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正江 李颜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34-36,共3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气息(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场景、农民日常生活等)、乡村产品(瓜果蔬菜、家禽家兽、手工艺品等)和乡村风情(民俗风情、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前往观赏、休闲...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气息(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场景、农民日常生活等)、乡村产品(瓜果蔬菜、家禽家兽、手工艺品等)和乡村风情(民俗风情、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前往观赏、休闲、度假、考察、体验、学习、购物等的旅游活动类型。乡村旅游项目主要集中于农村区域,其核心因素和独特卖点是乡村性,即乡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海口市 旅游 农村 民俗风情 民族风情 海南 乡村风情 景区开发 客源市场 旅游市场 著名景区
下载PDF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瓶颈与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正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分析了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背景因素及优势条件,探讨了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瓶颈所在,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对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海南 休闲农业 条件 瓶颈 对策
下载PDF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定位——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被引量:6
3
作者 尹正江 李颜 《科技和产业》 2009年第1期12-15,40,共5页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中部 民族地区 黎族苗族 文化生态 乡村旅游
下载PDF
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尹正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50-153,157,共5页
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海南中部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却丰富且独具特色,因此,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必要而可行。本文首... 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海南中部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却丰富且独具特色,因此,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必要而可行。本文首先描述了海南黎苗聚居地区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中部 黎族苗族 文化生态 乡村旅游 开发
下载PDF
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尹正江 李颜 《价值工程》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文明生态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当前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文明生态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当前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生态村 建设 农村 社会经济 发展
下载PDF
海南发展度假旅游的SWOT分析与战略构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正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海南有发展度假旅游的诸多优势和机遇,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度假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如何发挥优势、捕捉机遇,减少问题、对抗挑战,发展好度假旅游,提高海南旅游经济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原理对海南度假旅游... 海南有发展度假旅游的诸多优势和机遇,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度假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如何发挥优势、捕捉机遇,减少问题、对抗挑战,发展好度假旅游,提高海南旅游经济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原理对海南度假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度假旅游发展的战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度假旅游 SWOT 战略
下载PDF
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海南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尹正江 《新东方》 2010年第2期20-25,88,共6页
20多年来,海南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性特色,但也凸显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新的战略背景下,原来的许多营销策略与手段已不合时宜。因此,针对老问题和新背景,有必要调整海南的旅... 20多年来,海南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性特色,但也凸显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新的战略背景下,原来的许多营销策略与手段已不合时宜。因此,针对老问题和新背景,有必要调整海南的旅游营销策略,以确保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文中首先分析海南的旅游发展现状,接着剖析海南当前的营销特色与问题,最后提出海南旅游国际化发展的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 海南 营销策略 国际化进程 2010年 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 国家战略
下载PDF
旅游企业关系营销网络的构建
8
作者 尹正江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分析旅游企业构建关系营销网络的必要性、旅游企业关系营销网络结构与网络成员功能,提出旅游企业建立牢固关系营销网络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旅游企业 关系营销网络 构建
下载PDF
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文化旅游发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颜 王永挺 尹正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发展文化旅游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虽然海南拥有丰富而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海南旅游文化品位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海南文化旅游的资源类型、海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南文化旅游资源开...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发展文化旅游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虽然海南拥有丰富而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海南旅游文化品位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海南文化旅游的资源类型、海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海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最后提出了海南文化旅游的开发思路与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文化旅游 海南 资源
下载PDF
游客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安国 胡静 +1 位作者 邓军 尹正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45-53,共9页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其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1.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其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1.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岛旅游经历的亲朋好友,同行人数以2~5人居多,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了解程度为一般;2.在心理动机方面,游客对“放松身心、接近大自然”的反应平均数最高;3.在对目的地形象知觉方面,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关丽的海景风光”的反应平均数最高;4.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教育程度会影响“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身体动机”“氛围”及“了解动机”等方面;5.“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行为 心理动机 目的地形象 海南国际旅游岛
下载PDF
海南省生态旅游开发基本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海鹰 尹正江 李洁琼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4-19,共6页
海南省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开发模式是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以相关理论为借鉴,从开发投入、行业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发海南省生态旅游,提出相应的多因素综合投入、CCME和... 海南省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科学的开发模式是海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以相关理论为借鉴,从开发投入、行业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发海南省生态旅游,提出相应的多因素综合投入、CCME和"圈层互动"等模式,以期为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实践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多因素综合投入模式 CCME模式 “圈层互动”模式 海南省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颜 尹正江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地位 新农村建设 互动关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颜 尹正江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5-16,共2页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存在问题,指出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竞争力 措施
