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解磷菌RL-7的鉴定、解磷能力及促生效应
1
作者 马连杰 张慧 +3 位作者 尹学伟 卢文才 胡留杰 廖敦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0-284,共5页
解磷菌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供给,减少磷肥施用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高解磷菌RL-7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采用正交试验法明确菌株在不同初始p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等培养条... 解磷菌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供给,减少磷肥施用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前期分离的高解磷菌RL-7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采用正交试验法明确菌株在不同初始p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等培养条件下的解磷特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发酵液中乙酸产生量,测定菌株产IAA能力和对番茄苗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高解磷菌株RL-7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该菌株在温度35℃、初始接种量3%、pH值7.0的条件下,溶磷量最高,达537.34 mg/L。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pH值均在4.23~4.67之间。菌株具有产乙酸能力,发酵液中乙酸含量达1.14 g/L。在不添加色氨酸和添加色氨酸LB培养基中培养,IAA浓度分别为24.13μg/mL和110.90μg/mL。在番茄苗促生试验中,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与对照差异显著,且番茄苗中全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说明高解磷菌RL-7具有较高的解磷能力,同时具备产IAA能力,能够很好地促进番茄苗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解磷菌 鉴定 条件优化 乙酸 促生
下载PDF
垄作直播控制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军 尹学伟 +6 位作者 魏灵 王子芳 李清虎 张晓春 鲁远源 王秋月 高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710,共14页
【目的】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垄作直播方式是一种新型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索稻田垄作直播下垄沟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丰产减排... 【目的】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垄作直播方式是一种新型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索稻田垄作直播下垄沟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丰产减排稻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以2019—2021年垄作直播方式下的水稻-萝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传统淹水沟灌(TFI:水分高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1(CFI1:水分低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2(CFI2:水分低于垄面约10 cm)、控制沟灌3(CFI3:水分低于垄面约15 cm)4个处理,采取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稻-萝卜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土壤还原性物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明确既能减少全球增温潜势(GWP)又能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佳灌水模式。【结果】综合3年试验结果,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水稻季CH_(4)累积排放量22.81%—78.47%,其中CFI3效果最显著;CFI2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20.45%—59.90%,CFI3显著降低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12.08%—68.64%,CFI1对N_(2)O排放量无显著影响。对于萝卜季而言,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CH_(4)累积排放量34.87%—53.31%,其中CFI2和CFI3效果最显著;CFI1、CFI2和CFI3处理能显著增加N_(2)O累积排放量35.00%—120.00%。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和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CH_(4)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控制灌溉、试验年份及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N_(2)O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TFI相比,控制灌溉处理能显著降低水稻季GWP 20.24%—74.87%;CFI1和CFI2处理显著增加水稻产量12.34%—33.97%,CFI3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控制灌溉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29.37%—75.92%。控制灌溉分别降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和还原性铁含量15.00%—30.84%、53.45%—71.65%和60.47%,影响CH_(4)排放;同时降低铵态氮7.51%—9.87%,增加硝态氮5.81%—8.55%,影响N_(2)O排放。【结论】控制灌溉通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还原性物质等土壤性质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和作物增产两方面,CFI1和CFI2处理效果最好。在稻田垄作直播条件下,灌水深度为传统沟灌淹水深度的2/3或者1/2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水稻产量的最佳水分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直播 水分管理 温室气体 水稻 萝卜
下载PDF
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高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秋月 王晨光 +4 位作者 魏灵 尹学伟 鲁远源 李清虎 张晓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为了探究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减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高粱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0,120,150,180 kg/hm^(2)),以常规施肥... 为了探究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减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高粱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0,120,150,180 kg/hm^(2)),以常规施肥(180 kg/hm^(2)施氮量)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下高粱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180 kg/hm^(2)施氮量处理高粱产量最高,为6464.85 kg/hm^(2),但是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150 kg/hm^(2)施氮量处理的边际报酬率最高,为18.25%,且此时高粱产量和常规施肥的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饱和含水量、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全氮、有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以及有机质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高,而容质量在此时最低.土壤综合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SN2处理、SN1处理、SN3处理、CK处理、SN0处理.综上所述,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时,最佳施用氮肥量为150 kg/hm^(2),此时氮肥边际报酬率最高,土壤质量最优,且产量与常规施肥产量处于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减施 边际报酬 理化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下载PDF
