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激素对大葱种子萌发、休眠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尹燕枰 张琳 +2 位作者 高荣岐 吴承来 李圣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试验以不同活力水平的大葱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脱落酸处理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活力大葱种子发芽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大葱种子的萌发,加快发芽速度,提高活力。对于极... 本试验以不同活力水平的大葱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脱落酸处理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活力大葱种子发芽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大葱种子的萌发,加快发芽速度,提高活力。对于极低活力种子,低浓度 (10μg/L)赤霉素处理效果好于高浓度, 25μg/L赤霉素处理低活力种子效果显著;而对于中高活力种子, 60μg/L赤霉素浸种干燥处理有利于种子活力的提高。对于当年收获的种子,则是 40μg/L赤霉素浸种干燥处理提高种子活力效果明显。适宜浓度(0. 5mg/L)的脱落酸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降低发芽速度,促进种子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种子萌发 赤霉素处理 外源激素 休眠 发芽速度 种子活力 效果 适宜浓度 促进
下载PDF
玉米株型、果穗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尹燕枰 王振林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8-11,共4页
本试验以14个玉米自交系及由其组成的9个杂交组合以及相应的F2代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与杂交种之间及杂交种性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玉米杂交种自交衰退的数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在母... 本试验以14个玉米自交系及由其组成的9个杂交组合以及相应的F2代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与杂交种之间及杂交种性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玉米杂交种自交衰退的数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在母本与F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穗直径和单穗粒重在父本与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在父母本与F1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F1单穗粒重与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F1性状优势越强,F2衰退越重(r=0.8830).单穗粒重优势分别与行粒数和穗粒数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18和r=0.8441).(4)单穗粒重的衰退主要是由穗粒数衰退所致(r=0.7473).穗行数,植株叶片数和叶向值的衰退值较小或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相关 杂种优势 株型 杂种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和品质对有机肥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尹燕枰 高荣岐 +3 位作者 李圣福 吴承来 陈建省 安艳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23,共4页
本试验以4种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和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改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沉淀值等加工品质指标,但也增加了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和含量,而对籽粒支链淀粉和... 本试验以4种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和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改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沉淀值等加工品质指标,但也增加了籽粒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和含量,而对籽粒支链淀粉和淀粉总量的提高无明显作用,支/直比降低,如PH 82-2-2。(2)济南17、PH 97-4和PH 97-5三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及直链淀粉积累对施用有机肥的反应因品种而异;而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对施用有机肥的反应是灌浆后期效应明显,籽粒成熟时,施有机肥处理的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高于未施有机肥的处理,支/直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籽粒 淀粉 品质性状 有机肥
下载PDF
玉米包衣种子的贮藏技术研究
4
作者 尹燕枰 高荣岐 +1 位作者 李圣福 陈茂学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66-71,共6页
本试验以掖单13号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贮藏条件、贮藏时间、包装材料和包衣后风干时间对玉米包衣种子发芽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衣种子的耐藏性低于未包衣种子,自然风干的包衣种子较不风干或风干15分钟的耐藏性强。... 本试验以掖单13号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贮藏条件、贮藏时间、包装材料和包衣后风干时间对玉米包衣种子发芽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包衣种子的耐藏性低于未包衣种子,自然风干的包衣种子较不风干或风干15分钟的耐藏性强。(2)编织袋包装优于塑料袋包装。(3)高温高湿(T=27~30℃RH=70%±)条件加速了种子劣变进程。(4)由于各因素间互作效应的存在,自然条件下编织袋包装短期(169天内)贮藏玉米包衣种子,以风干15分钟为宜;若贮期较长(169天以上),将包衣种子经自然风干后贮于塑料袋中利于保持种子活力。高温高湿条件下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表现与自然条件下的趋势一致,但安全贮藏期变短,最多不能超过5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种子包衣 贮藏 种子贮藏
下载PDF
外源ABA和GA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灌浆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68
5
作者 杨卫兵 王振林 +8 位作者 尹燕枰 李文阳 李勇 陈晓光 王平 陈二影 郭俊祥 蔡铁 倪英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73-2682,共10页
