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高辛治疗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春奇 尚亚东 +2 位作者 程仁力 尤家聪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131-2134,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高辛治疗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急诊科和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高辛治疗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急诊科和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环磷腺苷葡胺180 mg+胰岛素4 U,静脉滴注;地高辛0.125 mg,口服,1次/d。对照组加用地高辛0.125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抽静脉血和/或动脉血查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床旁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 Tn-I、BNP、CRP、Lac、PCT水平、APACHEⅡ评分、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 Tn-I、BNP、CRP、Lac、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8%(13/29)与51.7%(15/29),χ~2=0.276,P=0.599];两组2周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10/29)与10.3%(3/29),χ~2=4.858,P=0.028]。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高辛治疗脓毒症致心肌顿抑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减轻心肌损伤及全身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顿抑 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地高辛
下载PDF
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春奇 尚亚东 +3 位作者 程仁力 王爱红 尤家聪 钟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170-3174,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血压的性别差异,了解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探讨其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安徽省宿州地区5个村自愿到当地诊室接受检查的18~20、21~30、31~40、41~50、51~60、≥61岁女性各150例。另外,... 目的通过比较血压的性别差异,了解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探讨其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安徽省宿州地区5个村自愿到当地诊室接受检查的18~20、21~30、31~40、41~50、51~60、≥61岁女性各150例。另外,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和筛选标准在每个村选取相同年龄段、相同人数的成年男性。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心电图检查有无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结果除51~60岁人群外,各年龄段女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0、21~30、31~40岁女性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 Pa)比例高于男性(P<0.05)。在血压<90/60 mm Hg人群中,女性SBP、DBP分别为(85.6±2.4)、(55.4±1.0)mm Hg,男性SBP、DBP分别为(87.9±2.4)、(58.7±0.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10.694,P<0.05)。各年龄段女性血压≥140/90、120~139/80~89 mm Hg比例与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120~139/80~89mm Hg人群中,女性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以及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不同性别人群正常血压水平、高血压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女性正常血压水平低于男性,正常SBP、DBP可能分别为85~120、55~80 mm Hg,女性血压>120/80 mm Hg可能存在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女性 诊断 正常血压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程仁力 尤家聪 +3 位作者 孙彤 范玲珑 尚亚东 蒋慧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等。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0级~1级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改善了血流分级,提高了心肌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无复流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使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彤 程仁力 +4 位作者 尤家聪 范玲珑 周争光 丁书梅 唐海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口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天各1次;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口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天各1次;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2次,1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服药1个月后,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随访1年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服药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2组患者心肌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够降低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尤家聪 许邦龙 徐岩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89例 ,男 6 8例 ,女 2 1例 ,年龄 2 6~ 81 (6 1 2 2± 1 0 74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 目的 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89例 ,男 6 8例 ,女 2 1例 ,年龄 2 6~ 81 (6 1 2 2± 1 0 74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P <0 0 5 ) ;脉压≥ 5 0mmHg的冠心病患者 2支和 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 <5 0mmHg的冠心病患者 (P <0 0 5 )。 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差越大 ,冠脉病变越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尤家聪 孙彤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30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命性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栓抽吸导管 老年
下载PDF
法舒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尤家聪 周勇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0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宿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法舒地尔组)(n=50),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宿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法舒地尔组)(n=50),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一次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60mg,滴速30滴/分,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SBP/D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WmT)、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LVEF和6MWT显著增加(P〈0.05,);NT-proBNP显著下降(P〈0.01);SBP、DBP和HR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状态,提高心肌储备,该方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法舒地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40例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尤家聪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75例分为 ,对照组 (n =35)服苯那普利 ,心功能Ⅲ级者予西地兰速尿 ,地高辛。合并冠心病者予鲁南欣康 ;治疗组 (n=40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氯噻...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75例分为 ,对照组 (n =35)服苯那普利 ,心功能Ⅲ级者予西地兰速尿 ,地高辛。合并冠心病者予鲁南欣康 ;治疗组 (n=40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氯噻嗪 ,疗程均 6周 ,观察其对血压、心功能、KFG、代谢、电解质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血压均明显下降 ,有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心功能改善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ST -T改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对代谢 ,电解质无影响。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 ,方便、有效、安全、适合作一线的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联合用药 剂量 氢氯噻嗪 高血压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9
作者 尤家聪 王超 丁廷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在治疗前、治疗 4周及 12周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心胸比例 ,按纽约心脏协会 (NYHA)分级评...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在治疗前、治疗 4周及 12周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心胸比例 ,按纽约心脏协会 (NYHA)分级评定心脏功能。结果 :美托洛尔组 (2 2例 )与对照组 (2 0例 )比较 :4周时的心率、血压下降 ,左室射血分数提高 (P <0 .0 1) ;而呼吸、心胸比例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治疗 12周时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应用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 ,长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对该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血液动力学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改良ABCD^2评分对头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为强 宇辉 +2 位作者 朱瑞昉 尤家聪 徐春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ABCD2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改良ABCD2评分对病程<48h的1297例头晕患者进行脑梗死风险分层,其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判断。结果改良ABCD2评分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 目的探讨改良ABCD2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改良ABCD2评分对病程<48h的1297例头晕患者进行脑梗死风险分层,其评分对住院头晕患者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判断。结果改良ABCD2评分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786(0.697~0.874)。低危(0~3分)、中危(4~6分)和高危(7~9分)组诊断为脑梗死的风险为1.3%、6.9%和20.5%。结论改良ABCD2评分有助于快速识别头晕中的脑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2评分 危险因素 头晕 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11
作者 尤家聪 《临床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命,随着对心脏电生理学与血液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新药的研究与应用,更重于治疗方案与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即根据病人心...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命,随着对心脏电生理学与血液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新药的研究与应用,更重于治疗方案与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即根据病人心脏电生理、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选择方案及药物,使治疗更趋合理化或个体化。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新观念 1.1 根据心脏电生理选择药物:心脏电生理异常是导致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不能仅用对动作电位的影响来解释,在不同的病人中,每一种药物的电生理及血液动力学副作用,均需参照临床表现来掌握,不注意心脏的电生理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