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薪 尹敏娜 +2 位作者 叶德盛 何于夏 陈士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治疗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临床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行IVF-ET患者共64例。分为两组,第1组为PCOS患者(共30例),第2组为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治疗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临床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行IVF-ET患者共64例。分为两组,第1组为PCOS患者(共30例),第2组为对照组患者(共3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后的黄体期长方案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窦状卵泡数、基础性激素水平、Gn的用量、获卵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的关系。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AMH的测定采用美国DSL公司ELISA试剂盒。结果 PCOS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基础性激素水平、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基础窦状卵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Gn的用量少于对照组、获卵率低于对照组,卵泡液与血清中的AMH水平PCO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妊娠患者血清与卵泡液中的AMH水平显著增高,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AMH水平能预测PCOS患者的IVF周期超促排卵结果,但是不能预测PCOS患者IVF-ET后的妊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男方HBV慢性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二勇 陈士岭 +5 位作者 孙玲 尹敏娜 熊夏思 宋娟 宋亚男 周元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7-1829,共3页
目的探讨男方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男方HBsAg阳性而女方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102对为研究组;双方均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204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累积胚胎评分(CES)、受精率... 目的探讨男方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男方HBsAg阳性而女方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102对为研究组;双方均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204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累积胚胎评分(CES)、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分娩率和新生儿畸形率。结果102例男方HBsAg阳性组与204例男方HBsAg阴性组的累积胚胎评分(52.8±18.7对55.4±16.9)、受精率(66.9%对66.1%)、卵裂率(97.6%对97.2%)、优质胚胎率(34.0%对37.1%)、种植率(40.9%对34.6%)、临床妊娠率(56.9%对50%)、早期流产率(6.9%对5.9%)、晚期流产率(8.6%对4.9%)、分娩率(40.2%对43.6%)、新生儿畸形率(0对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方慢性HBV感染不影响IVF-ET治疗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流产率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体外受精治疗中促性腺激素的剂量和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夏思 陈士岭 +3 位作者 孙玲 尹敏娜 赵二勇 宋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获卵数≤3个,64个周期;C组Gn≤3300IU及获卵数≤3个,97个周期。对3组的多个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8.8%和32.5%,B组为16.7%和10.4%,C组为27.3%和23.4%。A组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B、C组(P<0.05)。A、B组Gn用药剂量均较C组大(P<0.05),B组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n用量较低而取卵数少的患者,增加Gn用量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这部分患者应视为相对的卵巢低反应者或轻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而增加Gn用量后仍不能增加获卵数者,为真正的卵巢低反应者或重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卵巢低反应 临床结局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在体外受精周期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士岭 尹敏娜 +6 位作者 孙玲 李红 陈薪 宋华东 何锦霞 朱亮 郉福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8-590,594,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4个GnRH拮抗剂起始周期和52个移植周期患者的年龄、GnRH使用天数和剂量、启用GnRH拮抗剂的时机和天数、用拮抗剂日和...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4个GnRH拮抗剂起始周期和52个移植周期患者的年龄、GnRH使用天数和剂量、启用GnRH拮抗剂的时机和天数、用拮抗剂日和hCG日血清E2和LH水平、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等,与同期长方案GnRH激动剂组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52个拮抗剂方案移植周期和同期126个激动剂长方案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6.2%和56.8%。拮抗剂组患者年龄(35.7±3.8)岁,应用Gn时间(8.5±1.6)d,应用拮抗剂(4.5±1.1)d,hCG日E2水平为(1616.7±721.1)pg/ml,取卵数7.4±4.6个,移植胚胎数(2.4±0.6)个,着床率27.7%。其中≤37岁组34个周期,≥38岁组18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5.9%和27.8%。固定方案组于应用GnRH的第4 ̄5天启动拮抗剂,36个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50.0%,机动方案组于卵泡12 ̄15mm时(应用GnRH的第6 ̄9天)启动拮抗剂,16个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37.5%。与激动剂长方案组相比,拮抗剂方案组中患者年龄较大、GnRH用药时间较短、获卵数较少、血清E2峰值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妊娠率稍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治疗中应用GnRH拮抗剂,是一种方便、快速、有效的治疗选择,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胚胎着床能力及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娟 陈士岭 +4 位作者 尹敏娜 熊夏思 赵二勇 孙玲 罗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SET)的临床妊娠结局及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选择仅有单个胚胎可供移植的202个新鲜周期,分析SET的...