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一次有意义的短临预测预报尝试
1
作者 屠泓为 冯丽丽 +15 位作者 刘磊 马震 黄浩 张晓清 李霞 苏维刚 赵玉红 张丽峰 张朋涛 袁伏全 孙玺皓 刘文邦 李启雷 杨晓霞 余娜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47-251,共5页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青海省及全国年度会商会确定的危险区内,表明了从中长期背景。下的正确研判;②在震前即2021年9月以来异常持续增多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异常的变化引起了青海地震台高度关注,经过持续跟踪分析并及时向青海省地震局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引起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参加会商会共同研判震情;③根据会商结论,青海省地震局撰写专题纪要及时向中国地震局及青海省政府进行汇报和报送,引起了中国地震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推动;④相关预测预报、风险评估、震情通报等工作的及时推动,同时本次地震未造成人员的伤亡,受到了各层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为地震系统争得了较好的正面影响和荣誉,尤其是得到了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的联合发文表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震前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 一次有意义的预测预报尝试
下载PDF
青海西北部茫崖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
2
作者 赵燕杰 屠泓为 +1 位作者 马建新 陈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9-31,共3页
1研究背景。震源机制解在地下破裂形态分析中是一项重要资料,对研究区域应力场和解释孕震机理有着重要意义(郭增建,1960;李钦祖等,1973)。青海茫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受NE向阿尔金深大断裂控制,西南部受NW向祁曼塔格断裂调控,内部... 1研究背景。震源机制解在地下破裂形态分析中是一项重要资料,对研究区域应力场和解释孕震机理有着重要意义(郭增建,1960;李钦祖等,1973)。青海茫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受NE向阿尔金深大断裂控制,西南部受NW向祁曼塔格断裂调控,内部有NW向的油沙山—茫崖断裂,东部NW向的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三湖)断裂西段延伸至茫崖地区内部,东北部由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控制,内部有陵间断裂等。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西起新疆与西藏交界的拉竹龙,向NEE向斜切昆仑山及祁连山,东端隐没于巴丹吉林沙漠之下,全长1700 km,总体走向呈现NE方向,祁曼塔格断裂、茫崖—油沙山断裂属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带西北段延伸部分,是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的压应力分量和持续推挤作用在青藏高原北部的一种响应,走向呈现NW向,逆冲分量(邓起东等,2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茫崖地区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运用SDM方法研究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破裂分布:GPS和InSAR联合反演的结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屠泓为 汪荣江 +3 位作者 刁法启 张勇 万永革 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3-2112,共10页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是有现代仪器记录以来发生在青藏高原区域最大地震之一,对研究青藏高原的运动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地震发生至今,不同研究者运用不同资料和方法获取的地震破裂分布还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采用GPS...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是有现代仪器记录以来发生在青藏高原区域最大地震之一,对研究青藏高原的运动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地震发生至今,不同研究者运用不同资料和方法获取的地震破裂分布还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采用GPS和InSAR资料数据,参考最新研究成果,构建更为合理的断层几何模型,运用SDM方法反演本次地震的破裂分布.在反演中充分考虑不同数据权重的影响及InSAR数据中存在的整体偏移.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断层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最大破裂位错为-6.9m,分布在35.76°N、93.40°E附近,地震较大破裂区域主要分布在地下20km以内.同时,反演的位错分布在断层浅部与地质考察得到的地表破裂分布较为吻合.在与前人相关研究的对比中,显示本文结果的可靠性是较高的,例如,近地表破裂包络线与地表考察结果相近,地下破裂分布特征与前人提出的3次子地震事件相一致等,再一次佐证了此次地震由多次子地震事件组成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破裂分布 位错反演
下载PDF
1977年至2006年新疆伽师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变化原因初探 被引量:13
4
作者 屠泓为 万秀红 +3 位作者 高歌 罗国富 胡永钧 马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8-1044,共7页
自1977-2006年,新疆伽师地区相继发生了多次强地震.本文运用哈佛大学公布的该区域的CMT解,通过对不同地震的分布及断层性质的定量化分析,将地震分为三个时段,并由P,T轴拟合了该区域分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分析震源性质及区域应力场发现,199... 自1977-2006年,新疆伽师地区相继发生了多次强地震.本文运用哈佛大学公布的该区域的CMT解,通过对不同地震的分布及断层性质的定量化分析,将地震分为三个时段,并由P,T轴拟合了该区域分时段的应力场方向,分析震源性质及区域应力场发现,1997年3月1日至2003年1月4日该区域的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而2003年2月24日起,其地震断层性质和应力场方向又恢复到了第一时段的状态,结合该区域地层速度模型和区域受力状况、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断层性质和分布规律等,作者提出了该区域地震断层性质及应力场变化原因是由于障碍体的存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伽师 地震断层性质 应力场 变化原因 障碍体
