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4
1
作者 尚志儒 赵丛苍 《文博》 1986年第3期1-31,95-98,共35页
凤翔县八旗屯村位于雍水南岸,北距今凤翔县城约5公里,东与东社、高庄等村毗连。这一带水深土厚,是秦都雍城南郊墓地内小型秦墓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自1976年以来,我们在这里连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并发表了有关资料(图一)。1983... 凤翔县八旗屯村位于雍水南岸,北距今凤翔县城约5公里,东与东社、高庄等村毗连。这一带水深土厚,是秦都雍城南郊墓地内小型秦墓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自1976年以来,我们在这里连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并发表了有关资料(图一)。1983年,我们又一次在这一地区的八旗屯村东南之西沟道(即1976年发掘的 C 区)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的有尚志儒、范培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墓 发掘简报 陕西凤翔 铜带钩 弦纹 二层台 带饰 圈足 车马坑 发掘工作
下载PDF
《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补正 被引量:12
2
作者 尚志儒 赵丛苍 《文博》 1986年第1期11-13,97-98,共5页
《文物》1985年2期发表的《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以下称《简报》),对整个遗址北部的朝寝建筑、东厢、门塾、中庭及围墙作了全面报导。经初步研究,这是一处春秋晚期的秦国宗庙遗址。该遗址保存完整,出土文物丰富。
关键词 发掘简报 上古时代 东厢 春秋晚期 宫殿建筑 夯筑 中国建筑史 殷周 绳纹 重要章节
下载PDF
秦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0年第5期252-260,共9页
秦瓦当和陶文的搜集整理,无论是近代的金石学家,还是当今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都做过不少努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对秦瓦——与瓦当为同一整体建筑的主要部分,做过系统整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众所周知,秦都雍城、咸阳以及始皇陵园... 秦瓦当和陶文的搜集整理,无论是近代的金石学家,还是当今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都做过不少努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对秦瓦——与瓦当为同一整体建筑的主要部分,做过系统整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众所周知,秦都雍城、咸阳以及始皇陵园,阿房宫等遗址均有大量瓦片堆积,近十几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众多完整个体。这些陶瓦既有明确出土地点,又有可靠地层关系,同样也是秦物质文化考古的一项有意义的收获。本文欲以出土地点的时代早晚和其他共存物为依据,对秦瓦的种类、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地点 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者 绳纹 雍城 共存物 槽形板 整体建筑 瓦胎 物质文化
下载PDF
西周金文中的井国 被引量:9
4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3年第3期60-68,共9页
西周金文之中数见“井侯”,如麦方尊(《西清》8.33)、麦方彝(《西清》13.10)、麦方盉(《三代》14·11·4)、麦方鼎(《金文历朔疏证》1·51)、井侯簋(《三代》6·54·2)、臣谏簋(《考古》l/79)等均有著录,而井姜太... 西周金文之中数见“井侯”,如麦方尊(《西清》8.33)、麦方彝(《西清》13.10)、麦方盉(《三代》14·11·4)、麦方鼎(《金文历朔疏证》1·51)、井侯簋(《三代》6·54·2)、臣谏簋(《考古》l/79)等均有著录,而井姜太宰己簋(《社会科学战线》3/80)还另见“井姜”。此“井”即西周初年周公诞之子所封之邢国,这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西周金文中还多见“井(以下用~代)伯”、“~叔”、“~季”等称谓,不少学者不曾注意“井”、“~”的不同,以为“~伯”等人是食采于周畿腹地,并在周王室任职的邢侯支裔,遂将二者混而为一。实际上“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族。“井”为姬姓,是周王室宗族支系,地处“东土”;“~”为姜姓,乃炎帝之后裔,地处“西土”。对此,我们曾在几篇文章之中已经提到,但因所谈侧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邢侯 臣谏簋 方彝 周公 周王 西周初年 西周晚期 周原 国族
下载PDF
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渊源浅谈 被引量:9