【目的】探讨喷施外源脱落酸(ABA)或赤霉素(GA)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灌浆进程的影响,为激素调控提高籽粒的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两个品种,籽粒灌浆初期喷施ABA或GA两种外源激素于穗部,定期取籽... 【目的】探讨喷施外源脱落酸(ABA)或赤霉素(GA)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其灌浆进程的影响,为激素调控提高籽粒的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两个品种,籽粒灌浆初期喷施ABA或GA两种外源激素于穗部,定期取籽粒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用三次多项方程式对籽粒灌浆进程进行模拟并分析相关参数。【结果】喷施外源ABA或GA均能显著增加两个品种的粒重。外源ABA或GA对粒重的调控存在粒位效应。喷施ABA显著增加强势粒粒重,喷施GA使强势粒和弱势粒粒重均显著增加。喷施外源ABA显著提高籽粒ABA含量,喷施外源GA显著提高籽粒GA含量,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均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籽粒IAA和CTK的含量,尤其是喷施外源GA效果更为明显。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均能延长籽粒的灌浆持续期,喷施ABA显著提高灌浆初期强势粒的灌浆速率,而喷施GA显著提高灌浆中后期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灌浆速率。【结论】喷施外源ABA或外源GA通过改变籽粒内源激素水平,调节灌浆起始时间和籽粒灌浆持续期,进而调控籽粒粒重的形成。喷施ABA是通过提高强势粒粒重来增加粒重的,喷施GA是通过提高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粒重来增加粒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脱落酸 赤霉素 强势粒 弱势粒 胚乳细胞数目 内源激素 籽粒灌浆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及抗冻性评价 被引量:149
6
作者 王树刚 王振林 +5 位作者 王平 王海伟 李府 黄玮 武玉国 尹燕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4-1072,共9页
以济麦19、济麦21、济南17等15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和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功能叶各项指标的抗... 以济麦19、济麦21、济南17等15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和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功能叶各项指标的抗冻系数作为衡量抗冻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抗冻性进行综合评价。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品种起身拔节期功能叶和叶鞘中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上升,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5个冬小麦品种划分为3类:济麦19、山农8355属强抗冻类型;山农664、泰山9818、济麦21、济麦22、烟农24、烟农19、烟农21、汶农6号、鲁麦21、济南17属中度抗冻类型;其余3个品种(泰山23、聊麦18、临麦2号)属弱抗冻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冻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82
7
作者 陈晓光 史春余 +5 位作者 尹燕枰 王振林 石玉华 彭佃亮 倪英丽 蔡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6-1622,共7页
以抗倒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观测了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以及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的变化,探讨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 以抗倒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观测了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以及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的变化,探讨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不同小麦品种的茎秆木质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茎秆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的品种(济麦20和济麦22),其茎秆木质素含量高,PAL、TAL、CAD和4CL活性强。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木质素含量与实际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r=-0.83,P<0.05);与抗折力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5);PAL、TAL和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0.77,0.85,P<0.05),4CL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r=0.39,P>0.05)。研究表明,较高的PAL和CAD活性是木质素含量高的酶学基础,茎秆木质素含量可作为小麦品种抗倒伏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木质素代谢 抗倒性 倒伏指数 酶活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0
8
作者 陈金 唐玉海 +9 位作者 尹燕枰 庞党伟 崔正勇 郑孟静 彭佃亮 杨卫兵 杨东清 李艳霞 王振林 李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比例;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提高7.5%、6.4%和5.2%。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不同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尤其是0~30 cm和30~60 cm土层。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因此可作为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下适宜推荐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氮肥 氮效率 硝态氮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68
9
作者 吴光磊 郭立月 +4 位作者 崔正勇 李勇 尹燕枰 王振林 蒋高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128-5137,共10页
氮素平衡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产量前提下减少氮肥施用量可减少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以晚播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0 kg/hm2(N0)、168.75 kg/hm2(N1)、225 kg/hm2(N2)、281.25... 氮素平衡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产量前提下减少氮肥施用量可减少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以晚播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0 kg/hm2(N0)、168.75 kg/hm2(N1)、225 kg/hm2(N2)、281.25 kg/hm2(N3),每个施氮量水平下设置2个追氮时期处理:拔节期(S1)、拔节期+开花期(S2),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S1)条件下,在225 kg/hm2(N2)基础上增施25%氮肥(N3)对开花期氮素积累总量和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无显著影响;拔节期+开花期追施氮肥(S2)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开花期氮素积累总量和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升高;S2较S1显著提高成熟期籽粒及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花后籽粒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同一施氮量条件下,S2较S1提高了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开花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强度和花后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同一追氮时期条件下,籽粒产量N2与N3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S2较S1提高了晚播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拔节期+开花期追施氮肥,总施氮量225kg/hm2为有利于实现晚播冬小麦高产和高效的最优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冬小麦 氮肥运筹 氮素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被引量:91
