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承志小说的民族交流思想
1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张承志对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极强的把握能力。他通过文学创作对少数民族文化所表现出的理解和深厚情感让这些文化有了表达的空间,也让汉文化与这些文化有了交流与对话。这既包括张承志用汉文化来赋予... 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张承志对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极强的把握能力。他通过文学创作对少数民族文化所表现出的理解和深厚情感让这些文化有了表达的空间,也让汉文化与这些文化有了交流与对话。这既包括张承志用汉文化来赋予少数民族以意义,也包括以少数民族文化来审视流行文化,所以张承志的作品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当代意义上的多民族交流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寻求理解和尊重,寻求意义空间;二是希望用充满了风骨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时下的流行文化起到一定的匡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民族交流 北方文化 匡正
下载PDF
论元初月泉吟社的遗民性诗学心态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变英 郭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元初吴渭等人的月泉吟社征诗活动获得了当时东南诗人们的广泛响应。这次诗学活动具有鲜明的遗民性,这也是当时东南诗人在诗学活动中普遍心态的反映。笔者对月泉吟社的社长吴渭以及参与其间诗学活动的主要成员方凤、吴思齐和谢翱等人的... 元初吴渭等人的月泉吟社征诗活动获得了当时东南诗人们的广泛响应。这次诗学活动具有鲜明的遗民性,这也是当时东南诗人在诗学活动中普遍心态的反映。笔者对月泉吟社的社长吴渭以及参与其间诗学活动的主要成员方凤、吴思齐和谢翱等人的相关诗学品格进行阐述,进而对他们的遗民性的诗学心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阐释元初诗坛摆落宋金余习,开启一代诗学格局的历史意义,从而对诗社史和诗学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泉吟社 诗社 诗学 遗民性
下载PDF
沈从文的“五四”情结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变英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5-39,94,共5页
沈从文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重申他所理解的"五四",其核心内涵是他所论述过的"文学者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作家本身,要求他们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守护人。他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五四"精神做了互解... 沈从文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重申他所理解的"五四",其核心内涵是他所论述过的"文学者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作家本身,要求他们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守护人。他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五四"精神做了互解,使"五四"成为自己文学思想的支撑点。这种重复性极高的"五四"言说体现了沈从文深层的心理情结,即"过去"情结、"乌托邦"情结和"复魅"情结。沈从文的"五四"情结,集中表征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五四”情结 乌托邦 复魅
下载PDF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变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分别是鲁迅和沈从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从这两部作品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乡土对作家的影响和塑造。从文化土壤上来说 ,浙东的传统文化给了鲁迅丰厚的学养 ,同时又束缚了他的个性 ,使鲁迅的作品一方面开拓了...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分别是鲁迅和沈从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从这两部作品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乡土对作家的影响和塑造。从文化土壤上来说 ,浙东的传统文化给了鲁迅丰厚的学养 ,同时又束缚了他的个性 ,使鲁迅的作品一方面开拓了中国文化的新视野 ,另一方面又无法与新的文化完全融合。相比之下 ,湘西的文化传统是自由而放纵人的 ,它使沈从文可以平和地对待它。从社会风俗上来说 ,鲁迅敢于对民间风俗持怀疑的态度 ,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全身心的融入乡土和热爱民俗。从生命形态上来看 ,鲁迅的作品是珍视生命的 ,而比之鲁迅 ,沈从文可以说是崇拜生命。作家回望乡土 ,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根 ,受地方文化影响 ,鲁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社会 ,去发现隐在世态人生中的丑恶 ,并无情地揭露它们。沈从文却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乡民 ,由此而发现了隐含在其中的值得他珍视和赞颂的生命力。由此使乡土在两位作家笔下显示出了很不相同的底色 :社会的黑暗和自然的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沈从文 《从文自传》 比较研究 文化土壤 社会风俗 生命形态 乡土文学