5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87年第1期14-17,共4页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是陵园监造者们精心设计的产物.由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秦始皇陵园的设计蓝图主要由城墙、城门、地宫、封冢、寝殿、陪葬墓、陪葬坑(兵马俑坑、马厩坑、珍兽坑、铜车马坑)等部分组成.虽然,由于农民起义军的进逼而使“...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是陵园监造者们精心设计的产物.由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秦始皇陵园的设计蓝图主要由城墙、城门、地宫、封冢、寝殿、陪葬墓、陪葬坑(兵马俑坑、马厩坑、珍兽坑、铜车马坑)等部分组成.虽然,由于农民起义军的进逼而使“骊山之作未成”(《汉书·楚元王传》),但从总体上来说,始皇陵园的各项工程大都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园 秦公陵园 车马坑 布局结构 农民起义军 帝王陵墓 建筑遗迹 诸侯王 寝殿 建筑遗址
下载PDF
西周金文中的丰国 被引量:6
6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1年第4期28-33,共6页
古文献及西周金文有“丰公”、“丰伯”、“丰王”等称谓,学者多以为这个“丰”即西周时期的姬姓丰国,为周文王第十七子的受封之国,而那些称“公”、“伯”、“王”者则是他的后裔子孙。实际上,殷周时期以“丰”为国名的方国部族,除上... 古文献及西周金文有“丰公”、“丰伯”、“丰王”等称谓,学者多以为这个“丰”即西周时期的姬姓丰国,为周文王第十七子的受封之国,而那些称“公”、“伯”、“王”者则是他的后裔子孙。实际上,殷周时期以“丰”为国名的方国部族,除上述姬姓丰国外,尚有两个“丰”国,一为姜姓丰国,另一为戎族丰国。这三个丰国,不仅居地、姓氏、族属各不相同,就是在时代上也先后有别。数年前,蔡运章、陈长安二位先生曾撰文对各丰国的铜器作过专门讨论,很有创见,读后颇多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铜器铭文 西周晚期 殷周 薄姑 丰王 受封 族属 秦本纪 周公
下载PDF
秦封宗邑瓦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86年第6期43-49,共7页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传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1957年,已故著名学者陈直教授曾对其文字及史实作过考证。1984年9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陕西师范大学郭子直副教授向大会提出的论文《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对其文...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传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1957年,已故著名学者陈直教授曾对其文字及史实作过考证。1984年9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陕西师范大学郭子直副教授向大会提出的论文《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对其文字详加考释。并于文首附有经过仔细清洗去锈的瓦书文字拓本和摹本的复印件,使与会者得以目睹珍宝,堪称快事。陈、郭两先生均认为瓦书内容是秦惠文王前元四年(公元前334年)秦国政府的一件关于封宗邑的文件,对秦国历史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并作了一些论证,诚是可贵。本文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邑 秦封 大良造 庶长 秦惠文王 相邦 陈直 前元 陕西户县 秦相
下载PDF
试论平山三器的铸造年代及中山王(?)的在位时间——兼与段连勤同志商榷 被引量:2
8
作者 尚志儒 《河北学刊》 1985年第6期77-81,共5页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的发掘,是我国考古界近三十年来的一件大事,获得的重要史料及珍贵历史文物,是考古、文物事业的重大收获,尤其是幕中出土的三件铜礼器——即平山三器,(?)壹(方壶)、(?)鼎、妾子盗壶(圆壶)的长篇铭文,更是研究中...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的发掘,是我国考古界近三十年来的一件大事,获得的重要史料及珍贵历史文物,是考古、文物事业的重大收获,尤其是幕中出土的三件铜礼器——即平山三器,(?)壹(方壶)、(?)鼎、妾子盗壶(圆壶)的长篇铭文,更是研究中山乃至战国史的极有价值的材料。因此,它们一经出土,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自一九七九年初河北省文管处的发掘简报发表以来,有关的文章达十数篇之多,这是对中山国历史及文化面貌研究和认识所取得的十分可喜的成果。在已发表的研究文章中对中山国王世与行年问题作了一些推测,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山国史无疑是最墓础的一步。然而,要较准确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山王(?)则是一个关键人物,因而,首先搞清王(?)的生卒年份、在位时间等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已发表的文章中,各抒己见,分歧较大。继李学勤、李零二同志的长篇论著之后,段连勤同志发表的《关于平山王器的作器年代及中山王(?)的在位年代问题》(以下简称《年代》)则是讨论这一问题的专题文章。其结论是“王(?)生于前三四四年。十六岁(前三二八年)即位。二十一岁(前三二三年,王(?)五年),铸圆壶。三十岁(前三一四年,王(?)十四年)平燕内乱,同年回师后择燕吉金铸鼎、方壶,祀天地祖宗,献俘宗庙。三十六岁(前三○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 位时间 平山 吉金 公元前 刻铭 燕昭王 内乱 燕国 造铜
