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介导的自噬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尤寿江 石际俊 +1 位作者 张艳林 刘春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7-190,195,共5页
传统观念认为,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只是一类损伤细胞的毒性物质,近年的研究发现ROS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多个生理过程。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
关键词 自吞噬作用 活性氧 线粒体 自噬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脑梗死
2
作者 尤寿江 韩侨 +1 位作者 曹勇军 刘春风 《苏州医学》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及脑梗死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会遇到疑问:是否需要双抗治疗?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时如何处理?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的脑梗死患者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及脑梗死的一级、二级预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会遇到疑问:是否需要双抗治疗?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时如何处理?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的脑梗死患者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伴有微出血的患者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有何不同?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脑梗死患者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抵抗 消化道溃疡 二级预防 临床使用
下载PDF
气候和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娜 梁迎芝 +3 位作者 殷晓玮 徐加平 尤寿江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索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5例,分析脑出血发作与每日气象因素的关系,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降雨量、风向。每例脑出血患者发作... 目的探索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125例,分析脑出血发作与每日气象因素的关系,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降雨量、风向。每例脑出血患者发作时间也同时被分析。应用χ2拟合优度检验完成所有数据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64.17±15.75)岁vs(62.27±15.09)岁,P<0.01]。就诊月份分布:脑出血1月份占11.4%,发病人数最多;9月份占5.0%,发病人数最少。昼夜分布:脑出血在0400~0800发病最多。年龄≤45岁患者,脑出血在1600~2000发病最多。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脑出血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呈负相关(r=-0.157,P<0.05;r=-0.163,P<0.05;r=-0.156,P<0.05),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r=0.157,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出血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压相关(P<0.05,P<0.01)。结论脑出血发病有明显季节和月份差异,冬季多发,寒冷月份多发,夏季少发。脑出血发病与气温、气压、风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气象因素 气压 湿度 季节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杜文秀 李艳艳 +6 位作者 史路遥 端光鑫 尤寿江 张霞 冯萍 曹勇军 刘春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分为他汀高剂量(40m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剂量分为他汀高剂量(40mg/晚)组106例,他汀标准剂量(20mg/晚)组134例,他汀空白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7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入院时、7d血浆S100B、HMGB1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他汀空白组入院时S100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8.19±30.10)pg/L,(38.41±23.75)pg/L,(32.47±25.04)pg/L vs(24.57±12.15)pg/L,P<0.05,P<0.01]。与他汀空白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他汀标准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他汀标准剂量组比较,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他汀空白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升高,他汀高剂量组7d时S100B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入院时S100B水平与HDL-C(r=-0.224,P=0.010)、脑梗死体积(r=0.272,P=0.004)相关。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不仅能调节血脂水平,还能降低炎性因子S100B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降血脂药
下载PDF
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施蓉芳 朱亚芳 +6 位作者 孙永蓉 龚雯洁 秦艳 张霞 尤寿江 曹勇军 蒋银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 目的:分析卒中急救护士岗位的设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26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入院的1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2018年7月27日至2019年1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卒中急救护士参与的卒中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和关键质量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中位数由52 min缩短至35.5 min(Z=-4.819,P<0.001);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Time,DPT)中位数由87 min缩短至68.5 min(Z=-4.406,P<0.001);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Time,INT)中位数由33min缩短至14 min(Z=-6.922,P<0.001);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Time,IPT)中位数由73 min缩短至55 min(Z=-4.586,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DNT达标率分别为95.2%和84.7%(χ~2=8.993,P=0.003),DPT达标率分别为95.8%和65.7%(χ~2=7.518,P=0.006)。