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早期治疗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尹辉明 杨晶 +2 位作者 杨宏亮 周牡丹 曹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肺损伤 早期治疗 创伤后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ALI/ARDS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监测降钙素原与感染细胞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尹辉明 杨宏亮 +1 位作者 刘继民 周牡丹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早期监测血降钙素原(P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感染细胞水平,探讨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连续收住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临... 目的通过早期监测血降钙素原(P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感染细胞水平,探讨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连续收住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临床诊断为VAP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排除进入ICU时已存在明确感染以及在观察期间并发肺外器官感染者。监测临床诊断当日患者的咀PCT水平。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经迈格吉染色(MGG),计数100个吞噬细胞内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细胞”百分比(PIC)。将监测结果与最后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机械通气/〉48h的421例患者中,共纳入76例研究对象,最后确诊64例,未确诊12例。确诊组在疑诊VAP当日PCT水平为(3.48±1.46)rig/mL,PIC为(3.11±1.47)%,显著高于未确诊组[(1.53±0.60)ng/mL和(1.08±0.29)%,P〈0.05]。监测PCT以2ng/mL、PIC以2%为截断值时诊断VAP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12%、75.00%及78.12%、91.6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CI78.9%~95.9%)及0.874(95%CI79.2%~94.9%)。两种方法串联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36%、97.36%,ROC曲线下面积为97.9%。结论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通过监测PCT与PIC的水平,能早期、快速、便捷诊断VAP,使有效抗生素治疗时间提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感染细胞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 被引量:6
3
作者 尹辉明 蒋玉兰 +2 位作者 米允仕 周牡丹 梁建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记录通气前...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记录通气前,通气后2h、48h及脱机后24h血气分析。【结果】研究中实际应用IPAP为(16±2)cmH2O,EPAP为(8±3)cmH2O。氧流量4~6L/min。28例患者经机械通气后2h后血氧分压均达60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意识障碍均得到改善、呼吸费力情况减轻,RR减慢,PH,PaO2升高及PaCO2,HR,RR下降均非常显著(P〈0.01),12~16h神志清楚。通气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72±24)h,通气治疗48h及撤机后经鼻导管及面罩吸氧(FiO2 40%)24h后RR减慢,PH,PaO2升高及PaCO2,HR,RR下降较通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再需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2例患者病情加重,改行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3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痛治疗是可以尝试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并发症 脑疾病/治疗 正压呼吸 慢性病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开放肺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尹辉明 蒋玉兰 +1 位作者 米允仕 梁建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以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两种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氧代谢指标及气压伤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及有创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20例,... 目的探讨以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两种模式实施肺复张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肺损伤指标、氧代谢指标及气压伤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行机械通气及有创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20例,随机实施HFOV或CPAP模式肺复张,每隔4h复张1次,每次持续40s。HFOV组实施持续肺充气(SI),先将平均气道压(MAP)调至比常规机械通气时的MAP高2cm H2O,将MAP快速升高至35cm H2O,持续40s后回到SI前的水平。CPAP组呼气末正压(PEEP)在10s内升至35cmH2O,持续40s,于5s内PEEP降至10cm H2O,恢复基础通气模式。记录复张前后的肺损伤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复张时的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PaO2/FiO2均明显改善,而HFOV模式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HFOV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行肺复张时两组CI均轻度下降,CVP均轻度增加。HFOV组复张第20s CVP开始升高,并维持高水平至复张后30s,复张第40s时CVP值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I在复张第20s开始下降,第40s下降值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于停止复张后60s基本恢复至复张前水平。CPAP组CI及CVP出现相似变化,但在第20s即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于停止复张后120s基本恢复至复张前水平。两组均无气压伤发生。结论肺复张策略对于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HFOV模式进行ARDS肺复张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肺的损伤及氧合的改善优于CPAP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震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 肺复张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板的精化理论(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尹辉明 王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33,共11页
利用Elliott Lodge解和Lur’e算子方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板的精化理论 ,并考虑了本征根s21≠s22 和s21=s22 的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板 精化理论 通解 弹性力学 本征根 ELLIOTT-LODGE解 LUR'E算子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20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尹辉明 米允仕 +2 位作者 许燕山 蒋玉兰 梁建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63-763,共1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主要死因,其中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常见,也是MODS的始动环节.国内报道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为40%左右[1].