下载PDF
先秦从死从葬制度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84年第2期15-22,80,共9页
殉葬制度的产生和流行,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夏王朝的情形现在还不清楚,而殷商和西周两代以人殉葬的现象十分普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因奴隶主身份及社会地位不同,殉人的多寡也有显著差异。少则数人,
关键词 从死 春秋战国时期 夏王朝 考古发掘资料 豫让 丧葬制度 士阶层 齐庄公 奴隶阶级 赵襄子
下载PDF
秦人青铜文化初探——由四宗西周青铜器的族属谈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84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所有的先秦文献中,对秦人在春秋以前的史迹记载甚为简略,这就给研究秦人的族属、文化渊流、历史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等问题造成了许多困难。而就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欲系统地探讨上述问题,尚无足够证据,
关键词 西周青铜器 青铜文化 秦人 族属 考古发掘资料 散伯 先秦文献 彝器 西周中期 重环纹
下载PDF
秦陵及其陵寝制度浅论 被引量:9
11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4年第6期7-14,共8页
秦自襄公“始国”(公元前770年),至二世亡秦(前207年),传三十二代,历563年,在此期间秦人至少营筑了西垂,雍城、毕陌、芷阳与骊山五大茔域.虽然我们还不能确指春秋早期宪公、出子的葬地“衙”及武公的葬地“宣阳聚”,甚至也不清楚献公、... 秦自襄公“始国”(公元前770年),至二世亡秦(前207年),传三十二代,历563年,在此期间秦人至少营筑了西垂,雍城、毕陌、芷阳与骊山五大茔域.虽然我们还不能确指春秋早期宪公、出子的葬地“衙”及武公的葬地“宣阳聚”,甚至也不清楚献公、孝公所葬之“嚣圉”、“弟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寝制度 秦始皇陵园 秦陵 布局结构 便殿 雍城 礼制建筑 帝王陵墓 管理机构 防护设施
下载PDF
秦相的设置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7年第2期27-32,38,共7页
十多年前,我曾在一篇秦封宗邑瓦书的考释中,根据瓦书中出纳秦公命令的大良造庶造游就是传世的相邦俄戈(《三代》二0、二六·二~二七·一)的相邦樛游这一事实,及推定瓦书及铜戈同作于秦惠文王前元四年,提出秦人始置丞相的时间... 十多年前,我曾在一篇秦封宗邑瓦书的考释中,根据瓦书中出纳秦公命令的大良造庶造游就是传世的相邦俄戈(《三代》二0、二六·二~二七·一)的相邦樛游这一事实,及推定瓦书及铜戈同作于秦惠文王前元四年,提出秦人始置丞相的时间当在秦惠文王前元四年,即公元前334年间.问题虽然这样提出来了,但由于当时资料缺乏,未遑深论.此事一直萦绕在胸.近见《西汉南越王墓》第十章《出土文字资料汇考》中有一件“王四年相邦张仪戈”.这是一件完全可以确定的惠文王后元四年(前321)铜戈,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良造 吕不韦 《史记·秦本纪》 《秦本纪》 丞相 十三年 秦王政 文王 春申君 出土资料
下载PDF
愿《文博》更进一步
13
作者 尚志儒 《文博》 1996年第2期102-102,共1页
一九八三年冬,王丕忠先生受命创办《文博》。当时王先生还未调到省上,而刚刚成立的《文博》编辑部,既无办公室,又无编辑。为了按时出版创刊号,我的宿舍就成了编辑部的临时办公室,我也应王先生之邀参与编辑工作。我的宿舍位于一座展室后... 一九八三年冬,王丕忠先生受命创办《文博》。当时王先生还未调到省上,而刚刚成立的《文博》编辑部,既无办公室,又无编辑。为了按时出版创刊号,我的宿舍就成了编辑部的临时办公室,我也应王先生之邀参与编辑工作。我的宿舍位于一座展室后边的夹道内,低矮、潮湿、寒气逼人。我们常常被冻得不能久坐桌边,只好坐进被窝看稿。正是这种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为《文博》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自己曾参予过这个打基础的工作,一直是感到振奋和自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创业精神 法门寺 编辑部 学术争鸣 创刊号 考古研究所 敬业精神 办公室 学术探索
下载PDF
秦都雍城新出陶文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全方 尚志儒 《文博》 1987年第4期36-40,62,共6页
一九八一年春至一九八三年秋,我们在秦都雍城的马家庄发掘春秋时期的秦国宗庙遗址时,在大量建筑用瓦中发现一部分陶瓦在烧制之前刻划有文字和符号。对于这些人为的刻划符号,起初我们尚不明自它的含意,后经反复琢磨,排比分析,始有一些想... 一九八一年春至一九八三年秋,我们在秦都雍城的马家庄发掘春秋时期的秦国宗庙遗址时,在大量建筑用瓦中发现一部分陶瓦在烧制之前刻划有文字和符号。对于这些人为的刻划符号,起初我们尚不明自它的含意,后经反复琢磨,排比分析,始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虽然很不成熟,但对解决其带来的谜惘,也许有所裨益,故择要诠释如下。以求正于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城 春秋时期 一九 仰韶文化时期 工匠们 绳纹 求正 卦画 大坟 周原
下载PDF
