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几何中“几何法”与“向量法”的解题功能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尚廷武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2005年第12S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立体几何问题 功能比较 向量法 几何法 解题 空间向量 传统方法 距离问题 教材 教学
下载PDF
三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
作者 尚廷武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8年第7期4-4,7,共2页
1.三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设f(x)=ax^3+bx^2+cx+d(a】0),(a【0的情形与a】0时相似),则其导函数为f′(x)=3ax^2+2bx+c.
关键词 三次函数 图象特征 单调增函数 已知函数 减函数 极值点 性质 正整数 导函数 方程
下载PDF
它们实质相同
3
作者 尚廷武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6年第11期41-,共1页
1.一个数学问题题1一个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方程是x^2=2y(0≤y≤20),在杯内放入一个玻璃圆球,要使球触及酒杯底部,则球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____.解设小球轴截面圆心坐标为A(0,a) (a>0),依题意。
关键词 抛物线 取值范围 圆弧曲面 最小距离
下载PDF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用法面面观
4
作者 林东生 尚廷武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应用于中学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是中学数学解题的基本工具,但在解题中怎样使用、何时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番...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应用于中学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是中学数学解题的基本工具,但在解题中怎样使用、何时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番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二次方程 判别式 法面 中学数学 数学解题 数学知识 实系数
下载PDF
参数不等式问题优解例析
5
作者 尚廷武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6年第Z1期76-77,共2页
含有参数不等式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其他知识有着广泛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类问题加以研究,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不等式问题 中学数学 抽象思维能力 恒成立 解题过程 整合能力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分式不等式 函数
下载PDF
考题的趣味性和统一性的探索
6
作者 尚廷武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 2017年第6期37-38,36,共3页
在今年的高考复习中,笔者再次接触了2015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I卷第16题.从表象看,该题作为填空题中的最后一题,虽然条件简约,但若方法不当,却又不易轻松得解,而且做完后总有不太过瘾的感觉.后来,
关键词 统一性 趣味性 考题 高考复习 新课标 填空题 数学
原文传递
构造法另解一考题
7
作者 尚廷武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 2013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第20题如下:设函数f(x)=ax+cosx,x∈[0,π].(Ⅰ)讨论f(z)的单调性;(Ⅱ)设f(x)≤1+sinx,求a的取值范围.
关键词 构造法 考题 取值范围 全国卷 单调性 数学 高考
原文传递
一类概率趣味题的统一解法
8
作者 尚廷武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06年第23期13-,共1页
问题1设动点P沿正五边形的周界移动,移动到某一顶点时,以相同的概率移向与该点相邻的两个顶点之一,所需时间为1秒钟.求:
关键词 正方向 负方向
原文传递
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9
作者 尚廷武 《中学生数学(高中版)》 2012年第12期36-38,共3页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第22题是一道很有内涵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的数列题,受标准答案中两个特殊数字的启发,若从数列递推关系所对应的特征方程人手,可获得一类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 高考题 数列通项公式 选拔功能 标准答案 特征方程 递推关系 求解方法 数列题
原文传递
例说用解析法证明不等式
10
作者 尚廷武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7年第17期4-6,共3页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它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在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从三种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其他方法(如反证法、换元法、判别法、放缩法等)两个角度对证...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它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在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从三种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其他方法(如反证法、换元法、判别法、放缩法等)两个角度对证明策略进行尝试和提炼.但有时,面对一些证明难度较大的不等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 解析几何 距离公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