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HBV DNA的关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尹玉竹 谌小卫 +2 位作者 李小毛 侯红瑛 史众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HBVDNA含量对HBV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3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发生宫内感染的为病例组,余为对照组,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HBVDNA含量对HBV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3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发生宫内感染的为病例组,余为对照组,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30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有22例发生宫内感染。其中HBsAg阳性7例,HBVDNA阳性18例,HBsAg和HBVDNA均阳性的3例,总的HBV宫内感染率为9.6%(22/230)。(2)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仅HBVDNA浓度分级有统计学意义,OR为1.57(1.12-2.21)。(3)230例HBsAg阳性孕妇中HBVDNA阳性者119例,发生宫内感染18例,感染率为15.1%(18/119),并且当孕妇血清HBVDNA浓度≥107copies/ml时,HBV宫内感染率显著增加,(χ2=7.92,P<0.05)。结论孕妇血清HBVDNA浓度分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当HBVDNA浓度≥107copies/ml时,其宫内感染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宫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36
2
作者 尹玉竹 谌小卫 +2 位作者 李小毛 侯红瑛 周水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测量76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测量76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胖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P<0.01和P<0.05),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孕前消瘦孕妇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理想体重和肥胖的孕妇(P<0.01),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2)无论孕前体重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3)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孕前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孕前理想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孕前消瘦和肥胖的孕妇随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病率也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出生体重 巨大胎儿 体重增长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下载PDF
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尹玉竹 周水生 +2 位作者 吴玲玲 黄建林 张培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6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SLE控制期和缓解期达6个月以上怀孕者为指导性妊娠组(32例);SLE活动期...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6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SLE控制期和缓解期达6个月以上怀孕者为指导性妊娠组(32例);SLE活动期怀孕者以及孕期新发SLE的病例为非指导性妊娠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①指导性妊娠组孕期SLE的活动率和泼尼松用量分别为15.6%和9.6±1.1mg/d明显低于非指导性妊娠组100%和24.1±18.2mg/d(P=0.000,P=0.012)。②指导性妊娠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抗dsDNA抗体等指标的异常率均较非指导性妊娠组明显降低(P=0.003,P=0.004,P=0.021)。③指导性妊娠组无一例母婴死亡;非指导性妊娠组产妇死亡1例,胎儿丢失5例。指导性妊娠组的活产率(100%)较非指导性妊娠组(64.3%)明显升高(P=0.001);胎儿丢失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0和18.8%,较非指导性妊娠组35.7%和50.0%明显降低(P=0.001,P=0.030)。结论: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孕期是否出现狼疮活动以及妊娠结局,尤其是胎儿结局影响较大,选择在SLE病情稳定半年以上计划怀孕,妊娠结局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时机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结局 泼尼松
下载PDF
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胰岛素抵抗与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尹玉竹 李小毛 +2 位作者 侯红瑛 谌小卫 史众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妊娠晚期妇女108例,其中GDM妇女48例,糖耐量正常(NGT)妇女60例,进行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测定。... 【目的】探讨孕晚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妊娠晚期妇女108例,其中GDM妇女48例,糖耐量正常(NGT)妇女60例,进行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FI),比较两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差别。【结果】(1).两组妇女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ISI、IF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GDM组明显高于NGT组,而血脂水平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NGT组的ISI与IFI呈正相关(r=0.63,P=0.001),而GDM组的ISI与IFI不相关(r=0.24,P=0.15)。(3).以ISI均数将GDM妇女进行分组,高ISI的GDM妇女,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均高于NGT组(P<0.05).低ISI的GDM妇女,其胰岛素抵抗也高于NGT组,但胰岛素分泌能力与NGT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高ISI组与低ISI组两组GDM妇女相比,前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能力均较后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NGT孕妇相比:(1)GDM妇女胰岛素抵抗异常增高;(2)胰岛素分泌能力是否增加,在不同的GDM妇女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性 胰岛素分泌功能
下载PDF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尹玉竹 谌小卫 +2 位作者 侯红瑛 古健 李小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0-281,290,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 378名孕妇在孕 2 4~ 34周作 5 0g葡萄糖激发试验 ,阳性者再作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 378名孕妇分糖代谢正常组 (包括 5 0 g葡萄糖激发试验和75g葡...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 378名孕妇在孕 2 4~ 34周作 5 0g葡萄糖激发试验 ,阳性者再作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结果将 378名孕妇分糖代谢正常组 (包括 5 0 g葡萄糖激发试验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 ) ,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 ,对这 3组孕妇及围生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分别为 3 1%和 6 3%。妊娠期糖尿病组早产、酮症酸中毒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但与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间无差别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 ,而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两组间无差别。【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孕妇和围生儿的患病率 ,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妊娠并发症 葡萄糖耐受不良
