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靖边出土彩绘贴金浮雕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统万城 出土 遗址 陕西历史博物馆 指正 彩绘 石雕 浮雕 学术价值 馆藏文物
下载PDF
唐沙州刺史李无亏石墓门图像试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夏清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2002年3月,陕西省杨陵示范区发现了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出土了一套组合完整、雕刻精美的石墓门。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李无亏石墓门上的图像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图像内容中涉及丰富的中西民族文化融合交流... 2002年3月,陕西省杨陵示范区发现了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出土了一套组合完整、雕刻精美的石墓门。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李无亏石墓门上的图像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图像内容中涉及丰富的中西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特征;石门扉上的天王形象是胡人的典型面貌;构图采用了唐代佛教流行的护法形象,是佛教文化渗透于唐代丧葬文化之中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李元亏 石墓门 天王 佛教
下载PDF
北周史君墓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
作者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88,共4页
2003年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的井上村,发掘了一座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凉州萨保史君墓,这是西安地区继北周安伽墓。之后的第二座粟特人墓葬,出土物及图像都很丰富,是研究北周首都长安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虽... 2003年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安北郊的井上村,发掘了一座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的凉州萨保史君墓,这是西安地区继北周安伽墓。之后的第二座粟特人墓葬,出土物及图像都很丰富,是研究北周首都长安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虽几经学者专家的探索研究,然而仍有可以再做分析探索的余地,故尔做此拾遗,以祈有益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 社会文化生活 文物保护 西安地区 探索研究 西安市 安伽墓 粟特人 出土物 考古
下载PDF
史前彩陶造物设计艺术的形式与审美意象 被引量:6
4
作者 宗立成 尹夏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78-383,共6页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彩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彩陶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研究史前彩陶的艺术形式,彩陶艺术的审美意象,构建彩陶文化的设计学研究基本体系。方法以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运...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彩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彩陶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研究史前彩陶的艺术形式,彩陶艺术的审美意象,构建彩陶文化的设计学研究基本体系。方法以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设计学中的设计思维、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社会学中的实验研究和历史学中的文献分析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史前彩陶造物设计的艺术形式和彩陶艺术所体现的审美意象。结论史前彩陶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史前彩陶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彩陶艺术形式由造型和纹饰两部分构成,彩陶艺术的审美意象由象形纹饰的形象创造和几何纹饰的构图韵律所体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社会组织、生活形态及人文面貌,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早期意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造型 纹饰 意象
下载PDF
陕西延长的一批唐代窖藏造像碑调查
5
作者 白文 尹夏清 《文博》 2008年第2期17-26,共10页
  延长县位于陕西北部,距延安72公里,由于延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县,故名延长[1].……
关键词 造像碑 右手 护法 菩萨 仆提萨垛 佛教造像 施无畏印 无量寿佛 供养人像 双手合十 结跏趺坐 发愿文 观音 观世音
下载PDF
探寻“有形”与“无形”的空间——记泾阳文庙北周佛道造像碑
6
作者 白文 尹夏清 《文博》 2007年第5期20-24,共5页
  泾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距离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泾阳文庙位于泾阳县城文庙街.目前泾阳文庙作为泾阳县博物馆藏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佛教石刻造像等近千件文物.石刻造像中有一通北周时期的佛道混合四面造像碑引起...   泾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距离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泾阳文庙位于泾阳县城文庙街.目前泾阳文庙作为泾阳县博物馆藏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佛教石刻造像等近千件文物.石刻造像中有一通北周时期的佛道混合四面造像碑引起笔者注意,经过一番思考,现将研究心得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碑 结跏趺坐 般若学 文庙 魏晋玄学 玄学 泾阳 龛楣 圆拱龛 道像 佛教 释教 莲花座 佛道
下载PDF
唐长安东市新发现唐三彩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呼林贵 尹夏清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世界上的事真的会那么巧,古人所说的“无巧不成书”真的会有道理。几年前,在世纪之交的锣鼓声中,古城西安有一位收藏家张国柱先生发现了唐长安西市附近的唐三彩窑遗址,收集了一批丰富的各类文物和标本,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境内... 世界上的事真的会那么巧,古人所说的“无巧不成书”真的会有道理。几年前,在世纪之交的锣鼓声中,古城西安有一位收藏家张国柱先生发现了唐长安西市附近的唐三彩窑遗址,收集了一批丰富的各类文物和标本,一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境内境外学者专家纷纷聚焦,推动了关于唐代首都唐三彩的研究。没过几年,到2004年初夏,又是这个张国柱先生,他又有机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新发现 古城 遗址 长安 文物 首都 锣鼓 外学 收藏家
下载PDF
云冈石窟束帛造型研究
8