10
作者 陈晓光 石玉华 +5 位作者 王成雨 尹燕枰 宁堂原 史春余 李勇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529-3536,共8页
【目的】明确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和多效唑调节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以小麦品种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木质... 【目的】明确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和多效唑调节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以小麦品种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同品种条件下,与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高施氮(300 kg.hm-2)处理降低了茎秆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茎秆木质素含量、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而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PAL、TAL和CAD的活性,木质素含量、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提高,倒伏面积和倒伏程度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抗倒伏指数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木质素含量与PAL、TAL和CA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4CL酶活性相关不显著。【结论】高施氮量处理降低了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和木质素含量,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而施用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和木质素含量,进而增强了茎秆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木质素 酶活性 抗倒伏指数
下载PDF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50
11
作者 刘霞 尹燕枰 +2 位作者 姜春明 贺明荣 王振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17-2121,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处理3 d后,旗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处理3 d后,旗叶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高温处理3 d后,Fv/Fm、Pn、ФPSⅡ和qP均极显著降低,NPQ升高幅度较小.胁迫解除后,灌浆前期(花后8~10d)弱光和高温处理后的旗叶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略有恢复,但灌浆中期(花后15~17 d)处理后的各参数始终呈下降趋势,说明前期处理效应是可逆的,而中期处理加速其衰老进程.用Logistic方程对各处理的籽粒灌浆过程模拟表明,弱光和高温处理后籽粒粒重的降低主要是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所致.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缓增持续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受弱光和高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高温 荧光 灌浆 小麦
下载PDF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旗叶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1
12
作者 姜春明 尹燕枰 +1 位作者 刘霞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以2个耐热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为材料,用塑料薄膜制成增温棚,分别于花后8—10d(T1)和花后15-17d(12)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以2个耐热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山农1391和藁城8901为材料,用塑料薄膜制成增温棚,分别于花后8—10d(T1)和花后15-17d(12)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的旗叶内活性氧防卫系统能更有效地启动,使膜脂过氧化水平有所下降,而T2处理造成的伤害不可恢复。花后28d,与藁城8901相比,山农1391各处理MDA含量较低。T1处理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上升,但CAT活性的上升期晚于SOD,它们协同起保护作用,延缓旗叶的衰老,其中山农1391 SOD活性的上升幅度较大,而且CAT活性的恢复性增加的能力较强;T2处理的SOD活性未见上升,甚至有所下降,CAT活性虽然高于对照,却未能有效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表明SOD在酶保护系统中起核心作用。T1处理降低了POD清除H2O2的能力;T2处理的POD活性大幅上升,可能对叶片起到了伤害作用,加速了旗叶的衰老。因此,小麦的耐热性随花后生育进程而下降,应特别加强灌浆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减轻高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旗叶 高温胁追 膜脂过氧化 衰老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花后高温、弱光及其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霞 穆春华 +2 位作者 尹燕枰 姜春明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7-681,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弱光和温光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中期温光双重胁迫处理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时期3种处理后,单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弱光和温光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中期温光双重胁迫处理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时期3种处理后,单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所致,而灌浆持续期对其影响较小。灌浆进程中籽粒GA3含量的降低或AB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导致平均与最大灌浆速率以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变化的生理原因。对籽粒各内源激素变化速率之间及其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对籽粒灌浆速率的调节作用GA3主要体现在灌浆前期(开花后7~12d)和后期(开花后19~28d);而ABA主要是在灌浆中期(开花后12~19d),且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与ABA之间的关系要比其与GA3的关系相对密切。整个籽粒灌浆过程,ZR和IAA含量变化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弱光 双重胁迫 内源激素 籽粒 灌浆进程
