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4 位作者 陈铁晖 李晓庆 黄少芬 章叶发 钟文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5-868,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10个监测点选取2276例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率,采用Rao-Scott χ^(2)检验...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10个监测点选取2276例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率,采用Rao-Scott χ^(2)检验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率为17.6%,女性患病率(20.6%)高于男性(1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家庭年收入≥5万、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知晓自身高血压患病是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采取高血压控制措施、水果每日1次及以上可能会降低肾损伤的风险。结论福建省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率与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密切相关,需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肾损伤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伤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修全 陈铁晖 +4 位作者 林熙 尹艳榕 李晓庆 黄少芬 钟文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9-592,596,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成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10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6114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采用Rao-Scottχ2检验和... 目的了解福建省成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10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6114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采用Rao-Scottχ2检验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分析患病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1.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男性、30岁及以上、有害饮酒、每日静态时间4~8小时、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可能会增加成人高血压的风险,而高中/中专/技校、离退休人员、每天吸烟与重型吸烟、碳酸饮料饮用每周1次及以上、每日静态时间大于8小时、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可能会降低成人高血压的风险。结论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后期需针对30岁及以上、有害饮酒、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情况 影响因素 复杂抽样
下载PDF
福建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人群死亡的影响
3
作者 黄少芬 钟文玲 +2 位作者 尹艳榕 李志红 林修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0-834,共5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人群死亡水平和趋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3月福建省66个县区的死亡个案,以2020年1月24日启动一级响应为干预分界点,使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interrupted time... 目的研究福建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人群死亡水平和趋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3月福建省66个县区的死亡个案,以2020年1月24日启动一级响应为干预分界点,使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interrupted time-series,ITS)分析启动一级响应对每日死亡数的瞬时水平和长期趋势的影响。结果ITS分析结果显示:启动后,总死亡的每日死亡数即刻上升了78.084例(P<0.05),随后每日死亡数呈下降趋势(P<0.05),斜率为-1.814例/日;≥65岁老年人每日死亡数的瞬时水平增加73.060例(P<0.05),随后每日死亡数呈下降趋势(P<0.05),斜率为-1.693例/日;心脏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每日死亡数分别即刻上升了24.041例和9.274例(P<0.05),其斜率较启动前分别降低了0.344例/日和0.133例/日(P<0.05);肺炎和交通事故的每日死亡数瞬时水平下降了2.157例和4.362例(P<0.05),其斜率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启动一级响应,福建省肺炎和交通事故死亡水平瞬时降低,心脏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有降低趋势,但是应注意其对老年人和主要慢性病患者的瞬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死亡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福建省心血管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黄少芬 杨文静 +4 位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李晓庆 陈铁晖 钟文玲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 建立福建省心血管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福建省制定因地制宜的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并结合文献研究,初步建立心血管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2021年1... 目的 建立福建省心血管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福建省制定因地制宜的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并结合文献研究,初步建立心血管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选取相关专业领域的40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按照各指标得分中位数≥8且四分位数间距≤2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维度和各指标的权重。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和福建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比较福建省各市心血管疾病流行、危险因素暴露和防控情况三个维度的得分。结果 福建省心血管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心血管疾病救治情况、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构成,包括15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层次分析法获得的5个维度的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危险因素防控情况0.294 5、心血管疾病救治情况0.207 2、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0.180 2、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0.164 6、危险因素暴露情况0.153 5。根据该评价体系,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厦门市心血管疾病流行、危险因素暴露和防控情况总分最高(39.37分),漳州市最低(19.53分)。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福建省心血管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为全面评估福建省人群心血管健康进而制定因地制宜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福建省
原文传递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趋势模型构建
