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王旭高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基龙 杨涛 徐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8-379,共2页
清代医家王旭高论证遣方、议病用药颇善权变。观其医案,王氏治疗心系病证多从痰瘀论治,辨证明晰,施治巧妙,取效非凡。兹作者不揣浅陋,试析王氏从痰瘀论治心系病证经验如下,冀有益于临证。
关键词 王旭高 痰湿 瘀浊 心系病证
下载PDF
徐灵胎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辨析
2
作者 尹基龙 崔现超 徐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7-608,共2页
清代医家徐灵胎于《医学源流论》首次提出"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此论直指当世医家临证处方用药之流弊。徐灵性寻本溯源,究心医典,所论"有药无方",临证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又论"有方无药&... 清代医家徐灵胎于《医学源流论》首次提出"有药无方"与"有方无药",此论直指当世医家临证处方用药之流弊。徐灵性寻本溯源,究心医典,所论"有药无方",临证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又论"有方无药",执方治病,罔思药证而不依症别裁;示人"有方有药",守立方归旨而兼善权变。用药灵变若此,可臻善境。古人制方加减微妙精详不可思议,后世诸家临证活法灵机变化存心。古今异轨,制方之义,颇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药无方 有方无药 有方有药 徐灵胎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脱肛病辨治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崔现超 缪雅秋 +5 位作者 杨文倩 郁懿 李华转 张燕宾 尹基龙 章蓓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9-11,共3页
《临证指南医案》脱肛篇展现了叶天士诊治脱肛的特色经验。叶氏勤求古训,创立新说,认为脱肛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等脏腑相关。从辨虚实、辨脏腑、辨脉象等辨证,以"升举、固摄、益气"三法为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重视温补后... 《临证指南医案》脱肛篇展现了叶天士诊治脱肛的特色经验。叶氏勤求古训,创立新说,认为脱肛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等脏腑相关。从辨虚实、辨脏腑、辨脉象等辨证,以"升举、固摄、益气"三法为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重视温补后天脾胃,甘药培中,甘温益气,治在中焦;以血肉之品填补下元,温肾助阳,兼理奇脉;中药炒炭增强收涩之力,固摄肾气,收敛阴液等。叶氏治疗脱肛圆机活法,提高了临证疗效,对后世医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脱肛 辨证论治 清朝
下载PDF
从阳气升降出入看“日晡所潮热”之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东升 尹基龙 赵鸣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4-1046,共3页
古今医家对"日晡所潮热"的理解多承袭成无己,认为日晡为申时、申酉或申酉戌,此时阳明经气旺盛,发热如潮水之有定时。虽影响甚广但难经推敲,只有还原"日晡所"与"潮热"的本义才能合理解释其机理。通过研究... 古今医家对"日晡所潮热"的理解多承袭成无己,认为日晡为申时、申酉或申酉戌,此时阳明经气旺盛,发热如潮水之有定时。虽影响甚广但难经推敲,只有还原"日晡所"与"潮热"的本义才能合理解释其机理。通过研究十六时制,日晡所为14∶15~17∶15前后大致的一个时间段,不应与十二地支纪时法简单对应,日晡所发病也与阳明病无必然联系;潮热为一种特殊热型,即如潮水上涌般的烘热感,为阳明病所特有,不具有时间性。日晡时分,人之阳气顺应天阳下降入里,遇腑实与热邪相合阻滞阳气顺降,二阳相搏则产生"日晡所潮热"的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晡所 潮热 阳气升降出入 阻滞
下载PDF
李柏年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肛肠病经验撷菁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现超 尹基龙 +5 位作者 缪雅秋 杨文倩 张燕宾 郁懿 李华转 章蓓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李柏年教授认为,肛肠病多与风、寒、燥、湿、瘀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尤以风邪为主,常兼夹为患。"风中肠腑"是导致肛肠病的重要病机,故其临床善以风药治疗肛肠病。盖风药流行肺气,拨转中焦枢纽;疏风行气,清化肠道壅热;宣化胜湿... 李柏年教授认为,肛肠病多与风、寒、燥、湿、瘀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尤以风邪为主,常兼夹为患。"风中肠腑"是导致肛肠病的重要病机,故其临床善以风药治疗肛肠病。盖风药流行肺气,拨转中焦枢纽;疏风行气,清化肠道壅热;宣化胜湿,风行湿浊自除;疏风润燥,增济肠道河川。文章阐释"风中肠腑"之病因病机及李柏年教授临证活用风药经验,以期为肛肠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柏年 风药 肛肠病 风能胜湿 风能润燥
下载PDF
徐福松酸甘化阴经验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尹基龙 杨涛 徐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9-2541,共3页
酸甘化阴法肇始于仲景,以酸甘和合异类相使化阴生津,阴复濡润而不滋。徐福松师得吴中、孟河之学脉,临证每以酸甘化阴立法,会心处自有妙意。笔者研习徐福松医案,识其用药中正平和,轻清灵动。以酸甘化阴立法者,阴水得壮而无助阳敛邪,恐径... 酸甘化阴法肇始于仲景,以酸甘和合异类相使化阴生津,阴复濡润而不滋。徐福松师得吴中、孟河之学脉,临证每以酸甘化阴立法,会心处自有妙意。笔者研习徐福松医案,识其用药中正平和,轻清灵动。以酸甘化阴立法者,阴水得壮而无助阳敛邪,恐径补真阴,滋腻碍中而致余邪留恋。故笔者探析徐氏酸甘化阴经验如下,冀启迪后学,裨益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甘化阴 徐福松 芍药甘草汤 男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