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一次性拉钩在小切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利飞 张晓龙 +1 位作者 权攀 屈亚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722-724,共3页
探讨新型一次性拉钩在小切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58例患者均行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新型拉钩组28例,常规组30例,对... 探讨新型一次性拉钩在小切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58例患者均行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新型拉钩组28例,常规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牵开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VAS评分、手术医师人数、术后并发症情况。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未出现肿瘤复发、切口感染、饮水呛咳、淋巴瘘,无延长切口患者;新型拉钩组手术时间(132.1±30.8)min、术中出血量为(46.5±7.2)mL、手术医师(2.1±0.4)人,常规组手术时间(152.7±30.0)min、术中出血量为(51.8±8.3)mL、手术医师(3.9±0.3)人,新型拉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医师人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切口牵开完成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切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根治术中,应用新型一次性拉钩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约医师人力成本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小切口 一次性拉钩
下载PDF
脉管或神经浸润在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屈亚琦 +1 位作者 姬乐 白铁成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脉管或神经浸润(LVI/PNI)在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2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5年无病生存期(DFS)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LVI/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别采用Ka... 目的探讨脉管或神经浸润(LVI/PNI)在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2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术后5年无病生存期(DFS)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LVI/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复发预测模型,并用C-index和校正曲线检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共73例(14.0%)早期胃癌患者存在LVI/PNI(+)。LVI/PNI(+)多见于术前血CEA升高、Lauren分型为弥漫型/混合型、肿瘤分化更差、T1b期或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均<0.05)。LVI/PNI(+)和LVI/PNI(-)组5年DFS率分别为69.9%和88.0%,存在明显差异(P<0.001)。预后分析显示:年龄>65岁(HR=3.170,P<0.001)、术前血CEA>5 ng/ml(HR=1.491,P=0.041)、T1b期(HR=1.763,P=0.028)、淋巴结转移阳性(HR=2.493,P=0.004)和LVI/PNI(+)(HR=1.917,P=0.018)是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5个指标构建早期胃癌复发Nomogram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显示C-index为0.744,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际曲线也存在较高的吻合度。结论LVI/PNI是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VI/PNI构建的Nomogra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脉管或神经浸润 预后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双针单线中间入路腹膜缝合法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利飞 张乐 +3 位作者 张晓龙 屈亚琦 权攀 姚建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寻求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高效、安全的腹膜缝合方法。方法:纳入157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双针单线中间入路腹膜缝合法,n=79)与对照组(行传统缝合,n=78),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疝类型... 目的:寻求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高效、安全的腹膜缝合方法。方法:纳入157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双针单线中间入路腹膜缝合法,n=79)与对照组(行传统缝合,n=78),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疝类型、疝侧别、补片类型、手术时间、腹膜闭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疝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86.0±24.8)min vs.(97.9±27.3)min]、腹膜缝合时间[(8.8±1.8)min vs.(17.4±2.5)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针单线中间入路腹膜缝合法不劣于传统缝合,且在耗时、易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经腹腹膜前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闭合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HuR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年安 屈亚琦 董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RNA结合蛋白HuR又称作HuA。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HuR密切相关,HuR过表达可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笔者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HuR相关文献,主要从HuR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肿瘤(乳腺癌、胃癌、大肠癌、宫颈癌等)关系的相关... RNA结合蛋白HuR又称作HuA。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HuR密切相关,HuR过表达可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笔者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HuR相关文献,主要从HuR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肿瘤(乳腺癌、胃癌、大肠癌、宫颈癌等)关系的相关进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抗肿瘤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R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特定情景扶镜法在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利飞 屈亚琦 +3 位作者 徐庆学 赵旭 权攀 姚建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探讨特定情景扶镜法在腹腔镜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腹股沟疝TAPP手术病人122例,其中特定情景扶镜法... 目的探讨特定情景扶镜法在腹腔镜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腹股沟疝TAPP手术病人122例,其中特定情景扶镜法组63例,常规扶镜法组59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22例病人均完成腹腔镜TAPP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特定情景扶镜法组单侧疝手术时间(66.4±16.2)分钟,双侧疝手术时间(121.4±33.2)分钟,常规扶镜法组单侧疝手术时间(78.7±18.0)分钟,双侧疝手术时间(147±34.6)分钟,特定情景扶镜法组较常规扶镜法组单侧及双侧疝手术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血清肿及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后疝复发及补片感染。结论特定情景扶镜法将术中扶镜过程程序化、标准化,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腹腹膜前 腹腔镜 扶镜
下载PDF
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在女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田利飞 姚建锋 +4 位作者 张乐 屈亚琦 张晓龙 权攀 阎立昆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以保留子宫圆韧带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5例行TAPP术的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术中均应用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法保留子... 目的探讨女性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以保留子宫圆韧带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5例行TAPP术的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术中均应用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法保留子宫圆韧带,对其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80.0±19.3)min,术后住院时间(2.3±0.9)d,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2.1±0.8)分,无阴唇水肿及麻木、血肿形成,术后血清肿6例,随访2个月后均自行吸收,随访3~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无疝复发、补片感染病例。结论在女性腹股沟疝TAPP术中,当子宫圆韧带与疝囊及腹膜间隙疏松时,可采用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术中保留子宫圆韧带的一种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女性 子宫圆韧带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PDGF-C 3'UTR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