实验组在出院和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急救护士的参与能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救模式 卒中急救护士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抗栓治疗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琳 姜春黎 +5 位作者 饶文洁 刘娜 薛叶潇 徐加平 尤寿江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按是否因本次脑卒中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及存活组17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存活组中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按是否因本次脑卒中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及存活组17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存活组中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抗栓情况分为华法林组34例和抗血小板组130例,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双侧脑栓塞、单一大病灶梗死、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HADS2、CHA2DS2-VASc、HAS-BLED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左侧脑栓塞、小型分散病灶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侧脑栓塞(OR=2.570,95%CI:1.207~5.472,P=0.014)、单一大病灶梗死(OR=0.433,95%CI:0.242~0.774,P=0.005)和入院较高NIHSS评分(OR=1.179,95%CI:1.082~1.284,P=0.000)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华法林组1年内颅外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抗血小板组(P=0.042)。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双侧脑栓塞、单一大病灶梗死和入院时较高NIHSS评分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房颤动 抗凝药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永安 尤寿江 肖国栋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3月-2019年05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1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Solitaire A...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3月-2019年05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1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该组14 例患者术中血管再通血流灌注达到mTICI 3级7 例(50.0%),mTICI 2b级5 例(35.7%),血管再通良好率85.7%.术后复查头颅CT,发生高灌注出血1 例,高灌注脑水肿脑疝1 例,2 例患者均死亡.出血转化4 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 例.术后90 d随访,预后良好10 例(mRS评分≤2 分)(71.4%),预后不良4 例(mRS评分>2 分)(28.6%),包括死亡2 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olitaire AB支架 取栓术 多模式血管再通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他汀应用对患者转归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8
作者 刘慧慧 黄亚波 +3 位作者 张艳林 尤寿江 曹勇军 刘春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长期应用他汀和围手术期应用他汀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行CEA治疗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长期他汀组15例,围手术期他汀组16例。对比两组之间血管再狭窄、死亡、卒中再发的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长期应用他汀和围手术期应用他汀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行CEA治疗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长期他汀组15例,围手术期他汀组16例。对比两组之间血管再狭窄、死亡、卒中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异,但入院时长期他汀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围手术期他汀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症状及狭窄程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未有卒中再发。围手术期他汀组死亡1例,再狭窄1例;长期他汀组无死亡和再狭窄发生,两组患者再狭窄率和总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EA患者术后转归在围手术期他汀组和长期他汀组无明显区别,提示了围手期他汀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转归
下载PDF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及其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饶文洁 姜春黎 +5 位作者 王琳 刘娜 薛叶潇 徐加平 尤寿江 曹勇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房颤)及其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20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存活的164例非瓣膜病性房颤(包括华法林抗凝治疗34例,抗血小...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房颤)及其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20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存活的164例非瓣膜病性房颤(包括华法林抗凝治疗34例,抗血小板治疗130例)以及另行采集的36例一级预防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访1年。分析70例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依据预防等级、年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水平、1年内是否继发出血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与稳态时华法林剂量相关的因素。结果 164例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中,华法林抗凝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抗血小板组,INR、1年内颅内外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抗血小板组(均P<0.05)。70例抗凝治疗患者中,与二级预防相比,一级预防的患者年龄、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和1年停用华法林的比例明显降低,身高、体质量和华法林初始剂量明显增高(均P<0.05);与<65岁的患者相比,≥65岁患者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分和HAS-BLED评分明显增高,华法林初始剂量和稳态华法林剂量明显降低(均P<0.05);INR 1.5~2.0的与INR 2.1~3.0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1年内未继发出血的患者比较,1年内继发出血的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明显增高,初始INR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稳态时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初始华法林剂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而言,华法林抗凝治疗较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高。对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而言,一级预防较二级预防的患者年龄更轻、服药依从性好;低抗凝强度(INR 1.5~2.0)与传统抗凝强度(INR 2.1~3.0)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出血风险方面无明显差别;年龄较轻患者华法林初始剂量及稳态时剂量均较高,但脑卒中风险及出血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 脑栓塞 抗凝 华法林