下载PDF
源库调节对灌溉与旱地小麦开花后光合产物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4
14
作者 王振林 贺明荣 +3 位作者 傅金民 田奇卓 尹燕枰 曹鸿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灌溉条件下,减源可使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减库光合速率降低.增降幅度因品种而异.鲁215953、山农48-2、鲁麦14和莱州953等品种减源后光合速率增加较少,但减库后光合速率明显降低;鲁麦15、核生2、D041和太780等品种则相反.旱地无灌溉条... 灌溉条件下,减源可使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减库光合速率降低.增降幅度因品种而异.鲁215953、山农48-2、鲁麦14和莱州953等品种减源后光合速率增加较少,但减库后光合速率明显降低;鲁麦15、核生2、D041和太780等品种则相反.旱地无灌溉条件下,无论源或者库的调节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都比较小.说明源库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除品种外栽培条件特别是水分状况对其有明显影响.减源能增大灌溉小麦光台产物向穗部籽粒的分配比例.鲁215953的增加幅度大于鲁麦15.减库对鲁麦15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较小,但使鲁215953光合产物向穗部籽粒分配减少,向茎鞘分配增多.旱地小麦物质生产分配对减源反应敏感.减源使其物质生产减少,向包括穗部籽粒在内的植株上部器官物质分配减少、而减库对其物质生产的影响甚小.表明穗粒库容并非旱地小麦物质生产的限制因素,但可调节其物质分配.减库使旱地小麦穗粒中物质分配减少,而植株上部营养器官中物质分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源库 光合 物质分配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粒度分布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闫素辉 尹燕枰 +7 位作者 李文阳 梁太波 李勇 邬云海 王平 耿庆辉 戴忠民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2-1096,共5页
以不同耐热性品种济麦20和鲁麦21为材料,于花后5-9d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小麦灌浆期高温对籽粒淀粉的积累、粒度分布及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显著降低籽粒淀粉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提高直链淀粉... 以不同耐热性品种济麦20和鲁麦21为材料,于花后5-9d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小麦灌浆期高温对籽粒淀粉的积累、粒度分布及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显著降低籽粒淀粉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链淀粉比例。高温对济麦20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程度较鲁麦21大。灌浆期高温使小麦籽粒A型淀粉粒的体积、数量和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B型淀粉粒这3指标则显著降低。高温处理后,济麦20籽粒蔗糖合酶(SS)、ADPG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鲁麦21上述酶活性则高于对照。济麦20、鲁麦21籽粒上述酶活性分别于花后15d和20d开始低于对照。与其他淀粉合成相关酶相比,高温对籽粒GBSS活性的影响程度较小。两品种处理间籽粒蔗糖含量及SS、AGPP、SSS和GBSS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其籽粒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灌浆期高温使籽粒淀粉积累量降低,主要因高温抑制了籽粒灌浆中后期的淀粉合成,这是由籽粒蔗糖供应不足和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下降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淀粉 淀粉粒 酶活性
下载PDF
外源ABA和6-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杨东清 王振林 +8 位作者 尹燕枰 倪英丽 杨卫兵 蔡铁 彭佃亮 徐彩龙 崔正勇 刘铁宁 徐海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6-1104,共9页
为深入认识植物激素在小麦抗氧化和调控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以持绿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品种济麦20为材料,在盛花期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考察外源激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为深入认识植物激素在小麦抗氧化和调控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以持绿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品种济麦20为材料,在盛花期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考察外源激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激素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汶农6号旗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籽粒千粒重和产量均大于济麦20,且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济麦20,表明持绿型品种抗氧化能力强,衰老进程较慢,进而获得较高产量。外源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8d旗叶叶绿素含量,提高花后21~35d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花后28~35d旗叶MDA含量。外源ABA降低两品种旗叶玉米素(zR)含量,但提高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了其在花后28~35d的ABA含量。6-BA处理提高旗叶ZR含量及花后7~14dIAA含量,降低济麦20花后2l~35d旗叶ABA含量。外源ABA显著提高汶农6号花后7~21d旗叶SOD活性,喷施ABA对汶农6号旗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济麦20花后7~28dPOD活性,喷施6-BA提高了两品种7~28dSOD、POD和CAT活性。总之,ABA和6-BA处理改变了旗叶内源激素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旗叶衰老,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持绿 激素 抗氧化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粒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17
作者 戴忠民 王振林 +4 位作者 张敏 李文阳 闫素辉 蔡瑞国 尹燕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470,共6页
