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遗传性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超微结构与血管功能损伤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浥尘 蒋柳萍 +11 位作者 车在前 沈伟利 陈红 臧敏华 陆琴 郑林 叶朝阳 東野英明 山西恭辅 穆罕默德吉福 山西博道 岡村春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8-736,共9页
背景与目的高血压及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然而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的超微结构、代谢异常与同期血管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缺乏。该实验研究正常及两种遗传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和相应血管功能病变、血糖及胰岛素变... 背景与目的高血压及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然而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的超微结构、代谢异常与同期血管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缺乏。该实验研究正常及两种遗传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和相应血管功能病变、血糖及胰岛素变化。方法实验选用雄性京都种Wistar大鼠(WKY)、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脑卒中易发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饲养至6-8月龄,每组动物8-10只。测定血压、血胰岛素与血糖水平,分别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方法测定血管功能,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方法观察血管内膜、中膜及外膜各层结构变化,测定内膜及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SHR及SHRSP收缩压、血清胰岛素水平较WKY升高,SHRSP升高较SHR明显[收缩压:SHR(193±12)、SHRSP(276±20)比WKY(123±9)mm Hg;血清胰岛素:SHR(3.06±0.66)、SHRSP(4.69±0.54)比WKY(2.11±0.27)μg/L,均P〈0.01]。SHR、SHRSP血管内膜及中膜显著增厚[SHR(4.23±0.31)、SHRSP(5.89±0.40)比WKY(2.24±0.12)μm,均P〈0.01],伴有血管内皮依赖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以SHRSP下降最明显,SHRSP主动脉对α受体激动剂诱导的收缩反应减弱而对高钾的收缩反应增强,SHR对α受体激动剂及高钾诱导的收缩反应均增强。SHR/SHRSP增厚的内膜为内膜下层,由无定形基质、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构成,SHRSP内膜可见水肿及内皮细胞坏死,伴大量单核-巨噬细胞浸润。SHRSP饲养至6-8月脑卒中死亡发生率73.3%,部分SHRSP存活者镜下可见血管局部动脉瘤形成与弹力纤维板断裂,主动脉壁各层胶原纤维呈弥漫变性斑点状钙化(37.5%)。同龄SHR均无死亡、血管未见动脉瘤或胶原钙化。结论严重高血压可导致大血管管壁各层增厚,组织炎症、坏死、胶原钙化与相应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损害;高血压时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促进血管增殖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脉超微结构 胶原 钙化 高胰岛素血症
原文传递
TY-51469对疲劳运动的小鼠巨噬细胞格局调节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欣俐 陈浥尘 +13 位作者 车在前 岡村春樹 高井真司 金德男 山西恭辅 東野英明 山西博道 程文婧 徐云芝 吴婷 席晔斌 钮晓音 陈红 陈广洁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7-392,共6页
本实验研究TY-51469对疲劳运动引起小鼠巨噬细胞格局变化的调节作用。选用健康雄性(6~8)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运动+TY组。运动组及运动+TY组进行2周平板跑步运动,前3d为适应性运动,以后每日逐渐增加运动量,运... 本实验研究TY-51469对疲劳运动引起小鼠巨噬细胞格局变化的调节作用。选用健康雄性(6~8)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运动+TY组。运动组及运动+TY组进行2周平板跑步运动,前3d为适应性运动,以后每日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至小鼠普遍出现疲劳征象。第5d起运动+TY组每日运动后按15mg/kg腹腔注射TY-51469,安静对照组及运动组第5d起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PBS,一共注射8d。运动结束后取脾脏制作单个核细胞悬液标记巨噬细胞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并提取巨噬细胞基因测定IRF5和IRF4mRNA表达量,观察并分析疲劳运动对脾脏M1、M2型巨噬细胞数量及比例的影响,以及TY-51469对疲劳运动引起巨噬细胞格局变化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疲劳运动可导致小鼠脾脏巨噬细胞M1/M2比值上升,TY-51469通过恢复M1/M2比例起到对巨噬细胞不同亚群的调节作用,使巨噬细胞格局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M2巨噬细胞 疲劳运动 TY-51469 脾脏 小鼠
原文传递
缓步行走3km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其辅助降压的β内啡肽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圣明 陈浥尘 +13 位作者 陆琴 王建 钟梅芳 陈红 赵军民 刘亿骁 邹沅芫 周佳玮 余俊贤 侯丽娜 山西恭辅 東野英明 山西博道 岡村椿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3-961,共9页
目的比较正常血压年轻人低、中、高强度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缓步行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真实世界研究中低代谢当量(MET,<3 METs)的温和运动之辅助降压作用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 目的比较正常血压年轻人低、中、高强度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缓步行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真实世界研究中低代谢当量(MET,<3 METs)的温和运动之辅助降压作用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入选正常血压年轻人32名,分别进行低强度[缓步行走3km,耗时(49±4)min]、中等强度[快步行走3km,耗时(32±2)min]和高强度(健身房综合锻炼1h)运动,其中32人全部参加缓步行走,自我评估体力可耐受中等强度运动的24人参加快步行走,平素有健身房锻炼习惯的9人参加高强度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及10min分别测静息血压、心率,并计算简易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检测尿常规、白蛋白、尿β内啡肽;第二部分共入选20~86岁高血压患者30例及年龄相似的正常血压对照24人,均进行缓步行走3km,步行前后测静息血压、心率、尿白蛋白、尿β内啡肽及生长激素。结果 (1)正常血压年轻人一次性缓步行走3km可显著降低运动后10min内的静息血压、心率与简易心肌耗氧量[运动后10min比运动前:收缩压(108±8)比(115±8)mm Hg,心率(70±11)比(76±12)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7225±1189)比(8690±1633)mm Hg·次/min,均P<0.01],而快步行走显著增加运动后即刻静息收缩压、心率与心肌耗氧量[运动后即刻比运动前:收缩压(115±11)比(110±10)mm Hg,心率(89±18)比(73±10)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9151±2374)比(7230±1368)mm Hg·次/min,均P<0.01];高强度运动1h显著增加运动后10min内的静息心率(P<0.01)及心肌耗氧(P<0.05),增加血尿和(或)尿白蛋白阳性率(P<0.05)。(2)高血压患者缓步行走3km可显著降低步行后10min内的静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简易心肌耗氧量[运动后10min比运动前:收缩压(125±11)比(133±9)mm Hg,心率(73±10)比(78±12)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8469±2075)比(9523±2216)mm Hg·次/min,均P<0.01];缓步行走过程中立位心率及心肌耗氧量变化不显著。(3)缓步行走3km可显著增加正常血压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运动开始后1h尿β内啡肽排出量(P<0.05),而尿生长激素及白蛋白排出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真实世界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缓步行走3km,可在不显著增加心血管负荷的情况下,降低运动后短期内的静息血压及心率,其辅助降压机制可能部分与运动增加β内啡肽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步行走 血压 心率 高血压 Β内啡肽 运动代谢当量 心血管负荷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