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恒振 周传光 +3 位作者 马永安 尚龙生 李洪 姚子伟 《交通环保》 2001年第6期5-11,共7页
用毛细管GC -MS对不同水环境中不同油类的特种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异戊二烯烷烃类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在两个多月的风化过程中不受风化的影响 ;萜烷和甾烷的某些比值参数在一年的风化过程中 (或室内自然放置 4年 )不受风化的... 用毛细管GC -MS对不同水环境中不同油类的特种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异戊二烯烷烃类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在两个多月的风化过程中不受风化的影响 ;萜烷和甾烷的某些比值参数在一年的风化过程中 (或室内自然放置 4年 )不受风化的影响。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可以作为风化两个多月的溢油指示物 (或指标 ) ;萜烷和甾烷比值参数可以作为风化一年 (或室内自然放置 4年 )的溢油指示物 (或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生物标志物 萜烷 甾烷 溢油指示物 毛细管 GC-MS 海洋监测 海洋污染
下载PDF
水中爆破对双台子河口渔场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尚龙生 戴云丛 +3 位作者 刘现明 孙茜 吴之庆 徐学仁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6,32,共5页
1992年9月13日,在双台子河口现场模拟水中爆炸勘探石油实验,采集井分析了爆炸前后的海水样品,发现爆炸对海水水质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悬浮体、无机氮等,从模拟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水下爆炸对海洋洄游鱼类伤害少,而对水产资... 1992年9月13日,在双台子河口现场模拟水中爆炸勘探石油实验,采集井分析了爆炸前后的海水样品,发现爆炸对海水水质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悬浮体、无机氮等,从模拟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水下爆炸对海洋洄游鱼类伤害少,而对水产资源的幼体,卵类和海蜇伤害大的结论。)在这一带海域栖息。水下爆破可使位于爆炸中心附近的上述贝类和其它底栖生物当场毙命,除受强声压致死的外,那些致昏而处于半致死状态的贝类和其它底栖生物,在遭到由爆炸激起的大量泥沙沉降掩埋之后,也难逃窒息死亡的命运。所以,水下爆炸对底栖经济贝类也有一定的影响。3结论由水下爆炸对鱼类致死的实验模拟和爆炸前后的水质分析,可得出下述结论:1.水中爆炸对海洋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浊度、悬浮体和无机氮的增高,而其它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变化,亦无影响。2.爆炸产生的声压波对鱼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其致死范围较小,有效半径约50m。3.爆炸对渔场的危害,主要是在禁渔期内,是对鱼虾和贝类的卵和幼体以及海蜇资源的危害。4.在渔场使用水中爆炸声进行海底石油勘探作业,应避开禁渔期和捕捞旺季,或者改用非炸药震源,如电磁脉冲震源、空气枪震源等 ̄[4]。这样,可使渔业资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致谢:本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 水下爆破 河口渔场 海洋环境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与测定 被引量:32
3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1 位作者 徐恒振 徐学仁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对海洋环境中的石油烃来源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主要来源是油轮和航运,约占石油年入海量的46%左右。还讨论了石油入海后的风化、降解和归宿问题。论述了测定石油烃不同方法的原理以及结果表达的差异性。并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监测... 本文对海洋环境中的石油烃来源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主要来源是油轮和航运,约占石油年入海量的46%左右。还讨论了石油入海后的风化、降解和归宿问题。论述了测定石油烃不同方法的原理以及结果表达的差异性。并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监测的问题和现状做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石油污染 测定方法 海洋监测
下载PDF
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石油烃的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1 位作者 王静芳 徐恒振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1990-07—1991-12期间,监测了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了沿岸软体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本底值为3.47—19.7mg/kg(湿重),用本底值的上限作为评价标准,对沿岸贝类的石油污染状况,按污染程度做了海区划分,结果是大连... 在1990-07—1991-12期间,监测了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了沿岸软体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本底值为3.47—19.7mg/kg(湿重),用本底值的上限作为评价标准,对沿岸贝类的石油污染状况,按污染程度做了海区划分,结果是大连湾、长江口、锦州湾的经济贝类是石油烃污染严重的区域;从鸭绿江口至大窑湾的北黄海沿岸是未受石油烃污染的最好环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贝类 石油烃 本底值 黄渤海沿岸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1 位作者 徐恒振 周传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5,共4页
选择贻贝为试样,经皂化后用CH2Cl2萃取,提取物经氧化铝柱脱色,浓缩后的样品溶于正己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25nm和254nm波长上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波长254nm测定贻贝中的石油烃要比225nm的测定... 选择贻贝为试样,经皂化后用CH2Cl2萃取,提取物经氧化铝柱脱色,浓缩后的样品溶于正己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25nm和254nm波长上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波长254nm测定贻贝中的石油烃要比225nm的测定效果好;对脱色实验做了研究,用加标实验法计算了两波长测定结果的回收率(98.8%~110%),检测限分别是0.62×10-6(225nm)和0.052×10-6(25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贻贝 紫外分光光度法 生物监测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沿海食用贝类油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1 位作者 王静芳 徐恒振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6年第4期34-41,共8页
