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尹艳琼 吉晓玲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4年第1期25-36,共12页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建筑文化中彝族建筑整体布局形态、建筑实体、建造工艺的应用很少,应用较多的是彝族建筑的装修、装饰、色彩及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建筑文化 楚雄州 新农村 应用
下载PDF
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行为和捕食能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燕 李向永 +6 位作者 张红梅 赵雪晴 尹艳琼 刘莹 谌爱东 陈斌 陈福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8-486,共9页
为明确侧刺蝽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测定了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观察并总结了其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侧刺蝽4龄和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侧刺蝽5龄... 为明确侧刺蝽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测定了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观察并总结了其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侧刺蝽4龄和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侧刺蝽5龄若虫日均捕食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8.30头,4龄幼虫6.33头,5龄幼虫3.80头,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最高;侧刺蝽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分别为4.67头和2.93头;侧刺蝽3龄若虫仅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日均捕食量为3.50头。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侧刺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搜寻能力、处理时间及日最大捕食量均显著优于3龄若虫,控害效能更强。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侧刺蝽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刺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能力
下载PDF
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王燕 张红梅 +6 位作者 刘莹 李向永 尹艳琼 赵雪晴 谌爱东 陈福寿 陈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5,223,共6页
为明确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设置18、20、22、25℃和28℃温度条件,开展了以草地贪夜蛾为食物的益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益蝽若虫在25℃条件下存活率最高(92.20%),生长... 为明确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设置18、20、22、25℃和28℃温度条件,开展了以草地贪夜蛾为食物的益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益蝽若虫在25℃条件下存活率最高(92.20%),生长速度最快,18℃下存活率最低(49.60%)。28℃条件下,卵发育历期为5.5 d,而18℃条件下,卵发育历期为15.5 d。18℃条件下,益蝽从卵发育至成虫需要85.0 d,而在28℃条件下,益蝽卵发育至成虫只需要29.8 d。22~28℃为益蝽适生温区,在18~28℃条件下,益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8~28℃内,益蝽各个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线性函数模型。益蝽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20℃和13.13℃,有效积温分别为74.90日·度和427.57日·度。在18、20、22、25、28℃条件下,雄虫和雌虫的寿命分别为10.0 d和12.8 d、27.2 d和31.8 d、41.8 d和56.8 d、35.2 d和50.0 d、28.8 d和31.8 d。其中在22℃条件下,雄虫和雌虫寿命最长,分别为41.8 d和56.8 d。该研究结果为益蝽的生长发育和群体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温度 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滇中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
4
作者 张红梅 王燕 +5 位作者 尹艳琼 赵雪晴 李向永 刘莹 谌爱东 陈福寿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8期112-118,共7页
为明确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2016年采用计数法和称重法对昆明宜良县红火蚁的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蚁巢地上部分,职能蚁和生殖蚁的数量分别为98.15%、1.85%,职能蚁以工蚁和兵蚁成虫的数量最多为83.38%,生殖... 为明确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2016年采用计数法和称重法对昆明宜良县红火蚁的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蚁巢地上部分,职能蚁和生殖蚁的数量分别为98.15%、1.85%,职能蚁以工蚁和兵蚁成虫的数量最多为83.38%,生殖蚁以卵、幼虫和蛹的数量最多为52.15%。2016年红火蚁发生高峰期在6—9月,8月数量最多,以职能蚁为主;生殖蚁发生高峰期在6—8月,成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卵、幼虫和蛹发生高峰期在8月,因此红火蚁防治的关键时期在5—9月。2016—2017年冬春季红火蚁蚁群中职能蚁数量最大为99.34%,生殖蚁数量为0.66%;蚁巢地下部分红火蚁的数量高于地上部分的数量,地下部分红火蚁数量占59.19%,地上红火蚁数量占40.81%。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 红火蚁 蚁群结构 发生动态
下载PDF
云南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防控方法研究
5
作者 赵雪晴 张浩 +8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马娇 李向永 贾笛迩 陈福寿 张红梅 王燕 谌爱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S01期26-30,共5页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季连续2次用药,果园覆膜与否对饵剂短期防效影响较小;饵剂全域撒施按7.5 kg·hm^(-2)的量能有效防控红火蚁活动工蚁,明显降低处理区的发生级别,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使用;在进行红火蚁防控时,应向处理区外延伸施药至少5 m以上,才能确保防除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防控方法 报告 标准化种植 果园
下载PDF
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5
6
