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到底是“取象比类”还是“取类比象” 被引量:9
1
作者 屠执中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共1页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取类比象 《中医学概论》 《中医杂志》 思维活动 中医学院
下载PDF
孟河医派记事 被引量:5
2
作者 屠执中 《中医文献杂志》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开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开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孟河医派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等纷纷走出故土,有多名名医东行上海,开业授徒,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流派 孟河医派 形成 传承 医药学史
下载PDF
中药治蛋白尿及代激素之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颜德馨 屠执中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15,共2页
1 中药治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从现象分析,以前多认为尿中大量精微物质流失,是肾之封蛰失职,精气外泄的表现,治从固肾涩精入手。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蛋白尿 补气药 补肾药
下载PDF
颜德馨治疗血液病验案3则 被引量:2
4
作者 屠执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3-274,共2页
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梅某某,男,40岁。眩晕年余,血液检查发现红细胞6.2×10^(12)/L,血红蛋白185g/L,红细胞压积0.56;B超见左侧肾囊肿有增大趋势;骨髓象示核细胞明显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有空泡等退行性变,巨核系统有轻度增多,嗜酸... 1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梅某某,男,40岁。眩晕年余,血液检查发现红细胞6.2×10^(12)/L,血红蛋白185g/L,红细胞压积0.56;B超见左侧肾囊肿有增大趋势;骨髓象示核细胞明显增生活跃,粒细胞系统有空泡等退行性变,巨核系统有轻度增多,嗜酸性偏高。诊断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中医药疗法 颜德馨
下载PDF
濯古求新论急症──颜德馨治疗热痛血厥的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屠执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颜德馨教授治疗内科急症,赋新知于旧学,证治以气血学说为指归,自成家法。高热变幻,主张把握气分关,制止逆传,复指出风、毒、瘀为邪之源薮。疼痛病因为“气伤痛”,病机是“血泣脉急。”证治血证,提出“血无止法”的观点,倡导清... 颜德馨教授治疗内科急症,赋新知于旧学,证治以气血学说为指归,自成家法。高热变幻,主张把握气分关,制止逆传,复指出风、毒、瘀为邪之源薮。疼痛病因为“气伤痛”,病机是“血泣脉急。”证治血证,提出“血无止法”的观点,倡导清热、化瘀、降气、益气四要则。厥脱重视安内攘外,战抚兼施,固本清源。创制急症验方多则,切合实用,不尚浮华,可检验可重复。这些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高热 疼痛 出血 厥脱
下载PDF
气脉常通 肾气有余 颜德馨论治男科疾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屠执中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21-23,共3页
颜德馨教授行医五十余年,凡遇杂证,喜从气血辨证,然后施治,尝谓:“《内经》云,天癸至,阴阳和,故得有子。肝气衰,筋不能用;肾气衰,天癸竭,精少,形体皆极。
关键词 颜德馨 男科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颜德馨论治热、痛、血、厥证
7
作者 屠执中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3-55,共3页
颜德馨老师学术湛深,对急症的治疗颇有研究。现将其论治热、痛、血、厥四证的经验简述于下。论热以高热为主证的外感急症,主要是六淫之邪、特别是温热邪毒。颜老师说邪之初犯,体内正气立起卫外,发热是正气抗邪之举。正胜则邪却热退,不... 颜德馨老师学术湛深,对急症的治疗颇有研究。现将其论治热、痛、血、厥四证的经验简述于下。论热以高热为主证的外感急症,主要是六淫之邪、特别是温热邪毒。颜老师说邪之初犯,体内正气立起卫外,发热是正气抗邪之举。正胜则邪却热退,不胜则热不衰,必借药物以驱之,羌英汤(羌活、大青叶、蒲公英)发汗退热,投之辄效。若风温袭肺,高热面赤,汗出气粗,咽痛烦躁,可予抗毒饮(羌活、大青叶、黄芩、苦参、石膏、牛蒡、薄荷、蝉衣)清热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证 痛症 血证 厥证 治法
下载PDF
《伤寒论》结构浅识
8
作者 屠执中 杨生超 《国医论坛》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经过几次反复,觉得读《伤寒论》先明晓其结构上的特点,至关重要。《伤寒论》的结构是一种复式结构,它的组成框架是这样的:以六经为纵轴,以从证为横贯,发微而见隐曲。陈修园说:“以提纲为主,参以论中兼见之证,斯... 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经过几次反复,觉得读《伤寒论》先明晓其结构上的特点,至关重要。《伤寒论》的结构是一种复式结构,它的组成框架是这样的:以六经为纵轴,以从证为横贯,发微而见隐曲。陈修园说:“以提纲为主,参以论中兼见之证,斯无遁情矣。”无遁情三字说得很切。其结构特点为:纵向发展,横里穿插;纵横交错,左右生辉;生气贯注,变化无穷。由是可知,一部《伤寒论》,既见严谨又不失活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结构
下载PDF
中风证治切要
9
作者 屠执中 《铁道医学》 1993年第1期7-8,共2页
中风是老年常见急症,并被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定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老年人中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年之后;人的体质情况由盛转衰,加之积劳内伤:七情过度,嗜食烟酒厚味等多种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犯上。中风虽发... 中风是老年常见急症,并被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定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老年人中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年之后;人的体质情况由盛转衰,加之积劳内伤:七情过度,嗜食烟酒厚味等多种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犯上。中风虽发生于顷刻之间,但它是有着发病基础和进展过程的,虚、瘀、痰是潜在的病理基础,风、火则为触发条件。近年来对中风本质的认识和专方专药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颜德馨教授用经方治疗急难重症举案
10
作者 颜乾珍 屠执中 《国医论坛》 1992年第3期22-23,共2页
颜德馨教授于学术上广猎博取,然又笃好仲景书。他钻研《伤寒》、《金匮》,独具见解,以经方治疗急难重病,蜚声医林。今择验案五则,赘以管见,以飨同好。一、胸膜炎案祁某,男,28岁。患者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胸透右下肺片状模糊阴影,拟... 颜德馨教授于学术上广猎博取,然又笃好仲景书。他钻研《伤寒》、《金匮》,独具见解,以经方治疗急难重病,蜚声医林。今择验案五则,赘以管见,以飨同好。一、胸膜炎案祁某,男,28岁。患者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胸透右下肺片状模糊阴影,拟诊为“右下肺炎”而入院。入院后症见神昏谵语,手足躁动,经投人参白虎汤和牛黄至宝丹益气生津、清热开窍,病情渐趋稳定,但胸痛剧烈,不能忍受,超声波检查为“右肺包裹性胸膜炎”。此水湿与淤浊胶滞,与十枣丸法:甘遂、芫花、大戟等分研末,取1g,枣肉作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经方 颜德馨
下载PDF
颜德馨教授谈中风的认识和辨证论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屠执中 《中医教育》 1994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颜德馨 中风 中医药疗法 辩证论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