14个糯高粱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尹学伟 王培华 +5 位作者 张晓春 李泽碧 张志良 唐生佑 马强 谭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3-1368,共6页
为了筛选出表现优良的杂交糯高粱亲本,科学评价6个引育糯高粱不育系与8个自育糯高粱恢复系育种应用价值。本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TX622、TX623、18A、3268A、45A、3307A等6个糯高粱不育系,R864、R865、R867、R870、R872、R874... 为了筛选出表现优良的杂交糯高粱亲本,科学评价6个引育糯高粱不育系与8个自育糯高粱恢复系育种应用价值。本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TX622、TX623、18A、3268A、45A、3307A等6个糯高粱不育系,R864、R865、R867、R870、R872、R874、R880、R882等8个恢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48个F1杂交组合的穗期、株高、穗长、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育性和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这14个糯高粱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期、穗粒重、千粒重、育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最高,分别为50.25%、80.62%、58.87%和79.31%,这些性状多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穗长、穗粒数和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受非加性基因的作用影响大。综合分析上述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方差、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关遗传参数,不育系3307A、18A和恢复系R882、R864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理想的糯高粱亲本材料;3307A×R874、TX623×R870、TX622×R864、18A×R867、18A×R882、3268A×R882是产量、株高、育性等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因此,以上研究结果为重庆地区开展糯高粱杂交育种提供了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双季糯高粱间作大豆群体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学伟 张晓春 +3 位作者 王红梅 王培华 李泽碧 钟巍然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237,共5页
为了明确南方双季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最优群体配置结构,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号和大豆品种南豆12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糯高粱和大豆不同密度配置对作物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大豆密度下,... 为了明确南方双季糯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下最优群体配置结构,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号和大豆品种南豆12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糯高粱和大豆不同密度配置对作物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大豆密度下,随糯高粱密度的增加,两季糯高粱株高均增加,穗长、千粒重、穗粒重降低,产量表现为先增后减;随两作物密度的增加,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增加,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降低,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糯高粱总产以高粱9万株·hm-2、大豆9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达8 701.39 kg·hm-2;大豆产量以糯高粱7.5万株·hm-2、大豆10.5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达1 875 kg·hm-2;两季作物总产量、总产值、净收益、产投比均以糯高粱9万株·hm-2、大豆密度10.5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分别为10 097.22 kg·hm-2、46 511.1元·hm-2、29 193.6 kg·hm-2、2.69。双季糯高粱、大豆1.8 m开厢,"2∶2"间作模式下,国窖红1号、南豆12密度分别为9万和12万株·hm-2是常规双季糯高粱、大豆高产高效最优群体配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糯高粱 大豆 间作 群体优化
下载PDF
双季糯高粱间作大豆田间配置方式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尹学伟 张晓春 +2 位作者 王培华 陈红 王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0期213-216,共4页
为了减轻双季糯高粱连作障碍,优化双季糯高粱、大豆田间配置结构,提高两季作物产量效益,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号’、‘南豆1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糯高粱、大豆复合种植、净作模式下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复... 为了减轻双季糯高粱连作障碍,优化双季糯高粱、大豆田间配置结构,提高两季作物产量效益,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号’、‘南豆1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糯高粱、大豆复合种植、净作模式下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模式下作物总产量、总产值均高于双季糯高粱、大豆净作模式,头季糯高粱产量、千粒重、穗粒重和穗长随厢宽的增加而降低,再生季糯高粱、大豆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双季糯高粱总产量最高的为1.7 m开厢处理,达8352.9 kg/hm2,大豆产量最高为1.8 m开厢处理,达1888.95 kg/hm2,两作物总产值、净收益以1.7 m开厢处理最高,分别为47293.92 kg/hm2、29976.42 kg/hm2,其次为1.8 m开厢处理,以上两处理为最优田间配置方式。产投比以净作双季糯高粱最大,净作大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糯高粱 大豆 田间配置优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尹学伟 王秋月 +3 位作者 李清虎 鲁远源 魏灵 张晓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2-1578,共7页