作者 尹艳琼 张红梅 +9 位作者 李永川 田维逵 杨毅娟 罗嵘 李向永 赵雪晴 刘莹 王燕 陈福寿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0.05~0.09 mg/L)≥25%乙基多杀菌素WG(0.16~0.26 mg/L)>5%虱螨脲SC(0.84~7.07 mg/L)>20%氯虫苯甲酰胺SC(3.31~10.50 mg/L)>10%虫螨腈SC(4.82~11.47 mg/L)>30%茚虫威SC(23.79~40.41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2.85~147.60 mg/L)>32 000 IU/mg Bt WP(141.09~352.61 mg/L),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Bt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无显著性差异,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是5%虱螨脲SC,最大相对毒力指数为8.42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均低于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杀虫剂;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超过了推荐剂量,选用时注意防效,高效氯氟氰菊酯和Bt不推荐作为防治药剂。研究结果为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艳琼 赵雪晴 +3 位作者 谌爱东 李向永 吴青君 张友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0,共5页
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 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通海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抗性倍数从2009年的2.30倍,逐渐发展到2012年的47.79倍和2013年的43.05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弥渡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除了2010年达12.35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临沧市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在1.01~4.60倍之间,处于低水平抗性。3种增效剂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 抗药性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22
8
作者 尹艳琼 沐卫东 +4 位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黄春芬 艾英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 为掌握云南蔬菜主产区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Bt的敏感性最高,仍处于敏感水平,对茚虫威属低抗水平,对虫螨腈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28和31.68倍,属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44.62倍,到高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差,抗性倍数829.90倍,达极高抗水平。抗性水平和田间药效呈一定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药后7d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的田间防效较好。通海县小菜蛾可选择的防治药剂包括茚虫威、多杀菌素和丁醚脲,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敏感性 抗药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云南弥渡县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9
作者 尹艳琼 郑丽萍 +6 位作者 李峰奇 马庭矗 宋文宏 陈钫 陈福寿 刘莹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6,共8页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噻虫嗪、噻虫胺、虫螨腈、苏云菌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噻虫·高氯氟和阿维·灭蝇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大棚番茄地发生尤其严重,为害株达100%,百叶幼虫量55.00~101.67头/百叶,周诱蛾量4.70~61.20头/板,果子的为害率达19.33%,最高达40%。田间药效的结果表明:33%阿维·灭蝇胺SC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达74.30%,其次30%虫螨腈SC、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3 d防效64.25%、67.98%、54.85%,药后5 d防效79.08%、79.00%、73.45%,药后7 d防效81.60%、80.45%、65.70%。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在弥渡县大棚发生为害较为严重,性诱剂对成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灭蝇胺可作为幼虫的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情况 田间防效 云南
下载PDF
常用杀虫剂对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和蛹的安全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2 位作者 陈宗麒 陈福寿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选择11种常用杀虫剂,采用药膜法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其在田间防治小菜蛾推荐使用浓度下对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和蛹的致死率。测定结果表明,97%杀螟丹可湿性粉剂、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虫螨腈乳油、5%氟虫腈乳油、2.5%多杀菌素悬浮剂的... 选择11种常用杀虫剂,采用药膜法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其在田间防治小菜蛾推荐使用浓度下对半闭弯尾姬蜂成虫和蛹的致死率。测定结果表明,97%杀螟丹可湿性粉剂、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虫螨腈乳油、5%氟虫腈乳油、2.5%多杀菌素悬浮剂的毒性较高,处理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0%、100%和79.6%;而5%茚虫威乳油、5%氟啶脲乳油、10%虫酰肼乳油的毒性较轻,24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7.0%、36.1%和33.3%;、20%丁醚脲乳油、3%Bt可湿性粉剂和2%阿维菌素乳油对成虫无毒,24h后死亡率分别为27.8%、13.3%和3.3%,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供试杀虫剂制剂对寄生蜂蛹的羽化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所测药剂对半闭弯尾姬蜂蛹的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闭弯尾姬蜂 杀虫剂 毒性
下载PDF
滇西南菜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抗药性现状 被引量:7
11
作者 尹艳琼 杨明文 +7 位作者 彭桂清 赵雪晴 李向永 黄玲 习有强 李晨 许晓敏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8-291,310,共5页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平。抗性测定表明,该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Bt、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均为低水平抗性,对氟啶脲和多杀霉素为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为中到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水平。建议该区域1-5月放置性信息素诱杀成虫,3-4月用丁醚脲、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进行化学防治,6-12月小菜蛾的发生虫量在经济阈值下,可不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种群消长 抗药性 滇西南
下载PDF
利用性诱剂监测云南秋冬季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活动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6 位作者 赵雪晴 王敏 刘莹 张红梅 刘洪安 邱钰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8-1343,共6页