选用小麦强筋品种德丰3号、德99-3和弱筋品种滨育535和鲁麦21,研究了籽粒中淀粉粒度、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小麦籽粒含有A(>9.8μm)、B(<9.8μm)两种... 选用小麦强筋品种德丰3号、德99-3和弱筋品种滨育535和鲁麦21,研究了籽粒中淀粉粒度、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熟期小麦籽粒含有A(>9.8μm)、B(<9.8μm)两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为0.37~52.60μm。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均表现为双峰分布;淀粉粒的数目表现为单峰分布,其中B型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的99%以上。在强筋品种中,B型淀粉粒所占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而弱筋品种中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相对较高。籽粒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9.8~18.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2.0~9.8μm和<9.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9.8~18.8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与其他粒径范围的淀粉粒体积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淀粉 粒度 粒度分布 品质
下载PDF
弱光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代谢 被引量:35
18
作者 徐彩龙 尹燕枰 +7 位作者 蔡瑞国 王平 李勇 郭俊祥 陈二影 翟学旭 刘铁宁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95-1306,共12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了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多穗型品种济南17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程度弱光响应的差异,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及品种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了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多穗型品种济南17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程度弱光响应的差异,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稳产栽培及品种选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开花期至成熟期分别对两品种进行25%(S1)、50%(S2)和90%(S3)的弱光处理,以正常光照(S0)为对照。结果表明,S1和S2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内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S3处理提高了花后0~6d旗叶叶绿素含量和Fv/Fm,之后显著低于对照;随弱光程度增强旗叶花后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升高,而叶绿素a/b比降低。S2和S3处理显著抑制了旗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旗叶Pn、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而S1处理增强了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了小麦旗叶Pn、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同处理条件下,与泰农18相比,济南17的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光系统II(PSII)活性较强,同时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较慢,膜脂过氧化程度低,使叶片功能免受破坏,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75%光照条件下(S1)的小麦抗氧化酶具有较高活性,叶片膜脂化程度低,抗逆性较强,旗叶Pn高值持续期长,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多穗型品种比大穗型品种更能适应黄淮麦区小麦生育后期光照不足的生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穗型 弱光 光合特性 抗氧化代谢
下载PDF
两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33
19
作者 闫素辉 王振林 +4 位作者 戴忠民 李文阳 付国占 贺明荣 尹燕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以均含有3个Waxy蛋白亚基的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0(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鲁麦21(高直链淀粉含量)为材料,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合成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 以均含有3个Waxy蛋白亚基的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0(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鲁麦21(高直链淀粉含量)为材料,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合成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鲁麦21的上述酶活性均高于济麦20。相关分析表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AGPP、SSS和SBE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积累速率与SS、AGPP和GBSS呈极显著正相关。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发现,支、直链淀粉最终积累量的高低取决于积累启动时间的早晚和积累速率的高低,而积累持续期的调节作用较小。直链淀粉的积累速率除受GBSS活性影响外,还受SS和AGPP活性的影响,其中,GBSS活性的变化与2个品种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的变化情况基本吻合。籽粒灌浆后期的GBSS活性对直链淀粉最终积累量的调节作用大于灌浆前期,说明对同时具有3个Waxy蛋白亚基的不同品种,Waxy蛋白亚基表达量(GBSS活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品种间籽粒直链淀粉含量较大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籽粒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杨延兵 高荣岐 +2 位作者 尹燕枰 张春庆 李圣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水平和追氮时期的响应,以两个强筋品种济南17和PH82-2-2以及两个筋力弱的品种PH97-4和PH97-5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施氮量、施氮时期三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水平和追氮时期的响应,以两个强筋品种济南17和PH82-2-2以及两个筋力弱的品种PH97-4和PH97-5为材料进行了品种、施氮量、施氮时期三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氮收获量。起身期追肥比抽穗期追肥产量和氮收获量显著提高;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对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反应不尽一致,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的两个品种济南17和PH97-4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PH82-2-2和PH97-5在高施氮量下抽穗期追肥蛋白质含量比起身期追肥提高0.6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的湿面筋含量、籽粒容重和硬度在不同施氮量下差异不显著。沉淀值、降落值对施氮处理不敏感;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抽穗期追肥吸水率提高0.7个百分点,但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降低1.39min和0.61min;不同品种的粉质特性差异显著。运筹氮肥能改善小麦加工品质,但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籽粒产量 品质性状 氮肥 品质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