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姝娜 屠蓓兰 黄忆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应用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常州市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应用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常州市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比较2组的血清营养状况指标水平、胃肠激素水平、胃肠黏膜屏障指标水平及干预总效率。结果干预2周和1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生长抑素(SS)、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血清促胃液素(GAS)和促胃动素(MT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组干预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干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升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干预 胃肠道功能 营养状态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小儿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屠蓓兰 高姝娜 黄忆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小儿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行阑尾炎手术的1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小儿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行阑尾炎手术的1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在术后1 h的心率(HR)均较术前加快(P均<0.0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较术前均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的HR慢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多学科协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减轻小儿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阑尾炎 多学科协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手术期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屠蓓兰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患儿全部使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联合健...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患儿全部使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屠蓓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三位一体的肺... 目的探究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三位一体的肺部物理疗法,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痰液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三位一体肺部物理疗法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血液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物理疗法 患儿 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5
作者 屠蓓兰 《常州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340-341,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1种肠道发育畸形。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肥厚、扩张,扩张部分远端狭窄。临床表现以便秘为主。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了8例该病患儿,行巨结肠根治术,术后精心护理,康复效果明显。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精心护理 2009年 肠道发育畸形 巨结肠根治术 神经节细胞 近端结肠 远端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