5
作者 王登炜 黄少芬 +2 位作者 尹艳榕 陈铁晖 钟文玲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情况,探索适用的趋势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长短期记忆(... 目的分析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情况,探索适用的趋势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拟合2014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数据,对2021年7—12月死亡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验证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年报告率呈下降趋势(AAPC=-6.29%,P<0.001)。模型比较LSTM网络预测准确度最好,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0.0705、0.0612、8.72%。结论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LSTM网络可用于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的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死亡率 趋势 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 支持向量回归 长短期记忆网络
原文传递
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尹艳榕 陈婧瑜 +4 位作者 钟文玲 陈铁晖 章叶发 杨泽 林修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7-600,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吸烟人群CO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福建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86名... 目的了解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吸烟人群CO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福建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86名≥40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将其中≥40岁男性吸烟者1989人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SAS 9.4软件,利用复杂抽样加权方法估计COPD患病率,并进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21.54%,农村(22.76%)高于城市(20.27%)。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室内空气污染情况、BMI分类、每日吸烟量人群的COPD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人群COPD加权患病率随年龄、烟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与40~49岁组相比,50~、60~和70~岁组的OR值分别为2.58、4.48、4.95)、家族史(OR=1.42)、体重较轻(OR=2.28)、每日吸烟量30支及以上(OR=1.55)和吸烟年限≥50年(OR=3.81)与COPD患病高风险相关;超重(OR=0.53)、肥胖(OR=0.33)与COPD患病低风险相关,与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相比,职业为国家机关、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OR=0.30)与COPD患病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福建省≥40岁男性吸烟人群COPD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老年人、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和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低BMI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COPD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人群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根本死因推断模型
7
作者 方欣 黄少芬 +2 位作者 钟文玲 尹艳榕 陈铁晖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7-10,42,共5页
目的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探索自动推断根本死因的可行性,为死因监测工作提供自动化工具。方法利用2016—2021年福建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经专家审核的死亡报告数据,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根本死因推断模型,通过训练、验证和测试确定最终... 目的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探索自动推断根本死因的可行性,为死因监测工作提供自动化工具。方法利用2016—2021年福建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经专家审核的死亡报告数据,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构建根本死因推断模型,通过训练、验证和测试确定最终模型;用准确率、加权查准率、加权查全率和F1分数评价模型性能。结果根本死因推断模型的验证集推断准确率达93.5%。测试集推断准确率为87.8%,加权查准率87.3%,加权查全率87.8%,加权F1分数为0.88。结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根本死因推断模型具有较好性能,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在辅助提升死因监测工作质量上能够发挥作用,降低人工审核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死因 推断模型 机器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原文传递
2018年福建省成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林修全 陈铁晖 +4 位作者 林熙 尹艳榕 李晓庆 黄少芬 钟文玲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490,共6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成人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措施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2019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6 248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身... 目的 了解福建省成人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措施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2019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6 248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信息。采用SPSS 24.0和SAS 9.4统计软件估计加权患病率及其95%CI,采用Rao-Scott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趋势检验。结果 福建省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1.5%、10.5%、33.9%、12.3%和38.0%;男性高血压、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福建省成人现在吸烟率、重型吸烟率、饮酒率和缺乏身体活动率分别为23.5%、13.9%、45.2%和16.8%,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现在吸烟率和重型吸烟率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福建省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仍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慢性病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12—2019年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情况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祥炬 钟文玲 +5 位作者 陈铁晖 林熙 李晓庆 陈婧瑜 尹艳榕 郑奎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落实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9年福建省各设区市支持性环境(... 