下载PDF
城里人的故事——论沈从文的都市题材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变英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叙事方式更符合故事化叙事。沈从文都市题材的小说形成了"母题",设立了特殊的故事场。而从故事的背景,故事的人物和故事的主题等方面来看,他的这部分小说所谓的现实主义表达有很值得商榷的地方。
关键词 故事 母题 沈从文 小说 都市题材
下载PDF
以“情”为核心的《三言二拍》子弟书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5-88,共4页
《三言二拍》中很多著名的篇目都被改编成了子弟书。这些改编侧重于情感的表现,各种爱情、友情、痴情、愤怒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将子弟书重情的特点也体现得极为鲜明,为小说的民间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 子弟书 《三言二拍》 “情”
下载PDF
从《书词绪论》看子弟书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顾琳的《书词绪论》是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研究子弟书的专著。重心是"以说书三昧告人",主要谈论子弟书的演唱问题。但顾琳在细论当中突出谈了子弟书的规范和定位,超出了谈"说书"的本义,其将子弟书作为八旗子弟一种... 顾琳的《书词绪论》是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研究子弟书的专著。重心是"以说书三昧告人",主要谈论子弟书的演唱问题。但顾琳在细论当中突出谈了子弟书的规范和定位,超出了谈"说书"的本义,其将子弟书作为八旗子弟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的特质凸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八旗子弟 文化生活方式
下载PDF
论现代作家编辑活动的意义
8
作者 尹变英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中国现代作家几乎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编辑活动,他们通过刊物和丛书的编辑来散播和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构建新文学的批判体系,培养作家队伍。他们的编辑活动是现代文学运行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对现代文学的... 中国现代作家几乎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编辑活动,他们通过刊物和丛书的编辑来散播和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构建新文学的批判体系,培养作家队伍。他们的编辑活动是现代文学运行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对现代文学的萌发和运行所起到的非常现实的作用,这也是现代作家编辑活动最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编辑活动 文学理想
下载PDF
子弟书演唱流变考论
9
作者 尹变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1-74,80,共5页
在清代京师各种说唱艺术都相当繁荣的发展环境中,子弟书的演唱经历了书斋—书社—节会—书场—瞽人演唱的发展和流变,是一个逐渐兴盛起来,而后又走向衰落的过程。子弟书的演唱在书斋中是八旗子弟的情致,在书社中是他们的修养,在节会中... 在清代京师各种说唱艺术都相当繁荣的发展环境中,子弟书的演唱经历了书斋—书社—节会—书场—瞽人演唱的发展和流变,是一个逐渐兴盛起来,而后又走向衰落的过程。子弟书的演唱在书斋中是八旗子弟的情致,在书社中是他们的修养,在节会中是他们的骄傲,在书场中是他们的尊严。子弟书的演唱是在八旗群体内部和京师市民社会两个领域中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演唱 书社 节会 书场 瞽人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蛙》的形式意味
10
作者 尹变英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29-34,共6页
莫言的小说《蛙》采用了独特的书信与话剧的组合形式,这一形式的深切意味在于,像萨特的"情境剧"一样,在极限情境中考量人的灵魂。书信体的运用是为了引入一个外来的潜在审判者,审视受缚于重男轻女观念的乡土中国人对生命的漠... 莫言的小说《蛙》采用了独特的书信与话剧的组合形式,这一形式的深切意味在于,像萨特的"情境剧"一样,在极限情境中考量人的灵魂。书信体的运用是为了引入一个外来的潜在审判者,审视受缚于重男轻女观念的乡土中国人对生命的漠视,同时引发忏悔主题和对忏悔的审视。话剧则设立陈眉为现实的直接审判者,在荒诞的外衣下表达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 话剧 生命观 忏悔 审判
下载PDF
老舍与现代文学中心的迁徙
11
