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浅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尹述成 李俊 金康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2-202,共1页
本文对102例(11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特点、疗效影响因素进行了临床分析,并检测血清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及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突聋病因上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02例患者为我院1985~1... 本文对102例(11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特点、疗效影响因素进行了临床分析,并检测血清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及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突聋病因上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02例患者为我院1985~1997年收治的住院病人,符合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颁布的突聋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女3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2岁,平均42岁;住院日最长46天,最短7天,平均21天.87例以耳聋首诊,15例以眩晕伴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入院后检查才发现患突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预后 病理 脂蛋白
下载PDF
磷霉素鼓室注射对多粘菌素B内耳毒性的减毒作用(摘要)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述成 金康业 +1 位作者 陈同芳 钱有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48-248,共1页
磷霉素鼓室注射对多粘菌素B内耳毒性的减毒作用(摘要)尹述成,金康业,陈同芳,钱有光本实验应用磷霉素(FOM)与多粘菌素B(PB)混合鼓室注射观察对豚鼠耳蜗听功能和结构的影响,为临床寻找低毒或无毒滴耳剂提供实验依据。一... 磷霉素鼓室注射对多粘菌素B内耳毒性的减毒作用(摘要)尹述成,金康业,陈同芳,钱有光本实验应用磷霉素(FOM)与多粘菌素B(PB)混合鼓室注射观察对豚鼠耳蜗听功能和结构的影响,为临床寻找低毒或无毒滴耳剂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耳廓反射灵敏、体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多粘菌素B 耳毒性 毒性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鼻咽癌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述成 周绪红 +1 位作者 彭涛 叶林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发生鼻咽癌的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鼻咽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随访。结果3例患者在发现肿瘤后均接受放疗和/或化疗以及中药辅助治疗,移植肾功能尚好,2例患者至今仍...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发生鼻咽癌的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鼻咽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随访。结果3例患者在发现肿瘤后均接受放疗和/或化疗以及中药辅助治疗,移植肾功能尚好,2例患者至今仍带肾存活,l例患者确诊鼻咽癌后,逐渐发生颅内和远处广泛转移,在确诊后1年半死亡。结论①肾移植受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密切相关,肾移植术后并发肿瘤患者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②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鼻咽肿瘤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磷霉素鼓室注射对多粘菌素B内耳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尹述成 金康业 +1 位作者 陈同芳 钱有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5年第4期246-250,共5页
本实验旨在探索磷霉素和多粘菌素B混合鼓室注射对耳用的影响。应用45只豚鼠进行CAP检测及耳蜗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两种浓度多粘菌素B均引起明显CAP阈值升高、潜伏期延长和毛细胞的损害,随浓度增加而病变加重;当与... 本实验旨在探索磷霉素和多粘菌素B混合鼓室注射对耳用的影响。应用45只豚鼠进行CAP检测及耳蜗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两种浓度多粘菌素B均引起明显CAP阈值升高、潜伏期延长和毛细胞的损害,随浓度增加而病变加重;当与磷霉索混合用药时,CAP和耳蜗形态学改变较单独用多粘菌素B明显减轻,但高浓度混合液底转有部分或散在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损害。故混合液中多粘菌素B浓度不宜大高,提示临床上可试用该混合滴耳剂治疗中耳化脓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多粘菌素B 毛细胞 毒理学
全文增补中
BAG-1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p53基因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曙辉 江孝清 +1 位作者 周绪红 尹述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07,475,共5页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BAG-1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异常升高。本研究探讨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squamouscellcaicinomas,LSCC)中BAG-1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细胞凋亡的关系,以了解BAG-1与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最近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BAG-1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异常升高。本研究探讨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squamouscellcaicinomas,LSCC)中BAG-1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细胞凋亡的关系,以了解BAG-1与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及TUNEL法检测68例LSC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BAG-1、p53蛋白的表达及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BAG-1在LSCC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5%、16.7%,BAG-1蛋白在LSCC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P<0.05),5年生存者BAG-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5年死亡者(P<0.05),且细胞核BAG-1阳性者较细胞浆阳性者预后更差(P<0.05);BAG-1蛋白阳性组及BAG-1蛋白阴性组的p53蛋白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AG-1阳性患者的AI均数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1),且表达呈负相关(r=-0.602)。结论BAG-1可能在LSCC的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LSC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预后 BAG-1 P53 免疫组化 凋亡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尹述成 周绪红 +2 位作者 彭涛 李俊 江孝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NPC组织和鼻咽部炎性黏膜组织中IGF-1R的表达,对其中45例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以及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NPC组织和鼻咽部炎性黏膜组织中IGF-1R的表达,对其中45例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以及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种体外培养的NPC细胞系中IGF-1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3例NPC和21例鼻咽黏膜(伴慢性炎症)组织中的IGF-1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14.3%,在NP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炎性组织(P〈0.01)。