目的了解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落实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二阶段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9年福建省各设区市支持性环境(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健康一条街、健康主题公园和其他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采用Excel 2016和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的总数为1 852个。其中健康社区481个、健康单位220个、健康学校104所、健康食堂212个、健康餐厅183个、健康步道121条、健康小屋430个、健康一条街31条、健康主题公园60个、其他健康支持性环境10个。从趋势上看,2012—2019年间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呈现波浪型趋势。从不同区域来看,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建设数量最多达569个,其次为三明市274个,建设数量最少的为龙岩市和宁德市,分别为36和39个。结论福建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省内不同区域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不均衡,内陆地区和部分沿海地区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健康支持性环境 健康促进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的福建省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少芬 钟文玲 +4 位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姜莹莹 毛凡 周脉耕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5期394-400,共7页
目的基于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2017)研究,综合评价福建省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和防治水平。方法利用中国CHI(2017)分省研究结果,分析福建省CHI得分及指数各个维度得分情况。指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健康水平越好。结果2017年福建... 目的基于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2017)研究,综合评价福建省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和防治水平。方法利用中国CHI(2017)分省研究结果,分析福建省CHI得分及指数各个维度得分情况。指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健康水平越好。结果2017年福建省CHI得分61.6分,全国排名第5名。二级指标中,心血管疾病早死概率、患病率、救治结局和政策得分分别为88.5、86.1、71.0和90.1,排名均在前5位,而行为危险因素、成功戒烟率、救治能力得分分别为39.6、31.7和29.6,排名均靠后。三级指标中,14个指标全国排名靠后,分别是吸烟率(29.3%)、身体活动不足率(19.6%)、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52.1%)、高脂血症患病率(34.4%)、血脂检测率(28.3%)、糖尿病控制率(25.9%)、成功戒烟率(8.0%)、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医生数量(184.6名/100万人)、床位数量(703.7个/100万人)、导管室数量(0.4个/100万人)、急救车数量(48.5辆/100万人)、胸痛中心数量(0.1个/100万人)、疾控人员数(1.18名/万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7.87%)。结论福建省应针对心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情况、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防控、救治能力、居民健康素养等指标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以改善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健康评价 综合指数 福建省
原文传递
福建省2005和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瑶 黄少芬 +2 位作者 林修全 钟文玲 尹艳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5年和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负担和变化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福建省死因监测及统计年鉴等数据,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描述消化系统疾病负担状况。结果 2015年福建省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3 ...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5年和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负担和变化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福建省死因监测及统计年鉴等数据,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描述消化系统疾病负担状况。结果 2015年福建省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3 006例,较2005年减少2.8%。标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11.35/10万降至2015年的7.99/10万,下降29.6%。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过早死亡寿命年(YLL)分别为10.93万人年、6.01万人年和4.92万人年,与2005年相比,分别上升了3.0%、46.9%和下降了24.5%。消化性溃疡和胰腺炎的DALY均较2005年下降,其他消化系统疾病DALY较2005年上升15.0%。≥45岁组消化系统DALY占总人群比例,由2005年68.1%上升至2015年79.8%。结论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却有所升高,故不能忽视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疾病负担 流行特征 福建省
原文传递
2013年福建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修全 钟文玲 +3 位作者 黄少芬 朱瑶 李晓庆 尹艳榕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分析2013年福建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福建省数据,采用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标化率等指标,描述福建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现状与变化... 目的分析2013年福建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福建省数据,采用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标化率等指标,描述福建省人群伤害疾病负担现状与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福建省人群因伤害死亡24 187例,死亡率为62.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30/10万,伤害造成的DALY为101.56万人年,YLL、YLD分别为89.59万人年、11.97万人年。福建省人群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倒、自残、溺水和暴露于机械力,其死亡人数依次为7 648、6 479、4 141、1 616、1 161例。按DALY排序,前5位伤害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倒、自残、溺水、暴露于机械力,导致的DALY依次为36.96万人年、19.40万人年、14.17万人年、8.54万人年、7.42万人年。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倒的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分别上升11.64%、 33.26%,而标化DALY率均下降。伤害DALY负担最重的年龄为20~24岁组,其次为25~29、40~44、45~49、35~39和30~34岁组。结论伤害给福建省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道路交通伤害、意外跌倒的标化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应进行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伤害 道路交通伤害 意外跌倒 自残