下载PDF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屠泓为 赵燕杰 +1 位作者 文勇 孟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根据大柴旦周围40余个地震监测台站记录到的P波初动及部分S波初动等信息计算了2008年以来大柴旦50余次M3.5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合理的得出了46个震源机制解,通过与哈佛给出的结果分析了两次6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同时讨论了中小... 本文根据大柴旦周围40余个地震监测台站记录到的P波初动及部分S波初动等信息计算了2008年以来大柴旦50余次M3.5级以上的地震,其中合理的得出了46个震源机制解,通过与哈佛给出的结果分析了两次6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同时讨论了中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特性,并对区域的应力场进行了估算,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为该区域的地震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以来 青海大柴旦 震源机制 计算 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大震危险性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屠泓为 王海涛 +2 位作者 罗国富 高歌 万秀红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4期29-33,共5页
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的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的分布特征来分析本区域的地震危险性。通过用1889年以来的7级以上大震的面波震级对印度块体推挤作用所积累的能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每年在该区域将会积累的地震波能量在2.09×10... 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的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的分布特征来分析本区域的地震危险性。通过用1889年以来的7级以上大震的面波震级对印度块体推挤作用所积累的能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每年在该区域将会积累的地震波能量在2.09×1016J左右。分析认为,由于应力的不均匀分布,能量得不到全面释放,所以大的地震将会在一些断层带上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危险性分析 探讨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中国大陆西部不同震级段地震的影响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屠泓为 李智敏 +2 位作者 罗国富 万秀红 吴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9-885,共7页
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得出太阳黑子有11 a、51 a、103 a的优势周期,通过太阳黑子的活跃周期与中国大陆西部(E108°以西)不同震级段地震的活跃周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从6.5以上地震受太阳黑子的影响相对弱一些,其平均周期为2.... 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得出太阳黑子有11 a、51 a、103 a的优势周期,通过太阳黑子的活跃周期与中国大陆西部(E108°以西)不同震级段地震的活跃周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从6.5以上地震受太阳黑子的影响相对弱一些,其平均周期为2.7a;而M_s 5.0-6.5受太阳黑子的影响可能相对强一些,其平均周期为11.4 a.分析认为M_s≥6.5地震地周期与太阳黑活跃周期存在倍数关系,M_s5.0-6.5的周期与太阳黑子活跃周期比较相近,计算得出1950年以来地震波能量释放与太阳黑子周期有一定关系,总体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对不同震级地震均有一定影响,但对中强地震的影响要更明显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大陆西部 不同震级段 影响
下载PDF
周边大地震对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指示作用及统计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屠泓为 都昌庭 +1 位作者 万秀红 高慧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9-835,共7页
据1900年以来的世界大震目录,在统计周边大震与中国大陆地震的对应的过程中,发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巴基斯坦及邻近区域的大地震发生后3年内,我国的7级大震有着明显的呼应性,对应率分别达到了90%和93%以上,并且有着明显的周期性... 据1900年以来的世界大震目录,在统计周边大震与中国大陆地震的对应的过程中,发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巴基斯坦及邻近区域的大地震发生后3年内,我国的7级大震有着明显的呼应性,对应率分别达到了90%和93%以上,并且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其优势周期分别为1.2和1.6年,分析认为周边这些区域的大地震对中国大陆地震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震 中国大陆地震 指示作用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新疆伽师两次强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4
9
作者 屠泓为 王海涛 赵翠萍 《内陆地震》 200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针对哈佛大学与USGS给出的1998年8月2日新疆伽师6.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不同,利用Snoke开发的利用P、S波初动和P、S波的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程序对这次强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重新计算,同时也计算了8月27日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 针对哈佛大学与USGS给出的1998年8月2日新疆伽师6.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不同,利用Snoke开发的利用P、S波初动和P、S波的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程序对这次强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重新计算,同时也计算了8月27日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与哈佛大学和USGS的结果对比以及余震分布的分析,表明结果是合理的,同时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伽师 强震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 被引量:4
10
作者 屠泓为 王培玲 +2 位作者 张晓清 马震 黄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13,133,共6页
