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水胁迫对苜蓿属植物矿质养分吸收及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山 王炳盛 +2 位作者 丁宣祺玥 钦吴泓 尹俊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以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南苜蓿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淹水胁迫对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南苜蓿植株钾、钙、镁、铁、锰、铜、锌吸收及其在根系、茎秆、叶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紫花苜蓿耐水淹性显著强于蒺藜苜蓿和南苜蓿。... 以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南苜蓿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淹水胁迫对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南苜蓿植株钾、钙、镁、铁、锰、铜、锌吸收及其在根系、茎秆、叶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紫花苜蓿耐水淹性显著强于蒺藜苜蓿和南苜蓿。紫花苜蓿对钾、钙、锌等吸收率低而利用率高,南苜蓿对钙、镁、铁、锰、锌吸收率高而利用率低。淹水胁迫下,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和南苜蓿根系、茎秆、叶片中钾、钙、镁、铁、锰、铜、锌等营养元素的积累存在明显差异。淹水20d时,与对照相比,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和南苜蓿根系钾含量分别增加53.7%、69.9%和113.9%,根系铁含量分别降低53.1%、45.9%和50.6%;与对照相比,根系钾、镁、铁、锰、锌的变化幅度大于茎秆和叶片。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和南苜蓿根系、茎秆、叶片中钾、钙、镁、铁、锰、铜、锌积累整体呈下降趋势、升高趋势、先降低后恢复或升高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淹水胁迫 养分吸收 积累
下载PDF
紫花苜蓿RACK1基因的遗传转化在草学本科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小山 钦吴泓 +2 位作者 尹俊程 王炳盛 丁宣祺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1,共8页
遗传学是草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当前遗传学教材中遗传案例主要以作物和动物为主,实验教学中仍然是以模式植物为对象的示范性与验证性实验,缺少与草类植物前沿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为使草学遗传研究前沿... 遗传学是草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当前遗传学教材中遗传案例主要以作物和动物为主,实验教学中仍然是以模式植物为对象的示范性与验证性实验,缺少与草类植物前沿研究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为使草学遗传研究前沿与遗传学教学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优质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转基因技术与草学遗传学教学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通过基因克隆、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和组织培养等试验,进一步强化基因工程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教学。在要求学生掌握紫花苜蓿无菌苗培养、DNA提取、PCR扩增、质粒提取、琼脂糖电泳、培养基制作的原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通过紫花苜蓿蛋白激酶C受体(RACK1)基因及其对应蛋白质特性的深入了解和转基因操作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知识,掌握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并初步达到借助转基因技术研究科学问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RACK1基因 遗传转化 遗传学教学
下载PDF
3种苜蓿属牧草耐盐性比较及相关机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史萌萌 尹俊程 +5 位作者 钦吴泓 沈琴 孙滢 王菁 李俊豪 王小山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8,共8页
苜蓿属牧草种间耐盐性差异显著,为研究其对盐胁迫的不同生理响应,以紫花苜蓿、金花菜和蒺藜苜蓿为材料,在0、75和150 mmol·L^(-1) NaCl浓度的营养液中培养,在NaCl胁迫处理7 d时测定植株根、茎、叶中主要离子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 苜蓿属牧草种间耐盐性差异显著,为研究其对盐胁迫的不同生理响应,以紫花苜蓿、金花菜和蒺藜苜蓿为材料,在0、75和150 mmol·L^(-1) NaCl浓度的营养液中培养,在NaCl胁迫处理7 d时测定植株根、茎、叶中主要离子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离子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蒺藜苜蓿表现出比紫花苜蓿和金花菜更严重的生长抑制现象,且根、茎、叶和根伤流液中Na^(+)和Cl^(-)的积累量较高。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茎中Na^(+)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金花菜和蒺藜苜蓿,紫花苜蓿、金花菜根伤流液中K^(+)、Ca^(2+)和Mg^(2+)的输送速率显著高于蒺藜苜蓿。NaCl胁迫不同程度地改变紫花苜蓿、金花菜和蒺藜苜蓿根、茎、叶中脯氨酸、糖、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的积累。综合而言,紫花苜蓿和金花菜在抑制植株体内Na^(+)和Cl^(-)的吸收运输及渗透物质的积累机制方面优于蒺藜苜蓿,其原因可能与紫花苜蓿和金花菜根系有较强的拒盐能力和植株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属牧草 离子运输与分配 渗透调节 物质积累 NACL胁迫
下载PDF
治疗效果显著的1例AFP增高的原发性肺鳞癌病例报道
4