原文传递
2015年福建省死因谱变化及期望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修全 钟文玲 +3 位作者 李文燕 黄少芬 朱瑶 尹艳榕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探讨2015年福建省死因谱变化及主要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5(GBD 2015)中的福建省死亡数据,结合福建省2005—2015年死因监测等相关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分析变化趋势,并根据简略寿命表法,计算去死因期... 目的探讨2015年福建省死因谱变化及主要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5(GBD 2015)中的福建省死亡数据,结合福建省2005—2015年死因监测等相关数据,计算标化死亡率,分析变化趋势,并根据简略寿命表法,计算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5年福建省常住居民死亡数为241887例,死亡率628.02/10万,标化死亡率635.39/10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为主(占85.82%);与2005年相比,2015年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呈上升趋势,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道路交通伤害和自杀及后遗症呈下降趋势,脑血管病稳居第1位死因;在导致期望寿命损失的疾病中,脑血管病的影响最大(2.22岁),缺血性心脏病次之(1.55岁),前10位死因累计导致8.11岁的期望寿命损失。结论2015年福建省死因谱已改变,应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道路交通伤害的防控,以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谱 期望寿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脑血管病 癌症
原文传递
三明市大气颗粒物与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艳榕 钟文玲 +7 位作者 林丽钦 林修全 蒋冬升 黄少芬 黄艳艳 朱瑶 陈婧瑜 叶莺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三明市大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和≤10μm的颗粒物(PM10)对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三明市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PM10、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的日平均浓度、气象因... 目的探讨三明市大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和≤10μm的颗粒物(PM10)对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三明市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PM10、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的日平均浓度、气象因素(包括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每日死亡人数。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建立单污染物、多污染物模型,分析三明市大气PM2.5、PM10对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日死亡数的影响。结果单污染物模型中,大气PM2.5(lag03)和PM10(lag03)浓度每增加10μg/m3,每日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数分别增加7.29%(95%CI 1.90~12.98)、4.52%(95%CI 1.20~7.95)。多污染物模型中,调整了其他污染物后,PM2.5和PM10对每日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数的影响消失或效应值降低。结论大气PM2.5和PM10浓度升高与三明市人群因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死亡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死亡 广义相加模型
原文传递
2010—2014年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趋势及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2 位作者 陈铁晖 黄少芬 李晓庆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分析2010—2014年福建省惠安县1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010—2014年因伤害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惠安县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 目的分析2010—2014年福建省惠安县1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2010—2014年因伤害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惠安县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1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总例数为8 892例,占意外伤害总例数的14.41%;其中2010、2011、2012、2013、2014年儿童意外伤害占意外伤害的比例分别为12.02%、12.16%、14.65%、14.62%、16.45%。8 892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中,男童与女童,性别比为2.03(5 959/2 933)。不同年龄组意外伤害构成比,0~4岁为44.68%,5~9岁为33.16%,10~14岁为22.15%。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66.08%)、机动车车祸(12.79%)、刀/锐器伤(8.38%)、钝器伤(5.58%)和非机动车车祸(3.01%)。意外伤害发生部位前四位分别为头部(47.58%)、上肢(20.32%)、下肢(14.04%)和神经系统(8.31%)。伤害发生种类前四位依次为挫伤、擦伤(48.99%),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1.01%)、骨折(13.66%),脑震荡、脑挫裂伤(8.50%)。8 892例儿童意外伤害的结局中7 501例(84.36%)治疗后回家,需要观察、住院或转院1 386例(15.59%),仅有5例(0.06%)死亡。结论儿童意外伤害病例数量和占全部意外伤害病例的比例2014年较2013年上升,儿童意外伤害病例以男童为主,应根据当地儿童意外伤害流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与老年人死亡的时间序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少芬 钟文玲 +2 位作者 林丽钦 林修全 尹艳榕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对≥65岁老年人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福州市7个县区2017—2018年PM_(2.5)、SO_(2)、NO_(2)、CO和O_(3)日均浓度、老年人每日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估算福州市大气PM_(2.5)浓度和... 目的探讨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对≥65岁老年人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福州市7个县区2017—2018年PM_(2.5)、SO_(2)、NO_(2)、CO和O_(3)日均浓度、老年人每日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估算福州市大气PM_(2.5)浓度和老年人每日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2017—2018年福州市PM_(2.5)日均浓度为(25.4±13.0)μg/m^(3),PM_(2.5)(lag01)浓度每升高10μg/m^(3),老年人每日非意外总死亡数增加2.40%;PM_(2.5)浓度与老年人非意外总死亡之前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在lag04时最高;双污染物模型显示,调整SO_(2)后,PM_(2.5)(lag04)浓度与老年人非意外总死亡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州市大气PM_(2.5)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老年人非意外总死亡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广义相加模型 老年人死亡率 人群健康
原文传递