下载PDF
角色扮演法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4
作者 何升华 尹正江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角色扮演法是创新教学方法之一 ,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互动与创新教学、全真模拟为特征。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应用角色扮演组织教学有许多可取之处。角色扮演法从操作过程来看 ,分为五个步骤 :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 角色扮演法是创新教学方法之一 ,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互动与创新教学、全真模拟为特征。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应用角色扮演组织教学有许多可取之处。角色扮演法从操作过程来看 ,分为五个步骤 :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会评议、教学评价总结。要使角色扮演教学取得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市场营销 教学
下载PDF
游客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调研分析
15
作者 傅安国 胡静 +1 位作者 邓军 尹正江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42-50,共9页
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其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岛旅游... 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其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岛旅游经历的亲朋好友,同行人数以2-5人居多,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在心理动机方面,游客对"放松身心、接近大自然"的反应平均数最高;对目的地形象知觉方面,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美丽的海景风光"的反应平均数最高;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教育程度会影响"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身体动机"、"氛围"及"了解动机"等方面;"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供规划区域功能组团旅游的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行为 心理动机 目的地形象 海南国际旅游岛
下载PDF
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的内容质量测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尹正江 王欢 +1 位作者 黄崇利 冯迪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20-128,共9页
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标准来引领,但现有多数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却因其内容质量欠佳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有关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内容质量评价方面研究成果的缺失和对乡村民宿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的不足是导致乡村... 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标准来引领,但现有多数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却因其内容质量欠佳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有关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内容质量评价方面研究成果的缺失和对乡村民宿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的不足是导致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内容质量欠佳的根本原因。评价标准内容质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标准的内容质量。因此,进行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内容质量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归纳、提炼出一个贴合乡村民宿业态特征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然后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据,设计一种量化评价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内容质量的方法;最后进行应用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服务质量 标准 内容质量 测度
下载PDF
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正江 陈扬乐 +1 位作者 刘静文 符峰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75-84,共10页
随着政府主导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政府需要一个以结果评估为重点而又兼顾过程考核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效果;企业也需要一个同样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依此指标体系就标准化工作、管理... 随着政府主导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政府需要一个以结果评估为重点而又兼顾过程考核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旅游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效果;企业也需要一个同样的指标体系来指导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依此指标体系就标准化工作、管理、服务、工作效率和关键绩效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以彰显优势和弥补不足。论题首先运用头脑风暴法,邀请旅游标准化专家和政府、行业、企业的精英共同拟定了一个粗略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拟的指标体系进行三轮修改和调整;随即又邀请政府官员、行业(企业)高管和企业标准化建设专员对修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再一次评价,最终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目标层因子和20个指标层因子的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三家旅游企业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企业 标准化建设 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适用性
下载PDF
基于CL-TOPSIS法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符峰华 尹正江 唐纯武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1,共4页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分析,针对传统TOPSIS模型运用概念格加权群决策方法进行有效改进,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和系统识别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在因素相关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概念格加权群决策 TOPSIS模型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蓓蘅 杜肖寒 尹正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对“文化自信”的积极实践,对培养富有家国情怀且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一线教师视角出发,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发现——理解——创设”的教学规律,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对“文化自信”的积极实践,对培养富有家国情怀且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一线教师视角出发,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发现——理解——创设”的教学规律,探讨深挖专业课程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做法。认为可以从扭转认知,树立信心;厘清传统文化框架,动态完善精神内涵;聚焦教学规律,深挖结合点;融入教学各环节,优化教学模式几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文化融入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应用能力质量观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正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84-86,共3页
当前学术能力质量观深深影响着我国MTA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但是,MTA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因而,我国各大院校有必要遵从应用能力质量观进行MTA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重新设定与应用型专业相匹配... 当前学术能力质量观深深影响着我国MTA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但是,MTA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因而,我国各大院校有必要遵从应用能力质量观进行MTA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重新设定与应用型专业相匹配的培养目标,改革和创新MTA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强化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能力质量观 MTA 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