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相关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震前提取的背景性异常为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祁连地震带的3级地震低频次异常、低b值、高GL值、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跨断层形变等,而震前确... 对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相关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震前提取的背景性异常为自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69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祁连地震带的3级地震低频次异常、低b值、高GL值、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跨断层形变等,而震前确认的前兆异常仅为2015年12月19日距震中约140 km的乐都气氡观测值出现大幅度下降变化;震后总结时,通过资料收集,省内提取了平安静水位、湟源钻孔形变2项疑似异常,在甘肃省地震局收集到了7项中期前兆异常,但震中距都比较远。综合分析认为,在现今的观测过程中,仍很难做出短临预报,主要原因为台站分布还是过于稀少,数字化观测后,很多仪器是没有近距离经历过地震,而无典型的震例。建议在今后的震情跟踪过程中多与邻近省局进行异常资料沟通,必要时可以举行联合会商,争取更可靠的研判震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4级地震 前兆异常 震情跟踪
下载PDF
利用长周期体波反演2003年伽师6.8级地震及其前后中小地震矩张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屠泓为 王海涛 +1 位作者 赵翠萍 罗国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3,共7页
选用了喀什和乌什两个数字地震台站所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对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6.8级强震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地震(2001~2004年发生的108个地震)的矩张量解进行了反演,计算出了其中67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及USG... 选用了喀什和乌什两个数字地震台站所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对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6.8级强震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地震(2001~2004年发生的108个地震)的矩张量解进行了反演,计算出了其中67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哈佛大学及USGS给出的结果较一致。对结果分析发现:强震发生之前,中小地震分布比较分散,强震发生之后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在主震的周围;中小地震地震断层性质在强震发生之前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在强震发生之后以走滑和逆断层为主;强震之后该区域主要仍受着南面块体的近南北向水平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体波 地震矩张量反演 可靠性分析 新疆伽师
下载PDF
青海省及邻近区域未来强震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屠泓为 杨丽萍 万秀红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1-147,共7页
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后,未来地震趋势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及邻近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青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目录等,进行周期划分,能量释放分析等方面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提... 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后,未来地震趋势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及邻近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青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目录等,进行周期划分,能量释放分析等方面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重点监视区域等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及邻近区域 强震 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及邻近区域历史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屠泓为 李智敏 +1 位作者 李文巧 马震 《高原地震》 2010年第3期7-15,共9页
以b值研究为基础,运用多种手段对青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大致确定了不同震级下限的完整目录的起始时间,得出如下结果:认为4.7级以上地震的完整起始年为1960年左右,5.0级地震的完整起始年为1950年左右;5.5级以... 以b值研究为基础,运用多种手段对青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大致确定了不同震级下限的完整目录的起始时间,得出如下结果:认为4.7级以上地震的完整起始年为1960年左右,5.0级地震的完整起始年为1950年左右;5.5级以上地震的完整起始年为1925年左右;6级以上地震的完整时段为1917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历史地震目录 完整性
下载PDF
中国大陆西部未来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屠泓为 张小香 +1 位作者 万秀红 吴进 《高原地震》 2008年第2期4-10,3,共8页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 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地震台地震监测能力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屠泓为 高慧慧 +3 位作者 孟凡博 李玮杰 张兴 谢华宏 《高原地震》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使用青海省都兰地震台单台记录以及定位资料,对该台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统计了2000年以来所记录到的地震目录,根据该目录分析了2000年以来都兰地震台周边300 km范围内的地震资料,分别分析了0~100 km;101~200 km范围地震分... 使用青海省都兰地震台单台记录以及定位资料,对该台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统计了2000年以来所记录到的地震目录,根据该目录分析了2000年以来都兰地震台周边300 km范围内的地震资料,分别分析了0~100 km;101~200 km范围地震分布、频次、震级、地震的完整性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随着数字地震记录仪器的更新、升级和观测人员的业务提升,地震的观测记录趋于稳定,单台的监测能力在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都兰 地震监测 地震资料
