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荒野的呼唤》探析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 被引量:12
1
作者 尚晓进 诸逢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351-354,共4页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挖掘杰克.伦敦在《荒野的呼唤》中的生态观,即对文明的批判、对大自然价值的展现、对人类生存方向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自然 荒野 文明 杰克·伦敦
下载PDF
跨越真实与虚构的边界:论后现代自传体小说 被引量:10
2
作者 尚晓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6,共7页
后现代自传体小说突破了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 ,把真实的自传成分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内 ,既挑战了传统体裁模式 ,又丰富了当代小说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后现代文艺理论出发 ,着重考察后现代自传体小说的体裁越界现象 ,指出后现代文化对... 后现代自传体小说突破了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 ,把真实的自传成分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内 ,既挑战了传统体裁模式 ,又丰富了当代小说的艺术形式。本文拟从后现代文艺理论出发 ,着重考察后现代自传体小说的体裁越界现象 ,指出后现代文化对于真实和虚构的再定义为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曾经沧海》和《时震》两部典型作品来分析后现代自传体小说在跨越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后所表现出的文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虚构 真实 后现代 实与虚 文艺理论 当代小说 现象 传统 丰富
下载PDF
清教主义与假面剧——谈霍桑创作前期的宗教思想 被引量:14
3
作者 尚晓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3,共5页
加尔文教赋予霍桑一种伟大的黑暗力量,它构成一种否定性的知识体系,在包括《红字》在内的前期创作中,他将之纳入以清教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中,同时,结合假面具等民间节庆元素,探讨了否定性知识对清教信仰体系构成的直接挑战。本文在分析霍... 加尔文教赋予霍桑一种伟大的黑暗力量,它构成一种否定性的知识体系,在包括《红字》在内的前期创作中,他将之纳入以清教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中,同时,结合假面具等民间节庆元素,探讨了否定性知识对清教信仰体系构成的直接挑战。本文在分析霍桑有代表性作品的基础上,力图较为系统地考察其创作前期的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撒尼尔·霍桑 宗教思想 清教主义 假面剧
下载PDF
虚构的另一种意义——重新解读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 被引量:10
4
作者 尚晓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以小说《猫的摇篮》为契入点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结合后现代小说理论 ,深入探讨了美国当代作家冯内古特对于虚构的独特理解。文章首先指出 ,作家通过考察虚构相当于真实的意义 ,有效解构了谎言和真实两元对立 ;在此基础上 ,揭示... 本文以小说《猫的摇篮》为契入点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结合后现代小说理论 ,深入探讨了美国当代作家冯内古特对于虚构的独特理解。文章首先指出 ,作家通过考察虚构相当于真实的意义 ,有效解构了谎言和真实两元对立 ;在此基础上 ,揭示作家所倡导的理想的虚构模式 ,即一种具有自省意识虚构 ,它融合人类与生俱来的游戏精神 ,在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游戏里 ,确立生活的含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真实 科学 谎言 自省 游戏 冯内古特 《猫的摇篮》
下载PDF
在先锋与媚俗之间——谈冯内古特的文化姿态 被引量:2
5
作者 尚晓进 龚晓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9-133,共5页
自《五号屠场》之后,冯内古特的创作越来越融合了一种宽泛的文化视域。本文拟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结合《冠军早餐》和《蓝胡子》两部作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冯内古特的文化姿态,指出他如何试图在具有亲和力的大众文化和曲... 自《五号屠场》之后,冯内古特的创作越来越融合了一种宽泛的文化视域。本文拟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结合《冠军早餐》和《蓝胡子》两部作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冯内古特的文化姿态,指出他如何试图在具有亲和力的大众文化和曲高和寡的先锋文艺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倡议艺术家在摒弃大众文化媚俗成分的同时,应融合先锋文艺的批判精神,培育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内核的健康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内古特 文化姿态 文化使命 大众文化 先锋文艺
下载PDF
改革时代与田园牧歌——谈历史语境中的《七个尖角阁的宅子》 被引量:3
6
作者 尚晓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42,共12页