作者 尹变英 《满族研究》 2020年第3期91-98,共8页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现代文学中心随着战局的发展被动迁徙。在这个被动的过程中,以老舍为代表的现代作家的主动引领使文学中心的迁徙有了更切实的意义和丰富的内容。研究老舍与现代文学中心迁徙的关系,可以深入还原作家与文学中心的相互...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现代文学中心随着战局的发展被动迁徙。在这个被动的过程中,以老舍为代表的现代作家的主动引领使文学中心的迁徙有了更切实的意义和丰富的内容。研究老舍与现代文学中心迁徙的关系,可以深入还原作家与文学中心的相互影响。对于老舍研究和现代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意在总结使老舍在这个最为艰难的过程中成为领头雁和纤夫的“老舍精神”的内涵。“老舍精神”可以汇入我们的民族精神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精神 文学中心 迁徙 引领
下载PDF
从鲁迅的自然视野看其对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背离
12
作者 尹变英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0期20-24,94,共6页
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出于打破“瞒和骗”的求真思想,鲁迅撕掉了自然那无动于衷的美丽外套,看到了社会在其身上的厚重的投影。鲁迅笔下的自然是现实世界的象征。这显示了他从心理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传统士人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背离。... 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出于打破“瞒和骗”的求真思想,鲁迅撕掉了自然那无动于衷的美丽外套,看到了社会在其身上的厚重的投影。鲁迅笔下的自然是现实世界的象征。这显示了他从心理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传统士人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背离。从心理层面来看,鲁迅背离了传统士大夫寄情山水的隐逸出世的心理,也背离了现代知识分子借山水解忧进而寻求文化根基的依恋和逃避的心理。从审美的层面来看,鲁迅打破了古典式的和谐静穆之美,也打破了现代式的乡土田园之美,而着力表现鲁迅式的残破凌厉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自然视野 象征性 求真
下载PDF
现代学人对子弟书研究的奠基作用
13
作者 尹变英 《满族研究》 2019年第1期90-94,共5页
近现代时期是子弟书的价值被发现与子弟书资料的基础性整理阶段。很多现代学人共同发现和促进了子弟书的整理和研究。郑振铎、刘复、傅惜华、金受申等是代表。郑振铎是对子弟书的价值做出定位并将其引向世界的人。刘复和傅惜华是子弟书... 近现代时期是子弟书的价值被发现与子弟书资料的基础性整理阶段。很多现代学人共同发现和促进了子弟书的整理和研究。郑振铎、刘复、傅惜华、金受申等是代表。郑振铎是对子弟书的价值做出定位并将其引向世界的人。刘复和傅惜华是子弟书资料的主要收集整理者,正是他们对子弟书的重新发现和认识,为后来的子弟书研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使子弟书的保存和研究得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资料整理 奠基
下载PDF
子弟书文本兴盛考论
14
作者 尹变英 《满族研究》 2017年第4期105-111,119,共8页
子弟书是说唱文学当中文本留存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子弟书文本的兴盛首先体现在创作的繁荣上。由于子弟书取材的广泛和创作难度的逐渐降低,以及子弟书作者群的逐渐扩展,在清嘉庆年间开始,子弟书文本越来越趋于兴盛。子弟书文本的兴盛... 子弟书是说唱文学当中文本留存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子弟书文本的兴盛首先体现在创作的繁荣上。由于子弟书取材的广泛和创作难度的逐渐降低,以及子弟书作者群的逐渐扩展,在清嘉庆年间开始,子弟书文本越来越趋于兴盛。子弟书文本的兴盛还体现在子弟书的文本不仅是一种演唱的底本,也是一种阅读文本,促成这种文本传播繁荣的是"百本张"等民间书坊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文本 书坊
下载PDF
陈白露与纳斯塔霞之比较
15
作者 尹变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1-94,共4页
曹禺的话剧《日出》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都对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并且都对"日出"所包含的希望表达了期许,有展开比较研究的价值。最能体现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的是作品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和纳斯... 曹禺的话剧《日出》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都对金钱社会进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并且都对"日出"所包含的希望表达了期许,有展开比较研究的价值。最能体现两部作品的可比性的是作品的女主人公陈白露和纳斯塔霞,这两个艺术形象体现了各自时代女性解放的艰难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女性解放 矛盾性
下载PDF
近现代时期传统“诗学”观念及其演变述略