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SET)的临床妊娠结局及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选择仅有单个胚胎可供移植的202个新鲜周期,分析SET的临床妊娠结局与年龄、卵巢反应性及胚胎卵裂球数的关系。结果: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为19.8%;〈30岁组、30~35岁组、36~40岁组、〉4JD岁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92);卵巢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73);7~8细胞胚胎组、6细胞胚胎组、4~5细胞胚胎组、2~3细胞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2)。结论:非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着床能力和临床妊娠率与胚胎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以7~8细胞胚胎的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最高。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下,卵巢反应正常者,选择优质胚胎进行SET能够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卵裂球数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不同年龄妇女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娟 陈士岭 +4 位作者 孙玲 罗琛 尹敏娜 熊夏思 赵二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39-154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同年龄妇女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1829个新鲜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结果...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同年龄妇女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1829个新鲜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结果:本研究的平均临床妊娠率为46.7%。≤34岁组、35~37岁组、38~40岁组、41~42岁组、≥43岁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3.3%、25.2%、13.3%、13.8%、5.0%,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0.5%、45.4%、25.8%、27.5%、11.1%,差异有显著性(P=0.000);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3%、10.8%、11.8%、15.8%、0%,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患者年龄是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随年龄增加,尤其是38岁以上的妇女,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年龄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床率 自然流产率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华东 陈士岭 +5 位作者 孙玲 何锦霞 黎淑贞 尹敏娜 熊夏思 邢福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及同期7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行IV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A、B两...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及同期7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行IV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卵巢型,B组为腹膜型,随机选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C组,比较A、B、C 3组间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卵子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分娩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A、B两组使用Gn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获卵数显著低于C组(P<0.05),而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卵巢对超促排卵的反应性使获卵数减少,但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率 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 目的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周期2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1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14.69%)显著高于自然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促排卵周期流产率为27.78%,略高于自然周期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促排卵周期活产率为11.02%,略高于自然周期的7.6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新生儿均未发现任何出生缺陷。4按年龄段分组: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5.94%,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患者自然周期的9.09%(P<0.05);而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89%和5.79%,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能显著提高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IUI临床妊娠率,但对于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治疗并不能改善IUI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障碍 宫腔内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下载PDF
促排卵方案、授精次数对排卵障碍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同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次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提出最佳的促排卵IUI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因排卵障碍行促排卵IUI治疗的患者共437个周期,按... 目的通过分析排卵障碍患者行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同促排卵方案、人工授精次数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提出最佳的促排卵IUI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因排卵障碍行促排卵IUI治疗的患者共437个周期,按照不同促排卵方案分为5组:A组152个周期,采用氯米芬(CC)促排卵;B组65个周期,采用来曲唑(LE)促排卵;C组130个周期,采用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D组38个周期,采用LE+HMG促排卵治疗;E组52个周期,采用HMG促排卵治疗。