1990年7月~1991年12月,监测了中国北部沿海食用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水平。本文用石油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沿岸贝类受石油烃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计算了样品干、湿重含量的本底值范围。给出了油标准和标准之间... 1990年7月~1991年12月,监测了中国北部沿海食用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水平。本文用石油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沿岸贝类受石油烃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计算了样品干、湿重含量的本底值范围。给出了油标准和标准之间的互校系数R值。对样品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并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分析数据,计算了样品间模糊相关系数,做了模糊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污染 北方沿海 贝类 石油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的石油烃 被引量:1
7
作者 尚龙生 许乙烈 +2 位作者 马永安 孙茜 徐恒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用索氏提取法,NaOH-消解法和超声振荡萃取法提取海藻样品中的石油烃成分,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石油烃含量,结果表明,NaOH-消解法能够更有效地从样品中提取石油烃,其检测限为0.075 mg/kg。
关键词 海藻 石油烃 荧光分光光度法 海洋监测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定海水中石油烃结果互换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尚龙生 吴成斌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0-55,共6页
本文利用一次渤海环境污染监测过程中对海水中石油烃的7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为依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建立不同方法测定水中油关系转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水 石油烃 测定 互换 监测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类在导数荧光法鉴别海面溢油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尚龙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3-87,共5页
一阶导数荧光光谱鉴别海面溢油,其光谱特征用模糊数学方法作了分析;计算了各种油之间的模糊相似程度;用模糊聚类法分析了胜利油田原油的3种浓度(1. 1、5. 0 、10. 0mg/L)3次重现性实验的9个导数荧光光谱,完全相同的最低水平是0.999 3。... 一阶导数荧光光谱鉴别海面溢油,其光谱特征用模糊数学方法作了分析;计算了各种油之间的模糊相似程度;用模糊聚类法分析了胜利油田原油的3种浓度(1. 1、5. 0 、10. 0mg/L)3次重现性实验的9个导数荧光光谱,完全相同的最低水平是0.999 3。并用模糊聚类法把21种不同的油进行了分类。结合大连港的一次溢油实例,阐述了模糊聚类法用于导数荧光法鉴别溢油谱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类 溢油鉴别 原油
下载PDF
油标互校评价方法探讨
10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王静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2-56,共5页
本文以油标互校中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和相应的工作量为参数,用综合评分法和加权评分法对互校工作做了评价,同时报道了全海网油标唯物的互校结果。
关键词 油标准 海洋监测
下载PDF
溢油指示物(指标)的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恒振 周传光 +5 位作者 马永安 尚龙生 李洪 姚子伟 许乙烈 杨庆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探讨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作为溢油指示物 (或指标 )的可行性 ,用HPLC FLD对 1 5种常见油品和 2种油品的海上不同风化时间的油样以及 7种室外风化油样进行了分析 ,选取油样色谱指纹作为数据处理信息点 ,计算出模糊最大矩阵元λi。结... 为了探讨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作为溢油指示物 (或指标 )的可行性 ,用HPLC FLD对 1 5种常见油品和 2种油品的海上不同风化时间的油样以及 7种室外风化油样进行了分析 ,选取油样色谱指纹作为数据处理信息点 ,计算出模糊最大矩阵元λi。结果表明 ,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主要受油种、风化和实验误差的影响。 1 5种油的λi 值变化范围为 0 9681≤λi≤ 0 9996。用HPLC模糊最大矩阵元可作为油种的指示物 (或指标 ) ,鉴别1 5种不同类型溢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指示物 HPLC FLD 模糊最大阵元 海洋污染
下载PDF
甾烷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徐恒振 周传光 +3 位作者 马永安 尚龙生 李洪 姚子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20,45,共9页
为寻求重度风化溢油来源指标 ,依据有机地球化学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选定分子量大、水溶性小、抗风化的甾烷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 (或指标 )。将辽河原油等 15种原油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室内和室外模拟风化试验 ,用毛细管GC MS对不同... 为寻求重度风化溢油来源指标 ,依据有机地球化学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选定分子量大、水溶性小、抗风化的甾烷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 (或指标 )。将辽河原油等 15种原油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室内和室外模拟风化试验 ,用毛细管GC MS对不同环境 (海水、淡水、沙土等 )中风化 1a后的溢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油种间甾烷及其比值参数差异较大 ,在 1a的风化过程中受风化影响较小 ,可以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 (或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风化溢油 甾烷 指示物(或指标)
下载PDF
溢油指示物(指标)的HPLCFLDGM(1,1)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恒振 马永安 +5 位作者 尚龙生 周传光 李洪 姚子伟 许乙烈 杨庆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7,共4页
通过对油种、风化和HPLC FLD实验条件的模糊最大矩阵元评价 ,确定表征溢油指示物 (指标 )的HPLC FLD GM ( 1 ,1 )的建模数据信息点。结果表明 ,溢油风化GM ( 1 ,1 )模式的预测精度较高 ,可用于溢油风化预测研究。
关键词 溢油指示物 HPLC-FLD GM 海洋污染 海洋监测
下载PDF
HPLC方法分析表层海水叶绿素a含量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仁沿 傅云娜 +4 位作者 贺广凯 孙育红 孙茜 尚龙生 赵冬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78,共4页
