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NBI-ME下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举 尚委苇 +1 位作者 李秀敏 常廷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BI-ME下病理活检及食管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81例,根据术前NBIME下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情...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行NBI-ME下病理活检及食管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81例,根据术前NBIME下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情况分为病理降级者、无病理变化者及病理升级者,比较病理升级与无变化、病理降级与无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病理升级及病理降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81例管黏膜病变患者发生病理升级15例(18.5%),病理降级10例(12.3%),病理无变化56例(69.1%)。发生病理升级的患者内镜下存在乏血管区域比例、有颗粒/结节样改变比例、病变面积均大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病理降级患者年龄、吸烟比例均小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病变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食管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检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尚委苇 李秀敏 +2 位作者 宋世义 李瑞娇 常廷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BMI对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发症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过食管ESD治疗的病例的一般信息、病变信息、手术信息和并发症信息,并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其中低BMI组(... 目的探讨BMI对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并发症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过食管ESD治疗的病例的一般信息、病变信息、手术信息和并发症信息,并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其中低BMI组(BMI<18.5 kg/m^(2))患者16例,正常BMI组(18.5≤BMI≤23.9 kg/m^(2))患者167例,高BMI组(BMI>23.9 kg/m^(2))患者130例,观察ESD的治疗情况和效果,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手术情况的差异,不同分组并发症的差异先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再使用由P<0.2的变量作为调整变量构建的校正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来验证。结果根据BMI区分的三组患者在有无高血压史和病理类型构成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体重指数与固有肌层损伤和术后发热的减少有关,其他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BMI患者较正常BMI患者行食管ESD不易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及术后发热,对于BMI相对较小的患者更应注意预防食管ESD固有肌层损伤和术后发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术中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尚委苇 李秀敏 +2 位作者 宋世义 李瑞娇 常廷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11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ESD治疗的31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术后食管是否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ESD治疗的313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术后食管是否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将其分为固有肌层损伤组和未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固有肌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313例接受食管ESD治疗的患者中有25例发生固有肌层损伤,发生率为8.0%。单因素分析显示,固有肌层损伤组与未发生固有肌层损伤组在BMI构成(P=0.019)、浸润深度构成(P=0.046)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有无烟酒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病变位置构成、病理类型构成、手术时间构成、病变长轴长度构成、病变面积构成、病变环周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处于18.5~23.9 kg/m^(2)及浸润深度为sm1-sm2层是固有肌层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3.9 kg/m^(2)为固有基层损伤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浸润深度为sm1-sm2层与固有肌层损伤的发生息息相关,而BMI>23.9 kg/m^(2)会降低固有基层损伤发生的风险,临床可据此做好相对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食管ESD治疗固有肌层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固有肌层损伤 食管黏膜病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