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汝水变迁及其故道遗存
- 1
-
-
作者
尚景熙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历史地理》
1990年第3期299-306,共8页
-
文摘
一、历史文献对汝水流经记载的矛盾《汉书·地理志》“高陵山,汝水出,东南至新蔡入淮,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四郡”指南阳、河南、颍川、汝南。“至新蔡入淮”处,在今河南淮滨县。
-
关键词
《汉书·地理志》
汝水
汝南
颍川
高陵
历史文献
河南淮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蔡国与蔡姓溯源
- 2
-
-
作者
寇保国
尚景熙
-
出处
《中州统战》
1995年第10期16-17,共2页
-
文摘
蔡国与蔡姓溯源上蔡在商朝名石地。据(说文解字》:“蔡,草也。从草祭声。”古代,压与蔡同声互通,证明与条龙也有密切关系。上蔡东二十里白龟庙产着草,为上古祭神占卜的用品。《上蔡县志》曰:代我氏因看草生发地,画卦于此,进名其地为蔡”。蔡国建于周武王十一年,...
-
关键词
蔡国
上蔡县
宗亲会
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
淮河流域
安徽凤台
《日知录》
寻根溯源
西周时期
-
分类号
D6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楚方城及其与楚国的军事关系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尚景熙
-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17,共5页
-
文摘
方城是楚国捍卫北部边疆的坚固防线。在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与战国七雄的对峙中,方城曾发生过很多次鼍鼓雷鸣,干戈交夹的战争,楚国的铁骑也曾多次从这里冲出,踏破中原诸侯国的疆土。楚方城与楚国的军事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就楚方城的建筑区域及与楚国的军事关系,试作探讨。一、楚方城与韩长城《水经注·(?)水》:“叶东界有故城,始(?)
-
关键词
方城
南阳盆地
楚国
春秋时期
水经注
北部边疆
战国七雄
诸侯国
河南
长城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延津县地名小史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尚景熙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2年第2期65-65,共1页
-
文摘
延津,古名酸枣。酸枣是战国时期的一座名城。公元前414年,魏文侯“伐郑,城酸枣”。又,前242年(秦始皇五年),秦国大将蒙驁攻魏,当时酸枣是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北面的屏藩,双方曾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战斗。酸枣故城在今延津西南。酸枣名称的来历,《水经注》说是“以棘名邦”。棘,即酸枣树。古代,延津县境酸枣丛生。县境旧有酸枣山、酸水,也都是以县境的酸枣树命名的。
-
关键词
延津县
战国时期
魏文侯
秦始皇
水经注
公元前
魏都
黄河南岸
黄河北
酸枣树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巩县地名小史
- 5
-
-
作者
尚景熙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1年第3期66-66,共1页
-
文摘
公元前五一六年(周敬王四年),周敬王被王子朝赶出成周(洛阳,东周都城)。晋国派兵帮助敬王回国,“克巩”。巩,就是现在黄河南岸陇海线上的河南巩县。巩,原是周王朝的畿内国,称“巩伯”。东周时是周王室的直属城邑。巩县以巩命名,是取山河四塞,巩不可克之义。《读史方舆纪要》说:“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巩县三面环山,两面依水。东面是虎牢关,北临黄河。
-
关键词
黄河南岸
周王朝
虎牢关
周王室
公元前
永安县
都城
洛阳
城邑
晋国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汝南”地名小史
- 6
-
-
作者
尚景熙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1年第2期50-50,共1页
-
文摘
汝南位于淮北平原的汝河南岸,故名汝南。汝南最初并不是一个城名,而是一个郡名。西汉初期,在颍河和淮河之间设置汝南郡。这一带,古代是汝河的流经区域。《水经注,汝水》说,汝河发源于梁县勉乡的天息山,(今嵩县境的伏牛山北麓)东南流至郾城,支流并出,成扇面形向东南展开。主流经上蔡、汝南、新蔡至淮浜入淮。支流主要有(氵殷)竣水和澺水。(氵殷)水和漶水从郾城分流。(氵殷)
-
关键词
西汉初期
水经注
城名
淮河
上蔡
嵩县
汝南
淮北平原
沙河
伏牛山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蔡国故城调查记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尚景熙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0年第2期30-32,共3页
-
文摘
蔡国故城位于今河南上蔡县城关一带,是我国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座名城,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度为蔡叔于此地,不久,蔡叔度与管叔鲜、霍叔处三人监于殷,史称“三临”。《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既崩,
-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蔡国
西周初年
周武王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河南
史记
文献记载
成王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上蔡县出土一件宋三彩瓷枕
- 8
-
-
作者
尚景熙
-
机构
上蔡县文化馆
-
出处
《中原文物》
1980年第3期64-64,1,共2页
-
文摘
一九七七年冬,上蔡县城关公社南关大队在二郎台平整土地时,挖出一件宋代三彩瓷枕。瓷枕长33、宽16.5、高15厘米。枕的底部是粉白色的长方形托板,托板上卧着一个婴儿,婴儿上面是一个荷叶,荷叶呈弧形从两端向中间倾斜状,形成枕面。婴儿向左侧身躺卧。头上有一绺长发,袅曲有姿。面部丰腴,在弯如新月的双眉下,二目向前上方凝视。婴儿脖戴项圈。
-
关键词
上蔡县
婴儿
瓷枕
平整土地
荷叶状
托板
长方形
宋代
面部
弧形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上蔡发现五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尚景熙
-
机构
上蔡县文化馆
-
出处
《中原文物》
1979年第3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上蔡县在一九七八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五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名称是:十里铺遗址、段寨遗址、钓鱼台遗址、蟾虎寺遗址、晒书台遗址。从地面拣到的陶片看,这几处遗址内都有河南龙山、屈家岭和大汶口三种文化堆积。河南龙山文化中,灰陶居多,黑陶次之,绳纹居多,条纹次之,并有少量方格纹;出土的器物有鼎、鬲、罐、豆、碗、壶和鬶等。屈家岭文化的陶色为赭红、深灰两种;有粗绳纹、也有素面;完整器物尚未发现,但出土很多长方形的板状鼎腿和鼎罐口沿。大汶口文化多灰陶和黑陶,纹饰有浅兰纹和竹节状纹;
-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上蔡县
屈家岭文化
文化堆积
龙山文化
河南
黑陶
发现
出土
绳纹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