下载PDF
孕期体重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44
6
作者 尹玉竹 李小毛 +2 位作者 侯红瑛 谌小卫 张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对5 0 4名孕妇进行5 0g葡萄糖激发试验,阳性者再作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5 0 4名孕妇分为GDM组16例和正常孕妇组4 88例。由专人询问孕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 ...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对5 0 4名孕妇进行5 0g葡萄糖激发试验,阳性者再作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5 0 4名孕妇分为GDM组16例和正常孕妇组4 88例。由专人询问孕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 ,分娩前测量体重,计算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对不同孕前BMI孕妇GDM的发病率,以及GDM孕妇与正常孕妇体重特征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1.5 0 4名孕妇发生GDM 16例,发病率为3.2 %。孕前BMI≥2 4的肥胖孕妇有30例,发生GDM者4例,而BMI<2 4的非肥胖孕妇为4 74例,发生GDM者12例,肥胖组GDM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 <0 .0 1)。2 .GDM孕妇平均孕前BMI为2 2 .4±2 .77,平均孕前腰围为71.9±6 .1cm ,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分别为19.9±2 .2和6 7.1±5 .3cm ,(P <0 .0 5 )。5 0 4名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6 .2±4 .3kg ,GDM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6 .8±6 .4kg ,正常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6 .1±4 .3kg ,两组相比无差别,(P >0 .0 5 )。结论 孕前肥胖是GDM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孕前肥胖孕妇的指导和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妊娠 糖尿病 肥胖
下载PDF
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前S和S区基因突变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尹玉竹 张培珍 +2 位作者 章钧 周瑾 侯红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前S(前S1和前S2)及S区的基因突变模式和基因分型,为从病毒因素探讨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失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DNA≥105 IU/mL的孕妇41例,提取血清HBV DNA,靶向设计HBV... 【目的】研究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前S(前S1和前S2)及S区的基因突变模式和基因分型,为从病毒因素探讨HBV母婴传播免疫阻断失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DNA≥105 IU/mL的孕妇41例,提取血清HBV DNA,靶向设计HBV各基因型的前S及S区通用引物,经PCR扩增测序进行序列分析,检测和分析前S及S区基因的突变情况,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在41例样本中,共有29例(70.73%)样本存在前S1、前S2及S区基因突变,突变方式以碱基置换为主;前S1、前S2及S区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8.96%、9.88%和3.24%,前S1和前S2区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S区(P<0.05)。②对41例样本根据S区点突变的特点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树簇集分析,结果B基因型22例,C基因型19例,两基因型在全S区的基因突变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基因型分别形成独立的簇集,簇集间同源性<90%,但簇集内B、C两个基因型的同源性分别达96%和95%。【结论】①HBV-DNA高水平孕妇的HBV前S及S区的基因突变普遍存在,突变形式以碱基置换为主,突变频率以前S1和前S2区常见,S区则相对稳定;②不同HBV基因型间同源性差异较大,按HBV不同基因型分别进行前S和S区基因突变模式的分析将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定量 前S和S基因区 基因突变 基因型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尹玉竹 李国梁 +6 位作者 尹玉竹 李小毛 尹玉竹 侯红瑛 尹玉竹 廖康 尹玉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4期67-68,76,共3页
目的 :确定细菌性阴道病 (BV)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情况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 :以四项临床诊断指标中符合 3项并阴道涂片革兰染色细菌评分≥ 7分作为BV的诊断标准 ,对 40 6名初次产检的孕妇进行BV的筛查 ,追踪其中 34名单纯合并BV者和... 目的 :确定细菌性阴道病 (BV)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情况及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 :以四项临床诊断指标中符合 3项并阴道涂片革兰染色细菌评分≥ 7分作为BV的诊断标准 ,对 40 6名初次产检的孕妇进行BV的筛查 ,追踪其中 34名单纯合并BV者和 2 5 2名无BV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 妊娠期BV的发病率为 11 82 % ,其在中孕早期的患病率为9 72 % ,孕晚期患病率为 14 2 8%。 2 有BV组的早产、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 14 71%、8 82 %和 5 5 88% ,高于无BV组 ,分别为 3 17%、0 79%和 34 13 % ,P =0 .0 0 7、P =0 .0 13、P =0 .0 2 3。结论 :BV是妊娠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 ,其与早产、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有必要对孕妇进行BV的筛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病 细菌性 妊娠结局 分娩 早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尹玉竹 李小毛 +2 位作者 谌小卫 侯红瑛 史众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8期48-48,88,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230对,分别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分析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结果①23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230对,分别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含量,分析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结果①230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有22例发生宫内感染,其中HBsAg阳性7例(3.0%),HBV-DNA阳性18例(7.8%),HBsAg和HBV-DNA均阳性的3例,总的HBV宫内感染率为9.6%(22/230)。②HBsAg单阳性孕妇138例,其HBV宫内感染率为5.1%(7/138);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92例,其HBV宫内感染率为16.3%(15/9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8.1,P<0.05)。③HBV DNA阳性孕妇119例,其宫内感染率为15.1%(18/119),HBV DNA阴性孕妇111例,其宫内感染率为3.6%(4/111),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8.8,P<0.05)。结论HBV宫内感染率为9.6%,HBeAg阳性和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宫内感染率 HBSAG阳性孕妇 HBV-DNA含量 HBV-DNA阳性 临床研究 HBeAg阳性 HBV血清标志物 高危因素 PCR法检测
下载PDF