下载PDF
不同症状成人烟雾病临床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晓莲 石际俊 +3 位作者 尤寿江 端光鑫 朱伟 曹勇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症状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症状将7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29例)及脑出血组(4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卒中部位、血管分期以及代偿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与脑出血组比较,脑梗死组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不同症状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症状将73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29例)及脑出血组(4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卒中部位、血管分期以及代偿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与脑出血组比较,脑梗死组性别、年龄、家族史、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出血部位在脑室和基底节的比率显著升高(χ~2=13.566,P=0.000),皮质出血的比率显著降低(χ~2=8.815,P=0.003);两组间皮质下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7,P=0.181)。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患者均以颈内动脉病变为主,两组受累脑动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SuzukiⅤ期、Ⅵ期比率显著降低(均P=0.000),Ⅲ期比率显著升高(P=0.004);两组均以深穿支代偿最多,脑膜中动脉代偿最少;脑梗死组眼动脉代偿比率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03),两组间其他血管代偿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烟雾病以脑出血多见,出血型常见部位为脑室及其周围,以血管Suzuki分期Ⅲ~Ⅳ多见;梗死型常见部位为皮质区,以血管Suzuki分期Ⅴ~Ⅵ多见。深穿支侧支模式在脑出血和脑梗死中均发挥重要的代偿作用,但脑梗死患者眼动脉代偿比率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出血 脑梗死 侧支代偿
下载PDF
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娜 徐加平 +4 位作者 王引明 石际俊 尤寿江 张霞 曹勇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总结脊髓血管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198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病例报告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脊髓血管病例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研究不同病因... 目的总结脊髓血管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198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病例报告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脊髓血管病例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研究不同病因、不同部位脊髓血管病的差异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脊髓梗死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脊髓出血组患者平均年龄;脊髓出血组患者入院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梗死组;脊髓梗死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18.48%,8.70%)明显高于脊髓出血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6.67%,1.11%)(均P<0.05)。(2)胸髓的发病率(48.35%)最高;颈髓血管病的入院JOA评分最低,为(6.67±4.47)分(P<0.05)。(3)尚未发现影响脊髓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脊髓出血的致残率与入院时JOA评分有关(B=-0.101);脊髓出血的死亡率与高血压及病变部位有关(B=1.508;B=-0.556)(1=颈髓;2=胸髓;3=腰骶髓)(P<0.05)。(4)出院3个月随访,脊髓梗死相对脊髓出血而言,中度残疾所占比例高,轻度残疾和重度残疾所占比例少。结论脊髓血管病最常发生于胸段,累及颈髓时症状最重。脊髓出血较脊髓梗死的患者群更趋年轻化,而梗死的近期预后要优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出血 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侨 张钰 +6 位作者 尤寿江 徐加平 梁迎芝 孙娟娟 张霞 杨玲俐 曹勇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卒中严重性、TOAST及OCSP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分为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组(n=14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高组(n=49)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卒中严重性、TOAST及OCSP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分为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组(n=14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高组(n=49)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n=28)。甲状腺素(T3、T4、FT3、FT4及TSH)水平检测采用放免法。结果(1)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平均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2)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3);(3)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低于正常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4)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及心源性栓塞型(CE)比例高于正常组,小动脉病变型(SAO)比例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高或者减低)多见于高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高C反应蛋白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患者伴有高的卒中严重性及高的TACI型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甲状腺激素 卒中分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出院转归
13