7
作者 屈亚琦 罗年安 +2 位作者 王涛 贾林涛 董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0期3801-3804,共4页
目的:构建不同长度包含目的片段的PDGFC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DGF-C mRNA的上游miRNA调节做准备。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提取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的基因组DNA,以提取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 目的:构建不同长度包含目的片段的PDGFC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DGF-C mRNA的上游miRNA调节做准备。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提取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的基因组DNA,以提取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不同长度的PDGFC 3`UTR片段,经胶回收后,将回收的目的片段插入报告基因载体SV40-p GL3中,再经转化将克隆好的载体转入细菌内扩增(先在固体培养基上扩增为菌落,然后再接种进液体细菌培养管中扩增),扩增细菌后进行质粒提取,并进行菌落PCR及双酶切鉴定,最后送公司进行基因序列检测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不同长度目的片段的PDGFC 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结论:本实验构建了不同长度的PDGF-C mRNA的3’UTR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DGF-C mRNA的上游miRNA调节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构建 PDGFC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年安 董瑞 +2 位作者 屈亚琦 李人立 张洪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6期5056-505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年龄4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2.6%,显著高于45岁...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年龄4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2.6%,显著高于45岁及其以下者(45.7%,P〈0.05);肿瘤直径为3 cm及其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1.5%,显著高于肿瘤直径为3 cm以上者(40.7%,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I期、II期、Ⅲ期、Ⅳ期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3.8%、73.0%、52.9%、0%,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1
9
作者 罗年安 屈亚琦 董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160-162,166,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罕见。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依据各自特点及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罕见。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依据各自特点及疗效,在治疗中综合运用,使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随着治疗模式的改变、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越来越多的相关治疗机制被发现,能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乳腺癌治疗相关文献,主要从乳腺癌治疗相关进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制订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指南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子宫悬吊装置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利飞 刘瑞廷 +1 位作者 屈亚琦 王国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新型子宫悬吊装置悬吊子宫,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表明,子宫悬吊平均完成时间为(3.6±0.4)min,术中中位出血量65(20~110)... 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新型子宫悬吊装置悬吊子宫,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表明,子宫悬吊平均完成时间为(3.6±0.4)min,术中中位出血量65(20~110)ml,术后1 d平均VAS评分(1.9±0.9)分。新型子宫悬吊装置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人民医院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子宫悬吊 临床病理资料 术后情况 装置安全
原文传递
HuR和PD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年安 屈亚琦 +2 位作者 张洪科 李人立 董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6期5011-5013,5030,共4页
目的:探讨HuR和PD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至2009年80例手术切除并有完整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乳腺癌组织中HuR和PDGFC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者的表达... 目的:探讨HuR和PD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至2009年80例手术切除并有完整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乳腺癌组织中HuR和PDGFC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乳腺癌pTNM分期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uR和PDGFC的表达均与pTNM分期有相关性(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中HuR和PDGFC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影响乳腺癌的术后治疗。两者的表达产物呈正相关,HuR的表达产物可能通过对PDGFC的表达进行调控促进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UR PDGFC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测量骶骨岬至直肠残端的距离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精准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波波 屈亚琦 +6 位作者 张松 岳育民 厍豪 汪光柱 董胜璞 邱健 王小强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评估术中精确测量直肠残端至骶骨岬的距离(Drp)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精准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1日连续入院的并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39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并回... 目的评估术中精确测量直肠残端至骶骨岬的距离(Drp)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精准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1日连续入院的并接受择期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39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并回顾手术视频;术中测量步骤如下:使用线段测量Drp;拉展左半结肠及其系膜至骶骨岬水平,使用钛夹标记相应结肠为A点;以A点为起点,以原Drp线段测量A点以远Drp+3 cm处为直肠癌近端切除线。行结直肠端端吻合,经肛留置肛管行肠腔内减压,新辅助放化疗术后病例行末段回肠造口,评价指标包括术中,术后及标本质量三方面;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手术时间(247±57)min,估计术中出血量(35±15)m L。吻合前游离脾区结肠7例;吻合后盆腔结肠无"悬空架桥"的病例;无吻合后游离近端结肠及再次裁剪系膜的病例;远切缘距肿瘤下缘的距离(2.3±1.1)cm,Drp(17.7±4.6)cm,近切端距肿瘤上缘的距离(16.4±3.2)cm,直肠全系膜切除的标本质量均为A级,直肠癌远近切缘无阳性病例;术后无B、C级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肛管排气时间(3.1±1.2)天,排便时间(3.4±1.6)天,术后住院时间(9.1±2.3)天。结论测量Drp能够精确地确定拟吻合结肠的长度,促进腹腔镜根治性直肠癌切除术的精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骶骨岬 直肠残端 距离 吻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