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践问题调研报告--以青岛市法院认罪认罚案件适用情况为基础 被引量:3
1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田孝民 +2 位作者 牛传勇 岳薇 岳峰婷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历经两年试点,正式被刑事诉讼法确立为法律制度,但在分析青岛市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基础上,可看出该制度在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各阶段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侦查机关...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历经两年试点,正式被刑事诉讼法确立为法律制度,但在分析青岛市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基础上,可看出该制度在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各阶段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侦查机关充分行使撤案权、积极调解促成当事人和解,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分步多轮协商等以精准提出量刑建议,审判机关提高能动性和灵活性、破除现有机制障碍扩大速裁程序适用等,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更加流畅,以实现刑事诉讼全过程提速与分流,实现司法资源优化配置与司法效率的提高,进而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体从宽,达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从宽制度 侦查启动 量刑建议与协商 实体从宽与程序从简
下载PDF
平等、公开与责任——审判组织改革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1,共4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法院改革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初级阶段到全面的、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系统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有关审判组织改革的内容依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和审...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法院改革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初级阶段到全面的、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系统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有关审判组织改革的内容依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和审判机构,实现审与判的有机统一”,重点之一就是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重点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审判组织的制度设计和运行还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改革 审判机构 审判委员会制度 改革和完善 平等 理性 责任 公开 审判组织 90年代
原文传递
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52-56,共5页
刑事受害人(这里指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救助制度,是对遭受严重犯罪行为侵害.因刑事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刑事受害人没有获得任何经济赔偿或补偿,致使其生产生活陷入困境,通过预设的程序给予一定数额经济救助的政策。该制度是刑事附... 刑事受害人(这里指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救助制度,是对遭受严重犯罪行为侵害.因刑事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刑事受害人没有获得任何经济赔偿或补偿,致使其生产生活陷入困境,通过预设的程序给予一定数额经济救助的政策。该制度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补充与完善,特点是具有救急性、抚慰性,目的是扶危济困,矫正被犯罪行为破坏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救助制度 受害人 实践与探索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社会和谐稳定 犯罪行为 经济赔偿
原文传递
我国少年刑事审判基本理念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S期69-73,共5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许多政策与法律制度都在探索之中,少年刑事审判的理念也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一些针对少年审判的模糊理念,从一定层面影响了少年法庭组织体系的合法构建,影响了少年法庭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少...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许多政策与法律制度都在探索之中,少年刑事审判的理念也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一些针对少年审判的模糊理念,从一定层面影响了少年法庭组织体系的合法构建,影响了少年法庭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少年法庭工作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法庭 刑事审判 法律制度 法庭工作 转型期 组织体 合法 稳定
原文传递
论执行和解协议对原生效裁判文书执行力的替代 被引量:2
5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民司法》 2018年第19期67-73,共7页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通过和解协议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是常见的方式,但对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属性以及强制执行力的认识,民诉法学理论和实践上存在颇多分歧,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我国现行规范对执行和解协议私契约的定位已...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通过和解协议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是常见的方式,但对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属性以及强制执行力的认识,民诉法学理论和实践上存在颇多分歧,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我国现行规范对执行和解协议私契约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民众对司法的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需求,在强调执行程序公权力的主导性前提下,其缺陷表现在制度建构上实际否定了执行和解协议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导致执行程序的低效运作,也与当下审执分离的改革目标相悖。因此需要在法院的参与下赋予执行和解协议执行力,实现执行和解协议对原生效裁判文书执行力的代替。可以规定当事人对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司法审查程序的启动享有选择权,在守约当事人不选择另行诉讼而申请恢复执行时,应参照法院审查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程序,引入非讼裁判理念,通过法院的确认程序,赋予执行和解协议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效法律文书 强制执行力 和解协议 裁判文书 当事人意思自治 强制执行程序 司法审查程序 人民调解协议
原文传递
四权分离模式下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民司法》 2020年第16期74-79,共6页
院庭长监督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司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人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理论与制度基础逐步消解,新的系统化理论尚未形成,相关制度设计始终不够到位,使得改革... 院庭长监督管理机制是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司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人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理论与制度基础逐步消解,新的系统化理论尚未形成,相关制度设计始终不够到位,使得改革后一些法院存在院庭长监督管理不当的现象,陷入了行政化与监管不到位的两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监督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规律 监督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改革 行政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