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全尿定量采样器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屈雅川 蔡丽虹 +3 位作者 谭轩 王友新 龚海芳 王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64-2165,共2页
目的探讨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200820104487.8)——一次性全尿定量采样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甲、乙两组人群作为留尿检测对象,分别用尿杯(尿杯法)和全尿定量采样器(采样器法)采集尿样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200820104487.8)——一次性全尿定量采样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甲、乙两组人群作为留尿检测对象,分别用尿杯(尿杯法)和全尿定量采样器(采样器法)采集尿样并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化学成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形成分:两组人群采样器法和尿杯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4.8%和95.4%、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尿定量采样器取代尿杯应用于尿常规的样本采集,不但提高了检出率,而且让采样、送检等过程更加规范、统一,同时减少污染,从而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器 尿杯 全尿 定量
下载PDF
一次性吸附式小便采样器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屈雅川 林虹 +3 位作者 王友新 许成良 黎冬梅 龚海芳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对尿液检验中的有形成分和化学成分影响情况。方法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与目前临床检验用的尿杯所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比较两种标本的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结... 目的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对尿液检验中的有形成分和化学成分影响情况。方法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与目前临床检验用的尿杯所采集的尿液和"拟尿液"标本,比较两种标本的尿液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两种方法采集到的标本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化学成分比较基本一致;有形成分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规律的递减,从而通过"修饰"得到一组接近真值的测定值。结论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完全可以取代尿杯应用于尿液常规(包括尿沉渣检验、尿HCG等)的样本采集;比较尿杯采样,吸附式小便采样器的采样、送检和检验等过程不但拥有方便、快捷等优势,而且污染情况明显减少,能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值得在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器 试管化 海绵载体
下载PDF
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实用性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屈雅川 刘春香 +1 位作者 林虹 韦常丽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调查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试用情况,以进一步阐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分别用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与传统法对同一检测对象进行采样并对比检验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尽管少数指... 目的调查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试用情况,以进一步阐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分别用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与传统法对同一检测对象进行采样并对比检验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尽管少数指标稍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护士、检验人员问卷调查,认为采样器法比传统法优越的分别为93.1%(94/101)、100%(68/68)、95.9%(70/73)。结论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将采样、装载、取样、摇匀合于一体,可以取代传统法(杯子、盒子、塑料棒等)应用于大便采样;能避免因采样量不好控制而易导致的污染、吸干或风化以及因此导致的假阴性,提高实验质量,便于操作和送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采样器 大便常规检验
下载PDF
定期监测O型血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屈雅川 周建月 兰传宁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探讨定期监测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方法以微柱凝胶技术检测非O型血丈夫的O型血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对效价≥1∶64的89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83例(监测组)每隔4周进行IgG抗A(B)效价检测并给予中... 目的探讨定期监测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方法以微柱凝胶技术检测非O型血丈夫的O型血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对效价≥1∶64的89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83例(监测组)每隔4周进行IgG抗A(B)效价检测并给予中药治疗,615例(对照组)未作处理,产后观察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结果监测组的4个不同IgG抗A(B)效价的HDN发生率分别为0%、39.4%、51.0%、66.0%,均低于对照组的22.4%、62.4%、83.6%、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监测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A(B)效价 孕妇
下载PDF
肠阿米巴感染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屈雅川 黎碧珍 +2 位作者 黎冬梅 林虹 唐箐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阿米巴 感染 包囊 滋养体
下载PDF
由1例CeM抗体阳性患者溶血性输血反应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屈雅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240-3241,共2页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常出现头痛、腰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输入少量(20-50mL)即可;而后者因起病时间较长、反应症状较隐匿而被忽略,...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常出现头痛、腰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输入少量(20-50mL)即可;而后者因起病时间较长、反应症状较隐匿而被忽略,导致抢救时机延误而出现严重后果,更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抗体 安全输血 输血反应
下载PDF
吸附式采样器采集尿液有形成分对泌尿内科疾病诊断效果分析
7
作者 屈雅川 龚海芳 +1 位作者 林虹 王友新 《内科》 2008年第6期855-856,共2页
目的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尿液分析其有形成分变化对泌尿内科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情况。方法98例泌尿内科住院病人分别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与目前临床检验常用的尿杯采集尿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有形成分检测、比较。结果采样器... 目的研究吸附式小便采样器采集尿液分析其有形成分变化对泌尿内科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影响情况。方法98例泌尿内科住院病人分别用吸附式小便采样器与目前临床检验常用的尿杯采集尿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有形成分检测、比较。结果采样器组有形成分95.5%以上在可控范围内,其余少数可通过"修饰"而接近真值。结论吸附式小便采样器取样与传统的尿杯采样,其检测结果符合率高,可取代尿杯用于临床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采样器 有形成分 尿液分析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前景
8
作者 屈雅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0期1777-1778,共2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临床输血 探针
下载PDF
医院实习生有关问题的思考
9
作者 屈雅川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医院实习生,作为一群已离开学校却又未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医务工作者,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所折射的不只是学生自身,还有他们刚刚离开的学校、正在实习的单位、成长的家庭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笔者从检验领域带教老师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 医院实习生,作为一群已离开学校却又未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准医务工作者,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所折射的不只是学生自身,还有他们刚刚离开的学校、正在实习的单位、成长的家庭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笔者从检验领域带教老师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实习生 高校教育
下载PDF