16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诗学”是目前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一个专门语词。其含义往往随着研究者在研究中实际面对的问题对象而有所不同。作为一种具有专门所指和方法规定的研究范畴,目前的研究领域对“诗学”的理解虽然存在着根据涉及内容... “诗学”是目前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研究中时常出现的一个专门语词。其含义往往随着研究者在研究中实际面对的问题对象而有所不同。作为一种具有专门所指和方法规定的研究范畴,目前的研究领域对“诗学”的理解虽然存在着根据涉及内容各自表述的情形,但大体上是在西方诗学观念的总体学理框架内予以言说和使用的。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中就有“诗学”的专门化意识和研究套路,其“诗学”的观念内涵具有继续延伸并发挥作用的内在学理诉求。针对这一情况,从“诗学”在近现代时期的观念演进与语用情况入手分析,找到“诗学”在观念内涵与学理脉络领域的得失原委,以便更好地“因枝振叶,观澜索源”,发挥传统“诗学”内在的学理优势为相关领域的延伸发展提供鉴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传统诗学 西方诗学 本土诗学
下载PDF
论沈从文贴近生活的文学观
17
作者 尹变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3-97,共5页
沈从文在大量的创作谈和文论中表达了他以贴近生活为核心的文学创作观和批判观。沈从文所谈到的"贴近"有两层含义:一是最广泛的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看一切,体验和了解一切;二是用所有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记忆一切,达到官能... 沈从文在大量的创作谈和文论中表达了他以贴近生活为核心的文学创作观和批判观。沈从文所谈到的"贴近"有两层含义:一是最广泛的接触自然和社会生活,看一切,体验和了解一切;二是用所有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记忆一切,达到官能回忆的鲜活度。其实质是在强调感性审美体验对创作的巨大作用。生活是异常繁复和鲜活的,作家也必须能够感受、捕捉、记忆这种繁复和鲜活,并将其鲜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贴近 官能 鲜活
下载PDF
北朝君主文化治略考
18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0-84,共5页
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其文化治略都具有重要的民族融合意义。北朝君主的文化治略基础在于其主动学习汉族文化而形成的文化素养。他们的文化治略主要体现在主动的文化建树和包容性强的人才治略方面。他们的文化治略为当时及后世的民族融合... 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其文化治略都具有重要的民族融合意义。北朝君主的文化治略基础在于其主动学习汉族文化而形成的文化素养。他们的文化治略主要体现在主动的文化建树和包容性强的人才治略方面。他们的文化治略为当时及后世的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文化治略 君主
下载PDF
十六国君主文化治略考
19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十六国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开始,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开始。出于入主中原,甚至一统天下的考虑,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治略。检诸史籍,考述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是文化治略的政权基础,以相关君主自身汉... 十六国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开始,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开始。出于入主中原,甚至一统天下的考虑,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治略。检诸史籍,考述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是文化治略的政权基础,以相关君主自身汉文化学养为重点,研判对某统治区域文化发展的实际作用;其二是人才方略,关注民族政权的君主对人才,特别是汉族士人的态度;其三梳理民族政权的君主们在开展儒学教育方面的举措,分析相关举措的意义和作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治略为民族政权下文化的发展,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权 文化 汉化
下载PDF
僧尼的情感世界
20
作者 尹变英 《晋中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清代八旗子弟书《思凡》《僧尼会》和冯至的诗歌《帷幔》《寺门之前》,都是以寺院中的僧人和尼姑的情感世界作为抒写对象的,都写出了僧尼生活的清苦孤寂,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写于清代的子弟书《思凡》《僧尼会》承载的是世俗人们对... 清代八旗子弟书《思凡》《僧尼会》和冯至的诗歌《帷幔》《寺门之前》,都是以寺院中的僧人和尼姑的情感世界作为抒写对象的,都写出了僧尼生活的清苦孤寂,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写于清代的子弟书《思凡》《僧尼会》承载的是世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简单向往,而冯至的《帷幔》《寺门之前》则是诗人对生命痛苦本质的追问。所以,清代的子弟书《思凡》《僧尼会》泼辣而大胆,五四后冯至的《帷幔》《寺门之前》却感伤而凄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弟书 僧尼 情感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