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秀华 尹承娣 +1 位作者 赵红 张淑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9期71-,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PICC 静脉炎 静脉疾病 前臂 疼痛程度 硫酸镁湿敷
下载PDF
手法辅助在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韩亦平 尹承娣 孔媛媛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8期87-88,共2页
目的评价手法辅助在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德州市人民医院实行颈静脉PICC的96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偏头法阻断颈内静脉,... 目的评价手法辅助在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德州市人民医院实行颈静脉PICC的96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偏头法阻断颈内静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指压式法阻断颈内静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 8%、6. 3%、4. 2%,对照组分别为75. 0%、27. 1%、22. 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癌PICC患者实行手法辅助可以预防导管异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颈静脉 手法辅助 导管异位
下载PDF
奥美拉唑对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胃癌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玉英 王维佳 +4 位作者 尹承娣 刘娜 孔媛媛 孟宪俊 董欣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08-909,912,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与常规组(n=58)。常规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与常规组(n=58)。常规组给予常规化疗前准备、营养支持,应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3%(34/6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4.1%(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8%(20/65),低于常规组的46.6%(2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6个月远端转移率为12.3%(8/65),低于常规组的22.4%(13/58);观察组的2年存活率为38.5%(25/65),高于常规组的31.0%(18/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XELOX方案治疗胃癌患者中具有积极效果,可提高XELOX方案的短期疗效,降低不良反应,长期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奥美拉唑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下载PDF
腹盆腔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个体化防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健敏 庞林宾 +7 位作者 尹承娣 陈国华 夏海水 杨鑫 孟琦 隋爱霞 王娟 张宏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目的研究腹盆腔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周围环境的受照剂量率及有效剂量,为不同人群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42例腹盆腔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24 h内,距离植入部位各方向不同距离的受照剂量率,比较不同... 目的研究腹盆腔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周围环境的受照剂量率及有效剂量,为不同人群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42例腹盆腔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24 h内,距离植入部位各方向不同距离的受照剂量率,比较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剂量率差异。对植入粒子的总活度与测量的剂量率及植入深度与标准活度下剂量率进行曲线拟合并得出关系方程。根据公式计算不同人群、不同距离受照射的剂量率与警戒时间的关系。结果距垂直粒子植入部位30、50、100 cm的受照剂量率分别为(6.92±2.87)、(4.10±1.62)和(1.30±0.48)μ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5)。患者左、右侧面30、50、100 cm受照剂量率分别为(0.378±0.156)和(0.384±0.153)μSv/h、(0.170±0.089)和(0.176±0.086)μSv/h、(0.039±0.014)和(0.043±0.017)μSv/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76.33,P<0.05)。垂直粒子植入部位的受照剂量率与植入粒子总活度及标准活度下剂量率与植入深度呈线性关系。患者对同住成年人无警戒时间,同床成年人、接触同事、同住未成年人及孕妇的警戒时间与剂量率的关系公式分别为:t(d)=-106.616+83.779lnD(t)、t(d)=26.556+85.933lnD(t)、t(d)=3.088+85.017lnD(t)。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监测其周边环境的辐射剂量在辐射安全范围内;且随着植入粒子总活度的减小及植入深度的增大剂量率减小;同时根据术后测得的剂量率或植入粒子的总活度、植入粒子的深度计算不同人群的警戒时间,进行个体化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剂量率 警戒时间 个体化防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