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毒株gag和pol基因区抗原表位及耐药性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尚诚彰 陈国敏 +1 位作者 张怀渝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1-357,共7页
通过研究HIV-1 gag和pol基因序列变异特征,以了解抗原表位变异特点和耐药性突变情况。采集HIV-1阳性全血样本,使用巢式PCR扩增gag和pol基因部分区段,得到23份样本的PCR序列和相应样本的克隆序列gag基因为449份、pol基因为402份,基因分型... 通过研究HIV-1 gag和pol基因序列变异特征,以了解抗原表位变异特点和耐药性突变情况。采集HIV-1阳性全血样本,使用巢式PCR扩增gag和pol基因部分区段,得到23份样本的PCR序列和相应样本的克隆序列gag基因为449份、pol基因为402份,基因分型为HIV-1B和B′亚型。两种亚型的共享序列在选取的8个CTL抗原表位中,共有4个抗原表位发生了8个突变位点;另外位于p24区的5个抗原表位在PCR序列中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它们的克隆序列(9.80%)中发生了少数突变。在pol基因PCR序列和克隆序列中发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和逆转录酶抑制剂(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RTIs)耐药性突变位点分别为18个和24个,其中只在克隆序列中发现的PIs和RTIs耐药性突变位点分别占其总数的94.44%(17/18)和62.50%(15/24)。结果显示本研究样本PCR序列中表现出耐药性的比例较高(17.39%),并在克隆序列中存在少数免疫逃逸和耐药性突变,提示部分样本对现行抗病毒药物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AG POL 抗原表位 耐药性突变
原文传递
靶向TPBG和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金美琴 尚诚彰 沈月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3,共13页
目的:构建靶向TPBG和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 drug conjugate,BsADC),并探究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携带全人抗体重链可变区和共同轻链新型小鼠的RenLite技术平台获得具有共同轻链的靶向胚胎滋养层糖... 目的:构建靶向TPBG和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 drug conjugate,BsADC),并探究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携带全人抗体重链可变区和共同轻链新型小鼠的RenLite技术平台获得具有共同轻链的靶向胚胎滋养层糖蛋白(trophoblast glycoprotein,TPBG,也称为5T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抗体序列,采用KIH(Knobs-Into-Holes)技术将其组装成anti-TPBG×EGFR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并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方法进行体外表征,最后采用半胱氨酸偶联技术将其与微管蛋白抑制剂甲基澳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偶联成药物抗体偶联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n,DAR)为4的anti-TPBG×EGFR BsADC,并研究其体外杀伤作用和在人源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cell derived xenograft,CDX)中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根据GEPIA2数据库,TPBG与EGFR在多种肿瘤上具有共表达。通过对5种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免疫荧光分析也证实TPBG和EGFR在肿瘤细胞中具有不同比例的共表达。通过RenLite平台成功制备高纯度靶向TPBG和EGFR的双抗。经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sAb相较于TPBG母本单抗显著增强了与肿瘤细胞的结合亲和力(avidity)和内吞速率。BsADC相较于TPBG母本单抗ADC明显提高了肿瘤杀伤和抗肿瘤活性。在A431(EGFR^(high)/TPBG^(low))模型中,anti-TPBG×EGFR BsADC体内抗肿瘤活性强于TPBG和EGFR的母本单抗ADC,表现出协同作用。另外,在NCI-H292(EGFR^(moderate)/TPBG^(low))模型和DU145(EGFR^(low)/TPBG^(low))模型中,anti-TPBG×EGFR BsADC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将TPBG与快速内化的ADC靶标EGFR组合是增强靶向TPBG的ADC内化和抗肿瘤活性的强有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胚胎滋养层糖蛋白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anti-PTK7/MET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3
作者 束瑞雪 尚诚彰 +1 位作者 金美琴 沈月雷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70-679,共10页
该研究旨在构建靶向酪氨酸激酶蛋白7(protein tyrosine kinase 7,PTK7)及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BsADC),... 该研究旨在构建靶向酪氨酸激酶蛋白7(protein tyrosine kinase 7,PTK7)及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BsADC),将其命名为P91M32-ADC,并对其体内外药效进行初步评价。采用流式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和Incucyte检测P91M32在肿瘤细胞系中的结合能力及内吞作用;采用半胱氨酸偶联技术将靶向PTK7和MET的双特异性抗体分子与微管蛋白抑制剂甲基澳瑞他汀E(monomethyl auristatin E,MMAE)偶联成药物抗体比(drug to antibody ration,DAR)为4的小分子药物;采用Incucyte比较P91M32-ADC与靶向PTK7和MET的ADC阳性药(分别为ABBV-647 analog-ADC和ABBV-399 analog-ADC)的体外杀伤能力;最后在体内药效模型中探究P91M32-ADC的体内抑瘤活性。研究发现P91M32-ADC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系结合活性且表现出较ABBV-647 analog-ADC和ABBV-399 analog-ADC更强的内吞和体外杀伤活性,在所测试的体内药效模型中均体现强烈的抑制肿瘤生长活性。该研究成功构建靶向PTK7/MET的双特异性ADC药物P91M32-ADC,且结果显示特异性靶向双抗原的P91M32-ADC具有提升PTK7单靶点ADC药效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K7 MET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抗肿瘤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中药单体的急性毒性及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
4
作者 高妍 尚诚彰 沈月雷 《河南中医》 2024年第9期1361-1372,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姜黄素、黄芩素、白桦脂酸、白藜芦醇和双氢青蒿素等5种中药单体的急性毒性,并初步探讨不同中药单体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IncuCyte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小鼠急...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姜黄素、黄芩素、白桦脂酸、白藜芦醇和双氢青蒿素等5种中药单体的急性毒性,并初步探讨不同中药单体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IncuCyte活细胞成像技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价不同中药单体的毒性。取健康8周龄B-NDG雌性小鼠,建立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PDX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比较姜黄素、黄芩素、白藜芦醇和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姜黄素、黄芩素、白藜芦醇和双氢青蒿素4种中药单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其中姜黄素活性最强。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对黄芩素耐受度最好,姜黄素次之。静脉注射姜黄素在BP0880胃癌PDX模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P<0.05)。结论:在5种中药单体中,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最强,且在急性毒性中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黄芩素 白桦脂酸 白藜芦醇 双氢青蒿素 抗肿瘤活性 中药单体 急性毒性 PDX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