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溶冷却方式对Ti60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覃佳栋 屠孝斌 +5 位作者 刘继雄 陈秉刚 李巍 张平辉 王鼎春 王清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6期120-122,共3页
文章研究了四种固溶冷却方式(空冷、风冷、油冷和水冷)对Ti6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高温(600℃)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冷却速度的增加,会使初生α尺寸变小,含量降低。空冷的室温拉伸强度为1009MPa,伸长率为13.5%;水冷的室温拉... 文章研究了四种固溶冷却方式(空冷、风冷、油冷和水冷)对Ti6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高温(600℃)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冷却速度的增加,会使初生α尺寸变小,含量降低。空冷的室温拉伸强度为1009MPa,伸长率为13.5%;水冷的室温拉伸强度为1186MPa,伸长率为11%。固溶冷却速度的增加,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热稳定强度和蠕变性能提高,但室温拉伸塑性和热稳定塑性会明显降低。这是由于不同固溶冷却速度下初生α和次生α大小及含量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 固溶冷却方式 棒材 显微组织 高温力学性能
下载PDF
TC17钛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轶 李巍 +4 位作者 周阳洋 张雪敏 刘继雄 屠孝斌 王少阳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8期23-26,共4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对TC17钛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TC17钛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为810℃~930℃、应变速率为10-2s-1~101s-1以及变形程度为20%~6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TC17钛合金棒材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化规...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对TC17钛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TC17钛合金棒材在变形温度为810℃~930℃、应变速率为10-2s-1~101s-1以及变形程度为20%~60%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TC17钛合金棒材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固定时,不同变形量对于TC17钛合金的流动应力曲线影响较小;当变形量与变形速率固定时,变形温度越高时,流变应力值越低,应力-应变曲线越稳定;当变形温度与变形量固定时,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变形中的软化机制主要以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 热压缩 流变应力
下载PDF
TA24钛合金大规格饼材工艺研究
3
作者 王黎阳 屠孝斌 +4 位作者 杨亚明 张欢 王若飞 王文波 段晓辉 《锻造与冲压》 2024年第17期69-72,共4页
本文对TA24钛合金大规格饼材进行了工艺研究,聚焦于700~900℃保温区间内,探讨了使用空冷方式对材料进行热处理试验,揭示了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演变与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改变趋势,为该合金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的综合匹配提供了数... 本文对TA24钛合金大规格饼材进行了工艺研究,聚焦于700~900℃保温区间内,探讨了使用空冷方式对材料进行热处理试验,揭示了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演变与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改变趋势,为该合金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的综合匹配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后续饼材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韧性 饼材 热处理试验 力学性能 钛合金 TA2 微观结构演变 合金强度
原文传递
TC16钛合金大规格环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屠孝斌 段晓辉 +3 位作者 宋蕊池 张雪敏 张文 张欢 《锻造与冲压》 2023年第19期20-20,22-24,共4页
TC16是前苏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的一种高强钛合金(对应俄罗斯牌号为BT16),属于富β相的马氏体型α+β两相钛合金,其名义成分Ti-3Al-5Mo-4.5V,相比常用的TC4合金,该合金Mo当量较高,在退火后拥有更高的强度,同时兼备良好的塑性。该合... TC16是前苏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的一种高强钛合金(对应俄罗斯牌号为BT16),属于富β相的马氏体型α+β两相钛合金,其名义成分Ti-3Al-5Mo-4.5V,相比常用的TC4合金,该合金Mo当量较高,在退火后拥有更高的强度,同时兼备良好的塑性。该合金β稳定系数较高,为0.83,已接近1,因此淬透性好,是制造钛合金紧固件理想的材料之一,且对于缺口、偏斜、扭转等应力集中敏感性小,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如热变形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和抗蚀性,可加工成棒材、型材、板材、锻件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冶金、船舶、医疗、油田和汽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性 马氏体型 TC4合金 名义成分 焊接性 热变形 高强钛合金 环材
原文传递
Ti-230钛合金锻件低倍缺陷形成原因分析
5
作者 屠孝斌 段晓辉 +4 位作者 张俊杰 傅开 张文 葛金余 王黎阳 《锻造与冲压》 2023年第15期71-73,共3页
Ti-230合金是英国帝国金属工业公司研发的含铜量2%~3%的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2.5Cu,是一种低强度、高塑性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塑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加工成各种棒材、板材、型材及环形件等,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 Ti-230合金是英国帝国金属工业公司研发的含铜量2%~3%的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2.5Cu,是一种低强度、高塑性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塑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加工成各种棒材、板材、型材及环形件等,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此合金的焊接性能良好,可与纯钛作异种材料的焊接,可以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后室温、高温强度可提高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 名义成分 加工性 环形件 低倍缺陷 焊接性能 热处理强化 发动机部件
