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液化气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蔡登定 王滢钰 +2 位作者 高玲 鲁卫平 尹代娟 《分析仪器》 CAS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液化气组成分析采用SH/T0230-1992标准[1],该标准中对样品的重复性规定范围太小,文中对分析标准的准确性进行了补充说明,发现影响液化气组成的准确性主要由样品组成、进样方式、方法局限性组成,通过增加过滤网消除样品的机械杂质,用不... 液化气组成分析采用SH/T0230-1992标准[1],该标准中对样品的重复性规定范围太小,文中对分析标准的准确性进行了补充说明,发现影响液化气组成的准确性主要由样品组成、进样方式、方法局限性组成,通过增加过滤网消除样品的机械杂质,用不同浓度标样验证文献校正因子发现了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碳三和碳五含量大于2%时,分析准确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组成 色谱法 定量
下载PDF
通用型聚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尹代娟 沈雪莲 +2 位作者 纪惠玲 王晓莉 蔡登定 《分析仪器》 CAS 2014年第3期91-94,共4页
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对通用型聚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通用型 聚苯乙烯树脂 残余苯乙烯 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PL-GPC50凝胶渗透色谱仪常见硬件故障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登定 王滢钰 +2 位作者 沈雪莲 王晓莉 尹代娟 《分析仪器》 CAS 2015年第6期86-87,共2页
对PL-GPC50常温凝胶渗透色谱仪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硬件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主要故障有:进样系统、泵故障、单向阀故障和检测器故障等。通过精心维护可以保证仪器长时间稳定运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常温凝胶渗透色谱仪 硬件 故障
下载PDF
紫外荧光法测定异戊烷中总硫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代娟 马莉 唐琴梅 《分析仪器》 CAS 2017年第2期50-52,共3页
使用紫外荧光法,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低沸点异戊烷样品中的总硫含量,验证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针对影响分析准确性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紫外荧光法 异戊烷 硫含量
下载PDF
TNTS3000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处理和维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志强 鲁卫平 +1 位作者 唐琴梅 尹代娟 《化工管理》 2017年第30期175-176,共2页
通过阐述Thermo Fischer Scientific公司TNTS3000氮硫分析仪几种常见故障,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提出解决故障的具体方法,同时给出仪器维护的建议。
关键词 TNTS3000分析仪 故障 处理 维护
下载PDF
成都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源成分谱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子航 邓也 +6 位作者 周小玲 吴柯颖 谭钦文 尹代娟 宋丹林 陈秋宇 曾文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42-3055,共14页
选取成都市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典型工业行业,通过瓶采样和SUMMA罐采样及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汽车制造各工艺环节均有各自的优势组分,其中喷漆排放以烷烃(32%)和芳香烃(35%)为... 选取成都市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等典型工业行业,通过瓶采样和SUMMA罐采样及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汽车制造各工艺环节均有各自的优势组分,其中喷漆排放以烷烃(32%)和芳香烃(35%)为主.家具制造排放特征与使用原辅料高度相关,以芳香烃(50%)和OVOCs(38%)为主.石油化工各装置区VOCs浓度范围为49~1 387μg·m-3,不同装置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炼油区主要产品为C5~C9的汽油和苯系物等,化工区则较多使用了溶剂同时生成烯烃类产品.电子制造均以OVOCs为主,占VOCs总排放的50%以上.制鞋行业排放VOCs主要由烷烃和OVOCs贡献,平均占比分别为52%和36%,与所用溶剂组分高度相关.汽车制造VOCs排放组分差异较大,主要以正十二烷和2-丁酮等为主.家具制造排放组分主要为苯乙烯、乙酸乙酯和间/对-二甲苯等,为涂料和稀释剂的典型组分.石油化工各装置区排放组分有差异,炼油区以苯乙烯等为主,化工区主要为1,3-丁二烯等,仓储区主要为C3~C5烷烃等,废水处理则主要为C6~C8烷烃等.电子制造主要组分均为乙醇和丙酮等醛酮组分.制鞋企业排放组分以C5和C6等烷烃为主.通过臭氧生成潜势计算比较,汽车制造和石油化工行业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较大的VOCs排放组分以烯烃和芳香烃为主,具有较高的污染源反应活性.研究表明各工业行业OVOCs排放比例(17%~96%)和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均较为显著,因此在进行VOCs排放控制时,除重点管控芳香烃和烯烃外,亦应提高对OVOCs组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工业排放 源成分谱 石油化工 电子制造 臭氧生成潜势(OF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