【目的】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糯高粱食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窖红1号糯高粱籽粒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所提取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 【目的】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糯高粱食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窖红1号糯高粱籽粒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所提取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建立了料液比(X1)、微波功率(X2)和提取时间(X3)与糯高粱多糖提取率(Y)的回归模拟方程:Y=6.43277+0.26425X1+0.89398X2+0.35226X3-0.09537X1X2-0.14083X1X3-0.10898X2X3-1.39713X1^2-1.35532X2^2-0.26889X3^2,回归方程模型极显著(P<0.01),R2=0.999885,方程拟合程度高。糯高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0、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110 s,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平均值为6.48%,与预测值(6.68%)相对误差为2.91%。糯高粱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多糖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清除率最高达54.38%,低于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多糖质量浓度为0.10 mg/mL时达最大值(94.70%),高于相同质量浓度对照BHT的清除率。【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可用于糯高粱多糖提取,且糯高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健康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Field Arrangement of Doublecropping Glutinous Sorghum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Pattern
8
作者 尹学伟 张晓春 +2 位作者 王培华 陈红 王红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In order to reduce successive cropping obstacles, optimize field arrange-ment of double-cropping of sorghum and soybean and improve yields, the research used Guojiaohong No.1 and Nandou No.12 as raw materials to explo... In order to reduce successive cropping obstacles, optimize field arrange-ment of double-cropping of sorghum and soybean and improve yields, the research used Guojiaohong No.1 and Nandou No.12 as raw material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eld arrangements on yield and benefits of double-cropp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double-cropping, both of gross yield and output value were higher compared with single-cropping treatments; yield, thousand-grain weight, the weight of grain per ear, and ear length of the 1st-season glutinous sorghum de-creased as compartment width grew, and of regenerated sorghum and soybean changed from increasing to decreasing. Specifical y, with double-cropping system, gross yield of glutinous sorghum reached the highest at 8 352.9 kg/hm2 with com-partment width of 1.7 m and soybean yield the highest at 1 888.95 kg/hm2 with compartment width of 1.8 m. Additional y, gross output value and net incomes achieved the highest at 47 293.92 yuan/hm2 and 29 976.42 kg/hm2 for the two crops, with compartment width of 1.7 m, fol ow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compart-ment width of 1.8 m. In general, the treatments with compartment widths of 1.7 and 1.8 m are optimal field arrangement. Additional y, output-to-input ratio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reatment with single-cropping glutinous sorghum and the least in the treatment with single-cropping soyb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cropping glutinous sorghum SOYBEAN Optimization of field ar-rangement
下载PDF
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的抗性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学伟 李向永 +1 位作者 张龙 陈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系统观察了苹果绵蚜侵染苹果枝条形成肿瘤的显微结构,发现枝条肿瘤部位的木质部增生和膨大,产生非功能性木质部,导管受到破坏,枝条的水分和营养传输受阻。通过对红富士、金帅、昭锦108三个品种接种苹果绵蚜的定殖率和种... 采用石蜡切片法系统观察了苹果绵蚜侵染苹果枝条形成肿瘤的显微结构,发现枝条肿瘤部位的木质部增生和膨大,产生非功能性木质部,导管受到破坏,枝条的水分和营养传输受阻。通过对红富士、金帅、昭锦108三个品种接种苹果绵蚜的定殖率和种群增长动态情况与肿瘤的导管完整率进行比较,发现此3个苹果品种的肿瘤导管完整率存在差异(F=11.03,P<0.05)。富士和金帅品种上的苹果绵蚜种群发展迅速,抗性低,品种昭锦108上苹果绵蚜种群发展缓慢,具有较高的抗性。这与品种肿瘤导管完整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性低的富士和金帅肿瘤导管完整率较低,而抗性高的昭锦108枝条肿瘤导管完整率较高。因此,推断肿瘤的导管完整率能反映品种的抗性程度,可以为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肿瘤结构 抗虫性
下载PDF
蝗虫的发生与防控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龙 班丽萍 +1 位作者 游银伟 尹学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1-519,共9页