比较各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并分析行单次IUI和双次IUI治疗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1)5种不同促排卵方案中,各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LH、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以A组最低为13.82%,B组为18.46%、C组为23.85%、D组为18.42%、E组为19.23%,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C组分别发生4例、2例多胎妊娠,其余各组无多胎妊娠发生;各组均无OHSS病例发生。(3)优势卵泡为1个的患者临床妊娠率(14.49%)显著低于优势卵泡2个者(24.17%)、3个者(29.2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卵泡2个者组和3个者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势卵泡2个者组发生了5例多胎妊娠,其余各组无多胎妊娠发生。(4)单次和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18.84%vs.17.5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数目优势卵泡组的单、双次IUI临床妊娠率亦无统计学差异(1个者组14.63%vs.14.08%,2个以上者组25.81%vs.24.32%)(P>0.05)。结论排卵障碍患者行不同促排卵方案IUI的临床妊娠率相似,其中LE、LE+HMG方案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且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多卵泡发育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是增加多胎妊娠风险;同一周期行2次IUI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不应盲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排卵障碍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长方案添加黄体生成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宇 尹敏娜 +2 位作者 梁佩玲 陈志恒 孙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比较在不同人群中添加黄体生成素在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671个周期,均使用自然周期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按促排卵从启动日... 目的比较在不同人群中添加黄体生成素在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671个周期,均使用自然周期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按促排卵从启动日是否添加重组黄体生成素(r-LH)分为A组(单用卵泡刺激素FSH)和B组(FSH+r-LH),再根据年龄是否小于35岁和启动日LH是否小于1.0 U/L分成4个亚组,分别比较不同亚组中是否添加LH对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FSH、基础LH、基础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剂量及天数、扳机日LH、扳机日E2、扳机日孕酮、获卵数、受精率、每卵子可用胚胎率及优胚率上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扳机日内膜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及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单用FSH组和FSH+r-LH组在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上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FSH+r-LH组临床妊娠率60%,低于单用FSH组的临床妊娠率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IU/L的患者,FSH+r-LH组的种植率为44.74%,高于单用FSH组的种植率2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方案中,与单用FSH相比,添加LH并不提高获卵数、受精率及每卵子优质胚胎率;对年龄<35岁即使降调节后LH水平低或年龄≥35岁但降调后LH≥1.0 U/L者添加LH并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对于年龄≥35岁且降调后LH<1.0 U/L的患者添加LH可能改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而对于年龄<35岁且启动日≥LH1.0 U/L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添加外源性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长方案 临床妊娠率 种植率
下载PDF
同一周期单次和双次宫腔内人工授精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
11
作者 尹敏娜 陈志恒 孙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08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同一周期单、双次人工授精(IUI)次数及精液处理后不同的前向运动精予总数(PMTS)情况下单、双次IUI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087个IUI周期。根据IUI实施的次数分成两组,其中单次IUI820个周期,双次[U1267个... 目的:探讨同一周期单、双次人工授精(IUI)次数及精液处理后不同的前向运动精予总数(PMTS)情况下单、双次IUI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087个IUI周期。根据IUI实施的次数分成两组,其中单次IUI820个周期,双次[U1267个周期。分析两组临床妊娠率、精液处理后PMTS的差异;将处理后PMTS按区间分为5组:10-20×106、20~30×106、30~40×106、40~50×106、≥50×106,比较不同PMTS组单、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差异。结果:同一周期单次IUI组与双次IUI组临床妊娠率、精液处理后PMTS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精液处理后PMTS为10~20×106时,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单次IU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周期双次IUI次数并不能提高妊娠率,当处理后PMTS为10~20×106时,行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前向运动精子总数
下载PDF
新鲜周期全胚冷冻策略不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及产科结局:≤35岁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玲 陈志恒 +1 位作者 尹敏娜 邓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9-932,共4页