NPC组织中IGF-IR的表达与TNM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Ⅰ-Ⅱ期表达阳性率较Ⅲ-Ⅳ期低(P〈0.01);NPC局部复发者IGF-lR阳性表达率(89.5%)明显高于无局部复发者(53.9%),P〈0.05;NPC放疗后生存期小于5年者的阳性表达率(88.9%)明显高于5年以上生存期者的阳性表达率(51.9%),P〈0.01;病理分化程度越高IGF-lR阳性表达率越低,但NPC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NPC细胞系中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鼻咽炎症黏膜组织,其中TW03表达最强,CNE2其次,CNEl表达稍弱。结论:NPC组织中存在IGF-1R的过表达现象,IGF-1R的异常表达与NP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IGF-1R可能是复发或转移性NPC治疗中一个潜在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鼻咽癌细胞PI3K/AKT和ERK/MAPK信号通路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尹述成 周绪红 +2 位作者 彭涛 李俊 金晶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PK3K/AKT和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激活与鼻咽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组织及其细胞株(CNE2)和鼻咽炎性组织中IGF-1R、AKT和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相同实验方法检测鼻咽...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PK3K/AKT和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激活与鼻咽癌细胞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组织及其细胞株(CNE2)和鼻咽炎性组织中IGF-1R、AKT和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相同实验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磷酸化的PAKT和pERK1/2蛋白的表达和给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刺激癌细胞后磷酸化的pAKT和pERK的表达水平,再分别用PKB/AKT和ERK/MAPK通路抑制剂对CNE2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磷酸化的调节作用进行抑制试验。结果:3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组织和CNE2细胞株中IGF-1R、AKT和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炎性组织;IGF-1可刺激CNE2细胞中pAKT和pERK1/2的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pAKT和pERK表达量明显增高;给予Wort-mannin和PD98059治疗24和48h后,CNE2细胞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IGF-1R的过度表达及其PK3K/AKT、ERK/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IGF-1R系统有可能作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中一个潜在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受体 IGF1型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肿瘤细胞的内化和泛素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尹述成 陶泽璋 +3 位作者 周绪红 彭涛 李俊 金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6-936,共1页
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免疫沉淀技术(IP)和流式细胞仪(FACS)技术对鼠胚胎成纤维瘤三种细胞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内化进行检测,探讨IGF-1R的内化在受体下行调节和β-arrestin在IGF-1R蛋白内化/泛素... 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免疫沉淀技术(IP)和流式细胞仪(FACS)技术对鼠胚胎成纤维瘤三种细胞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内化进行检测,探讨IGF-1R的内化在受体下行调节和β-arrestin在IGF-1R蛋白内化/泛素化降解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泛素化 内化 肿瘤细胞 IGF-1R 免疫印迹法 流式细胞仪 免疫沉淀
原文传递
β-抑制蛋白1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受体的内化和泛素化中的作用
9
作者 尹述成 周绪红 +3 位作者 彭涛 李俊 金晶 陶泽璋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分子在过度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肿瘤细胞中IGF-1R膜受体内化和泛素化降解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B)、免疫沉淀技术(IP)和FACS技术对鼠胚胎成纤维瘤3种细胞株[P6、β-抑制蛋白1阳性(WT1)和... 目的:探讨β-抑制蛋白1分子在过度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肿瘤细胞中IGF-1R膜受体内化和泛素化降解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B)、免疫沉淀技术(IP)和FACS技术对鼠胚胎成纤维瘤3种细胞株[P6、β-抑制蛋白1阳性(WT1)和β-抑制蛋白1阴性KO细胞]进行IGF-1R内化检测。结果:在IGF-1R过度表达的P6细胞随配体刺激时间的增加内化IGF-1R明显增加,但非内化IGF-1R的水平明显降低;在β-抑制蛋白1阴性细胞株随配体刺激时间的增加非内化IGF-1R的水平保持不变,而无IGF-1R内化产生,但阳性对照可以看到条带清晰的IGF-1R;使用FACS分析也证实了两个细胞株的WB结果,同时检测在细胞通路中IGF-1R内化的作用在β-抑制蛋白1阴性细胞检测不到磷酸化的pERK。结论:在β-抑制蛋白1缺乏的情况下IGF-1R内化不能发生,β-抑制蛋白1可作为一个调节IGF-1R内化的工具,也表明IGF-1R内化对细胞通路之一的MAPK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内化 β-抑制蛋白1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经鼻内镜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在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伟 周绪红 +3 位作者 尹述成 黄铄 李双 叶林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在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5例行经鼻内镜鼻中隔矫正+鼻窦手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鼻中隔矫正术式分为鼻中隔局部矫正术组(76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组(89例),按照指南规范治疗,所有患...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鼻中隔局部矫正术在鼻窦鼻中隔联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5例行经鼻内镜鼻中隔矫正+鼻窦手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鼻中隔矫正术式分为鼻中隔局部矫正术组(76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组(89例),按照指南规范治疗,所有患者进行术后24 h患者舒适度评价(VAS)、术后24周舒适度评价(VAS)和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应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局部矫正组与三线减张组术后24 h 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 01),术后24周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 59、0. 08)。另外,两组患者24周VAS评分大于5的比率,分别为3. 95%和5. 62%;两组患者Lund-Kennedy评分大于5的比率分别为2. 63%和3. 37%。结论:部分类型患者行鼻中隔局部矫正术+鼻窦手术疗效确切,且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更符合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理念,鼻中隔局部矫正术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局部矫正术 三线减张 慢性鼻-鼻窦炎 内镜检查
原文传递
鼻腔鼻窦血管瘤手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江孝清 金康业 尹述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11期523-523,共1页
关键词 鼻腔肿瘤 鼻窦肿瘤 血管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耳炎灵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康业 尹述成 钱有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168-169,共2页