关键词 无创通气 胰腺炎 重症 肺损伤 急性
下载PDF
家庭夜间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吸气肌锻炼对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一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辉明 蒋玉兰 周牡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评估家庭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吸气肌锻炼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1年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慢性... [目的]评估家庭夜间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吸气肌锻炼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1年的疗效.[方法]40例老年慢性高碳酸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家庭应用NPPV治疗及吸气肌锻炼治疗,随访1年,评价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平均肺动脉压(mPAP)、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日间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及两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①6 min步行距离[(70±15)m vs (110±20)m],呼吸困难评分[(4.4±0.3)分vs (2.4±0.1)分],辅助呼吸机评分[(4.8±0.2)分vs (2.2±0.3)分],急性加重次数[(4.3±2.1)分vs(2.1±0.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②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mPAP[(43.5±3.8)mmHg vs (34.4±2.7) mmHg]、PaCO2[(64.3±5.2)mmHg vs (49.8±4.9)mmHg]、PaO2[(52.3±3.9) mmHgvs(64.4±4.1)mmHg]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FEV1[(1.21±1.1)L vs (1.24±0.9)L]及FVC[(2.48±0.8)mmHg vs (2.49±0.7)mmHg]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夜间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吸气肌锻炼对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正压呼吸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高碳酸血/并发症 呼吸肌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尹辉明 吴传湘 张在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产生的外源扩张性压力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OPD模型组和COPD造模后进行CPAP治疗组。采用烟雾吸入...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产生的外源扩张性压力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OPD模型组和COPD造模后进行CPAP治疗组。采用烟雾吸入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p-EGFR)、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EGFR和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EGFR、ERK、p-ERK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EGFR、ERK、TGF-β1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程度均显著增强(P<0.01);经CPAP治疗后,上述指标相对模型组均显著下调(P<0.01);但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对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的改善可能与EGFR和TGF-β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尹辉明 许燕山 蒋玉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关性 IGM抗体 检测
下载PDF
靶向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辉明 杨晶 米允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BAL)对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0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与支气管肺泡灌洗组(简称BAL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h和4h后气...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BAL)对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0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与支气管肺泡灌洗组(简称BAL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h和4h后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肺静态顺应性(Cst)在相同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及PaO2/FiO2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相同PEEP条件下BAL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peak、Pplat、Pmean有显著下降(P<0.05),Cst明显增高(P<0.05),PaO2/FiO2有显著升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peak、Pplat、Pmean亦有显著下降(P<0.05),PaO2/FiO2有显著升高(P<0.001);常规治疗组Ppeak、Pplat、Pmean较治疗前增高,Cst下降,PaO2/FiO2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L能降低ARDSp的气道压力及肺的顺应性,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及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源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 呼吸力学 氧合
下载PDF
二维、三维和N维弹性力学中的应力函数(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辉明 王敏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统一的方法,分别导出了二维、三维直至n维的应力函数,而且由于该方法是构造性的,所以从推导过程就可得到这些应力函数是完备的。
关键词 弹性力学 应力函数 平衡方程
下载PDF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推广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辉明 许燕山 +2 位作者 金丽花 曾繁茂 蒋玉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治疗 基层医院
下载PDF
滚轴泵低流量静脉-静脉体外肺辅助技术对犬CO2清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辉明 蒋玉兰 +1 位作者 周牡丹 唐春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探讨滚轴泵低流量静脉-静脉(V-V)体外肺辅助技术对犬CO2清除的作用,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8只杂种犬人工高碳酸血症模型上连接滚轴泵体外肺辅助装置治疗3h,记录治疗时及治疗第1,2,3h及停止治疗1h后犬的PaO2、PaCO2、温度(... [目的]探讨滚轴泵低流量静脉-静脉(V-V)体外肺辅助技术对犬CO2清除的作用,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8只杂种犬人工高碳酸血症模型上连接滚轴泵体外肺辅助装置治疗3h,记录治疗时及治疗第1,2,3h及停止治疗1h后犬的PaO2、PaCO2、温度(T),及心排量值(CO),并观察有无出血、溶血、气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滚轴泵型体外肺辅助的支持后,犬PaO2在治疗后及停止治疗1h后比支持前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PaCO2在治疗第1,2,3h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停止1h后PaCO2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T、CO轻度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滚轴泵体外肺辅助技术可以明显降低人工高碳酸血症犬模型的PaCO2,且较安全,简便,为临床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下载PDF