作者 张子娴 尹夏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23期102-104,共3页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平城时期皇室贵族开窟建寺的典范,无论是石窟雕刻还是装饰技艺都体现出多元的文化风格。文章将作为石窟雕刻与装饰的束帛造型进行统计分类,并辅以其上所承形象的辨认区分,对云冈石窟中束帛造型的位置分布、形制样式以...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平城时期皇室贵族开窟建寺的典范,无论是石窟雕刻还是装饰技艺都体现出多元的文化风格。文章将作为石窟雕刻与装饰的束帛造型进行统计分类,并辅以其上所承形象的辨认区分,对云冈石窟中束帛造型的位置分布、形制样式以及美学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朝 束帛柱 束帛台座
下载PDF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国别与家族问题 被引量:7
9
作者 尹盛平 尹夏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族属问题,学界一直有众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两个墓地出土遗物、相关文献及地望等方面入手,推断戴家湾墓地为曾跟随周公东征商奄等东夷叛国,并得到周公赏赐的夨国将领——的家族墓地,石鼓山墓地可能... 关于宝鸡市戴家湾、石鼓山商周墓地的族属问题,学界一直有众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两个墓地出土遗物、相关文献及地望等方面入手,推断戴家湾墓地为曾跟随周公东征商奄等东夷叛国,并得到周公赏赐的夨国将领——的家族墓地,石鼓山墓地可能是"姜氏之戎"夨国姜太公家族的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家湾墓地 石鼓山墓地 姜戎夨国 家族 姜太公家族
下载PDF
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阐释 被引量:8
10
作者 宗立成 罗彩云 尹夏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20,65,共7页
目的中国的器物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善、发展最为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进行归纳、阐释和分析。方法以早期中国(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器物、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为基础,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 目的中国的器物历史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善、发展最为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对早期中国的造物设计哲学观念进行归纳、阐释和分析。方法以早期中国(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器物、文献资料和考古遗迹为基础,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早期中国造物设计的基本发展脉络,并结合早期中国基本物质文化背景,分析造物设计哲学观念。结论早期中国造物设计思维历经了阶段性的发展,在经验主义设计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自然主义设计、生态主义设计,由此诞生了实用理性主义设计和民本主义设计观念,造物设计思想观念的主体和设计思维演变阶段模型,都与这五种主要的造物设计观念密切联系,也是研究早期中国造物设计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造物设计 设计思维 设计哲学
下载PDF
姜氏之戎与宝鸡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盛平 尹夏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24,共7页
西方的羌族,包括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姜姓氏族起源于西北,族源上与三苗无关;而三苗迁往西北的一支后世称为犬戎、允姓之戎、猃狁、阴戎,即后世的氐族,其文化遗存是寺洼文化。陇县发现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类型遗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 西方的羌族,包括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姜姓氏族起源于西北,族源上与三苗无关;而三苗迁往西北的一支后世称为犬戎、允姓之戎、猃狁、阴戎,即后世的氐族,其文化遗存是寺洼文化。陇县发现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类型遗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文化遗存,从而把宝鸡市与炎帝的关系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四岳氏族的后裔姜氏之戎商代早期才能兴起于宝鸡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 尧舜禹 四岳氏族 姜氏之戎 宝鸡
下载PDF
先秦器物造型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立成 尹夏清 《设计》 2019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对先秦器物造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先秦时期历经了石器时期、夏、商、周几个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大量的器物、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和研究先秦造物设计活动和器... 对先秦器物造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先秦时期历经了石器时期、夏、商、周几个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大量的器物、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结合设计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和研究先秦造物设计活动和器物造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先秦器物造型设计的基本思维源自对自然理解与认知,器物造型设计从对自然的认知探索开始,模仿设计是先秦造物设计的主要特征,由此逐渐形成了抽象和推理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器物 造型设计 设计法则
下载PDF
移民建镇 促帝陵保护
13
作者 尹夏清 庞博 《小城镇建设》 2003年第7期68-71,共4页
三秦大地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恶心地揭开她的每一页,古老的文化遗存就会给世人一个惊奇。中华民族发祥地悠久灿烂的历史,周、秦、汉、唐的鼎盛强大,留给三秦儿女太多的神奇,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陵在陕西关中腹地的72座帝王陵中独占鳌头,神... 三秦大地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恶心地揭开她的每一页,古老的文化遗存就会给世人一个惊奇。中华民族发祥地悠久灿烂的历史,周、秦、汉、唐的鼎盛强大,留给三秦儿女太多的神奇,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陵在陕西关中腹地的72座帝王陵中独占鳌头,神秘莫测。但陵区内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和24家企事业单位6000余人生产、生活威胁着秦陵的安全,陕西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保护帝王陵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移民建镇 帝王陵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辉 尹夏清 王宏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6,I0016,F0003,共6页