以 ODS-2 Spherisorb C18 反相 HPLC 分析柱,流动相 A (体积比为 80∶20 的甲醇,pH = 7.2 的 0.5 mol/L 乙酸氨水溶液,0.01 % BHT W∶V)、流动相 B (87.5∶12.5 的乙腈:水,0.01 % BHT W∶V)和流动相 C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流速为 1 mL/... 以 ODS-2 Spherisorb C18 反相 HPLC 分析柱,流动相 A (体积比为 80∶20 的甲醇,pH = 7.2 的 0.5 mol/L 乙酸氨水溶液,0.01 % BHT W∶V)、流动相 B (87.5∶12.5 的乙腈:水,0.01 % BHT W∶V)和流动相 C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流速为 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 436 nm,HPLC 方法分析辽东湾表层海水中的叶绿素 a 含量。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 10 ng/L。对 HPLC、荧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叶绿素 a 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荧光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大连湾海水营养盐的含量及有机污染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蒋岳文 王永强 尚龙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渤海海峡出口北侧,是一个半封闭式海湾。大连湾沿岸有130多家工厂,每年通过100多个排污口向湾内排放大量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污水量约26 052万t,其中含有多种污染物质,使该海湾水质下降。
关键词 海水 营养盐 含量 大连湾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溢油多环芳烃模糊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恒振 周传光 +2 位作者 尚龙生 马永安 李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0-513,共4页
通过用氧化铝柱层析和等梯度呷醇:水=85%: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C18硅烷柱)紫外检测器254nm,测定30多种油品和我国海洋环境油类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建立了溢油PAHs模糊指数结果表明,油类PAH... 通过用氧化铝柱层析和等梯度呷醇:水=85%: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C18硅烷柱)紫外检测器254nm,测定30多种油品和我国海洋环境油类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建立了溢油PAHs模糊指数结果表明,油类PAHs响应因子和相对保留值的变异系数分别在8.4%-16、5%和0.00%-54%之间,回收率在74.6%-111.2%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海洋环境油类的多环芳烃模糊指数值(0.00383-0.01839)与润滑油类的值(0.00106-0.00942)接近,较石油及其它产品油的值(0.06983-1.00000)低;用润滑油类作为标准油,PAHs模糊指数作为溢油芳烃类监测的指示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监测 多环芳烃 模糊指数 海洋监测 污染物质
下载PDF
近岸海域水色算法真实性检验的不同叶绿素a测试方法换算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冬至 傅云娜 +4 位作者 赵玲 刘仁岩 尚龙生 孙育红 贺广凯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现场叶绿素a浓度是卫星水色遥感算法真实性检验的重要依据。测试方法不同,对遥感反演的叶绿素浓度对比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依据海洋监测规范和NASA的海洋光学观测规范采用三色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辽东湾、大连湾水样的同... 现场叶绿素a浓度是卫星水色遥感算法真实性检验的重要依据。测试方法不同,对遥感反演的叶绿素浓度对比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依据海洋监测规范和NASA的海洋光学观测规范采用三色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辽东湾、大连湾水样的同步分析,建立了分光法与荧光法、分光法与HPLC法、荧光法与HPLC法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换算模型,各相关系数均高于0.8,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水体 叶绿素A 测试方法 真实性检验 水色算法
下载PDF
Euclid贴近度聚类分析鉴别海面溢油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恒振 尚龙生 +1 位作者 周传光 刘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25-631,共7页
于1986年对我国常见的14种油品和1984年8月大连湾海面溢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ECCIM贴近度聚类分析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提出油种鉴别的Euclid贴近度置信水平凡的模糊区概念。油种及其海面溢油的Euclid贴近度聚类分析动... 于1986年对我国常见的14种油品和1984年8月大连湾海面溢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ECCIM贴近度聚类分析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提出油种鉴别的Euclid贴近度置信水平凡的模糊区概念。油种及其海面溢油的Euclid贴近度聚类分析动态聚类图表明,油种鉴别的置信水平人主要受风化和实验误差的影响,大庆原油、30#重柴油、20#重柴油、0#轻柴油以及任丘原油各自分别同其它13种油可分类的置信水平λ的范围依次为:[0.8726,0.9953),[0.8726,0.9970),[0.8726,0.9857),[0.8807,0.9902)和[0.8726,0.9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近度 模糊聚类分析 溢油 海面 柴油
下载PDF
海水水质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恒振 尚龙生 周传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方法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海水水质对各评价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用物元分析法对5个监测站位的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它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关联函数 海水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监测的标准油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静芳 尚龙生 +1 位作者 韩庚辰 孙茜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47,共5页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使用标准油的情况,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标准油简况,讨论了选择标准油的复杂性、随机性、相对性,提出了标准油的性质要求。本文对从事石油污染监测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石油污染 监测 标准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