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第一反应者早期除颤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尹丽达 王佳森 +1 位作者 贺永超 李爱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57-1764,共8页
背景现阶段,心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每年约有1万人死于院外心脏骤停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5%。早期除颤为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尚无... 背景现阶段,心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每年约有1万人死于院外心脏骤停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5%。早期除颤为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尚无相关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探讨现场第一反应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搜集有关现场第一反应者使用AED对患者周存活出院率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包含22530例患者,文献质量总体在中等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现场第一反应者使用了AED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周存活率高于现场第一反应者未使用AED的院外心脏骤停者〔OR=0.47,95%CI(0.45,0.50),P<0.001〕;专业现场第一反应者使用AED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周存活出院率高于非专业现场第一反应者使用AED的院外心脏骤停者〔OR=0.72,95%CI(0.65,0.81),P<0.001〕。结论现场第一反应者早期除颤可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周存活出院率,且接受过早期除颤培训的专业急救第一反应者予以早期除颤较非专业急救第一反应者可有效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周存活出院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局限性,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心血管疾病 第一反应者 非专业急救 心脏除颤 存活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尹丽达 迟峰 +1 位作者 李阳 李晓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渊博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为人处世的优秀品性。传统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起到隐性思政...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渊博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为人处世的优秀品性。传统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起到隐性思政的作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构建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医学专业开展的教学工作也较其他专业要求更高。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医学类院校中的开展现状以及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入医学专业教学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思政”重要性。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率效果,并简略论述当前医学专业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必要性 医学生 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PBL+CBL+T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尹丽达 高亚维 +2 位作者 曲天一 李晓鲲 姜善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4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整合医学时代整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应用于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选取滨州医学... 目的 探讨整合医学时代整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应用于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100名急诊护理专业2020级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采用PBL、CBL联合T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通过分析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及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3.56±5.36)分、(81.24±8.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学生五站式出科考试总分(90.51±6.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28±4.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学生在实习的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满意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教学中应用PBL+CBL+TBL整合教学法具有显著优势,够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整合教学法 应用研究 传统教学法 教学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PBL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尹丽达 高亚维 +1 位作者 胡广茹 姜善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6期90-93,共4页
急诊科护理教学对于急诊科护理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急诊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外,和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的体系有关,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急诊科护理教学对于急诊科护理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急诊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外,和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的体系有关,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达到培训效果。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教学中,而PBL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可以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通过问题的引导和模拟在线急诊的场景和临床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急诊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更加切实的感受到急诊急救的氛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相比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更加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研究将从PBL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的基本概述出发,对当前急诊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当前急诊科教学中融入PBL结合情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论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 急诊护理 教学应用 提高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尤宁宁 初苗苗 尹丽达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44例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知识教育及电话随访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44例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知识教育及电话随访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经过6个月延伸护理干预后,心理情绪状态[采用精神症状量表(BPR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造口健康知识掌握、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BPRS、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造口健康知识掌握、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部造口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护理意识,促进其积极掌握造口相关知识,提高造口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膀胱癌 尿流改道 腹壁造口术
下载PDF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广茹 尹丽达 +2 位作者 王建业 李爱群 朱爱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0期57-60,共4页
随着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融入了护理带教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 随着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融入了护理带教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科将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应用到护理实习带教中,通过问题的引导和模拟急诊急救场景,使学生能够切实地融入其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及具有针对性。文章从PBL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述出发,对其展开分析探讨,阐述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优势,为今后急诊科的护理带教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结合 急诊科 护理带教 优势
下载PDF
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尹丽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71-71,共1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救护理优化干预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年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优化急救护理组(64例)和常规急救护理组(58例),分别行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和常规急救...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救护理优化干预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年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优化急救护理组(64例)和常规急救护理组(58例),分别行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相较于常规急救护理组,优化急救护理组的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比较高,住院时间和致死率比较低(P<0.05)。讨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流程优化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付一桓 尹丽达 杨子蓥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2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12月1日接受治疗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流程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12月1日接受治疗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抢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流程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临床救治时间、急救成功率及病死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时实施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减少抢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流程 创伤性休克 满意度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亚维 刘正 +2 位作者 李珂桢 付一桓 尹丽达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4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急诊接收的136例创伤急诊患者按护理方法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急诊接收的136例创伤急诊患者按护理方法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院前院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诊 预见性护理干预 一体化救治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在洗胃伴有呕吐患者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10
作者 刘颜 尹丽达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B12期279-280,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在洗胃伴有呕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不适状况对比.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洗胃伴有呕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在洗胃伴有呕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不适状况对比.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洗胃伴有呕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洗胃的时间、洗胃液量和不适状况.结果 治疗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洗胃时间和洗胃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不适状况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胃伴有呕吐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