纳撒尼尔.霍桑的第二部小说《七个尖角阁的宅子》并非一则简单的加尔文教道德寓言,在追溯品钦家族史的时候,作家有意将之置于更广阔的时空框架中加以观照,刻意凸显品钦家族与欧洲大陆、旧世界的关联。由此,作家以家族史的形式揭示了人... 纳撒尼尔.霍桑的第二部小说《七个尖角阁的宅子》并非一则简单的加尔文教道德寓言,在追溯品钦家族史的时候,作家有意将之置于更广阔的时空框架中加以观照,刻意凸显品钦家族与欧洲大陆、旧世界的关联。由此,作家以家族史的形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农耕时代向现代资本主义模式转型的历史进程,再现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旧经济秩序解体和以阶级矛盾为核心的一系列时代问题。小说聚焦的是19世纪上半叶旨在疗治社会病症和设计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改革运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劳工矛盾、贫富差距、阶级冲突等时代问题。面对危机,改革者、文化批评家和知识阶层开始反思美国社会和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以寻求疗治和改革良方,史学家把1830—1850年间的20年称作改革时代。小说体现了作家对改革运动的回应和思考:如果说,霍尔格雷夫代言了改革者与历史决裂的信心,那么,克利福德火车之旅则让我们洞悉了19世纪灼亮的乌托邦幻象。然而,作家近乎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决定了他的保守主义立场,不仅对改革的狂热投以审慎的、质疑的目光,而且,认为任何改革运动和乌托邦设计注定都是徒劳的。霍桑的保守主义使他最终在文本中转向田园牧歌传统,相对于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社会而言,作家似乎更为怀念相对稳定的、和谐有序的田园景象以及封建等级制所依附的农耕社会模式,借助田园牧歌传统,作家在小说里召唤出一种不同阶级和平友爱相处的幻象,实践了一种幻想式的阶层融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改革运动 保守主义 田园牧歌
下载PDF
《自我之歌》——惠特曼生命精神的体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尚晓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7-101,共5页
惠特曼创作的《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时代精神的全面体现,而其中的《自我之歌》则是浓缩了的《草叶集》,它是诗人对于生命以及宇宙万物所作的哲学及宗教的思考。
关键词 惠特曼《草叶集》 《自我之歌》 生命精神 体现
下载PDF
罗马的隐喻:原罪与狂欢——谈《牧神雕像》与霍桑的国家意识形态批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尚晓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225-240,共16页
《牧神雕像》在西方历史的宏阔语境中反思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和暗中消解。霍桑以牧神的堕落为主线,隐喻19世纪上半叶的精神病症;又以黄金时代的神话为参照,返观进步论主导下的美国状况。在确认原罪... 《牧神雕像》在西方历史的宏阔语境中反思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和暗中消解。霍桑以牧神的堕落为主线,隐喻19世纪上半叶的精神病症;又以黄金时代的神话为参照,返观进步论主导下的美国状况。在确认原罪说的同时,作家以罗马为隐喻,通过游记描写将历史空间化,借此消解进步论所依赖的线性历史框架,质疑进步论指引下美国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历史走向。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消解的同时,表达了融合异教文化遗产以修正时代病症的文化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神 黄金时代 罗马 进步论 狂欢
下载PDF
时间、历史与狂欢——析霍桑短篇小说中的狂欢场景 被引量:4
9
作者 尚晓进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6期91-95,共5页
狂欢场景是霍桑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本文拟对霍桑短篇小说中的狂欢场景进行系统考察,探索其丰富的主题意蕴,指出游行和庆典往往被用作“热腾、欢闹的生活之流”生动意象,昭示时间的真相、生活欢乐易逝的本质以及历史变迁里隐藏的... 狂欢场景是霍桑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本文拟对霍桑短篇小说中的狂欢场景进行系统考察,探索其丰富的主题意蕴,指出游行和庆典往往被用作“热腾、欢闹的生活之流”生动意象,昭示时间的真相、生活欢乐易逝的本质以及历史变迁里隐藏的虚无感;而喧嚣的狂欢场面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倾覆性的力量,对现行秩序和人物的现实感构成直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欢 时间 历史 沃尔帕吉斯夜 清教主义
下载PDF
现实与虚构的三重空间——评《五号屠场》 被引量:3
10
作者 尚晓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50-54,共5页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本文力图从艺术想象与虚构这一视角重新解读小说,辨析作家在小说中精心建构的三重艺术空间,并着重分析小说中所隐含的两组相对应的虚构活动,即小说主人公关于“特拉法马多尔”星球的想象...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本文力图从艺术想象与虚构这一视角重新解读小说,辨析作家在小说中精心建构的三重艺术空间,并着重分析小说中所隐含的两组相对应的虚构活动,即小说主人公关于“特拉法马多尔”星球的想象和冯内古特对于德累斯顿悲剧的艺术虚构,在此基础上,指出现实与虚构的互动关系是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立意探讨的中心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虚构 《五号屠场》 艺术想象 库尔特·冯内古特 艺术空间 毕利
下载PDF
霍桑与民族主义历史叙事——霍桑历史题材短篇小说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晓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5,共6页