HBV基因型、前S/S基因突变与HBV母婴传播免疫预防失败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玉竹 张培珍 +2 位作者 腾奔琦 周瑾 侯红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前S/S基因突变与HBV母婴传播免疫预防失败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1010IU/L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以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预防失败将孕妇分为免疫预防失败组(15例)和免疫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前S/S基因突变与HBV母婴传播免疫预防失败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1010IU/L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以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预防失败将孕妇分为免疫预防失败组(15例)和免疫预防成功组(45例),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对2组孕妇血中HBV进行基因分型和前S/S基因突变的检测,对比分析2组的不同。结果:(1)基因型:2组孕妇血中HBV的基因型均为B和C型,均以B型为主,2组基因型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突变率:HBV前S/S基因2个片段的突变率在免疫预防失败组与免疫预防成功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基因型与C基因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同一基因型内,2个片段的突变率在免疫预防失败组与免疫预防成功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V前S/S基因2个片段的遗传树分析也显示不同基因型的基因突变率不同,但同一基因型的突变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突变热点:在免疫失败组的4个病例中发现4个突变热点:529G-A、530A-G、826A-G1和166het-dupC各1例;在免疫成功组的6个病例中发现3个突变热点:A530T 1例,A530G 2例,T531C 3例。结论:(1)不同HBV基因型间前S/S基因突变率不同。(2)HBV前S/S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但并不是每个突变都与母婴传播免疫失败有关,仅分析基因突变率对研究免疫失败并无意义,寻找与免疫失败有关的特异性突变位点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免疫预防失败 突变
下载PDF
胎儿型纤维连接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玉竹 李国梁 《新医学》 1999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胎儿型 纤维连接蛋白 胎膜早破 子痫 诊断
下载PDF
血清IL-6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玉竹 谌小卫 +2 位作者 侯红英 李小毛 张新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50-50,6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胎膜早破孕妇46例(其中早产早破组22例,足月早破组24例),和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其中未足月对照组22例,足月对照组28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L-6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胎膜早破孕妇46例(其中早产早破组22例,足月早破组24例),和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其中未足月对照组22例,足月对照组28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L-6含量,分娩时取部分胎盘胎膜组织送病检。结果胎膜早破孕妇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为52.4%(24/46)。早产早破组与足月早破组血清IL-6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早产早破组还是足月早破组,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IL-6水平均高于无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者及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白细胞介素-6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与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相关性
13
作者 尹玉竹 张培珍 +1 位作者 章钧 侯红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3-876,942,共4页
【目的】探讨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热点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000 U/mL的孕妇,以所分娩的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将孕妇分为免疫失败组(19例)... 【目的】探讨BCP、PreC和C区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热点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选取血清HBsAg阳性且HBV DNA定量>1000 U/mL的孕妇,以所分娩的新生儿是否发生免疫失败和孕妇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将孕妇分为免疫失败组(19例)和对照1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107U/mL,48例)、对照2组(免疫成功且HBV-DNA定量<1.0×107U/mL,38例)。对3组孕妇血中HBV进行BCP/PreC/C区基因PCR扩增和测序,比较3组的突变率和突变位点的不同。【结果】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HBV DNA定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对照2组(P<0.05);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免疫失败组与对照1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2组(P<0.05)。突变热点ntA1762T、ntG1764A、ntG1896A在3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P/PreC/C区基因突变率与HBV DNA定量有关,但未见其与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有明显相关性;也未见tA1762T、ntG1764A、ntG1896A等突变热点与免疫失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突变 母婴传播 免疫失败
下载PDF
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14
作者 尹玉竹 谌小卫 +2 位作者 李小毛 侯红瑛 古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 :探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孕 6~ 10周、年龄 18~ 36岁、自愿人流而无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健康妇女 998例 ,人流前 1h均口服米索前列醇 40 0 μg ,然后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 499例 ,镇痛组人流... 目的 :探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孕 6~ 10周、年龄 18~ 36岁、自愿人流而无禁忌证和并发症的健康妇女 998例 ,人流前 1h均口服米索前列醇 40 0 μg ,然后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 499例 ,镇痛组人流术前行 1%利多卡因 5ml宫颈旁神经阻滞 ,同时予静推安定 10mg。对照组不予镇痛直接手术。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和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 :镇痛组和对照组相比 ,镇痛效果显著 (P <0 0 1) ,宫颈明显松弛 (P <0 0 1) ,人流综合征反应明显减少 (P <0 0 1) ,而术中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静推安定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用于人工流产术 ,是一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 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 临床应用 镇痛
下载PDF
早产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小毛 许成芳 +2 位作者 杨越波 尹玉竹 侯红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就目前早产处理的常规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快速输液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宫缩抑制剂、促胎肺成熟药物及分娩处理等作一综述。其中着重介绍宫缩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 ,包括作用机制、用药方法、效果。