作者 朱亚芳 尤寿江 +5 位作者 张霞 秦艳 田凤美 谭丽萍 曹勇军 陈冬勤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接受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接受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出院时转归,>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定义为影像学检查发现的任何颅内出血且伴有神经功能恶化,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出血导致患者死亡。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sICH和出院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NLR对出院时转归不良及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28例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男性118例(51.8%),年龄(73.64±8.16)岁,基线NIHSS评分(6.23±6.54)分。90例(39.5%)患者出院时转归不良,16例(7.0%)发生sICH。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NLR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较高为出院时转归不良(优势比1.245,95%置信区间1.044~1.484;P<0.05)和sICH(优势比1.124,95%置信区间1.010~1.251;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出院时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693(95%置信区间0.620~0.765;P<0.01),最佳截断值为4.345,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8%和87.7%;NLR预测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651(95%置信区间0.498~0.804;P<0.05),最佳截断值为3.515,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8%和61.8%。结论NLR较高与接受IVT的老年AIS患者出院时转归不良和发生sICH独立相关,对出院时转归不良和sICH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治疗结果 颅内出血 试验预期值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8
14
作者 尤寿江 曹勇军 +8 位作者 肖国栋 韩侨 章春园 王万华 孔岩 张霞 卢涛声 黄志超 刘春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人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 目的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人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4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17例),所有患者溶栓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行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心房颤动组的平均年龄(岁)高于非心房颤动组(69.2±11.6与62.5±12.9,t=-3.050,P=0.003),吸烟比例低于非心房颤动组[6.7%(3/45)与28.2%(33/117),X2=8.723,P=0.00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溶栓前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0~1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的颅内出血比例[31.1%(14/45)与14.5%(17/117),x2=5.774,P=0.016]及病死率[26.7%(12/45)与12.0%(14/117),X2=5.213,P=0.022]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但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例心房颤动患者中,18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预后不良27例(mRS评分2~5分)。预后不良组人院时NIHSS评分(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7.70±5.87与11.22±5.14,t=3.809,P=0.000),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45.5±24.0与164.9±21.0,t=-2.788,P=0.008),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房颤动(OR=1.380,95%C10.217~7.017,P=0.698)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OR=3.558,95%CI1.246~10.158,P=0.018)是溶栓后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的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高于非心房颤动患者,但心房颤动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入院时NIHSS评分高、收缩压低可能是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缺血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尤寿江 韩侨 +7 位作者 肖国栋 章春园 张霞 刘慧慧 黄志超 张艳林 刘春风 曹勇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目的 探讨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9例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目的 探讨THRIVE评分对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9例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THRIVE评分及CHADS2评分,3个月后行改良Rankin评分(mRS),根据THRIVE评分将患者分为1~3分、4~5分及6~9分3组,比较3组间基线差别及预后,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对THRIVE评分与患者预后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1)169例患者中,THRIVE评分1~3分组59例(34.9%),4~5分组71例(42.0%),6~9分组39例(23.1%).随着THRIVE评分的增加,患者年龄(F =31.360,P<0.001)及空腹血糖水平(F =12.410,P<0.001)逐步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着THRIVE评分逐渐增高,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的比例逐渐降低(x2=48.259,P=0.000),病死率(x2=36.754,P<0.001)及肺部感染发生率(x2=16.590,P=0.000)逐渐增高,而3组之间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别(x2=2.064,P=0.356).(3) ROC曲线分析显示,THRIVE评分对患者不良预后、死亡及肺部感染的预测效果均明显优于CHADS2评分(AUCROC=0.797,P<0.001比AUCROC=0.579,P=0.085;AUCROC =0.796,P <0.001比AUCROC =0.569,P =0.198;AUCROC =0.708,P <0.001比AUCROC=0.573,P=0.152).(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HRIVE评分是伴有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OR=0.406,P<0.001)、死亡(OR=2.083,P<0.001)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OR=2.168,P<0.00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THRIVE评分与伴有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后良好预后呈明显负相关,与3个月后死亡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呈明显正相关,表明THRIVE评分对伴有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急性缺血性卒中 THRIVE评分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尤寿江 仲崇科 +5 位作者 毛学宇 欧志杰 汪莉璇 徐加平 张霞 曹勇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9-83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 目的系统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个RCT,包括4 7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蚓激酶组治疗有效率[RR=3.51,95%CI(2.29,5.39),P<0.001]、神经功能改善[SMD=-0.55,95%CI(-0.72,-0.38),P<0.001]和治疗后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SMD=-0.93,95%CI(-1.41,-0.44),P<0.00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等,未报告有死亡发生。