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SEC动态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尹万泉 武毅 于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为了研究影响辽河油田SEC动态储量关键因素,运用单因素评价分析、多因素约束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SEC动态储量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价格是最敏感因素,低油价时期,常规油田经济极限产量增大而PD储量减少,操作成本是最关键因素;... 为了研究影响辽河油田SEC动态储量关键因素,运用单因素评价分析、多因素约束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SEC动态储量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价格是最敏感因素,低油价时期,常规油田经济极限产量增大而PD储量减少,操作成本是最关键因素;评估单元、递减曲线类型、评估初始点、递减率是SEC动态储量评估合理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对其他油田公司评估SEC动态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动态储量 储量评估 关键因素 PD储量 单元划分 辽河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井网调整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万泉 张吉昌 陈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23,27,共4页
注采井网调整是提高老油田高合水期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欢50断块低渗透油层地应力和储层裂缝方向的研究,进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找出了影响低渗透油层油水运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采井网调整方案,为低渗透油田... 注采井网调整是提高老油田高合水期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欢50断块低渗透油层地应力和储层裂缝方向的研究,进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找出了影响低渗透油层油水运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采井网调整方案,为低渗透油田中晚期注采井网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井网调整 数值模拟 采收率
下载PDF
辽河油区特殊储层油藏的滚动勘探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吉昌 张方礼 +2 位作者 尹万泉 闫军生 李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 ,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层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 ;二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 ,弄清储层岩性分...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 ,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层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 ;二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 ,弄清储层岩性分布特征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同时分别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的平面分布 ,火山岩储层岩相分布 ,变质岩储层岩性和构造应力场分布 ,以及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通过在曙光古潜山及杜家台油层、欧利坨子火山岩及牛心坨变质岩潜山等滚动勘探区块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火山岩储集层 低渗透储集层 构造裂缝 滚动勘探 辽河油区
下载PDF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福林 刘义坤 +1 位作者 任芳祥 尹万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是典型的正常压力系统高密度、高黏度稠油油藏。该块油田生产能力低,地层水水侵严重、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井况逐年变差,各种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为了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选择了欢127块东、西两块具有代表性的典...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是典型的正常压力系统高密度、高黏度稠油油藏。该块油田生产能力低,地层水水侵严重、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井况逐年变差,各种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为了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选择了欢127块东、西两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井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虚拟井的处理方法、典型井组精细研究和多井组综合研究方法,建立了各井组和全区小层砂体剩余油饱和度等值图,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有效地深化了对剩余油的认识,为断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油藏描述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曙22块杜家台油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吉余 尹万泉 邱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4-79,共6页
搞清砂体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是正确认识其非均质特征、估计其开发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基础和关键.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在复杂的古构造及古地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扇三角洲沉积,处于区域相模式的控制下.在对岩心观察描述... 搞清砂体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是正确认识其非均质特征、估计其开发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基础和关键.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在复杂的古构造及古地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扇三角洲沉积,处于区域相模式的控制下.在对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电性组合,结合砂体发育程度及其平面、空间的分布状况,对杜Ⅱ8~Ⅱ11层及杜Ⅲ3~Ⅲ5层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确认研究区两主力油层分别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又进一步细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薄层砂微相,各微相发育于不同的小层中,具有各自的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油层 盆地
下载PDF
曙22块杜家台油层微观非均质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吉余 尹万泉 +1 位作者 邱莎 吕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2,共3页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通过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及孔隙图像分析,深入探讨了曙22块杜家台油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曙2块杜家台油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层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溶蚀孔隙...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通过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及孔隙图像分析,深入探讨了曙22块杜家台油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曙2块杜家台油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层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分为三大类:高渗大孔细喉型,中渗大、中孔细喉型,低渗中孔细喉型.其中以中渗大、中孔细喉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粘土矿物 孔隙结构 油层 储集层
下载PDF
曙22块杜家台油层宏观非均质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吉余 尹万泉 吕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解释资料,探讨了曙2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由多个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叠加而成,受构造及沉积环境的控制,砂体发育程度、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储层物性参数中孔隙度值较...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解释资料,探讨了曙2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由多个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叠加而成,受构造及沉积环境的控制,砂体发育程度、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储层物性参数中孔隙度值较高、而渗透率值较低,层间非均质性较弱,而平面及层内非均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非均质性 物性参数 储集层 油层
下载PDF
静北潜山地层学研究
8
作者 张雄华 尹万泉 +1 位作者 张吉昌 卢宗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静北潜山地层岩性主要为变质陆源碎屑岩、混和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及硅质岩等 ,与邻区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岩性特征极为相似 ;微古植物有 2 0属 33种 ,特征化石及化石组合特征可与邻区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对比 ;潜... 静北潜山地层岩性主要为变质陆源碎屑岩、混和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及硅质岩等 ,与邻区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岩性特征极为相似 ;微古植物有 2 0属 33种 ,特征化石及化石组合特征可与邻区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对比 ;潜山地层中的伊利石结晶度为 12 2~ 15 0 ,b0 值为 9 0 30~ 9 0 6 6 ,变质程度为浅变质绿片岩相 ,而邻近区域只有中元古界具有这样的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也与邻区中元古界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类似 ,而与古生界的差别极大。综上所述 ,静北潜山地层应与邻区中元古界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北潜山 地层学 白云岩 岩石地层 变质程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冷家油田储层成岩作用及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尹燕义 王国娟 +1 位作者 张学汝 尹万泉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3期29-32,共4页
利用各种分析化验手段研究了辽河冷家油田冷43断块稠油油藏S1+2段砂砾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建立了储层的成岩演化模式,研究了储层的孔隙类型,定量分析了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为冷43断块油藏描述提供了成岩模型和孔隙... 利用各种分析化验手段研究了辽河冷家油田冷43断块稠油油藏S1+2段砂砾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建立了储层的成岩演化模式,研究了储层的孔隙类型,定量分析了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为冷43断块油藏描述提供了成岩模型和孔隙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孔隙演化 油田
下载PDF
加强地质研究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10
作者 张学汝 杨英杰 +1 位作者 陈和平 尹万泉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5期12-14,30,共4页
“八五”以来,辽河油田根据辽河油区复式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特点,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打破勘探与开发分阶段进行的工作模式,实现早期介入,把开发工作主动向勘探延伸。根据实施中所取得的大量第一性资料,应用三维地震及小层沉积相分... “八五”以来,辽河油田根据辽河油区复式油气藏和断块油气藏特点,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打破勘探与开发分阶段进行的工作模式,实现早期介入,把开发工作主动向勘探延伸。根据实施中所取得的大量第一性资料,应用三维地震及小层沉积相分析等技术,开展综合地质研究,不断加深对地下情况的再认识。重新落实了构造形态,断层位置、物源方向、砂体及储层的变化规律、油水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情况,及时部署了扩边井和控制井,从而不断发现新的含油层位,不断扩大含油面积,不断增加地质储量,不断扩大产能建设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辽河油田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勘探开发 滚动勘探开发 地质储量 油气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部张裂缝预测的应力场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杰 朱而勤 +1 位作者 尹万泉 吴战国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以松辽盆地地质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应力场和张裂缝预测的计算方法。通过了各种岩性的张破裂概率隶属函数,预测松辽盆地酉部张裂缝区的分布。据此,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气勘探 张裂缝 预测 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