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和谐教育思想浅探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尹大春
郭序文
-
机构
广东新兴县华侨中学
-
出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
-
关键词
和谐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中国太古神话悲剧意蕴浅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尹大春
-
机构
兵团农七师
-
出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2-54,共3页
-
-
关键词
中国神话
黄土地
产生
英雄
物质
神话模式
悲剧意蕴
悲剧性
想象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生活化视角下高中作文教学方式的创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尹大春
-
机构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华侨中学
-
出处
《作文成功之路》
2019年第12期69-70,共2页
-
文摘
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能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秘。一、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成了教学中的难点。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许多高中教师习惯性按照之前写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
-
关键词
高中作文
高中教师
生活化视角
教学方法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的积极性
思路引导
推动学习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尹大春
-
机构
广东新兴华侨中学
-
出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
-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人民性
中学
语文
阅读鉴赏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金瓶梅》命名之深义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世綖
尹大春
-
机构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新兴华侨中学
-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6-50,共5页
-
文摘
《金瓶梅》书中的女角色有几十人,重点描写的也有十余人,而作者却用其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为书名,尤其是庞春梅仅仅是个丫头,确实令人费解。倘若弄清了这三个女人在小说的创作意图、主题及情节结构中的作用,便可看出作者选用她们为书名的深义。
-
关键词
《金瓶梅》
命名
深义
-
Keywords
'Jinpingmei'
name
real meaning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高中语文课本两幅插图指瑕
- 6
-
-
作者
尹大春
-
出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0-30,共1页
-
文摘
中学高中语文课本由“全日制十年制课本”改为“必修本”,根据学生认识特点及要求,作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是为辅助直观教学而在许多课文中配以插图.这些插图.以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见解.比如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七课《为了的忘却纪念》,安排了王金泰先生作的一幅插图:月夜,秋风萧瑟,树叶零,作者独立院中,满怀悲怆,痛悼亡者,又有对敌人的满腔愤恨。
-
关键词
语文课本
插图
指瑕
高中语文
古代汉语
直观教学
信陵君
《左传》
认识特点
阿房宫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析“评点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7
-
-
作者
尹大春
-
机构
广东云浮市新兴县华侨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
2018年第33期35-36,共2页
-
文摘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等,还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对于阅读的理解、交流和评价,鼓励学生对于阅读问题和价值的探讨和剖析,并且教师应当积极地参与进入学生对于阅读点评的交流探讨中,引导学生的思考,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应用
思维方法
教学效果
学习能力
学生
教师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课堂教学三忌
- 8
-
-
作者
尹大春
-
机构
广东省新兴县华侨中学
-
出处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7期70-71,共2页
-
文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原本较为枯燥、平淡、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机地融进新课程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可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深,又使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倾向.如果这些倾向不及时扭转,就会严重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中学
语文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通假漫议
- 9
-
-
作者
郭序文
尹大春
-
出处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0-31,共2页
-
文摘
利用通假解决古汉语文字疑难,早已成为训诂学上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通假掩盖了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使训诂学上“以形说义”的方法无法施行,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利用这种现象去解释一些疑难问题,却又成了训诂学上的重要手段.如《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中之“山”乃“汕”的通假字,而“汕”《尔雅》释为“渔网”.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恍然大悟.正如王引之所说:
-
关键词
通假字
以形说义
语音
同源字
古今字
训诂学
《史记·屈原列传》
通假现象
依声托事
重要手段
-
分类号
H124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