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洋参活性部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冀 尚广巍 +3 位作者 葛鹏玲 马育轩 盛波 刘微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胰岛素抵抗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抵抗素(Resistin)和脂肪指数的水平,探讨西洋参不同活性部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模型组、西洋参30%醇洗脱组、60%醇洗脱组和罗格列酮组,... 目的:通过测定胰岛素抵抗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抵抗素(Resistin)和脂肪指数的水平,探讨西洋参不同活性部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模型组、西洋参30%醇洗脱组、60%醇洗脱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酶联免疫法血清中脂联素(ANP)、抵抗素(Resistin)和脂肪指数水平。结果:西洋参30%醇洗脱组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60%醇洗脱组显著提高血清中APN水平;30%醇洗脱组对血清中APN水平也有提高作用;30%醇洗脱组能降低脂肪指数;30%醇洗脱组能降低抵抗素水平。结论:似可认为西洋参通过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降低胰岛素水平,调节脂代谢,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因子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法筛选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葛鹏玲 李冀 +1 位作者 马育轩 尚广巍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通过葡萄糖消耗试验测定西洋参单体成分对IR脂肪细胞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筛选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方法:将西洋参的根部用70%EtOH回流,将提取物进行AB-8型大孔树脂柱色谱分析,按不同浓度洗脱,得到西洋参95%醇提组... 目的:通过葡萄糖消耗试验测定西洋参单体成分对IR脂肪细胞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筛选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方法:将西洋参的根部用70%EtOH回流,将提取物进行AB-8型大孔树脂柱色谱分析,按不同浓度洗脱,得到西洋参95%醇提组、西洋参60%醇提组、西洋参30%醇提组和水提组四个部分。本课题组的前期药效学试验已证明,西洋参60%醇提组为活性部位。将西洋参60%醇提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共得12个化合物。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给予高糖高胰岛素(25mmol·L-1葡萄糖,1×10-6mol·L-1胰岛素)刺激,建立胰岛素脂肪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西洋参单体成分组。药物干预培养24h后,通过葡萄糖消耗试验测定西洋参单体成分对IR脂肪细胞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筛选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结果:与模型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比较,罗格列酮组、人参皂苷R3组、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拟人参皂苷F11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人参皂苷R3组、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罗格列酮组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拟人参皂苷F11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化合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葡萄糖消耗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0(R)人参皂苷Rb1,20(R)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3,拟人参皂苷F11可能是西洋参干预IR脂肪细胞模型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模型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西洋参活性成分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冀 马育轩 +1 位作者 葛鹏玲 尚广巍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6(IL-6)、干扰素(INF)等脂肪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探讨西洋参活性成分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胰岛素刺激,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通过测定游离脂肪酸(FFA)、白介素-6(IL-6)、干扰素(INF)等脂肪细胞因子的浓度,从而探讨西洋参活性成分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胰岛素刺激,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人参皂苷R3组、拟人参皂苷F11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药物干预培养24h后,检测各组脂肪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细胞FFA分泌量比较,20(R)人参皂苷Rb1组、20(R)人参皂苷Rb2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罗格列酮组FFA分泌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拟人参皂苷F11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细胞IL-6分泌量比较,罗格列酮组、拟人参皂苷F11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20(R)人参皂苷Rb1组细胞IL-6分泌量均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细胞INF分泌量比较,人参皂苷R3组、西洋参复合成分组、20(R)人参皂苷Rb1组INF分泌量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拟人参皂苷F11组、罗格列酮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西洋参活性成分通过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FFA、IL-6、INF等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调节脂代谢,从而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胰岛素抵抗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Ⅴ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冀 马育轩 +2 位作者 葛鹏玲 杨炳友 尚广巍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其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分得3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其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分得3个化合物,鉴定后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4-烯-3β,12β,20S-三醇(Ⅰ);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4-烯-3β,12β,20S-三醇(Ⅱ);达玛-25(26)-烯-3β,12β,20S,24ξ-四醇(20-O-β-D-吡喃葡萄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活性部位 胰岛素抵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冀 马育轩 +2 位作者 葛鹏玲 杨炳友 尚广巍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共分得3个化合物,经鉴定后分别...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共分得3个化合物,经鉴定后分别证明为: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24)-环氧-3,β6,α12,β25-四醇(Ⅰ);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24-烯-3,β6α,12,β20S-四醇(Ⅱ);(14S)-3-(4,5-二羟-6-(羟甲基)-3-(3,4,5-三羟基-6-(羟甲基)-顺-4-四氢吡喃-2-氧)-顺-4-四氢吡喃-2-氧)-4,4,8,10,14-五甲基-17-((S)-6-甲基-2-(3,4,5-三羟基-6-((3,4,5-三羟基-6-羟甲基)-顺-4-四氢吡喃-2-氧)甲基)-顺-4-四氢吡喃-2-氧)庚-5-烯-2-基)-2,3,4,5,6,7,8,9,10,11,14,15,16,17-十四氢-1H-环戊烯并[a]菲2-醋酸酯(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活性部位 胰岛素抵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高职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尚广巍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14期228-228,共1页
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15级护理高职1-4班分成两组,1-2班84人为传统教学模式授课,3-4班84人为翻转课堂授课,授课结束后比较期末考试成绩。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期末考试成绩60分以下者、60-70... 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15级护理高职1-4班分成两组,1-2班84人为传统教学模式授课,3-4班84人为翻转课堂授课,授课结束后比较期末考试成绩。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期末考试成绩60分以下者、60-70分者均比传统教学组人数低(p<0.05),70-90分及90分以上者人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利于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生理学 应用
下载PDF
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7
作者 李冀 马育轩 +2 位作者 葛鹏玲 杨炳友 尚广巍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其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分得2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大鼠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以乙醇提取,用大孔树脂吸附,乙醇洗脱得其总皂苷,再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分得2个化合物,鉴定后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活性部位 胰岛素抵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浅谈中医护理在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8
作者 尚广巍 《青年与社会》 2015年第11期139-139,共1页
文章从中医护理学的优势、现代临床护理发展的趋势两方面阐述中医护理课程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医 护理 重要性
下载PDF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9
作者 尚广巍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6期52-52,共1页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青年教师 教学水平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10
作者 尚广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370-370,共1页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水平[1]。IR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近年来,中医药...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理效应低于正常水平[1]。IR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胰岛素抵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旨在从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就中医药防治胰岛素抵抗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生物学反应 实验研究 生理效应 生理变化 理论探讨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糖尿病 综述 剂量 机体 定量 成就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