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尹啸飞 周正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于中医学中"骨痹""骨蚀""骨痿"等疾病的范畴,该病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当代骨科治疗难点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缺少明确有效的方法,但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属于中医学中"骨痹""骨蚀""骨痿"等疾病的范畴,该病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当代骨科治疗难点之一,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缺少明确有效的方法,但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却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主要从该病的中医认识、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几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该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稍做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中医认识 病因病机
下载PDF
益肾活血方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啸飞 周正新 韩朝永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533-539,共7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3例和常规组52例。2组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3例和常规组52例。2组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镇痛、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静脉血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术后给予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和钙尔奇D治疗,中药组术后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活血方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接受1年以上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健侧股骨颈骨密度值、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中药组和常规组各有3例患者失访,最终99例患者(包括中药组50例和常规组49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1±0.53)年。(2)中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而2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中药组对骨密度值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4)术后3个月,2组患者血清全甲状旁腺激素(iPTH)、羧基末端肽(s CTx)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总Ⅰ型胶原蛋白氨基末端延伸肽(tP1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对血清iPTH、sCTx水平的降低作用和对血清tP1NP、ALP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或P<0.01)。(5)术后1周,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术后1周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在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6)中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36%(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能明显缩短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术后炎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活血方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骨质疏松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密度 骨折愈合 炎症水平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3
作者 孙致远 韩朝永 +4 位作者 杨德顺 沈康 姜锐 尹啸飞 蔡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6,共4页
目的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12手术治疗的83例高龄不稳定... 目的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1-12手术治疗的83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为高血压患者,其中43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40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8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大于PFNA组,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水平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PFNA组术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应用广泛,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是患者术后失血量更大,特别是高龄高血压患者失血量更大,不利于患者早期快速康复,而此时PFNA内固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高血压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