在霍桑的历史题材短篇小说中,历史叙事与主流历史话语之间存在复杂的对话关系。一方面,作家呼应时代主流话语,以顺应民族主义历史叙事模式的方式展开对殖民地和美国革命历史的书写;另一方面,作家无法认同民族主义和进步论的史学观,因而... 在霍桑的历史题材短篇小说中,历史叙事与主流历史话语之间存在复杂的对话关系。一方面,作家呼应时代主流话语,以顺应民族主义历史叙事模式的方式展开对殖民地和美国革命历史的书写;另一方面,作家无法认同民族主义和进步论的史学观,因而在策略性地运用民族主义历史叙事机制的同时,也在暗中消解这一宏大叙事模式,而这主要借助狂欢场景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民族主义 历史叙事
下载PDF
阿卡狄亚与假面剧——论霍桑《福谷传奇》中的戏剧元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尚晓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197-210,共14页
戏剧元素在《福谷传奇》这部深受田园牧歌传统影响的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小说中的福谷乌托邦实验首先被转换成一幕田园剧,主要人物以鲜明的戏剧意识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同时,整部小说又贯穿了剧院和戏剧相关的意向,对应着莎士比... 戏剧元素在《福谷传奇》这部深受田园牧歌传统影响的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小说中的福谷乌托邦实验首先被转换成一幕田园剧,主要人物以鲜明的戏剧意识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同时,整部小说又贯穿了剧院和戏剧相关的意向,对应着莎士比亚世界舞台的经典隐喻,戏剧元素的运用实际上融入了霍桑对田园牧歌传统和乌托邦改革运动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戏剧意识 阿卡狄亚 假面剧 乌托邦
下载PDF
及物的艺术——《蓝胡子》与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艺术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尚晓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4年第0期162-175,共14页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字总是与黑色幽默、后现代等标签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的确也富于语言与形式的探索,但真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其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冯内古特总是面向现实写作,其犀利的笔触几乎触及美国乃至人类社会...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字总是与黑色幽默、后现代等标签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的确也富于语言与形式的探索,但真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其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冯内古特总是面向现实写作,其犀利的笔触几乎触及美国乃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他的小说也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与历史维度。比如,透过科幻、幽默、虚构的夸张、变形,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德累斯顿、越战、广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内古特 蓝胡子 库尔特 抽象表现主义 历史维度 后现代社会 人类社会 美国精神 现代小说家 麦卡锡
下载PDF
从路尽头到游乐宫——析约翰·巴思的早期创作与主题流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尚晓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1,共6页
《漂浮的歌剧》和《大路尽头》为约翰·巴思两部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作品以虚无主义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本文在阐释两部小说主题的同时,着重探寻文本中暗中指向巴思艺术转向的兴趣点,力图勾勒作家主题流变的轨迹... 《漂浮的歌剧》和《大路尽头》为约翰·巴思两部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作品以虚无主义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本文在阐释两部小说主题的同时,着重探寻文本中暗中指向巴思艺术转向的兴趣点,力图勾勒作家主题流变的轨迹,明确作家如何从哲学思考转入对写作和艺术自身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主观伦理学 虚构 写作
下载PDF
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德国浪漫主义渊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晓进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6,共9页
