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展爱红 林明祥 麦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帮助临床医生对该病有更好的认识,做到正确诊治。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84例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84例患儿中脑出血发生...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帮助临床医生对该病有更好的认识,做到正确诊治。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84例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84例患儿中脑出血发生率为80.95%。治愈58例,26例自动出院。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以脑出血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应掌握该病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以做到正确诊治,并重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脑出血
下载PDF
小儿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展爱红 杨育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对 1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小儿行血液透析治疗 ,分析并发症严重程度及采取透析的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GambroAK - 90透析机 ,血仿膜透析器 ,边缘型肝素化法 ,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 目的 对 18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小儿行血液透析治疗 ,分析并发症严重程度及采取透析的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GambroAK - 90透析机 ,血仿膜透析器 ,边缘型肝素化法 ,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 12例中 9例痊愈 ,3例死亡。 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透析后病情明显好转。 5 3例次透析中发生 3例次低血压 ,4例次消化道出血。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疗效与原发病及采取治疗的时机 ,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予早期透析可取得良好疗效 ,并发症严重者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和营养状况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展爱红 蔡琍璇 彭盘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胃肠喂养情况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并治愈出院的4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根据喂养情况分为喂养耐受组与不耐受组。结果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间出...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胃肠喂养情况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并治愈出院的4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根据喂养情况分为喂养耐受组与不耐受组。结果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间出生3周内热卡和蛋白摄入差异有显著性,体重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开奶日龄、足量喂养日龄、达标准摄入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日数,差异有显著性,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期间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克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性,早期胃肠道喂养结合静脉营养的营养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合理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胃肠道喂养 静脉营养 早期微量喂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呼吸暂停治疗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展爱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5-626,共2页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暂停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和相关治疗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发生率为24.2%,早产儿发生呼吸暂...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暂停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和相关治疗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发生率为24.2%,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38例,发生率为61.3%(其中5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呼吸暂停)。治愈32例,死亡7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张早期使用固尔苏和nCPAP通气,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应加强监护和巡视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减少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呼吸暂停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5
作者 林明祥 翁陈华 +2 位作者 麦隽 展爱红 蔡丽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2-623,共2页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辅助/控制或容量控制模式,并采用PHV通气策略(PaCO_2<10.6 kPa,PH>7.15)。其参数设定为潮气量(VT)6~8 ml/kg,呼吸频率(RR)20~30...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PH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辅助/控制或容量控制模式,并采用PHV通气策略(PaCO_2<10.6 kPa,PH>7.15)。其参数设定为潮气量(VT)6~8 ml/kg,呼吸频率(RR)20~30次/min,气道峰压(PIP)<3.43 kPa,吸入氧浓度(FiO_2)由0.8逐渐降至0.3,吸/呼比(I:E)为1:1.5~2.0,同时监测PHV前后动脉血气(ABG)、心率(HR)、血压(BP)。结果通气前PaO_2为5.05±0.65 kPa,血pH值7.16±0.08,PaCO_2为9.55±1.22 kPa。在采用PHV模式2~6、24、72 h后,血pH值和PaO_2均明显上升(P<0.01),而PaCO_2则在72 h内保持一定范围高水平后渐下降。14例均存活,无发生气压伤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 采用PHV配合充分氧疗,逐步降低PaCO_2,提高pH至正常范围,有助于防止气压伤等并发症,是抢救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较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 气压伤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琍璇 展爱红 +1 位作者 赵奕怀 林浩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211-22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新生儿肺出血56例,分析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结果:56例肺出血的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男婴发生率分别为58.93%、71.43%、76.79%,是生理性高危因素;原发病中重度窒...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新生儿肺出血56例,分析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结果:56例肺出血的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男婴发生率分别为58.93%、71.43%、76.79%,是生理性高危因素;原发病中重度窒息、感染、肺透明膜病、硬肿症、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36%、19.64%、14.29%、12.5%、8.93%、7.14%、3.57%、3.57%,是病理性高危因素。肺出血前30 m in^4 h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变。有肺部湿罗音与无肺部湿罗音高危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死亡数及出现肺出血至死亡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无肺部湿罗音进展及死亡均更快。气管插管行气管内吸引与口鼻涌血诊断肺出血在肺出血时间、死亡数、治愈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管内吸引更能早期发现,避免误诊,有助于及时治疗。结论:有严重原发病的高危新生儿出现紫绀苍白加重、呼吸心率改变、肺部湿罗音出现或增多、气管插管吸出血性痰可早期诊断肺出血,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高危因素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早产儿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蔡琍璇 赵奕怀 展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及影响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方法:108例早产儿行血糖及皮质醇监测,并以65例足月儿为对照组。分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早产儿日龄、胎龄、输糖、危重度、皮质醇水平等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逐...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及影响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方法:108例早产儿行血糖及皮质醇监测,并以65例足月儿为对照组。分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早产儿日龄、胎龄、输糖、危重度、皮质醇水平等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发生血糖异常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般早产儿组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35.4%,高危早产儿组以高血糖多见,发生率39.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高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般早产儿组早期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儿组,而高危早产儿组明显高于足月儿组,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胎龄、日龄、未静脉输糖是影响早产儿的血糖的高危因素,而危重度、静脉输糖、皮质醇水平是影响高血糖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血糖紊乱发生率高,危重疾病能激发早产儿应激反应,早产儿血糖紊乱有一定特点及高危因素。加强早产儿血糖监测,并予合理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血糖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血糖 皮质醇
下载PDF
颅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麦隽 展爱红 廖楚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2-794,共3页