蝗虫暴发引起的灾害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灾害,可影响到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自2019年,东部非洲、西亚、南亚多个国家遭遇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这场蝗灾不但对该区域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了制定... 蝗虫暴发引起的灾害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灾害,可影响到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自2019年,东部非洲、西亚、南亚多个国家遭遇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这场蝗灾不但对该区域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了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实施有效防控,避免大规模蝗灾的发生,需要掌握蝗虫的生物学、生态学、暴发和为害规律、防治策略和技术特点及其进展等。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包括沙漠蝗、飞蝗、澳大利亚疫蝗在内的11种可以引起灾害的重要种类的主要分布、为害和特性,并对国内外蝗虫防治策略、技术进展进行了重点综述。最后,针对目前蝗虫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分布 暴发 治理对策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间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晓春 石有明 +4 位作者 尹学伟 周燕 黄华磊 高志宏 钟巍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00-2004,共5页
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 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小;主序无效果率、千粒重、籽粒含油量逐渐增加;有效角果数、果粒数、产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品质指标的变异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甘蓝型油菜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春大豆氮肥施用与大豆品种组合优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春 陈红 +3 位作者 黄世龙 尹学伟 杜成章 张继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以特豆1号、浙春3号和特豆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特豆5号在施纯氮90 kg.hm-2时,大豆籽粒氮含量、氮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组合,产量达2 240 kg.hm-2。3个供试品... 以特豆1号、浙春3号和特豆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特豆5号在施纯氮90 kg.hm-2时,大豆籽粒氮含量、氮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组合,产量达2 240 kg.hm-2。3个供试品种中,特豆5号是氮高效利用型品种,浙春3号对氮最敏感。施氮水平和品种间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A2B3组合(特豆5号施纯氮90 kg.hm-2)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氮肥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旱地粮菜周年持续高效复种模式豇豆示范片通过测产验收
13
作者 尹学伟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
近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所耕制室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的'旱地粮菜周年持续高产高效复种模式'的豇豆高产示范片,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的田间观摩及测产验收。专家组由重庆市农委蔬菜处处长王少成、四川农业大... 近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所耕制室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的'旱地粮菜周年持续高产高效复种模式'的豇豆高产示范片,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的田间观摩及测产验收。专家组由重庆市农委蔬菜处处长王少成、四川农业大学袁继超教授和马均教授、重庆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张颖韬、垫江县农委副主任蒋先平、县科委副主任邹轩林等领导和市科委、垫江县农技推广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豆类蔬菜 测产验收 复种模式 旱地 耕地
下载PDF
多样性种植模式对糯高粱生长及高粱炭疽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安 张晓春 +2 位作者 皮竟 王萍 尹学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2期12-18,共7页
旨在阐述多样性种植模式对于糯高粱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防控高粱炭疽病的效果,为推广糯高粱栽培技术和防控高粱炭疽病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糯高粱与大豆、花生间套作,同时应用隔年换带轮作技术,结果表明:与单作糯高粱比,多... 旨在阐述多样性种植模式对于糯高粱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及防控高粱炭疽病的效果,为推广糯高粱栽培技术和防控高粱炭疽病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糯高粱与大豆、花生间套作,同时应用隔年换带轮作技术,结果表明:与单作糯高粱比,多样性种植模式对糯高粱的穗长、千粒重、穗粒重等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糯高粱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特性有显著性影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高粱炭疽病发病株率、病情严重度分级、病情指数有显著性影响;对高粱炭疽病的防控,A2B2种植模式相对防控效果最好,高达71.95%。糯高粱与大豆、花生间套作的多样性种植模式对糯高粱生长有影响,能够提高糯高粱光合能力,有效控制高粱炭疽病的发生,对大面积生产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种植模式 糯高粱 高粱炭疽病
下载PDF
不同土壤湿度对麦田除草剂药效及药害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爱平 唐定富 +6 位作者 周凤云 尹学伟 杨德 杨明 汪华 李伯群 高志宏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8期50-54,共5页
施用除草剂是防治草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了解湿度对除草剂药效、药害及小麦产量的影响,对指导除草剂施用、减轻药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用阔世玛和异丙隆2种除草剂,设置3个土壤湿度水平:药后1天不浇水(M1);浇水至土壤湿润(... 施用除草剂是防治草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了解湿度对除草剂药效、药害及小麦产量的影响,对指导除草剂施用、减轻药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用阔世玛和异丙隆2种除草剂,设置3个土壤湿度水平:药后1天不浇水(M1);浇水至土壤湿润(M2);浇水至有明显积水,次日消退(M3)。以不浇水喷施清水为对照。考查不同处理下除草剂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评价药害程度和小麦苗情,收获期调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对不同除草剂药效的影响不同,但2种除草剂的药效在M3处理下均最差。异丙隆对小麦未产生药害,而阔世玛在3个湿度处理下均不同程度地产生药害,其中M3药害最严重。2种除草剂对小麦的基本苗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阔世玛3个湿度处理下的基本苗数无显著差异,异丙隆在M1处理下对小麦基本苗的影响最小。阔世玛在M3处理下对小麦最高苗有显著抑制效果,而异丙隆对小麦最高苗无显著影响。施用除草剂能提高小麦产量,2种除草剂均在处理M1下产量最高,其次为M2,M3产量最低,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产量的趋势相似。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除草剂的防效,诱发药害,降低小麦产量的增加幅度,因此在施用除草剂时应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阴天和雨天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除草剂 药效 小麦 药害 产量
