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麦水溶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酶解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褚明娟 赵蕙新 +6 位作者 尚鹤婷 霍俊奇 武天煜 栗慧 王莹 冯亭亭 魏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01-309,共9页
目的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辅助法提取藜麦水溶蛋白的工艺,探讨7种商业蛋白酶对藜麦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糖化酶-纤维素酶复合酶法提取藜麦水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使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 目的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辅助法提取藜麦水溶蛋白的工艺,探讨7种商业蛋白酶对藜麦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糖化酶-纤维素酶复合酶法提取藜麦水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使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制备藜麦多肽,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结果通过响应面模型对复合酶超声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总加酶量400 U/g、pH 5.0、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藜麦水溶蛋白的提取率为75.09 mg/g。藜麦水溶蛋白在木瓜蛋白酶酶解4 h获得的藜麦多肽抗氧化活性最佳,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64%和76.1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藜麦蛋白的工艺优化方法可行;藜麦蛋白水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藜麦作为功能食品深入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水溶蛋白 响应面法 多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2
作者 郭晨 尚鹤婷 +3 位作者 霍俊奇 王培征 栗慧 魏东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6期63-70,共8页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SD(Sulfadiazine,SD)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免疫检测方法,制备特异性强的SD单克隆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偶联SD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卵清白蛋白(OVA),制备S...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SD(Sulfadiazine,SD)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免疫检测方法,制备特异性强的SD单克隆抗体。采用重氮化法偶联SD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卵清白蛋白(OVA),制备SD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鉴定其偶联成功;免疫原使用4周龄的BALB/c小鼠7只;通过细胞融合、阳性筛选、亚克隆、制备腹水及纯化等过程制备SD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标准曲线。结果表明,SD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8×106),IC50为78.7 ng/mL,与磺胺一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78%,0.16%,0.26%,与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经鉴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为鼠IgG的2b亚类。获得了抗SD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高,亲和力较好,与其他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较低,为后续制备SD快速检测试纸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单克隆抗体 完全抗原 间接竞争
下载PDF
地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一彤 王海军 +5 位作者 马睿鑫 王佳佳 霍俊奇 尚鹤婷 冯亭亭 魏东 《神经药理学报》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地龙是我国的一味常用于治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动物类中药。该文对含有地龙的成方制剂、地龙基原、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已知文献可知含有地龙的中成药制剂多数具有活血通络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血栓相关性疾... 地龙是我国的一味常用于治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动物类中药。该文对含有地龙的成方制剂、地龙基原、炮制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已知文献可知含有地龙的中成药制剂多数具有活血通络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血栓相关性疾病,但由于地龙多基原的特性及炮制方法的不同,目前中药材市场中地龙药材及饮片伪品存在参杂现象,生物活性参差不齐。虽然目前已有针对地龙中不同成分如核苷、蛋白质、氨基酸及有机酸等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但专属性较差且难以反应地龙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活血通络功效的相关控制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成方制剂 炮制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藜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4
作者 尚鹤婷 霍俊奇 +4 位作者 郭晨 王培征 栗慧 冯亭亭 魏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葡聚糖凝胶层析法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旨在从藜麦蛋白酶解物中分离并纯化出具有潜在活性的肽组分。评价过程中... 研究采用了一系列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层析法、葡聚糖凝胶层析法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旨在从藜麦蛋白酶解物中分离并纯化出具有潜在活性的肽组分。评价过程中,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通过该标准来筛选出具备良好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为更精确地鉴定这些活性肽的序列,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进行细化分离。采用分子对接进一步深入解析肽段与ACE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肽段与ACE的结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3个组分中以G-2组分具有更好降压活性,其ACE抑制率达到(47.22±1.61)%。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得到3个组分继续收集进行RP-HPLC分离纯化,收集4个组分中A1组分具有更好降压活性。再通过质谱分析,得到肽段共105条。通过对肽段大小长短、认知度以及C端氨基酸性质进行初步筛选,最后根据分子对接模型预测鉴定筛选出最佳结合肽段GRCPGGLCCSK。该研究旨在为藜麦功能性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分离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