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雷帕霉素对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尹建亚
汤石林
彭登高
谢黎明
卿国忠
-
机构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
出处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8期1-2,共2页
-
基金
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KJ41
2010KJ17)
-
文摘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脓毒症大鼠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制作脓毒症模型,采用雷帕霉素([1mg/(kg·d)]或生理盐水(PBS)处理大鼠,在3、6、12、24小时监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结果相对于PBS处理,应用雷帕霉素处理显著下调CLP术后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并显著降低ALT和AST的水平。结论雷帕霉素对脓毒症大鼠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脓毒症
肝损害
炎症因子
-
Keywords
Rapamycin
Sepsis
Liver Injury
Inflammatory cytokines
-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血液净化并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卿国忠
尹建亚
张克娜
李霖
-
机构
南华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
-
出处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及治疗情况,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行血液灌流(HP)患者341例,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32例,复合人工肾(CV-VH+HP)患者5例,均给予普通肝素抗凝,观察HIT发生率、发生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的数量、凝血功能,观察出血情况、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HP患者中7例在治疗4~36 h后发生HIT(发生率2.05%),血小板最低22×109/L,停用肝素48~96 h血小板恢复正常。CVVH患者中2例发生HIT(发生率6.25%),其中1例在治疗第24 h发生HIT,血小板最低为15×109/L,停用肝素48 h血小板恢复正常;1例在治疗第28 h出现出血症状,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8×109/L,立即停用肝素,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后出血停止,72 h后血小板升至正常。CVVH+HP患者未发生HIT。结论血液净化应用肝素抗凝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小板,对HIT患者立即停用肝素、及时处理。对肝素"过敏"的高危患者应采用无肝素血液净化。
-
关键词
肝素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小板减少症
-
Keywords
heparin
hemoperfusion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rombocytopenia
-
分类号
R558.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单相波、双相方波除颤106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卿国忠
杨靖
李荣国
尹建亚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
出处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663-66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双相方波除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6例心室颤动(VF)病例分为单相波组和双相方波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除颤有效率、自主循环恢复率、除颤后的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改变及皮肤灼伤情况。结果双相方波组除颤有效率、自主循环恢复率为96.4%和58.2%,均高于单相波组(分别为70.6%和35.3%,均P<0.05)。双相方波组的皮肤灼伤率为16.4%,显著低于单相波组(66.7%,P<0.01)。双相方波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378.2±106.5),(59.78±23.7),(347.9±90.9)U/L,均显著低于单相波组([1154.7±170.75),(172.2±58.3)和(777.7±289.2)U/L,均P<0.01]。双相方波组的ST段压低率为28%(9/32),显著低于单相波组[61%(11/18),P<0.01]。结论双相方波除颤的效果优于单相波。
-
关键词
心室颤动
除颤
双相方波
-
Keyword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efibrillation
Biphasic square wave
-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