目的比较新鲜周期行全胚冻存年轻患者和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产科结局,评价该策略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的年龄≤35岁患者... 目的比较新鲜周期行全胚冻存年轻患者和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产科结局,评价该策略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的年龄≤35岁患者共2091个周期。促排卵治疗后全部胚胎冷冻,其后行第一周期冷冻复苏移植术的年轻患者796例为研究组,同期促排卵治疗后立即行新鲜周期移植的年轻患者1295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妊娠结局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不孕年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年龄全胚冷冻组低于新鲜周期移植组(29.5岁vs 30.2岁)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促排卵天数和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胚冷冻组促排卵总促性腺激素剂量较新鲜移植组低(P<0.05),取卵前雌激素水平全胚组为12 973 pmol/L,明显高于新鲜移植组8673 pmol/L,平均获卵数全胚组是新鲜组的1.5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胚冷冻组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而新鲜移植组有20例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鲜周期治疗中出现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倾向取消新鲜周期移植而进行全胚冻存,择期行解冻移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是预防晚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胚冷冻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妊娠结局 产科结局
下载PDF
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的妊娠分娩结局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玲 陈志恒 +2 位作者 尹敏娜 邓宇 刘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卵裂期单个优质胚胎移植与双优质胚胎移植的妊娠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年轻患者239例,选择单个卵裂期优质胚胎进行移植的年轻患者3... 目的比较选择性卵裂期单个优质胚胎移植与双优质胚胎移植的妊娠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年轻患者239例,选择单个卵裂期优质胚胎进行移植的年轻患者39例为研究组,同期移植2个优质胚胎的年轻患者20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妊娠结局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内分泌、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胚胎移植组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高于双胚胎移植组,总Gn用量低于双胚胎移植组(P<0.05);单胚胎移植组胚胎着床率为56.4%,高于双胚胎移植组的37.8%(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56.4%vs 66.0%,48.7%vs 51.5%,P>0.05)。单胚胎移植组无1例多胎妊娠,而双胚胎移植组双胎妊娠率为22.7%(P<0.05)。单胚胎移植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双胚胎移植组(38.7周vs 37.8周,3.3 kg vs 2.9 kg,P<0.05);早产率在单胚胎组仅为10.5%,低于双胚胎移植组27.2%,但差异无显著性。单胚胎移植组无1例低体质量儿出生,而双胎组低体质量儿比例占22.6%(P<0.05)。结论卵裂期选择性单胚胎移植与双胚胎移植相比,可明显降低双胎率,对活产率无影响,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产科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 多胎率 妊娠结局 产科结局
下载PDF
不同质量卵裂期胚胎发育至囊胚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 刘帅 +3 位作者 梁云浩 马才启 陈娟 尹敏娜 《广州医药》 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治疗中第3天(D3)不同质量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的发育潜能,为囊胚培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5年4月—2019年4月D3移植或冷冻后剩余行囊胚培养的5510枚胚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D3胚胎质量、卵裂球数目、均一性及碎...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治疗中第3天(D3)不同质量卵裂期胚胎培养至囊胚的发育潜能,为囊胚培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5年4月—2019年4月D3移植或冷冻后剩余行囊胚培养的5510枚胚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D3胚胎质量、卵裂球数目、均一性及碎片率分组,比较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并分析各因素与可利用囊胚形成的相关性。结果D3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及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与非优质胚胎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6细胞组及<4细胞组与7-9细胞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融合期胚胎(CP)组及>9细胞组与7-9细胞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裂球大小差异(+)组和(++/+++)组与卵裂球大小均匀(-)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0%~25%组及碎片>25%组与碎片≤10%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D3胚胎质量、卵裂球数目、均一性及胚胎碎片率与可利用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结论D3胚胎质量、卵裂球数目、均一性及胚胎碎片均会影响到囊胚的形成及质量,其中胚胎质量和卵裂球数目对可利用囊胚形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质量 囊胚 卵裂球数目
下载PDF
35周岁以下女性D5单囊胚移植结局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杨丽 刘俊 +6 位作者 陈志恒 孙玲 梁元浩 王慧 刘帅 陈娟 尹敏娜 《广州医药》 2021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35周岁以下患者行D5单囊胚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女方年龄≤35岁,在本中心行新鲜周期全胚冻后第一冻融移植的663个周期,根据胚胎发育天数及囊胚移植数目分为三组:D3双优胚移植组(D3双优组:n=5... 目的探讨35周岁以下患者行D5单囊胚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女方年龄≤35岁,在本中心行新鲜周期全胚冻后第一冻融移植的663个周期,根据胚胎发育天数及囊胚移植数目分为三组:D3双优胚移植组(D3双优组:n=508)、D5单囊胚移植组(D5单囊组:n=47)、D5双囊胚移植组(D5双囊组:n=108),对三组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5双囊组临床妊娠率高于D3双优组及D5单囊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5单囊组与D3双优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5单囊胚的多胎率低于D5双囊组及D3双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3双优组的多胎率也低于D5双囊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D5单囊组和D5双囊组的种植率都高于D3双优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5,P<0.001),而D5单囊组合D5双囊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及宫外孕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35周岁的患者全胚冷冻后第一冻融移植周期选择D5单囊胚进行移植,既能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又极大降低多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临床妊娠率 多胎妊娠率 种植率
下载PDF
女性体重指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16
