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季宇彬 郑婷 尹姣定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Cinachyrellasp.海绵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等解析化合物结构并结合文献中的数...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Cinachyrellasp.海绵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等解析化合物结构并结合文献中的数据对比鉴定所得化合物,并且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Cinachyrellasp.海绵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喹啉-4-甲醛肟(1)、环(L-脯氨酸-L-缬氨酸)二肽(2)、环(L-脯氨酸-L-亮氨酸)二肽(3)、环(L-脯氨酸-L-异亮氨酸)二肽(4)、苯甲酸(5)、苯乙酸(6)、苯乙酰胺(7)、胸腺嘧啶(8)、尿嘧啶(9)、腺嘌呤核苷(10)、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1)、尿嘧啶苷(12))、3-吲哚甲醛(13)、吲哚乙酰胺(14)、吲哚-3-甲酸(15)。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中化合物2~4对6种细菌MIC值均大于64μg/mL,提示其抑菌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Cinachyrellasp.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iolaceus WZXY-m64-17中的抗菌活性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季宇彬 尹姣定 +3 位作者 郑婷 关鑫 李博 刘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iolaceus WZXY-m64-17中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固体发酵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UV、IR等波谱学技术手段,结合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iolaceus WZXY-m64-17中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固体发酵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UV、IR等波谱学技术手段,结合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单体化合物的抗金葡萄球菌和抗耐药菌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emodin(1)、emodin(2)、nidurufin(3)、versicolorin B(4)、sterigmatocystin(5)、terrequinone A(6),其中化合物4、6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iolaceus能够产生一系列醌类化合物,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抗金葡萄球菌和抗耐药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VIOLACEUS 次生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季宇彬 关鑫 +2 位作者 尹姣定 韩烨华 刘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建立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菌株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双层琼脂板法,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直接加入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并通过观察真菌菌落周围抑菌圈大小,快速筛选抗菌活性菌株。结果利用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从一批真菌... 目的建立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菌株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双层琼脂板法,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直接加入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并通过观察真菌菌落周围抑菌圈大小,快速筛选抗菌活性菌株。结果利用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从一批真菌中快速筛选获得1株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菌株WZXY-33-10,并通过现代色谱学及波谱学方法从其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抗菌活性化合物equisetin(1)和epi-equisetin(2)。结论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可以作为1种快速发现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抗菌活性 筛选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