基于闪讯TELE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成虫秋冬季活动特征(种群动态、活动日节律)及与田间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都属于草地贪夜蛾的常年发生危害区,2019月8月1日-12月31日在各监测点均... 基于闪讯TELE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成虫秋冬季活动特征(种群动态、活动日节律)及与田间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都属于草地贪夜蛾的常年发生危害区,2019月8月1日-12月31日在各监测点均诱集到草地贪夜蛾,诱蛾量差异较大,总诱蛾量为滇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在滇南、滇中冬玉米种植区诱蛾量高,日均诱蛾量分别为9.42头、8.54头,高峰期出现在8月17日和9月19日,诱蛾量85头、146头;在滇西南冬玉米零星种植区,田间湿度大,诱蛾量低,日均诱蛾量为1.21头,高峰期出现在12月23日,诱蛾量26头;在滇东北非冬玉米种植区,诱蛾量不高,日均诱蛾量4.47头/d,高峰期出现在9月28日,诱蛾量142头;雄蛾日活动节律表现为"早晚双峰型",18∶00-03∶00和07∶00-11∶00,高峰期分别占总诱蛾量的60.79%和24.97%,成虫活动高峰期诱蛾量与空气的温湿度有微弱的相关性,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0.14<0.3,P=0.00<0.01,与湿度度的相关系数|r|=0.07<0.3,P=0.04<0.05。研究结果为改进草地贪夜蛾的性诱剂监测方法和完善成虫诱杀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诱剂 种群动态 活动日节律 云南
下载PDF
红火蚁入侵云南10年的发生状况与防控策略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6 位作者 谌爱东 王德海 李庆红 韩伟君 陈福寿 赵雪晴 李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 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在云南已发生10年了,本文基于2013年12月至2022年6月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分析了红火蚁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发生现状,总结了防控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云南省红火蚁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 现状 防控
下载PDF
滇中稻区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及防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艳琼 赵雪晴 +4 位作者 李向永 陈福寿 王燕 张红梅 谌爱东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开展稻水象甲卵巢发育、扩散能力和防治药剂的筛选研究,为云南稻水象甲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成虫采用卵巢解剖法,确定卵巢的发育进度和产卵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和染色法明确扩散范围;采用浸叶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筛... 【目的】开展稻水象甲卵巢发育、扩散能力和防治药剂的筛选研究,为云南稻水象甲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成虫采用卵巢解剖法,确定卵巢的发育进度和产卵期;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和染色法明确扩散范围;采用浸叶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200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苗期,稻水象甲Ⅱ级卵巢达100%,Ⅲ级卵巢的平均抱卵量为8粒·头^(-1),最大抱卵量为23粒·头^(-1)。秧田返栽田的幼虫、成虫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大田,秧田返栽田的幼虫虫量是大田的4.82倍,第一代成虫是大田的6.50倍。烯啶虫胺、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对稻水象甲成虫防效在96.11%以上。【结论】滇中稻水象甲自然传播的范围小,随稻秧移栽是稻水象甲的主要传播方式,秧苗揭膜1周后至移栽前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期,建议选用烯啶虫胺、辛硫磷、三唑磷、锐劲特在此期间开展田间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卵巢发育 扩散能力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楚雄市近郊区城郊融合类村庄融合发展研究——以楚雄市大石碑村为例
15
作者 周来娣 杨雅琪 +3 位作者 石小凤 刘本善 项恺萱 尹艳琼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3年第4期208-218,共11页
本文以楚雄市近郊区城郊融合类村庄大石碑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特征、与城区融合发展现状。通过对大石碑村进行实地调研、调查访问村民、走访村组领导了解到大石碑村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对外交通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村庄风貌... 本文以楚雄市近郊区城郊融合类村庄大石碑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特征、与城区融合发展现状。通过对大石碑村进行实地调研、调查访问村民、走访村组领导了解到大石碑村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对外交通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村庄风貌不统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合理、村民经济收入不高、没有和城区很好融合发展等问题。今后应从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引导、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等方面来提升该村的融合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楚雄市 城郊融合村庄 大石碑村
下载PDF
白背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在云南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的发生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艳琼 齐国君 +2 位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198,共7页
为研究云南稻区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和蜘蛛发生动态的影响,以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云恢290’‘文稻11号’‘红香软7号’为供试品种,‘... 为研究云南稻区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和蜘蛛发生动态的影响,以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云恢290’‘文稻11号’‘红香软7号’为供试品种,‘Taichung Native 1’(TN1)为感虫对照,系统调查了白背飞虱、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种群田间发生量。结果表明:大田期3个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田间虫量均略超过‘TN1’,表现为感虫;水稻分蘖期白背飞虱的峰期虫量2500~3863头/百丛,其中低龄若虫占80%以上。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黑肩绿盲蝽发生高峰期比白背飞虱滞后1周,而蜘蛛田间种群数量随生育期逐渐上升,在水稻成熟期达最大值。在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益害比接近1∶40。分蘖期低龄若虫对后期的发生量有重要影响,是防治关键期;水稻拔节期至蜡熟期可充分利用黑肩绿盲蝽、蜘蛛等天敌对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软米 白背飞虱 黑肩绿盲蝽 蜘蛛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云南小菜蛾对Bt的抗药性及盆栽药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2 位作者 赵雪晴 沈慧梅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7,186,共5页
