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快速路瓶颈区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胜超 许润民 +1 位作者 张毅 李志恒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3,共7页
中国的城市快速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中国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入口之间距离相对较短,且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经常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相连,因此在欧美成功应用的快速路匝道控制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本文详细描述了如何在仿真中... 中国的城市快速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中国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入口之间距离相对较短,且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经常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相连,因此在欧美成功应用的快速路匝道控制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本文详细描述了如何在仿真中设置模型参数,使得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在具体阐述自适应与协同信号控制策略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各种方案在匝道入口、出口辅路和出口下游交叉口的具体部署方案.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和协同控制策略能够提高瓶颈区域道路通行能力8%-9%,有效地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自适应信号控制 协同信号控制 瓶颈区域 快速路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信号管理与控制平台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尹胜超 李志恒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9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分析现有交通信号系统的特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对现有信号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综合利用交通流数据、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管理水平为目标,设计了1种集成的交通信号控制平台,并给出了平台在北京市交通信号管理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控制平台 系统集成 交通数据融合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伪色彩图的网络交通状态观测分析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段后利 李志恒 +2 位作者 李力 张毅 尹胜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46-52,共7页
针对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对于宏观交通状态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范围交通状态观测分析方法.首先依据路网中各个路口的综合交通状态值,利用逐点内插法,得到整个路网范围内各个路口之间区域的虚拟交通状态值,并通过状态值到色彩... 针对城市交通管理控制中对于宏观交通状态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范围交通状态观测分析方法.首先依据路网中各个路口的综合交通状态值,利用逐点内插法,得到整个路网范围内各个路口之间区域的虚拟交通状态值,并通过状态值到色彩值之间的映射,变换生成直观生动描述大范围路网交通状态的交通状态伪色彩图;接着利用Otsu图像分割算法,将交通状态伪色彩图进行分割,自动发现其中的拥堵区域;随后利用基于梯度的光流法,提取出图中呈现出的典型交通状态演化模式,用于指导宏观交通管理和控制;最后,利用北京市实际的交通数据进行的仿真研究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色彩图 城市交通网络 交通状态分析 图像分割 光流法
下载PDF
北京城市网络交通流混合流量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恒 尹胜超 +3 位作者 田野 李力 赵志强 吉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针对北京城市网络交通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流量模型,通过三类交通流量的组合得出:M型日均流量、振荡幅值符合时变Super-Gaussian分布的分形随机波动和到达率符合Poisson分布的流量"尖峰",以此来描述实际的交通... 针对北京城市网络交通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流量模型,通过三类交通流量的组合得出:M型日均流量、振荡幅值符合时变Super-Gaussian分布的分形随机波动和到达率符合Poisson分布的流量"尖峰",以此来描述实际的交通流.通过该模型得出北京市交通流数据的去日平均概要曲线,对去日概要曲线进行离差统计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观察的交通流"尖峰"现象,这种现象和Internet通讯流的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对交通流"尖峰"的到达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尖峰"到达时间间隔呈负指数分布,并且这种随机波动具有与高速公路交通流相似的多分形特性.对交通流"尖峰"的认识和其到达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理解城市交通流复杂现象的起因和特性,提高交通流预测和仿真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理论 统计分析 混合流量模型
下载PDF
路面状况指数自动生成算法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符合鹏 王建伟 尹胜超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4年第6期6-9,共4页
路面状况指数是评价道路情况的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破损等参数,而现在它的测量还大都依据人工判定.本文提出了基于基准面的路面车辙指数测量算法与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破损参数检测算法,并开发了检测多种路面状况的... 路面状况指数是评价道路情况的标准,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破损等参数,而现在它的测量还大都依据人工判定.本文提出了基于基准面的路面车辙指数测量算法与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破损参数检测算法,并开发了检测多种路面状况的软件,实现了道路状态的全自动检测.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路线状况的全自动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状况指数 路面车辙 路面破损 全自动检测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Vehicle Departure Headways in Beijing and Atlanta
6
作者 尹胜超 苏岳龙 +3 位作者 王超 姚丹亚 李力 张毅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s make the vehicle departure headways in Beijing, China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tlanta, USA. Urban traffic flows in China are often hindered by pedestrians at intersections and queui...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s make the vehicle departure headways in Beijing, China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tlanta, USA. Urban traffic flows in China are often hindered by pedestrians at intersections and queuing vehicles often cannot be totally discharged during the green time, so mos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re over-saturated in the day time.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departure headway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vehicles in Beijing depend heavily on the start-up situations (with or without interference). The departure headways of the 3rd to 5th vehicles in Beijing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in Atlanta. 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departure headways after the 5th vehicl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Atlanta. Thes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conventional delay estimate methods and signal control algorithms may not fit Chinese scenarios, which makes imported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not work well in China without calib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arture headway vehicle queuing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原文传递
Sum-of-Squares Design Method for Four-Parameter Lag-Lead Compensator
7
作者 李志恒 尹胜超 +1 位作者 张毅 李力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732-734,共3页
The four-parameter lag-lead compensator design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most approaches have been either trial-and-error or only for special ca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trial-... The four-parameter lag-lead compensator design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most approaches have been either trial-and-error or only for special ca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n-trial-and-error design method for four-parameter lag-lead compensators. Here, the compensator design problem is formulated into a polynomi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um-of-squares (SOS) techniques. This result not only provides a useful design method but also shows the power of the SOS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lead compensator polynomi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sum of squares (SOS)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D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