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沈阳 薛成俊 尤国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采取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验证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临床优势。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建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2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p感染性消化...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采取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验证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临床优势。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建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2023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p根治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和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P=0.01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治率和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Hp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根治Hp,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伏诺拉生 消化性溃疡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炎症指标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沈阳 薛成俊 +3 位作者 钟文贵 陈志坚 尤国莉 薛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2236-22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0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45例,分别于入院时、入...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0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45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3、7 d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HEP浓度,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分析HEP与A P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AP患者入院时HE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1、3、7 d SAP组HEP浓度高于MAP组(P<0.05);入院时轻症、SAP组间HEP浓度无明显差异;HEP与血清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浓度正相关(P=0.004、0.000),与血钙浓度负相关(P=0.003).以入院后第3天A P H E P浓度绘制的R O C曲线下面积为0.802,以H E P浓度大于133 ng/m L为临界值,以HEP诊断SAP的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61.5%.结论:HEP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AP病情监测以及SAP早期识别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铁调素
下载PDF
维生素D对克罗恩病患者铁调节蛋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尤国莉 沈阳 +1 位作者 刘翠 周国雄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98-302,329,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克罗恩病(CD)患者铁调节蛋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102例C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另择102名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克罗恩病(CD)患者铁调节蛋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102例C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另择102名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铁调节蛋白(转铁蛋白、铁蛋白、铁调素及血清铁)水平、肠黏膜屏障、氧化应激程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3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转铁蛋白、铁蛋白、铁调素、血清铁、丙二醛(MAD)、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TNF-α、IL-6、IL-1β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健康组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有效者的转铁蛋白、铁蛋白、铁调素、血清铁、MAD、DAO、D-乳酸、TNF-α、IL-6、IL-1β及CRP水平低于治疗无效者,而治疗有效者的SOD及血清25(OH)D3水平高于治疗无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D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铁调节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克罗恩病 铁调节蛋白 炎性因子 铁调素
下载PDF
ESD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薛成俊 沈阳 +3 位作者 尤国莉 刘翠 张成 肖玉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ES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消化道早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消化道早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ES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7.41±5.19)min、术后排气时间(4.23±1.03)h、术后进食时间(1.11±0.43)d和住院时间(3.76±1.25)d均短于对照组的(113.34±6.23)min、(13.24±1.13)h、(4.59±0.57)d、(11.08±1.43)d,术中出血量(52.15±6.25)ml少于对照组的(156.42±20.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评分分别为(17.13±1.45)、(17.28±1.51)、(18.13±0.74)、(17.77±1.41)、(17.51±1.63)、(18.14±0.9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76±1.75)、(15.43±1.69)、(16.24±1.53)、(15.81±1.54)、(15.42±1.73)、(16.31±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老年消化道早癌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血清IL-6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薛成俊 沈阳 +3 位作者 尤国莉 杨洋 肖玉巧 薛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3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0例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据临床转归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50)和预后不...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0例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据临床转归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50)和预后不良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和RDW,并分析血清IL-6联合RDW检测对UGIB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和RDW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联合RDW评估UGIB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血清IL-6和RDW单独评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联合RDW在评估UGIB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沈阳 薛成俊 +1 位作者 薛勇 尤国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9期1567-15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调素(HEP)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于入院时、入院后第1、3、7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0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铁调素浓度,以门诊健康检查人群为... 目的分析血清铁调素(HEP)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于入院时、入院后第1、3、7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10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铁调素浓度,以门诊健康检查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铁调素浓度差异。结果AP患者入院时血清铁调素(115.88±1556)ng/ml高于对照组(5026±1392)ng/ml(P〈0.05);入院后1、3、7天SAP组血清铁调素[(129.49±15.57)、(158.07±11.73)、(168.87±18.43)]ng/ml高于MAP组J(12458±12.60)、(142.62±15.09)、(13262±14.52)]ng/ml(P〈0.05),而入院时两组间血清铁调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调素与CRP、APACHE—II评分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以入院后第3天血清铁调素、CRP绘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82(P〉0.05)。结论AP患者血清铁调素浓度显著增高,血清铁调素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判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铁调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7
作者 尤国莉 秦春峰 +3 位作者 阮云 沈剑波 朱笑林 周国雄 《交通医学》 2022年第1期19-23,27,共6页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dextran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组),...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dextran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70只饮用5%DSS溶液建立UC模型,于第3天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丙二醇组(PG组)、TL低浓度组(TLL组)、TL中浓度组(TLM组)、TL高浓度组(TLH组)、地塞米松组(D组)和美沙拉嗪组(MS组),每组10只,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或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对各组小鼠进行大便隐血观察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第8天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1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示踪法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水平。结果:除N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在饮用5%DSS溶液后第5天出现血便,隐血试纸测试阳性。造模后第1、第2天各组小鼠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从第3天开始DAI评分较NC组显著升高(P<0.01)。第4天TLL组、TLM组DAI评分与M组无显著差异,而从第4天开始TLH组DAI评分较M组明显降低(P<0.001)。与NC组比较,M组小鼠血浆FITC-D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M组比较,TLL、TLM及TLH各组小鼠血浆FITC-D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仅TL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M组小鼠肠黏膜上皮微绒毛损伤严重,TLH组上皮细胞形态接近正常。M组肠组织中MLCK活性显著升高,经TL、D、MS治疗后MLCK活性显著降低(P<0.001)。M组MPO活性、TNF-α含量升高,经TL、D、MS治疗后MPO活性及TNF-α含量降低,但与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肠组织中IL-10含量降低,仅TLH治疗后IL-10含量有所升高,但与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改善DSS诱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轻肠黏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通透性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GDNF、ZO-1表达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春峰 尤国莉 +3 位作者 阮云 沈剑波 朱笑林 周国雄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L)对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 目的:探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TL)对肠黏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10只为空白对照组(NC),其余70只饮用5%DSS溶液建立UC模型。建模第3天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丙二醇组(PG),雷公藤内酯醇低浓度组(TLL)、中浓度组(TLM)和高浓度组(TLH),地塞米松组(D),美沙拉嗪组(MS),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天后处死动物,取结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GDNF、Z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TL低中高剂量组从第4天至第7天体质量下降,但明显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M组小鼠肠黏膜明显受损,杯状细胞减少,出现大量炎性肉芽组织。TLM、TLH组结肠黏膜相对完整,大部分上皮细胞及腺体结构完整,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未见水肿。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NC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TLL组、TLM组、TLH组中GDNF、Z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TLH组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显著减轻DSS诱导的结肠炎,可能通过增加GDNF、ZO-1的表达而保护肠黏膜结构稳定性,有望成为治疗U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溃疡性结肠炎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闭锁小带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