目的:研究颅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与同期无颅内出血的早产儿45例和正常足月新生儿27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92.96±46... 目的:研究颅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与同期无颅内出血的早产儿45例和正常足月新生儿27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92.96±46.91)×109/L、(220.61±35.01)×109/L和(188.85±51.62)×109/L,血小板压积分别为(0.232±0.07)%、(0.188±0.06)%和(0.126±0.04)%,提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F=68.66,P<0.001);而血小板平均容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凝血状态的监测,以减少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分析
9
作者 麦隽 展爱红 +1 位作者 林明祥 扬育芳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025-102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病死率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36例存活出院,存活率72%,死亡5例,死亡率10%,9例放弃治疗。死亡主要原因:重度硬肿症,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病死率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36例存活出院,存活率72%,死亡5例,死亡率10%,9例放弃治疗。死亡主要原因:重度硬肿症,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全部患儿均存在一种以上并发症。病死率随胎龄的下降而上升,病死率与出生体重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与监护,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存活率 病死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56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改变与CT关系分析
10
作者 麦隽 展爱红 林明祥 《云南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550-551,共2页
通过对56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脑电图及CT检查结果分析,观察其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脑电图及CT检查可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认为在临床上对高度疑诊病毒性脑炎者应同时进行脑脊液、... 通过对56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脑电图及CT检查结果分析,观察其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脑电图及CT检查可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认为在临床上对高度疑诊病毒性脑炎者应同时进行脑脊液、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CT
下载PDF
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林明祥 翁陈华 +3 位作者 黄奕辉 展爱红 赵奕怀 蔡俐璇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12期948-94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持续气道正压 可变流量鼻罩 临床应用 NCPAP治疗 功能残气量 首次报道 肺部疾病 肺泡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麦隽 綦巧雯 +3 位作者 蔡琍璇 林明祥 展爱红 林浩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1期1690-169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 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69例,给予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 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69例,给予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随机分为Bi PAP组36例和n CPAP组33例。监测呼吸支持后1、12、24及48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合指数(OI);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48 h内和72 h内的总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呼吸机支持总时间和气漏综合征、BPD、NEC、颅内出血IVH发生率(三级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以及总住院时间、愈后。结果:正压通气后Bi PAP组12、24 h Pa CO2低于n CPAP组,1、12 h Pa O2及OI均高于n 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 PAP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例低于n CP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 PAP组患儿治疗成功率高于n CPAP组(P<0.05),两组无创通气成功者支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漏综合征、BPD、NEC、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出生72 h后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RDS初始治疗中,采用Bi PAP通气模式在提高氧合作用、减少CO2潴留方面优于n CPAP通气模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原文传递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琍璇 展爱红 +2 位作者 赵奕怀 麦隽 林浩铨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1955-195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2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并对换血前后电解质、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2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并对换血前后电解质、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果本组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595.28±134.44)μmol/L和(275.17±74.05)μmol/L,有明显下降(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53.77%。换血后血电解质稳定.血糖暂时性升高,可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但在24 h内自行恢复至正常。换血过程中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具有较高的胆红素换出率.疗效肯定.操怍简便,安全,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 换血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通气策略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明祥 黄奕辉 +3 位作者 展爱红 赵奕怀 彭盘俐 蔡琍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机械通气策略对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分为三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42例用面罩持续吸氧(氧流量4~6L/min)或无创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流量6~8L/min,Fi... 目的探讨不同的机械通气策略对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分为三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42例用面罩持续吸氧(氧流量4~6L/min)或无创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流量6~8L/min,FiO20.4~0.6,压力为5~8cmH2O);B组52例,用传统的机械通气(CMV),潮气量(VT)12~15ml/kg,呼吸频率(RR)30~40次/min,气道峰压(PIP)〈3.43kPa,呼气末正压(PEEP)(1.12±0.34)kPa;C组54例,运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LPSV),潮气量6~8ml/kg,呼气末正压(0.84±0.21)kPa,吸入氧浓度(FiO2)由0.8逐渐降至0.3,吸/呼比(I:E)为1:1.5~2.0。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死率及并发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死率;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进一步减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透明膜病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阴离子间隙在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近期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赵奕怀 蔡利璇 +2 位作者 杨曙晖 林明祥 展爱红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738-1738,1810,共2页
目的探讨AG值在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近期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14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依据Apgar评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窒息程度与AG值的关系,以及不同AG值与第14、28d NBNA评分的关系。结果轻度与重度窒息组AG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目的探讨AG值在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近期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142例足月窒息新生儿依据Apgar评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窒息程度与AG值的关系,以及不同AG值与第14、28d NBNA评分的关系。结果轻度与重度窒息组AG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AG值组与正常AG值组在第14、28d NBN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G值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阴离子间隙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原文传递
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6
作者 林明祥 张志华 +3 位作者 翁陈华 展爱红 蔡俐璇 赵奕怀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42例HMD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NCPAP通气治疗,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升/分,FiO20.4~0.6,压力为5~8cmH2O,观察患儿在NCPAP前、NC-PAP后6~8h、24h的... 目的探讨可变流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42例HMD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NCPAP通气治疗,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升/分,FiO20.4~0.6,压力为5~8cmH2O,观察患儿在NCPAP前、NC-PAP后6~8h、24h的临床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的变化。结果42例患儿中有34例经NCPAP通气后呼吸困难和缺氧征有较明显的改善,血气PaO2明显提高(t=2.92,P<0.01),PaCO2也有一定程度下降;无发生气压伤及心血管并发症;治疗成功率80%。结论可变流量鼻罩NCPAP通气可改善通气及氧合,早期应用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对新生儿HMD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鼻罩持续气道正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