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写“五喻”
1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7期21-22,共2页
一、阅读如“蜜蜂采蜜”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先生妙用“蜜蜂采蜜”比喻读书求知识,说明阅读... 一、阅读如“蜜蜂采蜜”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先生妙用“蜜蜂采蜜”比喻读书求知识,说明阅读面广一点,才能得到多方面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 阅读面 蜜蜂 采蜜 才能
下载PDF
诗林处处闻啼鸟
2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1期70-71,24,共3页
读读下面的诗句,在每个括号里填上一种鸟的名字,把诗句补充完整。
关键词 诗句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下载PDF
“花”落谁家
3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3期33-34,20,共3页
下列诗词中,每句都有一种花的名称。请你把这些花名填到合适的诗词句里。试试看。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花”落谁家》
下载PDF
品味那些有声音的词语
4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7年第Z2期4-5,共2页
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运用象声词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表达声情并茂的境界,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象声词就运用得十分丰富、贴切、巧妙。例如:'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 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运用象声词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表达声情并茂的境界,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象声词就运用得十分丰富、贴切、巧妙。例如:'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扑通'一词把雨来一头扎进河里,躲开妈妈追打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声词 日本鬼子 窗户纸
下载PDF
成语趣题
5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12期36-36,6,共2页
下载PDF
成语趣题
6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6期37-37,17,共2页
下载PDF
成语趣题
7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9期39-39,共1页
下载PDF
“如”字成语集装箱
8
作者 屈会生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0年第4期34-35,13,共3页
下载PDF
什么人说什么话
9
作者 屈会生 《小学生导读》 2024年第3期16-16,共1页
俗话说:“什么秧结什么瓜,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人说出的话,总是与他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有关系。请看下面一则小故事。清朝末年,一位西方语言学教授听说中国的汉语语义复杂,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这天,洋... 俗话说:“什么秧结什么瓜,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人说出的话,总是与他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有关系。请看下面一则小故事。清朝末年,一位西方语言学教授听说中国的汉语语义复杂,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这天,洋教授到了上海。刚一下船,洋教授便用手杖在沙滩上戳了一下,问身边经过的渔民:“你们管这叫什么?”渔民瞟了一眼说:“叫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语言学 汉语语义 渔民 清朝末年
原文传递
建一座“写作材料库”
10
作者 屈会生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 2019年第1期43-43,共1页
作家秦牧在谈到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时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是语言仓库,装日常收集的生动语言。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 作家秦牧在谈到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时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是语言仓库,装日常收集的生动语言。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材料 材料库 直接材料 间接材料 仓库 收集 作家 语言
原文传递
建一座写作“材料库”
11
作者 屈会生 《小学生导读》 2018年第6期17-17,共1页
作家秦牧在谈到写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时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是语言仓库,装日常收集的生动语言。
关键词 写作材料 材料库 直接材料 间接材料 仓库 收集 作家 语言
原文传递
品味有声音的词语
12
作者 屈会生 《小学生导读》 2017年第10期19-19,共1页
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运用象声词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象声词就运用得十分丰富、贴切、巧妙。例如:"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扑通"... 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运用象声词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小英雄雨来》一文中,象声词就运用得十分丰富、贴切、巧妙。例如:"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扑通"一词把雨来一头扎进河里,躲开妈妈的追打描写得生动逼真,说明雨来的机灵活泼,游泳本领高。再如:"忽然听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窗户纸哗啦哗啦响。""咕咚咕咚"写出有许多人跑动的脚步声,"哗啦哗啦"写出窗户纸被震动的响声。两个象声词生动描写了日本鬼子进芦花村搜捕交通员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小英雄雨来》 词语 品味 象声词 描写 窗户 拟人
原文传递
烘托——化“无形”为“有形”
13
作者 屈会生 《小学生导读》 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
无形的事物,如风、雾、春意等,都无影无踪。我们怎样描写才能使无形的事物具体形象、栩栩如生呢?著名作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写的老北京城的盛夏炎热,可以说是化"无形"为"有形"的典范。文中写街上的柳树像生了病,叶子"打了卷... 无形的事物,如风、雾、春意等,都无影无踪。我们怎样描写才能使无形的事物具体形象、栩栩如生呢?著名作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写的老北京城的盛夏炎热,可以说是化"无形"为"有形"的典范。文中写街上的柳树像生了病,叶子"打了卷",被晒得水分几乎都没有了。北京本来就气候干燥,多尘土,连日的暴晒,使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托 《骆驼祥子》 具体形象 著名作家 北京城 事物 描写 干燥
原文传递
“通感”妙用
14
作者 屈会生 《小学生导读》 2020年第3期20-20,共1页
所谓"通感",是指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比如有的颜色会引起暖的感觉,有的颜色会引起冷的感觉,这是视觉与触觉的"联觉";又如听人唱歌,觉得"嗓音很甜",这是听觉与味觉的"联觉&... 所谓"通感",是指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比如有的颜色会引起暖的感觉,有的颜色会引起冷的感觉,这是视觉与触觉的"联觉";又如听人唱歌,觉得"嗓音很甜",这是听觉与味觉的"联觉"。这种"感觉转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之中,也常常被作家运用在写作中,产生奇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联觉 味觉 视觉 听觉
原文传递
把作文弄出声音来
15
作者 屈会生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 2017年第10期38-39,共2页
不会吧,作文怎么能弄出声音来呢?当然能了,那就是要学会运用象声词。,象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象声词,能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表达出声情并茂的效果,让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关键词 声音 作文 象声词 声情并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