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Meta分析
1
作者 黄国鑫 曹启龙 +3 位作者 田建洲 艾金伟 屈高静 裴斌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6期438-449,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3日。提取文献数据并行质量评价,运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526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完全缓解率为37.48%[95%CI(30.25%,46.45%)],部分缓解率为28.62%[95%CI(21.06%,38.90%)],疾病稳定率为12.03%[95%CI(7.03%,17.93%)],疾病进展率为21.20%[95%CI(15.73%,27.22%)],总缓解率为62.19%[95%CI(52.25%,74.02%)],临床获益率为79.40%[95%CI(72.49%,85.62%)]。安全性方面,以血液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为主。结论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有效、药物毒性可耐受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emOx方案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单臂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黄国鑫 曹启龙 +2 位作者 张冬冬 屈高静 裴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起源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淋巴瘤的66.3%[1-4]。随着利妥昔单抗问世,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有效率达90%以上,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5-6]。但有部...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起源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淋巴瘤的66.3%[1-4]。随着利妥昔单抗问世,其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有效率达90%以上,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5-6]。但有部分B细胞淋巴瘤在经过充分治疗达到缓解后仍然会进展、或经含利妥昔单抗方案充分治疗未获得缓解、或治疗期间/充分治疗结束6个月内疾病进展,该部分淋巴瘤被称为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文献计量学分析 Bibliometrix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艾金伟 何仁姣 +6 位作者 田方涛 汪娟 王君 黄国鑫 张美玲 屈高静 裴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目的:分析总结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基本特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有利于COVID-19早期诊断和确诊的因素,为COVID-19早期确诊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2月9日前隔离病房收治的所有疑似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20年3月10... 目的:分析总结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基本特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有利于COVID-19早期诊断和确诊的因素,为COVID-19早期确诊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2月9日前隔离病房收治的所有疑似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20年3月10日。以咽拭子RT-PCR结果作为COVID-19确诊标准,比较COVID-19患者与非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门诊或入院首次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具有诊断价值的指标绘制ROC曲线,运用AUC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共收治315例疑似患者,最终确诊COVID-19患者108例,非COVID-19患者20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接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接触史、淋巴细胞下降是COVID-19具有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P<0.05)。首次RT-PCR检测AUC为0.84(95%CI=0.73~0.89),累计2次RT-PCR检测AUC为0.92(95%CI=0.88~0.96),累计3次RT-PCR检测AUC为0.96(95%CI=0.93~0.99),首次CT具有较明显COVID-19影像学特征96例,AUC为0.74(95%CI=0.69~0.80)。患者年龄、疫区/确诊人群接触史、淋巴计数下降AUC分别为0.66(95%CI=0.60~0.73)、0.64(95%CI=0.57~0.70)、0.59(95%CI=0.53~0.66)。胸部CT联合年龄、接触史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AUC为0.84(95%CI=0.72~0.90)。41.5岁为预测COVID-19的临界值,诊断敏感性0.70(95%CI=0.61~0.79),特异性0.59(95%CI=0.52~0.66),阳性似然比1.71,阴性似然比0.50。淋巴细胞记数1.53×10^(9)/L为预测COVID-19的临界值,诊断敏感性0.82(95%CI=0.73~0.88),特异性0.50(95%CI=0.43~0.57),阳性似然比1.64,阴性似然比0.37。结论:首次RT-PCR检测诊断准确性一般,假阴性率较高,累计3次以上核酸RT-PCR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首次RT-PCR检测阴性情况下应结合患者症状胸部CT影像学特征,若患者有疫区/确诊人群接触史、年龄大于41.5岁、淋巴细胞记数小于1.53×10^(9)/L应高度警惕SARSCoV-2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SARS-CoV-2 LOGISTIC回归分析 诊断
下载PDF
自体N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黄国鑫 曹启龙 +3 位作者 梁少帅 张冬冬 屈高静 裴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8-128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自体N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7月1日。由2名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自体N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7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肿瘤类型最多为非小细胞肺癌。NK细胞注射剂量通常在7.0×10^(7)至7.0×10^(9)细胞总量,疗程间隔14~21天,次数通常为3~6次。NK细胞治疗的总缓解率为0%~77.78%。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3.98%)、疲劳(1.99%)、皮疹(0.4%)、头晕(1.20%)。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自体N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安全,部分研究显示NK细胞治疗具有缓解作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NK细胞 恶性肿瘤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趋势分析及预测
5
作者 黄国鑫 屈高静 裴斌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1-227,共7页