2016—2017年福建省大气污染物臭氧对老年人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少芬 钟文玲 +7 位作者 林丽钦 林修全 蒋冬升 叶莺 黄艳艳 朱瑶 尹艳榕 陈婧瑜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大气污染物臭氧(O3)对65岁以上老年人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福建省51个县区2016—2017年O3、直径≤2.5μm的颗粒物(PM2.5)、直径≤10μm的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每日死亡人数和气... 目的探讨福建省大气污染物臭氧(O3)对65岁以上老年人每日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福建省51个县区2016—2017年O3、直径≤2.5μm的颗粒物(PM2.5)、直径≤10μm的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每日死亡人数和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长期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分析大气污染物O3浓度和老年人每日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O3(lag01)每日浓度升高10μg/m3,老年人每日非意外总死亡数增加0.45%(95%CI 0.10%~0.80%),其中三明市1.36%(95%CI 0.28%~2.46%)、漳州市0.65%(95%CI 0.05%~1.24%)和龙岩市1.16%(95%CI 0.02%~2.30%)的效应最高。多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O3分别纳入SO2或NO2后,O3(lag02)每日浓度升高10μg/m3,老年人每日非意外总死亡数分别增加0.56%(95%CI 0.16%~0.96%)、0.56%(95%CI 0.17%~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纳入PM2.5或PM10后,O3(lag02)每日浓度升高10μg/m3,老年人每日非意外总死亡数分别增加0.28%(95%CI-0.15%~0.72%)、0.32%(95%CI-0.13%~0.76%),其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3日均浓度升高会增加福建省老年人非意外疾病总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老年人 死亡 广义相加模型 大气污染物
原文传递
2009~2014年惠安县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4 位作者 钟文玲 林曙光 杨雪香 刘庆烟 陈培阳 《预防医学论坛》 2017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惠安县伤害监测系统中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描述性分析2009~2014年因道路交通伤害首次在惠安县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病例。结果 2009~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共收集道路交通伤害病... 目的了解惠安县伤害监测系统中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描述性分析2009~2014年因道路交通伤害首次在惠安县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病例。结果 2009~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共收集道路交通伤害病例28 116例,占非故意伤害病例总数的41.34%(28 116/68 013),其中机动车车祸占82.25%(23 124/28 116)。性别比为1.61∶1(17 324/10 744),30~44岁占病例总数34.20%。伤害发生高峰时间段为9:00~11:00(28.45%)和15:00~17:00(20.68%)。发生伤害时的活动居前2位均为驾乘交通工具(87.87%)和休闲活动(7.97%)。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主要伤害性质为挫伤/擦伤(49.07%)、脑震荡、脑挫裂伤(22.56%)。发生在头部的伤害所占比例均为首位(29.41%、27.31%、29.78%、29.34%、26.88%、33.67%),头部受伤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伤害病例以轻度为主(65.77%),≥65岁重度病例所占的比例最大(5.16%)。结论历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主要为男性青壮年,伤害原因以机动车车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监测 医院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2005~2015年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瑶 钟文玲 +2 位作者 黄少芬 林修全 尹艳榕 《预防医学论坛》 2018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了解2005~2015年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完善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福建省普查数据、死因监测数据、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危险因素调查等数据,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描述2005~201... 目的了解2005~2015年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完善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福建省普查数据、死因监测数据、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危险因素调查等数据,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方法,描述2005~2015年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负担状况。结果 2005~2015年福建省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32 633例,死亡率为7.79/10万,标化死亡率9.26/10万;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寿命年为62.39万人年,伤残损失寿命年为54.67万人年,伤残调整寿命年为117.06万人年。11年间,消化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11.35/10万下降至2015年的7.99/1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由2005年10.60万人年损失增加至10.93万人年。结论福建省消化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流行特征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艳榕 林修全 +1 位作者 黄少芬 钟文玲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系统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为超重/肥胖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CNKI、VIP和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有关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 目的系统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为超重/肥胖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CNKI、VIP和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有关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研究对象总计48 813例(病例组10 988例,对照组37 825例)。各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家族史(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2.820(1.95,4.08);爱吃零食OR=2.22(1.45,3.39);爱吃甜食OR=1.86(1.65,2.09);爱吃油炸OR=1.72(1.43,2.05);爱吃肉类OR=2.09(1.43,3.07);食欲OR=1.90(1.46,2.47);食量OR=5.68(1.70,19.05);进餐速度快OR=4.76(2.56,8.83);运动时间OR=0.79(0.67,0.92);运动少OR=2.16(1.42,3.30)。结论影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因素为家族史(父母至少一方肥胖)、爱吃零食、爱吃甜食、爱吃油炸、爱吃肉类、食欲、食量大、进餐速度快、运动时间、运动少,为学龄前儿童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超重/肥胖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