移动IC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辉明 俞群军 +5 位作者 罗凤奇 蒋玉兰 米允仕 杨宏亮 刘继民 张应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8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评价移动IC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中的运用效果,以指导制定符合基层医院特点的长途转运指南。【方法】记录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启动移动ICU院际转入ICU患者(移动ICU组)的各项指标,并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常规急诊... 【目的】评价移动IC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中的运用效果,以指导制定符合基层医院特点的长途转运指南。【方法】记录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启动移动ICU院际转入ICU患者(移动ICU组)的各项指标,并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常规急诊转运入ICU患者(急诊转运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主指标如下:①两组转运人次及成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转运里程、转运时间;②两组患者到达ICU后氧舍指数、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z)、血乳酸及平均动脉压;③转运途中的设备故障、医疗差错及紧急医疗处置情况;④同时记录移动Icu组患者转运前,到达ICU时心率、血压、体温、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移动ICU组较急诊转运组相比,①在转运里程无显著差异(71.4±26.7kmVS67.2±24.8km,P〉0.05)的情况下,虽转运患者的危重度更高(APACHEli评分25±9.3分VS20±6.3分,P〈0.05),却转运成功率亦更高(94.2%VS76.4%,P〈0.05),而转运时间更短[(140.32±16.8)minVS(10.3±20.3)min,P〈0.05];②到达ICU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PaCO2、血乳酸水平更优,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③设备故障、医疗差错、紧急医疗处置情况分别为0次与7次、12次与49次、0次和12次。④移动Icu组98例患者转诊前后心率、血压、体温、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PaCO2、碳酸氢根、血糖、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指数好转、血乳酸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移动ICU模式在危重患者的院际长途转运中较传统急诊转运模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而加强转运人员对危重患者转运指南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实施,是落实移动IC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安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与传统通气模式在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辉明 杨宏亮 杨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SV和SIMV模式进行治...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SV和SIMV模式进行治疗直至撤机,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通气参数、机械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撤机成功率及气压伤发生率的影响.[结果]①两组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但ASV组较SIMV组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脱机成功率均100%,无气压伤发生.②ASV组较SIMV组,潮气量(VT)增加而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道峰压(PIP)和平台压(Pplat)下降显著(P〈0.01或P〈0.05),内源性呼气末正加通气(PEEPi)的发生率22.38% ,明显低于SIMV组的44.67%(P〈0.01),AS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亦明显缩短减少(P〈0.05).[结论]ASV模式应用于急性肺出血并呼衰患者,与传统SIMV模式相比具有相同的改善氧合的效果,但呼吸力学的改善更有利于撤机和肺保护,理论上减少机械通气加重肺出血的发生,且操作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肺疾病 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病 呼吸 人工/方法
下载PDF
沙丁胺醇经两种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辉明 许燕山 蒋玉兰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387-388,共2页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4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例 ,分别采用压力型定量手控气雾剂 (以下简称pM DI)接储雾罐吸入方式 (A组 )及压缩雾化吸入机接面罩...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4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例 ,分别采用压力型定量手控气雾剂 (以下简称pM DI)接储雾罐吸入方式 (A组 )及压缩雾化吸入机接面罩雾化吸入 (B组 )治疗 ,观察咳嗽、气喘、憋气症状明显缓解及肺内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副作用及FEV1改善率。结果 两组症状缓解差异有显著性 ,且B治疗组治疗前后及B组较A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组治疗均有效 ,且压缩雾化吸入机接面罩雾化吸入治疗组的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较pMDI接储雾罐吸入方式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两种类型呼气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CO_2清除的影响
17
作者 尹辉明 米允仕 +1 位作者 蒋玉兰 周牡丹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9-69,5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IPPV 无创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价值 呼气 CO2潴留 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发作
下载PDF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状况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尹辉明 杨晶 杨宏亮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营养状况 胰岛素强化治疗 血清炎症介质 强化胰岛素治疗 早期 对照临床试验 IL-6
下载PDF
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药敏监测及分析
19
作者 尹辉明 熊正南 +2 位作者 唐强 米允仕 李锐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6期109-109,111,共2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药敏的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肺部感染的对策。方法对我院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耐药性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成立ICU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及药敏的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肺部感染的对策。方法对我院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耐药性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我院ICU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真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情况不容忽视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幅度上升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开展抗生素教育、合理选用抗生素、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控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落实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强化抗生素宏观管理等均应是控制ICU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院内肺部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病原学 药敏监测 侵入性 成立 有效措施 致病
下载PDF
机械通气抢救意识障碍危重型哮喘20例
20
作者 尹辉明 许燕山 +1 位作者 金丽花 蒋玉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1191-1193,共3页
关键词 哮喘/治疗 呼吸 人工 意识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