周作人具有明确的民族主义意识,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尤其是源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的理念,构成他思想和学问的潜隐地基。回溯其思想中的德国渊源,可以发现,周作人形成了一整套以有机论为核心的民族观念,从留日归来至1930年代中期,他致力于... 周作人具有明确的民族主义意识,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尤其是源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的理念,构成他思想和学问的潜隐地基。回溯其思想中的德国渊源,可以发现,周作人形成了一整套以有机论为核心的民族观念,从留日归来至1930年代中期,他致力于一种浪漫民族主义的事业,围绕民俗学和新文学创建,从地域、乡土和民间的层面,发掘民族纯正的特质,保存民族生机,构筑文化认同。然而,周作人刻意淡化政治认同,抱着一种保全民族的退守姿态,这使得他的民族构建工程显得过于清静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德国浪漫主义 民族 有机论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精神危机与自我救赎——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九故事》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晓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1年第1期196-209,共14页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成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有"现代经典"之誉,曾在50年代的美国、尤其是青少年间风靡一时。塞林格成名后即表现出离群索居的倾向。
关键词 主人公霍尔顿 塞林格 自我救赎 守望者 精神危机 故事 麦田 世界 生活 精神创伤
下载PDF
西方浪漫主义与五四时期现代自我的生成——以《沉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晓进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现代自我的生成密切相关。郁达夫的《沉沦》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五四一代基于浪漫主义话语的主体构建模式,对《沉沦》做症候式阅读,可辨析这一主体生成的内在机制及隐含的历史疑难。在展开浪漫主义"自我确立"... 西方浪漫主义与中国现代自我的生成密切相关。郁达夫的《沉沦》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五四一代基于浪漫主义话语的主体构建模式,对《沉沦》做症候式阅读,可辨析这一主体生成的内在机制及隐含的历史疑难。在展开浪漫主义"自我确立"的意识形态主题后,文本随即显示出自我解构的征兆。主人公以西方浪漫主义话语为资源,将个体确立为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现代自我,但不同于启蒙传统中具有行动力的理性主体,这一现代自我属于感伤式的主体类型。主人公自我确立以压抑历史力量为代价,但历史之力终究撕破文本光滑的表面,凌空蹈虚的主体建构工程也遭遇溃败。作为郁达夫笔下"零余人"的代表,主人公折射了一代知识分子遭遇的历史疑难,这使得作品富于国族寓言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现代自我 《沉沦》 症候式阅读 历史疑难
下载PDF
冯内古特在中国:译介研究三十年之回眸
18
作者 尚晓进 程艳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战后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介入中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译介和研究历史,冯内古特研究始终呼应国内文化界的大气候,在理论话语和研究范式上体现出一定的流变趋势,可概括为从以"黑色幽默"...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战后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介入中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译介和研究历史,冯内古特研究始终呼应国内文化界的大气候,在理论话语和研究范式上体现出一定的流变趋势,可概括为从以"黑色幽默"为依托向后现代主义范式的转变,近年来,国内冯内古特研究也呈现出新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内古特研究 黑色幽默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霍桑与权力技术的现代转型:红A字和催眠术的启示
19
作者 尚晓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234-249,共16页
霍桑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9世纪30至60年代,大致对应美国的改革时代,监狱改革是当时改革者热衷的目标之一。作家对刑罚与权力运作有相当深入的思考,《红字》和《福谷传奇》两部小说尤其敏锐地折射了权力技术的历史变迁。如果说《红字》... 霍桑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9世纪30至60年代,大致对应美国的改革时代,监狱改革是当时改革者热衷的目标之一。作家对刑罚与权力运作有相当深入的思考,《红字》和《福谷传奇》两部小说尤其敏锐地折射了权力技术的历史变迁。如果说《红字》展示了古典时期以符号学为工具的权力运作技术,《福谷传奇》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针对个体的权力运作技术,即福柯所言的现代规训技术。小说中的催眠术可谓现代规训技术的完美喻像,它集中体现在以改造犯人为宗旨的监狱改革中,也内含于深具乌托邦冲动的整个改革运动。霍桑忧患的是乌托邦冲动与权力意志联手,借助现代规训技术,谋求对个体更有效的控制和驯服,作家对刑罚、监禁和催眠的思考寄寓了对个体自由和命运的深切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福谷传奇》 权力技术 表征 规训 乌托邦 催眠术
下载PDF
宋词英译中江南文化翻译策略
20
作者 尚晓进 顾怡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4-73,共10页
江南是风景美丽,繁华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它有那么多的美丽醉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文章主要应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策略,从花草树木、水、山、歌伎舞女和酒五个不同方面展示宋词中江南文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宋词 文化 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