使用耳炎灵滴耳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205例,并以2.5%氯霉素甘油治疗的5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耳炎灵组有效率为92.2%,治愈率65.9%;氯霉素组有效率为58.0%,治愈率36.0%。其细菌清除率两组分别为86.3%和60.0%,耳炎灵组... 使用耳炎灵滴耳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205例,并以2.5%氯霉素甘油治疗的5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耳炎灵组有效率为92.2%,治愈率65.9%;氯霉素组有效率为58.0%,治愈率36.0%。其细菌清除率两组分别为86.3%和60.0%,耳炎灵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氯霉素组(P<0.01)。表明耳炎灵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无毒、疗效高等特点,可作为一种滴耳剂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 中耳炎 硫酸多粘菌素B 磷霉素 氯霉素
原文传递
嵌合分子靶向降解鼻咽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洁 李双 +2 位作者 王庆 肖伟 尹述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检测合成的蛋白靶向嵌合分子(EGF-PROTAC)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降解作用,并证实对该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EGF-PROTAC处理细胞后,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EGFR蛋白表达... 目的:检测合成的蛋白靶向嵌合分子(EGF-PROTAC)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降解作用,并证实对该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EGF-PROTAC处理细胞后,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EGFR蛋白表达水平;CK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GF-PROTAC对CNE-2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Western blot技术显示EGF-PROTAC组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KK-8法显示EGF-PROTAC组3、6、9、12hCNE-2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EGF-PROTAC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法显示EGF-PROTAC组CNE-2细胞侵袭到Transwell小室滤膜下细胞数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EGF-PROTAC能够靶向降解CNE-2细胞的EGFR,在体外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嵌合分子 泛素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喉鳞状细胞癌中BAG-1和p5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曙辉 江孝清 +1 位作者 周绪红 尹述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932-935,共4页
目的:研究BAG-1和p5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G-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7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AG-1与p53的表达。结... 目的:研究BAG-1和p5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G-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7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AG-1与p53的表达。结果:BAG-1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5%,较喉癌旁组织(18.5%)、声带息肉组织(20.0%)高(P<0.05),其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p53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0%,而在喉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无表达,与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在喉癌组织中BAG-1与p53表达之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AG-1和p53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BAG-1可作为早期诊断喉癌的一种生物标记,尤其是细胞核BAG-1定位可作为一种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p5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单独作为喉癌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BAG-1 P53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XIST通过靶向结合miR-34a-5p调控鼻咽癌增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洁 彭涛 +2 位作者 宋鹏 尹述成 周绪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938-943,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IST在人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人鼻咽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XIST相对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和健康人群中XIST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XIST表达量较多的细胞株,进行后续的实验;CK...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IST在人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人鼻咽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XIST相对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和健康人群中XIST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XIST表达量较多的细胞株,进行后续的实验;CKK-8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敲击和过表达XIST对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PCR验证XIST与miR-34a-5p的直接作用关系。结果:与配对的正常鼻咽组织相比,XIST在鼻咽癌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高表达XIST与较低的总生存相关(P<0.05)。6种鼻咽癌细胞系中XIST表达量均高于正常鼻咽细胞(P<0.05)。敲击XIST显著降低了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过表达XIST促进了鼻咽癌细胞的增殖(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XIST能够与miR-34a-5p特异性结合(P<0.05)。敲击和过表达实验证明XIST与miR-34a-5p负相关性(P<0.05)。结论:XIST能够发挥miRNAs分子海绵的功能,靶向结合miR-34a-5p,促进鼻咽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XIST miR-34a-5p 增殖
原文传递
喉癌nm23-H_1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俊 尹述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247-250,共4页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nm23-H_1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发现:喉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nm23-H_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喉癌(P<0.01);在Ⅲ~Ⅳ期喉癌中...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nm23-H_1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发现:喉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nm23-H_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喉癌(P<0.01);在Ⅲ~Ⅳ期喉癌中亦低于Ⅰ~Ⅱ期喉癌(P<0.05)。nm23-H_1蛋白表达与喉癌的生长部位和病理分级无关。结合随访分析表明:nm23-H_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提示nm23-H_1基因可能有抑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生长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有判断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 喉肿瘤 核苷二磷酸激酶
