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成晓江 卡合尔曼.卡德尔 +5 位作者 张晓杰 翟志朋 蔡坚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阿塔吾拉.图尔荪 买买提力.艾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外科20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颈部彩超、头颈...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外科20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颈部彩超、头颈部CTA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同时选择同期在我神经内、外科住院的非颅外颈动脉狭窄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既往史,包括民族(汉、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患者于住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TC)、高密度脂蛋白(HDL-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间比较,对14个变量指标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控制混杂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再将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变量赋值后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在这14个自变量中,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GLU、TG、LDL、HDL、CRP、HCY、Hb A1c这10个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个自变量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糖尿病史(OR=0.128,95%CI:0.031-0.526)、高血压史(OR=32.154,95%CI:9.587-107.835)、LDL(OR=1.576,95%CI:0.374-0.889)、HCY(OR=1.235,95%CI:1.131-1.350)、Hb A1c(OR=3.218,95%CI:2.316-4.470)5种因素与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形成相关。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LDL、HCY、Hb A1c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是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2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阿塔伍拉.图尔荪 卡合尔曼.德尔 +4 位作者 成晓江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艾沙江.肉孜 张晓杰 买买提力.艾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动脉闭塞术,8例(38.1%)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6例(28.6%)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本组2例(9.5%)死亡,1例(4.8%)重度残障,2例(9.5%)轻度残障,16例(76.2%)预后良好。所有患者进行6月至1年的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行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吾布力哈斯穆.吐穆尔 卡合尔曼.卡德尔 +4 位作者 凯丽比努尔.阿迪力 成晓江 阿塔伍拉.图尔荪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买买提力.艾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
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BADA)近期影像学随访、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7例BADA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头部MRI、CTA和DSA造影明确诊断。结果平均随... 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BADA)近期影像学随访、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7例BADA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头部MRI、CTA和DSA造影明确诊断。结果平均随访7.3(3~9)个月,14例完成复查造影,结果 5例(35.7%)改善,8例(57.2%)稳定,1例(7.1%)复发;1例拒绝复查造影,2例死亡。术后5例(29.4%)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脑桥梗死(1例术后4个月死亡;1例脑积水,术后1个月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CT平扫显示脑积水好转;1例脑桥及基底节脑梗死,术后7个月因心律失常死亡)。随访期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10例(58.8%),3~6分7例(41.2%)。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假腔及重建真腔是治疗BADA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脑卒中 穿支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