作者 陈青 王衍博 +3 位作者 张文杰 王晨 尹俊程 郭其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产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原发性肺鳞癌很少见,迄今为止只有4例相关报道。AFP增高的具体原因和治疗产生AFP原发性肺鳞癌的有效方案目前还不清楚。现报告1例产生AFP的肺鳞癌诊断和治疗经过,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 背景与目的产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原发性肺鳞癌很少见,迄今为止只有4例相关报道。AFP增高的具体原因和治疗产生AFP原发性肺鳞癌的有效方案目前还不清楚。现报告1例产生AFP的肺鳞癌诊断和治疗经过,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20年10月23日收治的1例AFP增高的原发性肺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2岁,初始诊断:右肺上叶鳞癌T4N3M0、Ⅲc期纵隔淋巴结转移肺内多发转移。肿瘤标记物以血清异常增高的AFP为主。两线化疗快速进展后,三线予以安罗替尼+卡瑞丽珠单抗方案治疗,2个周期和4个周期后疗效评估分别为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和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第5个周期治疗后因消化道出血更换为白蛋白紫杉醇+卡瑞丽珠单抗方案治疗,病情得到持续控制。结论案例报道中产生AFP的原发性肺鳞癌患者对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可为今后临床工作和研究AFP增高的原发性肺鳞癌带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肺鳞癌 安罗替尼 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EGFR-TKIs治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晨 李艳 +5 位作者 管燕 杨圣杰 尹俊程 张初峰 郭其森 史文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210-1216,共7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免疫联合化...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TKIs治疗失败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2年10月1日,中位随访8.2(95%CI:7.1~9.3)个月,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应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患者不良反应。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男22例;年龄41~75岁,中位年龄61岁。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30例。中位PFS为8.2(95%CI:7.2~9.2)个月,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低表达[肿瘤细胞阳性比(TPS)<1%]、PD-L1中表达(1%≤TPS≤49%)、PD-L1高表达(TPS≥50%)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4(95%CI:4.8~8.0)、8.3(95%CI:7.3~9.3)和10.6(95%CI:7.1~1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HR=4.017,95%CI:1.468~10.992,P=0.007)是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TKIs治疗失败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而PD-L1中表达(HR=0.360,95%CI:0.139~0.930,P=0.035)和PD-L1高表达(HR=0.155,95%CI:0.039~0.625,P=0.009)是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TKIs治疗失败NSCLC患者PFS的保护因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包括骨髓抑制(24例)、恶心(25例)、食欲下降(24例)、乏力(22例)、呕吐(18例)、肝功能异常(17例)、血肌酐升高(10例)等,患者可耐受。结论EGFR-TKIs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年龄≤65岁以及PD-L1中、高表达者的PFS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预后 安全性 随访
原文传递
关于国际金融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6
作者 尹俊程 《明日风尚》 2016年第10期128-,共1页
国际金融学学科建设应基于金融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国际金融课程,设定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又满足时代对不同层次金融人才需求的目标,充分意识到国际金融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推动我国金融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国际金融学 学科建设 思考
原文传递
晚期NSCLC EGFR-TKIs治疗失败应用PD-1/PD-L1抑制剂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晨 尹俊程 郭其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抑制剂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抑制剂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PD-1/PD-L1抑制剂”为中文关键词,“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EGFR-TKIs resistance、PD-1/PD-L1 inhibitor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09-09-03-2022-06-0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PD-1/PD-L1抑制剂用于EGFR-TKIs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数据陈旧的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56篇。结果PD-1/PD-L1抑制剂单药效果有限,联合EGFR-TKIs由于毒副作用大多停止用药,联合TGF-β及CTLA-4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样本量有限,联合化疗或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初见疗效,但联合方案的最优选择仍然存在争议。结论PD-1/PD-L1抑制剂在EGFR-TKIs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如何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最优联合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s耐药 PD-1/PD-L1抑制剂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