关键词 进展 早产 治疗 宫缩抑制剂 抗生素 快速输液 促胎肺成熟
下载PDF
292例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小毛 尹玉竹 +3 位作者 杨越波 蔡柳洪 滕奔琦 梅志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7月间分娩的早产 2 92例 ,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 (2 5 0例 )和人工早产 (42例 ) ,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 2 95例相比 ,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7月间分娩的早产 2 92例 ,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 (2 5 0例 )和人工早产 (42例 ) ,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 2 95例相比 ,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 ;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 ,剖宫产率最高 ,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 ;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 ,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 ;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早产 人工早产 危险因素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初次产检孕妇对HBV感染和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9
17
作者 韩振艳 白小艺 +2 位作者 张媛 尹玉竹 侯红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目的】了解初次产检的孕妇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母婴传播防治措施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择在2014年5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门诊初次产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发放"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调... 【目的】了解初次产检的孕妇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母婴传播防治措施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择在2014年5月至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门诊初次产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发放"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知识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匿名填写问卷后回收。调查这些孕妇对乙肝病毒感染和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对HBV母婴传播防治措施的态度,并分析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1.8%(459/500)。(2)11项乙肝相关知识的题目总分为11分,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为6.09±3.29。对乙肝的并发症及母婴传播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的知晓率约50%;对乙肝疫苗的知晓率为65.3%;对乙肝传播途径包括通过血液传播、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母婴传播、不安全的针头或尖锐物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72.0%、48.9%、75.9%和66.3%。(3)6项对乙肝母婴传播防治措施态度的题目总分为6分,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为3.84±1.50。80%以上的孕妇愿意在妊娠期筛查乙肝、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发生HBV感染,为了降低母婴传播,83.1%的孕妇愿意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仅有16.2%的孕妇愿意妊娠期接受药物治疗。(4)大学或大学以上教育程度是取得乙肝知识高分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6,95%CI:2.95~12.06)。较高的教育程度是预测取得态度高分的独立影响因素,与初中或初中以下教育程度比较,高中和大学或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OR值分别为1.90(95%CI:1.01~3.55)和2.50(95%CI:1.44~4.33)。【结论】虽然教育程度是影响受访者乙肝知识和对母婴阻断措施态度的独立因素,但初次产检孕妇对于乙肝相关知识的了解存在明显不足,需要继续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妊娠 知识 态度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谌小卫 杨越波 +2 位作者 范建辉 尹玉竹 侯红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产后 5d及 42d雌二醇、孕酮、催乳素变化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 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 ,使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分娩前后血清催乳素 (PRL)、孕酮 (P)及雌二醇 (E2 )水平的变化。【结果】抑郁组... 【目的】研究产后 5d及 42d雌二醇、孕酮、催乳素变化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 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 ,使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分娩前后血清催乳素 (PRL)、孕酮 (P)及雌二醇 (E2 )水平的变化。【结果】抑郁组产后 5d ,42d血清PRL高于对照组 ,产后 5dP高于对照组 ,产前E2 抑郁症组高于对照组 ,产后 5d ,42d与产前E2 的差值 ,抑郁症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胎盘娩出后 ,雌二醇、孕酮及催乳素的改变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血液 雌二醇 孕酮 催乳素
下载PDF
声学造影在不全流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新玲 郑荣琴 +3 位作者 黄冬梅 李凯 尹玉竹 黄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早孕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不全流产的患者,采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区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所有患者造影后...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早孕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不全流产的患者,采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区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所有患者造影后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残留物为绒毛及蜕膜组织时超声造影可见局灶性血流灌注异常丰富区,残留组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机化组织则表现为点条状血流灌注;而凝血块或变性坏死组织造影时无血流灌注呈无回声。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不全流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造影检查 流产 不全 声诺维 实时造影匹配成像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侯红瑛 李小毛 +3 位作者 谌小卫 滕奔琦 杨越波 尹玉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30 8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 ,新式剖宫产术组 15 4例 ,与同期下腹部 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15 4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30 8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 ,新式剖宫产术组 15 4例 ,与同期下腹部 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15 4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术后并发症 新式剖宫产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