作者 全吴敏 徐建 +1 位作者 毛迪 尹敏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0065-0069,共5页
分析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治疗及其妊娠结局、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UI助孕治疗的2 64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BMI 分为三组:组1:低体重组(BMI<1... 分析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治疗及其妊娠结局、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UI助孕治疗的2 64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BMI 分为三组:组1:低体重组(BMI<18.5 kg/m2,n=48),组2:正常体重组(18.5 kg/m2 ≤ BMI<23.0 kg/m2,n=1 996),组3:超重及肥胖组(BMI≥23.0 kg/m2,n=602)。对三组的基础情况、助孕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超重及肥胖组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比例及平均年龄低于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虽然对IUI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但显著降低女性的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体重指数 生育力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影响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尹敏娜 刘春林 +3 位作者 刘俊 梁佩玲 周恒曦 孙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行促排卵IUI治疗的805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周期数、授精次数... 目的探讨影响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行促排卵IUI治疗的805个周期,对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授精周期数、授精次数、促排卵方案、优势卵泡数目、是否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诱导排卵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①年龄〈30组、31~36岁组、37—40组、〉40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4%、16.59%、7.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孕年限〈3年组、3—5年组、〉5年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88%、14.44%、13.38%,随着不孕年限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授精周期数为1、2,3、〉3次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07%、15.56%、12.oo%、10.34%,授精周期数增加临床妊娠率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周期中授精1次和2次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0%、16.06%(P〉0.05)。④氯米芬、来曲唑、氯米芬+尿促性素、来曲唑+尿促性素、尿促性素5种促排卵方案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15%、13.73%、21.74%、19.15%、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优势卵泡为1个临床妊娠率为12.17%,低于2个组(19.08%)、3个组(20.88%),(P〈0.05)。⑥使用HCG诱导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5.59%,略高于未使用HCG诱导排卵组(12.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促排卵IUI妊娠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优势卵泡数目。结论患者年龄、授精周期数、优势卵泡数目是影响促排卵IUI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促排卵方案、授精次数、是否使用HCG诱导排卵等对促排卵IUI临床妊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排卵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卫生项目评价指标缺失值均值填补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伟栋 刘慧燕 +4 位作者 肖晚晴 尹敏娜 郭勇 杨丽 邱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71-3874,共4页
目的:探索均值填补方法在卫生项目评价指标值缺失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填补效果。方法:通过秩和比评价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比较评价均值填补法对实例卫生项目评价指标缺失值处理后填补结果的合理性。结果:3种方法的秩和比评价结果差异均有... 目的:探索均值填补方法在卫生项目评价指标值缺失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填补效果。方法:通过秩和比评价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比较评价均值填补法对实例卫生项目评价指标缺失值处理后填补结果的合理性。结果:3种方法的秩和比评价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评价指标缺失值数据的评价排序与2012年对应区卫生绩效排序结果差异较大,项目平均进度替代法的参与区评价排序与对应区卫生绩效排序结果一致(γs=0.761,P<0.05)。结论:卫生项目中指标值缺失会对秩和比评价的结果产生偏性,均值填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秩和比分析方法中指标值缺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项目 秩和比 均值填补
原文传递
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对长效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哲 孙玲 尹敏娜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5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on pill,OCP)前期预处理对接受长效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长效长方案治疗的正常卵巢储备患者325例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on pill,OCP)前期预处理对接受长效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长效长方案治疗的正常卵巢储备患者3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OCP前期预处理的185例患者为OCP组,未采用OCP预处理1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促性腺激素用量与天数、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结果 OCP组OHSS发生率(5.9%)高于对照组(1.4%)(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的用量、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长方案治疗中,OCP预处理可能增加了正常卵巢储备患者OHS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 预处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长效长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