早期赢秦西迁史迹的考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尚志儒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崛起于陕西关中西部和甘肃东部的赢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民族之一——东夷族的后裔。虽然学术界对赢族源问题的认识还有较大分岐,但是根据古籍记载和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说明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赢秦来自我国东方的观点,是符合... 崛起于陕西关中西部和甘肃东部的赢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民族之一——东夷族的后裔。虽然学术界对赢族源问题的认识还有较大分岐,但是根据古籍记载和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说明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赢秦来自我国东方的观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迹 西迁 早期 甘肃东部 关中西部 族源问题 考古资料
原文传递
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7
16
作者 尚志儒 《文物》 1980年第9期10-14,31+98,共7页
1979年10月中旬,南指挥公社高庄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在该村野狐沟取土时,发现了两座战国时期的秦墓(编号为79凤高M1和M2),省雍城考古队随即进行了清理发掘,获得了较为重要的资料,现简报于后。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高庄 战国晚期 秦墓 形制 出土 竖穴墓 洞室墓 发掘简报 口径
原文传递
汉景帝阳陵南区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 被引量:19
17
作者 简七一 郭淑霞 +4 位作者 屈荣 王保平 王学理 尚志儒 段清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13,98-102,共18页
'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和王皇后(?~前126年)合葬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的黄土塬上,地跨咸阳、高陵和泾阳三市、县境。它是埋葬在咸阳原上9代西汉皇帝陵墓中最东的一座。陵塚呈四棱台体,
关键词 张家湾村 渭城区 正阳乡 咸阳原 三市 黄土塬 四棱台 陕西省咸阳市 木俑 陶井
原文传递
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80
18
作者 韩伟 尚志儒 +2 位作者 马振智 赵丛苍 焦南峰 《文物》 1985年第2期1-29,98,共30页
凤翔县纸坊公社马家庄大队,地处秦故都雍城的中部偏南。一号建筑群遗址位于马家庄第九生产队村北约0.5公里的台地上,北距凤翔县城1.5公里,东距纸坊河2.6公里,南距雍城南墙1.4公里,西距姚家岗春秋秦凌阴遗址约1公里,距雍城西墙约1.3公里... 凤翔县纸坊公社马家庄大队,地处秦故都雍城的中部偏南。一号建筑群遗址位于马家庄第九生产队村北约0.5公里的台地上,北距凤翔县城1.5公里,东距纸坊河2.6公里,南距雍城南墙1.4公里,西距姚家岗春秋秦凌阴遗址约1公里,距雍城西墙约1.3公里(图一)。马家庄遗址西部、北部、中部地势较高,较平坦;东部略低,呈缓坡状。由于大量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 祭祀坑 遗址 向北方 单体建筑 长方形 筒瓦 南南 中庭 夯土墙
原文传递
陕西商代方国考(二)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全方 尚志儒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4-92,共9页
我们于1987年撰写了《陕西商代方国考》一文,递交给安阳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当时由于时间和资料的原因,只是把一些重要方国作了考证,因此深感不足。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在那次会议之后,又撰写了未经考释的其他陕西商代方国。这样一来... 我们于1987年撰写了《陕西商代方国考》一文,递交给安阳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当时由于时间和资料的原因,只是把一些重要方国作了考证,因此深感不足。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在那次会议之后,又撰写了未经考释的其他陕西商代方国。这样一来,尽管还有些方国由于资料缺乏,暂时还不能作更多的讨论,但已经讨论过的方国多数是当时很活跃、很有影响的地方封国。为此,我们将其中部分方国的考证介绍出来,望海内外学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国际学术讨论会 周武王 甲骨卜辞 文王 殷墟卜辞 史记 周原 汉水流域 商王朝
原文传递
陕西蓝田县出土(害夫)叔鼎 被引量:5
20
作者 尚志儒 樊维岳 吴梓林 《文物》 1976年第1期94-94,共1页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蓝田县草坪公社草坪大队社员在山坡上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西周铜鼎。省博物馆与县文化馆派人前往现场进行了了解,此鼎出自农耕土下坚硬的岩石层,未有任何其它发现。现将此鼎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平整土地 情况介绍 草坪 省博物馆 陕西蓝田 岩石层 文化馆 西周晚期 公社 农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