目的收集GBD数据库中1990-2019年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数据,分析发病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30年的发病率情况,为NHL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0-2019年NHL发病率数据,采用Joinpoint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 目的收集GBD数据库中1990-2019年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数据,分析发病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30年的发病率情况,为NHL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0-2019年NHL发病率数据,采用Joinpoint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探讨年龄、时期、队列对发病率的影响,并通过GM(1,1)模型预测2020-2030年发病率。结果NHL整体、男性和女性群体2019年粗发病率分别为6.46(5.41~7.66)/10万、8.36(6.62~10.49)/10万和4.49(3.60~5.55)/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99(4.24~5.87)/10万、6.77(5.44~8.35)/10万和3.36(2.72~4.12)/10万。Joinpoin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分别划分为5、6和6段,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3.1%、2.3%和3.6%。男性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和年龄均高于女性发病率。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男性和女性群体在年龄效应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别在75、85和75岁为效应值最高点;时期效应均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效应值分别为0.7、0.79和0.61;队列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最低效应值分别为-2.26、-2.40和-2.19。整体、男性和女性群体GM(1,1)模型精度均为优秀,并预测2030年标化发病率分别为8.1764/10万、12.6193/10万、4.3876/10万。结论NHL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发病率增幅不同,男性群体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老年群体为高危人群;年龄越大、时期越近、出生越早,发病风险越高;2019-2030年NHL发病率将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率 Joinpoint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GM(1 1)模型
原文传递
老年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感染和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斌 朱刚艳 +3 位作者 余追 屈高静 廉应涛 李银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感染指标和心衰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已排除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疾病的252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及...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感染指标和心衰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已排除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疾病的252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前体B型利钠肽(NT-proBN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根据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甲状腺激素组(n=126)和低甲状腺激素组(n=126),并对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甲状腺激素组患者PCT、hs-CRP、NT-proBNP和LD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激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甲状腺激素组患者合并感染和心功能不全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激素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感染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和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甲状腺激素 感染 心功能
原文传递
自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磊 艾金伟 +5 位作者 喻会 屈高静 祝浩明 黄国鑫 王谦 裴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6-45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单个核细胞与非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由2名...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单个核细胞与非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和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包括1202髋,其中细胞治疗组645髋,非细胞治疗组557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细胞治疗相比,单个核细胞治疗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Hairrs评分增加[MD=8.11,95%CI(4.36,11.87),P<0.0001]、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升高[MD=2.23,95%CI(0.97,3.49),P=0.0005]、髋关节WOMAC评分降低[MD=-10.81,95%CI(-15.80,-5.81),P<0.0001]、Lequesne指数降低[MD=-2.97,95%CI(-5.42,-0.52),P=0.02];减轻髋关节疼痛程度[MD=-9.13,95%CI(-12.40,-5.86),P<0.00001],延缓影像学分期进展[RR=0.55,95%CI(0.34,0.89),P=0.01];降低全髋关节的关节置换率[RR=0.61,95%CI(0.43,0.86),P=0.005]。安全性方面,单个核细胞治疗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不会增高[RR=0.77,95%CI(0.33,1.83),P=0.56]。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自体单个核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单个核细胞 骨髓浓缩物 安全性 有效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艾金伟 王勇 +9 位作者 陈俊文 刘晓耘 樊伍峰 黄国鑫 屈高静 张美玲 裴圣多 李杨 王立莎 裴斌 《医学新知》 CAS 2020年第5期355-363,共9页
目的研究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COVID-19的防控、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评估并分析截止2020年2月9日0时我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资料,总结其流行... 目的研究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COVID-19的防控、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提取、评估并分析截止2020年2月9日0时我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资料,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结果我院共收治核酸检测确诊COVID-19患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平均年龄50.38±16.86岁。输入性患者7例,37例有武汉旅行史。病毒潜伏期1-20天,平均8.09±4.99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84%)、咳嗽(57%)、咳痰(12%)、乏力(27%)、呼吸不畅(23%)、腹泻(15%)、食欲下降(10%)等。2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56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66例(66/97)C反应蛋白升高,49例(49/85)血沉增快,19例(19/72)降钙素原升高,12例(12/13)铁蛋白升高。均行抗病毒、抗炎、对症治疗。8例入住ICU,6例出现呼吸衰竭,3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亡。首次胸部CT检查90例、两次检查共有100例出现比较典型影像学表现,与核酸检测符合率98%。核酸检测首检阳性率66%,累计两次检测阳性率86%,累计3次96%。结论襄阳市COVID-19以二代传播为主,部分潜伏期长,性别易感性无明显差异。中老年为易感人群,重症及死亡病例集中分布在70岁以上年龄段,需采取针对性防控和诊断治疗措施。铁蛋白有可能反映该病炎症等变化情况。本地区重症及病死率低,可能与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关。3次核酸检测、2次CT检查,核酸、CT结合症状可大幅提高其诊断阳性率,有利于疾病防控和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