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勇彪 黄丽英 +3 位作者 覃坚 屈雅川 吴秋莲 许成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同时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结果 105例HCV感染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86.62%(90/105);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HCV感染者HCV RNA载量,同时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结果 105例HCV感染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86.62%(90/105);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3P)和层粘连蛋白(LN)异常率分别为52.38%(55/105)、36.19%(38/105)、15.24%(16/105)和14.29%(15/105)。HA水平及阳性率与HCV RNA载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3、0.915,P<0.01)。结论对丙型肝炎患者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有一定的临床意义,HCV感染是否影响患者的肝纤维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病毒 丙型 RNA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FQ-PCR检测不孕不育和泌尿患者解脲支原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勇彪 谢明 +2 位作者 许成良 邱卓毅 屈雅川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3期2151-2152,共2页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生殖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1年9月不孕症患者共5555对,泌尿患者4418例。取患者精液、前列腺液、宫颈黏液,采用PCR法进行UU检测。结果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患者UU-PCR阳性检出... 目的了解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生殖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1年9月不孕症患者共5555对,泌尿患者4418例。取患者精液、前列腺液、宫颈黏液,采用PCR法进行UU检测。结果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患者UU-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80%和8.06%,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P<0.05)。结论 UU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与不孕不育症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发不孕不育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不孕不育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下载PDF
FQ-PCR法与培养鉴定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比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勇彪 屈雅川 +2 位作者 黄丽英 肖词英 黎冬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65-967,共3页
目的了解FQ-PCR法与培养鉴定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的差异性,并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方法用PCR法和培养鉴定法分别检测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疾病患者的UU,并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不孕不育标本中PCR法和培养鉴定法比较... 目的了解FQ-PCR法与培养鉴定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的差异性,并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方法用PCR法和培养鉴定法分别检测不孕不育患者和泌尿疾病患者的UU,并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不孕不育标本中PCR法和培养鉴定法比较,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男性泌尿疾病患者即用棉拭子取样所检测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女性泌尿疾病患者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培养鉴定法检测男性泌尿疾病患者的UU时,男性患者宜以前列腺液代替尿道口棉拭子取样,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解脲支原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胜贤 罗杰平 +4 位作者 陈丽珍 甘振钊 屈雅川 黄盼柳 杨兰 《医疗装备》 2020年第4期194-195,共2页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病情严重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均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死亡,因此,需积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尽早开展检查,一经确诊,须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对降低患儿病死率意义重大。现...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病情严重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均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死亡,因此,需积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尽早开展检查,一经确诊,须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对降低患儿病死率意义重大。现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滕艺艳 屈雅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3141-3142,共2页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 133例输血患者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 133例患者中,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 133例输血患者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 133例患者中,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且微柱凝胶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少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
15
作者 倪少娟 屈雅川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乳酸凝集法 测定 血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 单体经活化 乳胶凝集法
下载PDF
手足口病感染病毒分布及感染趋势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勇彪 屈雅川 +2 位作者 曹棨 韦萍 曾江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85-5487,共3页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医院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状况和感染趋势,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肠道病毒普通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进行检测。结...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医院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状况和感染趋势,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肠道病毒普通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260份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送检标本,阳性69例,阳性率为26.5%,3年阳性率分别为17.7%、25.0%35.9%,呈逐年增长趋势;混合感染率为78.3%,单一感染率为21.7%,混合感染远高于单一感染,以EV71型混合感染最多,占72.5%;手足口病发生率男性患儿为31.5%,女性患儿为20.5%,<3岁患儿发生率最高,为35.9%。结论近年该地区手足口病逐年递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大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71型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肝吸虫临床检测结果分析及感染趋势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勇彪 屈雅川 +2 位作者 石明芳 曾江辉 区倩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3期49-50,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临床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方法用涂片镜检法对2009-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9385份粪标本,肝吸虫感染阳性者4045份,阳性率为5.10%(4045/79385),其...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临床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方法用涂片镜检法对2009-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9385份粪标本,肝吸虫感染阳性者4045份,阳性率为5.10%(4045/79385),其中女性阳性率(3.13%,1183/37823)低于男性阳性率(6.89%,2862/4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2011年肝吸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573,20092)、4.90%(1408/28725)和6.75%(2064/3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感染有逐年递增趋势,在预防和治疗上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食源性寄生虫 获得性感染 第二中间宿主
原文传递
FPSA/TPSA联合DD3mRNA(RT-PCR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探讨
18
作者 梁勇彪 曾江辉 +2 位作者 曾贝贝 李瑞 屈雅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2-23,共2页
对比和分析FPSA/TPSA联合DD3mRNA(RT-PCR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fPSA∕tPSA联合DD3 mRNA检测结果在前列腺癌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fPSA∕tPSA比值法和DD3 mRNA法,两法的单独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之间其差异有统计学... 对比和分析FPSA/TPSA联合DD3mRNA(RT-PCR技术)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对fPSA∕tPSA联合DD3 mRNA检测结果在前列腺癌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fPSA∕tPSA比值法和DD3 mRNA法,两法的单独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之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课题从fPSA∕tPSA值与DD3 mRNA在前列腺癌的单独检测以及两法联合检测结果,揭示fPSA∕tPSA值与DD3 mRNA两法联合检测对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具有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PCa) mRNA(DD3 mRN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RT-PCR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