原文传递
TC10钛合金平衡肘锻造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晓龙 张俊杰 +5 位作者 赵金星 董轶 郑鹏飞 屠孝斌 李巍 段晓辉 《锻造与冲压》 2022年第21期56-59,共4页
为开辟钛合金平衡肘新工艺路线,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文采用自由锻造的方式制备出TC10钛合金平衡肘锻件,并研究了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自由锻造的方式,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制备出TC10平衡肘锻件,锻件的探伤、组织与性... 为开辟钛合金平衡肘新工艺路线,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文采用自由锻造的方式制备出TC10钛合金平衡肘锻件,并研究了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自由锻造的方式,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制备出TC10平衡肘锻件,锻件的探伤、组织与性能均满足产品要求,并且其塑性明显优于平衡肘铸件。同时可采用渗氮的方法对平衡肘锻件局部位置进行表面硬化,其维氏硬度可达到10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锻造 锻造工艺 表面硬化 维氏硬度 组织性能研究 渗氮 工艺路线 平衡肘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TA24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欢 周娜 +3 位作者 郑鹏飞 屠孝斌 张雪敏 李巍 《锻造与冲压》 2023年第15期65-67,共3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无磁,可加工性好,耐海水腐蚀及海洋大气腐蚀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船舶海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A24(Ti75)是低合金化Ti-3Al-2Mo-2Zr,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α型合金,含有3%的α稳定元素Al,对α相起固...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无磁,可加工性好,耐海水腐蚀及海洋大气腐蚀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船舶海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A24(Ti75)是低合金化Ti-3Al-2Mo-2Zr,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α型合金,含有3%的α稳定元素Al,对α相起固溶强化作用;含有2%的β稳定元素Mo,起到强化β相并改善工艺塑性的作用;还含有中性元素Zr,可改善金属的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腐蚀 热处理工艺 固溶强化作用 β稳定元素 钛合金棒材 耐海水腐蚀 Β相 可加工性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TA24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欢 周娜 +3 位作者 郑鹏飞 屠孝斌 张雪敏 李巍 《锻造与冲压》 2023年第21期49-51,共3页
TA24(Ti75)是低合金化Ti-3Al-2Mo-2Zr,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α型合金,含有3%的α稳定元素Al,对α相起固溶强化作用;含有2%的β稳定元素Mo,起到强化β相并改善工艺塑性的作用;还含有中性元素Zr,改善金属的焊接性能。TA24钛合金名... TA24(Ti75)是低合金化Ti-3Al-2Mo-2Zr,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α型合金,含有3%的α稳定元素Al,对α相起固溶强化作用;含有2%的β稳定元素Mo,起到强化β相并改善工艺塑性的作用;还含有中性元素Zr,改善金属的焊接性能。TA24钛合金名义成分的铝当量为3.5,钼当量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固溶强化作用 名义成分 铝当量 β稳定元素 钛合金棒材 焊接性能 Β相
原文传递
热处理制度对TA18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郑鹏飞 王文波 +4 位作者 张晓龙 葛金余 屠孝斌 段晓辉 张雪敏 《锻造与冲压》 2022年第21期53-55,共3页
本文结合小规格棒材的加工特点和实际生产经验,旨在探明退火温度对TA18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结论:当退火温度在750~800℃之间时,TA18钛合金棒材综合力学性能较为良好,其强度与塑韧性的匹配性良好,并且当退火温度上升到900... 本文结合小规格棒材的加工特点和实际生产经验,旨在探明退火温度对TA18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结论:当退火温度在750~800℃之间时,TA18钛合金棒材综合力学性能较为良好,其强度与塑韧性的匹配性良好,并且当退火温度上升到900℃时,显微组织中有β转变组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塑韧性 热处理制度 显微组织 小规格棒材 加工特点 组织与性能 实际生产经验
原文传递
时效温度对BTi-6554钛合金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傅开 屠孝斌 +2 位作者 段晓辉 张晓龙 赵金星 《锻造与冲压》 2022年第9期48-51,共4页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钛合金材料的使用占比越来越高,对钛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了要求高强度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BTi-6554(Ti-6Cr-5Mo-5V-4Al)是一种由宝钛集团自...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钛合金材料的使用占比越来越高,对钛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了要求高强度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BTi-6554(Ti-6Cr-5Mo-5V-4Al)是一种由宝钛集团自主研发的亚稳定β钛合金。此合金具有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无高熔点、易产生β偏析元素与合金性能重现性好等优点,被用来取代传统高强高韧钛合金Ti-1023、BT2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温度 钛合金棒材 钛合金材料 疲劳性能 船舶工业 航空航天 力学性能要求 断裂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