2008-2012年,采用浸叶法连续5年测定了云南省2个主要蔬菜种植区通海县和弥渡县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Bt制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两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均表现为低抗或无抗性,抗药性无明显上升趋势.比较了在光照培养箱... 2008-2012年,采用浸叶法连续5年测定了云南省2个主要蔬菜种植区通海县和弥渡县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Bt制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两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均表现为低抗或无抗性,抗药性无明显上升趋势.比较了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3种不同Bt制剂对通海和弥渡县小菜蛾盆栽药效,药后第5天通海和弥渡小菜蛾种群在恒温(25±1℃,RH65%~70%)和自然条件下(12~28℃,RH50%~75%)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3%~95.5%和80.2%~90.6%、78.8%~89.1%和73.4%~85.7%,两者差异不显著.云南小菜蛾种群对Bt制剂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有选择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制剂 小菜蛾 抗药性 盆栽试验
下载PDF
楚雄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
18
作者 李世竹 张丽佳 +4 位作者 孙凯萍 李婷 屠丹丹 周来娣 尹艳琼 《山西建筑》 2023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楚雄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楚雄市两个典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通过对社区内居住的老年群体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分析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状况。分析得出楚雄市社区老年人对... 以楚雄市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楚雄市两个典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通过对社区内居住的老年群体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分析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状况。分析得出楚雄市社区老年人对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很大,但是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还存在设施偏少、布置不均衡、服务水平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今后应从加强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来提升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公共服务设施 精神需求
下载PDF
云南白背飞虱不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1 位作者 赵雪晴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了掌握云南不同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发展趋势,2012-2015年,连续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滇西沧源、滇西南勐海和滇东师宗3个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为了掌握云南不同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发展趋势,2012-2015年,连续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滇西沧源、滇西南勐海和滇东师宗3个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云南不同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总体在0.9~23.4倍,其中对毒死蜱的抗药性最高,除少数年份外,LC50>2 mg/L,抗性倍数>10倍,抗药性达到了中等水平,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对噻嗪酮的抗药性呈下降趋势,滇西沧源和滇西南勐海种群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由2012年的中抗水平(11.0倍和23.4倍)下降到2015年的4.6倍和7.5倍;3个稻区种群4年对吡虫啉、吡蚜酮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最高达7.2、6.5和5.5倍,总体表现为无抗或低水平抗性。由于噻嗪酮和毒死蜱在云南稻区的频繁和广泛使用,田间白背飞虱已对其产生抗药性,建议限制这两种杀虫剂的使用频率或与不同作用方式的药剂轮换使用,其余药剂可以有计划地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杀虫剂 抗药性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种群发生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2 位作者 赵雪晴 刘萍 谌爱东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背景】2 0 0 7 年6 月,云南省首次在嵩明县发现稻水象甲,为掌握其年发生世代、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越冬特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2008- 2 0 1 0 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大桥村稻区稻水象甲的种群发生规律... 【背景】2 0 0 7 年6 月,云南省首次在嵩明县发现稻水象甲,为掌握其年发生世代、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越冬特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2008- 2 0 1 0 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大桥村稻区稻水象甲的种群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每年4 月初气温回升( 4 月气温9 .0 - 2 4 .1 尤,均温1 6 .1 尤),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从稻田周边越冬场所迁移至稻埂或秧田取食杂草和秧苗.5 月中旬,随水稻的移栽,迁移至大田为害并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取食水稻根系.6 月中旬水稻分蘖期,幼虫发生量达到高峰,虫量为3 .1 7 - 1 1 .3 3 头. 丛^-1; 7 月中下旬水稻孕穗期,也是形成土茧的高峰期,土茧量5 .9 0 - 9 .0 0 头· 丛^-1; 7 月下旬-8 月中旬水稻抽穗和扬花期,成虫大量出现,数量达0 .2 1 - 4 .8 5 头· 网^-1;8 月中旬水稻乳熟期,成虫逐渐迁移至稻田附近向阳坡面的田埂和沟埂上,主要集中在0 - 3 c m 有杂草覆盖的浅土层越冬,直至翌年的4 月底,最大越冬虫量9 8 .3 3 - 2 6 6 .0 0 头· m^-2.【结论与意义】稻水象甲在云南省嵩明县水稻区年发生1 - 1 .5 代;种群发生动态与水稻的生育期紧密相关,4 月初越冬成虫为害秧苗,7 月份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种群动态 越冬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