本文考证了秦东陵被盗的1件高柄漆豆、3件残豆座的刻划铭文。考定漆豆作于秦昭襄王八年,"薛君"即孟尝君,"殳"为见于《史记·秦本纪》之"金受",亦即见于《战国策·东周》的"金投","... 本文考证了秦东陵被盗的1件高柄漆豆、3件残豆座的刻划铭文。考定漆豆作于秦昭襄王八年,"薛君"即孟尝君,"殳"为见于《史记·秦本纪》之"金受",亦即见于《战国策·东周》的"金投","大官"为宫廷食官。出土漆豆的M1极可能是秦昭襄王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邦 丞相 薛君 秦漆豆
下载PDF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练声——长安兴教寺新出唐代捣练图 被引量:7
15
作者 呼林贵 尹夏清 《东南文化》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兴教寺位于今长安县杜曲镇西韦村西北360米处的少陵原畔,环境优雅。唐总章二年(669年)因迁葬玄奘灵骨建塔,次年(670年)建寺,寺名全称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名冠樊川八大寺之首。大和二年(828年)重修,后历代屡屡重修,重建寺院。整... 兴教寺位于今长安县杜曲镇西韦村西北360米处的少陵原畔,环境优雅。唐总章二年(669年)因迁葬玄奘灵骨建塔,次年(670年)建寺,寺名全称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名冠樊川八大寺之首。大和二年(828年)重修,后历代屡屡重修,重建寺院。整个寺院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俯视樊川。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殴、法堂,两侧有钟楼、鼓楼、僧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县 寺院 北朝 玄奘 钟楼 唐代 西北 练声
下载PDF
赢秦族西迁对秦文化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勃 尹夏清 《文博》 1993年第5期110-112,108,共4页
赢秦族的迁徙与秦文化的渊源一直是史学界、考古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但迄今为止,仍未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关于秦人的迁徙问题形成“东来说”和“西来说”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其中主张秦人东来的学者们对其西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关于... 赢秦族的迁徙与秦文化的渊源一直是史学界、考古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但迄今为止,仍未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关于秦人的迁徙问题形成“东来说”和“西来说”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其中主张秦人东来的学者们对其西迁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关于秦文化的渊源问题尚有较大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族 秦文化 西迁 商周 秦人 考古学界 屈肢葬 东夷文化 周文化 秦墓
下载PDF
寻访旬阳清代民居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博 尹夏清 《小城镇建设》 2003年第5期75-77,共3页
滚滚奔流不息的汉江,横贯位于陕东南部的旬阳县境,江北为秦岭山麓,江南为巴山山脉,县东北、东南与湖北接壤,素有"秦头楚尾"之称.位于汉水中上游地区的旬阳境内,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规模不等、风格各异、残存不一的清代民居近30... 滚滚奔流不息的汉江,横贯位于陕东南部的旬阳县境,江北为秦岭山麓,江南为巴山山脉,县东北、东南与湖北接壤,素有"秦头楚尾"之称.位于汉水中上游地区的旬阳境内,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规模不等、风格各异、残存不一的清代民居近30座,如点点晨星,闪烁在汉江沿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民居 建筑艺术 建筑文化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量化方法初探
18
作者 喻刚 尹夏清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1,共5页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数量、保护级别、保存状态、产权等因素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确定4个因素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量化中的权重,进而构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量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陕西不可移动革命...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数量、保护级别、保存状态、产权等因素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确定4个因素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量化中的权重,进而构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量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分布进行了量化,给出了各地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分布规律及特点,为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分布量化
下载PDF
潜龙在器——两周青铜器螺角形龙纹饰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夏清 王乐斌 《文物天地》 2023年第5期88-93,共6页
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历来是学者争相讨论的议题龙角是龙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常见的龙角形象分为瓶角形和螺角形两种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图像学分析,试图以分布地域和施用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理... 龙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历来是学者争相讨论的议题龙角是龙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常见的龙角形象分为瓶角形和螺角形两种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图像学分析,试图以分布地域和施用规律进行探讨,力求理清螺角形龙纹饰的传承发展,并阐明螺角形龙纹饰作为文化符号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螺角形龙纹饰出现于商代晚期,主要流行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器类以炊食器、酒器和水器为主该纹饰的文化因素来源于商文化,在周文化中得以传承,并被周人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纹饰 商文化 周文化
原文传递
走近西北锣鼓第一村
20
作者 庞博 尹夏清 《小城镇建设》 2003年第1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锣鼓村 铜乐器 建筑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