下载PDF
利用P波初动计算青海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6
16
作者 屠泓为 都昌庭 +2 位作者 马震 张小香 吴进 《高原地震》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用P波初动对青海区域1992年来的6次哈佛大学及USGS等机构均未给出结果的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计算。通过区域断裂构造的展布与本文计算出的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计算了青海境内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进行了对... 用P波初动对青海区域1992年来的6次哈佛大学及USGS等机构均未给出结果的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计算。通过区域断裂构造的展布与本文计算出的震源机制解的对比,计算了青海境内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哈佛大学给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青海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青海省1990年以来地震大形势预测成果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屠泓为 李智敏 万秀红 《高原地震》 2008年第4期21-26,共6页
对1990年以来青海省年度会商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994~2001年度的地震大形势预测结果基本与实际地震情况一致,而2002~2005年度的预测结论与实际发生的地震有一些背离。经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该时段的强地震活动情况较弱有关。200... 对1990年以来青海省年度会商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1994~2001年度的地震大形势预测结果基本与实际地震情况一致,而2002~2005年度的预测结论与实际发生的地震有一些背离。经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该时段的强地震活动情况较弱有关。2006~2008年度地震大形势的预测工作又获得了较为可喜的业绩,表明该方面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分析预测能力,体现了青海省地震局在地震大形势研究工作中作出了值得肯定的成绩。同时,也说明地震大形势预测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需要一批知识面广,专业背景相对宽的研究人员来做综合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地震大形势 地震预测
下载PDF
用R值评分法研究青海省1990~2006年以来的地震预报效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屠泓为 陆广海 孙洪斌 《高原地震》 2007年第3期13-16,共4页
基于用R值评分方法对青海省1990~2006年以来的地震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通过2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17年来青海省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R值约为0.261。表明了地震危险区域的划分工作在这些年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研究也表明R值的高低不... 基于用R值评分方法对青海省1990~2006年以来的地震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通过2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17年来青海省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R值约为0.261。表明了地震危险区域的划分工作在这些年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研究也表明R值的高低不仅和预测手段有关,而且与年度地震活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地震预报效能 评价
下载PDF
2010年玉树Ms7.1级地震发生背景及预测研究回顾 被引量:2
19
作者 屠泓为 杨晓霞 丁宁霞 《高原地震》 2015年第A12期27-33,共7页
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2010年4月14日我国大陆西部的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值此玉树地震5周年之际,对该区域地震的预测研究进行回顾,从地震前兆资料、地震大形势、构造相互作用、应力的积... 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2010年4月14日我国大陆西部的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值此玉树地震5周年之际,对该区域地震的预测研究进行回顾,从地震前兆资料、地震大形势、构造相互作用、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周边大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和讨论。分析认为地震中长期预测仍将是地震预报和地震短临预报的突破口,从大的背景判定危险区域,投入监测力度,进而进行小区域研究分析,在震前找到一定的前兆信息或者资料积累等仍将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7.1级地震 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对地震预测预报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屠泓为 张晓清 +2 位作者 李启雷 袁伏全 冯丽丽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从基层地震工作者的视野,对地震预测预报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地震学与社会地震学的相关性。结合现状,对相关仪器性能、人才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地震预测预报信心不足、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测预报衔接等问题进行... 从基层地震工作者的视野,对地震预测预报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地震学与社会地震学的相关性。结合现状,对相关仪器性能、人才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地震预测预报信心不足、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测预报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描述。最后,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岗位特征及工作现状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与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预报 地震学 社会地震学 建议与设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