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行单或多节段PKP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伤椎压缩程度、有无侧凸畸形,伤椎前缘恢复程度、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入路(单侧、双侧)、骨水泥渗漏(椎间盘)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5(9.6±2.8)个月。27例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再骨折率为26.2%。将各因素输入Logistic回归“向前Wald”的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骨密度、骨水泥量、体重指数及伤椎前缘恢复程度是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量过大、低体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过度恢复、低骨密度是PKP术后继发邻近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继发椎体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足继发下肢广泛严重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乙安 张宏伟 +4 位作者 袁群 杨腾舜 李铁军 尚咏 曹美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747,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再关门”的预防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利谦 尚咏 虞攀峰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4期2591-2593,共3页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是骨科的常见手术,但术后有开门推板向原位复位的风险,即"再关门"。近年来该手术的各种改良术式有了很大发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该研究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发展...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是骨科的常见手术,但术后有开门推板向原位复位的风险,即"再关门"。近年来该手术的各种改良术式有了很大发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该研究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发展衍变、并发症及相关文献报道,对防治"再关门"的手术策略进行总结与讨论,并对各种手术方式的优劣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术 并发症 再关门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斌 尚咏 +1 位作者 史图龙 徐於炘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术114例。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为再骨折组,无再发骨折为未骨折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术114例。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为再骨折组,无再发骨折为未骨折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8例获得随访,时间为3~15个月。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23例,占23.5%。再骨折组和未骨折组在术前伤椎压缩程度、年龄、性别、手术入路、骨水泥渗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组骨水泥量、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值均高于未骨折组(P〈0.05);而骨密度T值、体重指数则低于未骨折组(P〈0.05)。骨密度、骨水泥量、体重指数及伤椎前缘恢复程度与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有相关性。结论骨水泥量过大、低体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过度恢复、低骨密度是PKP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非手术椎体骨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11例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斌 郑海滨 尚咏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对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认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56例以腰椎管狭窄症为第一诊断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神经损伤、深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例行骨... 目的探讨对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认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56例以腰椎管狭窄症为第一诊断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神经损伤、深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7例行骨科保守治疗及血管外科相应治疗后患肢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对于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临床体征的中老年患者在确诊腰椎管狭窄症时必须排除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