原文传递
嗅觉正常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伟 叶林峰 +3 位作者 尹述成 周绪红 孙开宇 黄铄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2-936,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正常嗅觉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嗅觉刺激后大脑功能活化区的区别,了解年龄对嗅觉中枢的影响。方法:对右利手、无嗅觉障碍的健康志愿者(年轻人10名,老年人9名)进行T&T主观嗅觉测试,然...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正常嗅觉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嗅觉刺激后大脑功能活化区的区别,了解年龄对嗅觉中枢的影响。方法:对右利手、无嗅觉障碍的健康志愿者(年轻人10名,老年人9名)进行T&T主观嗅觉测试,然后应用苯乙醇对受试者进行嗅觉刺激,同时行功能性磁共振扫描获得图像数据,采用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视觉模拟量表对刺激气体进行气味强度和愉悦度评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T&T嗅觉检查法测试老年人的嗅觉识别阈平均得分为0.22±1.20,这与年轻人的得分(-0.50±0.85)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对于fMRI扫描期间所接受的刺激气体的主观气味强度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愉悦度评分(P>0.05)无差异。在年轻人组中,大脑活化区域位于额叶(包括眶额回)、岛叶、丘脑、扣带回、壳、杏仁体/梨状皮层,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前回、海马、海马旁回、苍白球、颞中回、右侧缘上回。而在老年人组中,除了左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缘上回,大脑活化区域包括上述大部分区域,但总活化像素较年轻人组明显减少(年轻人组1 578,老年人组852,P<0.01)。结论:我们观察到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主要嗅觉相关大脑区域的活化,而老年人的活化像素显著降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嗅觉和老年化以及相关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老年化 大脑皮质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ShRNA靶向沉默VTCN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董洁 彭涛 +2 位作者 宋鹏 尹述成 周绪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7-80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VTCN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载体靶向沉默VTCN1基因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HONE-1,NP65和HNE2的VTCN1表达情况,筛选出VTCN1表达量... 目的:通过研究VTCN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慢病毒载体靶向沉默VTCN1基因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HONE-1,NP65和HNE2的VTCN1表达情况,筛选出VTCN1表达量最多的细胞株,进行后续的实验。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沉默VTCN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高表达VTCN1的HNE2细胞,筛选出稳定细胞株;采用RT-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VTCN1ShRNA对VTCN1基因的靶向沉默效率;ckk-8、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VTCN1沉默后HNE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VTCN1沉默后,JAK/STAT通路主要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VTCN1靶向沉默的细胞VTCN1表达受到显著抑制;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稳定转染ShRNA后,VTCN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转染VTCN1ShRNA后HNE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VTCN1沉默后,JAK、STA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VTCN1ShRNA能有效沉默VTCN1的表达,显著抑制HNE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推测其与下调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RNA干扰 VTCN1 细胞增殖与侵袭 JAK/STA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Testin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飞 尹述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2-985,共4页
目的:研究人鼻咽癌中候选抑癌基因Tes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 目的:研究人鼻咽癌中候选抑癌基因Tes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中Testin表达的差异,并分析Test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5例配对人鼻咽癌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estin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7.8%(17/45),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8.9%(40/45);鼻咽癌组织中Testin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Western blot技术示鼻咽癌组织中Test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0.01);Testi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鼻咽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其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Testin基因在鼻咽癌中表达下降,且与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低表达在鼻咽癌的侵袭转移及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并且可能成为鼻咽癌侵袭转移和判断其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Testin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技术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海峰 郭威 尹述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68,173,共4页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体外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为其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α干扰素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记检测磷酸化AKT和caspase-3蛋白水平、XTT检测癌细胞生长和流式细胞术分析...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体外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为其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α干扰素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记检测磷酸化AKT和caspase-3蛋白水平、XTT检测癌细胞生长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癌细胞凋亡。结果:α干扰素与CNE2细胞株共同培养48h后,磷酸化AKT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NE2细胞组,而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NE2组;XTT试验显示α干扰素明显抑制CNE2细胞系的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α干扰素与CNE2细胞系共育48h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23.42%,而对照组的早期凋亡率仅为4.5%(P<0.05)。结论:α干扰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体外生长增殖,具有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鼻咽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