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且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胶囊 急性缺血性卒中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以双侧突发耳聋为主要表现的双侧颞叶梗死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尤寿江 曹勇军 +1 位作者 韩侨 刘春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0-621,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工人,因“言语困难2d伴双侧听力下降1d”于2010年12月22日入院,
关键词 双侧 主要表现 突发耳聋 梗死 颞叶 临床资料 听力下降
原文传递
以精神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二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尤寿江 曹勇军 +1 位作者 卢涛声 刘春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5,共2页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在1881年由Carl Wernicke首先报道,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严重的代谢异常性脑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1],近年来非酒精性WE报道逐渐增多[2].WE的特征性表现为精神和意识障碍、小脑性共... Wernicke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在1881年由Carl Wernicke首先报道,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严重的代谢异常性脑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1],近年来非酒精性WE报道逐渐增多[2].WE的特征性表现为精神和意识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眼球运动障碍三联征,不到16%的患者具有经典的三联征,所以WE常被误诊和漏诊[2-3].我们结合收治的2例患者探讨WE的少见病因及非典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RNICKE脑病 非酒精性 意识障碍 主要表现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 精神 维生素B1缺乏 眼球运动障碍
原文传递
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期及代偿机制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尤寿江 曹勇军 +3 位作者 章春园 肖国栋 张霞 刘春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方法对20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16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烟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发病,以脑出... 目的探讨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方法对20例经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16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分期及代偿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烟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发病,以脑出血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失语及一侧肢体瘫痪。CT和MRI显示:脑出血12例(60%),脑梗死3例(15%)。DSA造影示: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9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支,单侧大脑前动脉闭塞5支,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9支,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6支。在20例患者、40个(侧)大脑半球中,共有39侧大脑半球受损,根据DSA结果将烟雾病分为6期分别为:第Ⅰ期到第Ⅵ期分别为3(7.7%)、9(23.1%)、16(41.0%)、7(18.0%)、3(7.7%)、1(2.5%)侧大脑半球。颅内血管代偿:软脑膜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及胼胝体背动脉代偿增粗25根,眼动脉代偿增粗7根,脑膜中动脉代偿增粗11根。烟雾病合并动脉瘤2例。结论成人型烟雾病的发病高峰在40岁,以脑出血多见,双侧病变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处于第Ⅱ~Ⅳ期(烟雾状血管旺盛期),大多数患者存在丰富的颅内外血管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分期 代偿机制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尤寿江 韩侨 +4 位作者 曹勇军 张霞 卢涛声 刘慧慧 刘春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首先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47例及有斑块组1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首先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47例及有斑块组118例两组,根据患者性质进一步分为无斑块组47例、稳定斑块组70例及不稳定斑块组35例,比较各组血尿酸、血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1)有斑块组血尿酸水平轻度高于无斑块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有斑块组总胆红素(P=0.003)及直接胆红素(P=0.001)明显低于无斑块组。(2)无斑块、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三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17.6±179.2)μmol/L、(287.8±152.2)μmol/L、(331.2±177)μmol/L,不稳定斑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3);无斑块、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三组血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7.8±14.0)μmol/L、(15.0±13.9)μmol/L、(13.8±10.0)μmol/L,三组血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6.2±5.2)μmol/L、(5.0±4.2)μmol/L、(4.8±3.4)μmol/L,不稳定斑块组总胆红素(P=0.008)及直接胆红素(P=0.006)明显低于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总胆红素(P=0.027)及直接胆红素(P=0.006)明显低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总胆红素及血直接胆红素低于稳定斑块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尿酸、低血总胆红素及低血直接胆红素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尿酸 血胆红素 颈动脉斑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