下载PDF
适宜重庆地区套作的大豆品种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红 尹学伟 +3 位作者 杨明 钟巍然 王红梅 张晓春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期36-37,共2页
玉米、大豆套作是我国南方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套作大豆产量,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5个重庆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试验比较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表明:南豆12、贡选1号的株... 玉米、大豆套作是我国南方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套作大豆产量,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5个重庆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试验比较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表明:南豆12、贡选1号的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产量均大于其他品种,667 m2产量分别为126.7 kg、113.3 kg,是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套作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筛选 套作 重庆地区
下载PDF
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简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红 尹学伟 +4 位作者 罗云米 李晓梅 王秋月 鲁远源 王金友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52-54,共3页
2016—2017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利用永川区桥堡山种养殖股份合作社的荔枝幼果林(3~5年期),开展了多种林下栽培模式试验,优选出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种植模式,于2017—2018年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白... 2016—2017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利用永川区桥堡山种养殖股份合作社的荔枝幼果林(3~5年期),开展了多种林下栽培模式试验,优选出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种植模式,于2017—2018年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白菜产量6 380.5 kg,大豆产量128.6kg,周年(两季)总产值6 617.0元。从茬口衔接、秧苗培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周年种植模式 白菜 大豆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油菜机械垄作轻简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长明 王秋月 +3 位作者 尹学伟 鲁远源 李清虎 魏灵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7-18,共2页
油菜是重庆市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改变多年来重庆传统油菜生产存在的人工投入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和效益不高等不利制约因素,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依... 油菜是重庆市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改变多年来重庆传统油菜生产存在的人工投入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和效益不高等不利制约因素,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依据近年试验研究成果,集成油菜机械垄作轻简栽培技术。2017年在本市代表区域示范,实现油菜高产与节本增效的效果。本模式生产技术对于针对性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垄作 轻简栽培
下载PDF
油菜机械垄作轻简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长明 王秋月 +3 位作者 尹学伟 鲁远源 李清虎 魏灵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11-12,共2页
为改变多年来重庆传统油菜生产存在的人工投入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和效益不高等制约因素,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依据近年试验研究成果,集成了油菜机械垄作轻简栽培技术。2017年在本市代表区域示范,实现油菜高产与节本增效。本模式生... 为改变多年来重庆传统油菜生产存在的人工投入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和效益不高等制约因素,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依据近年试验研究成果,集成了油菜机械垄作轻简栽培技术。2017年在本市代表区域示范,实现油菜高产与节本增效。本模式生产技术对于针对性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垄作 轻简栽培
下载PDF
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及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秋月 马冠华 +3 位作者 尹学伟 鲁远源 张晓春 徐毅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重庆未使用过氟吡菌胺地区的110株辣椒疫霉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对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诱导方法及抗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重庆未使用过氟吡菌胺地区的110株辣椒疫霉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对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诱导方法及抗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0株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EC_(50)平均值为(0.32±0.11)μg/mL,不同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出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_(50)平均值作为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田间抗性监测的敏感基线。通过紫外诱导菌丝体的方法,共获得3株可稳定遗传的抗氟吡菌胺突变体,抗性倍数介于69.5~98.5之间,突变频率为0.86%;抗性突变体BS11-5-1与亲本菌株BS11-5在菌丝生长速率、温度适应性、产孢子囊能力及致病力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而抗性突变体JLP11-4-2和JLP11-4-3在菌丝生长速率、温度适应性、产孢子囊能力及致病力方面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JLP11-4;不同抗性突变体对渗透压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个抗性突变体对Biolog PM1中95种碳源的利用情况与亲本菌株基本相似。交互抗性测定表明,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对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丁吡吗啉及嘧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建议可将氟吡菌胺与上述几种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 氟吡菌胺 敏感性 抗性突变体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