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
7
1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1 位作者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系统中,采用指动脉局部加压技术及相应的检测装置,改善了全周加压袖套所存在的严重的淤血问题;运用新型检测方法,提高了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应用移动线圈式电空变换器,...
介绍了一种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系统中,采用指动脉局部加压技术及相应的检测装置,改善了全周加压袖套所存在的严重的淤血问题;运用新型检测方法,提高了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应用移动线圈式电空变换器,大幅降低了系统使用的噪声。研究还探讨了心拍出量连续检测时胸部两重圆筒模型的适用性问题,以及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时的最佳配置。试验表明,开发的监测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在自由行动下每一心拍循环动态变化的检测,携带舒适性有了明显提高,可实现了循环动态信息的无约束无创性长时间连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补偿法
电阻抗法
无创性检测
循环动态机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血压连续检测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树枚
宋义林
+1 位作者
田中志信
山越宪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23-327,共5页
介绍了开发的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无创性血压连续检测系统,并对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精度进行了试验评价.系统以手腕处的桡动脉为检测部位,采用了局部加压式袖带和新型电空变换器。为了检测和评价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与有创性血压连续检测...
介绍了开发的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无创性血压连续检测系统,并对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精度进行了试验评价.系统以手腕处的桡动脉为检测部位,采用了局部加压式袖带和新型电空变换器。为了检测和评价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与有创性血压连续检测装置(直接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与有创性血压连续检测装置同时测得的结果,无论受测试对象是在安静状态还是在运动负荷状态,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由此证明,本系统以桡动脉为检测部位的无创性血压连续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容积补偿法
桡动脉
无创性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阻抗法无拘束心排量检测的最佳电极配置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1 位作者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5,57,共5页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排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通电电极配置在不同位置时的胸部电流分布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条件下胸部电阻抗Z及其脉动成分△Z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点状电极...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排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通电电极配置在不同位置时的胸部电流分布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条件下胸部电阻抗Z及其脉动成分△Z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筒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用点状电极检测时的最佳电极配置。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并考虑日常生活中无拘束CO检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满足胸部圆筒模型条件的电极最佳配置为通电用点状电极为两耳朵的后边--下腹部(腰骨附近),检测用电极为锁骨中央—剑状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排量
电阻抗法
无拘束检测
最佳电极配置
原文传递
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创性心输出量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用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1 位作者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4-691,共8页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输出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阐述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创性CO检测的关键因素,探讨...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输出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阐述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创性CO检测的关键因素,探讨了胸部正中线上6个检测电极检测到的从锁骨位置到剑凸位置电阻抗的波动部分(ΔZ)波形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其两种典型的分布模式,分析了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测量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用性。综合实验结果中得到的胸廓正中附近血液泵出时所引起的ΔZ分布规律和变化模式,得出当采用点状电极检测无创性CO时,检测用电极的黏附位置以锁骨中央—乳首位置更为适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输出量
生物阻抗法
胸部圆柱模型
点状电极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
7
1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机构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日本金泽大学工学部人间机械工学科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文摘
介绍了一种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系统中,采用指动脉局部加压技术及相应的检测装置,改善了全周加压袖套所存在的严重的淤血问题;运用新型检测方法,提高了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应用移动线圈式电空变换器,大幅降低了系统使用的噪声。研究还探讨了心拍出量连续检测时胸部两重圆筒模型的适用性问题,以及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时的最佳配置。试验表明,开发的监测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在自由行动下每一心拍循环动态变化的检测,携带舒适性有了明显提高,可实现了循环动态信息的无约束无创性长时间连续检测。
关键词
容积补偿法
电阻抗法
无创性检测
循环动态机能
Keywords
Volume-compensation method, Electical admittance method,Noninvasive measurement, Cardivoascular haemodynamic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血压连续检测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高树枚
宋义林
田中志信
山越宪一
机构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日本金泽大学工学部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23-327,共5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项目(2007年度)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向资0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仪器开发
文摘
介绍了开发的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无创性血压连续检测系统,并对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精度进行了试验评价.系统以手腕处的桡动脉为检测部位,采用了局部加压式袖带和新型电空变换器。为了检测和评价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与有创性血压连续检测装置(直接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与有创性血压连续检测装置同时测得的结果,无论受测试对象是在安静状态还是在运动负荷状态,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由此证明,本系统以桡动脉为检测部位的无创性血压连续检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血压
容积补偿法
桡动脉
无创性检测
Keywords
blood pressure, volume-compensation method, radial artery,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阻抗法无拘束心排量检测的最佳电极配置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机构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金泽大学工学部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5,57,共5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项目(国人厅发[2007]171号)
文摘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排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通电电极配置在不同位置时的胸部电流分布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条件下胸部电阻抗Z及其脉动成分△Z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筒模型的适用性,以及用点状电极检测时的最佳电极配置。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并考虑日常生活中无拘束CO检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满足胸部圆筒模型条件的电极最佳配置为通电用点状电极为两耳朵的后边--下腹部(腰骨附近),检测用电极为锁骨中央—剑状凸起。
关键词
心排量
电阻抗法
无拘束检测
最佳电极配置
Keywords
Cardiac output(CO)
Electrical impedance method
Ambulatory measurement
Optimal spot-electrode array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创性心输出量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用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机构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金泽大学工学部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4-691,共8页
基金
国家人事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项目(国人厅发[2007]171号)
文摘
介绍了基于电阻抗法的无拘束心输出量(CO)检测技术与原理。利用开发的多通道电阻抗分布检测装置,对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阐述了用点状电极替代带状电极进行无创性CO检测的关键因素,探讨了胸部正中线上6个检测电极检测到的从锁骨位置到剑凸位置电阻抗的波动部分(ΔZ)波形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其两种典型的分布模式,分析了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拘束CO测量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用性。综合实验结果中得到的胸廓正中附近血液泵出时所引起的ΔZ分布规律和变化模式,得出当采用点状电极检测无创性CO时,检测用电极的黏附位置以锁骨中央—乳首位置更为适合的结论。
关键词
心输出量
生物阻抗法
胸部圆柱模型
点状电极
Keywords
Cardiac output(CO)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thod
Thorax cylindrical model
Spot-electrode
分类号
TH789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容积补偿法和电阻抗法的小型循环动态监测系统的开发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腕式血压连续检测系统
高树枚
宋义林
田中志信
山越宪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电阻抗法无拘束心排量检测的最佳电极配置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4
采用点状电极进行无创性心输出量检测时胸部圆柱模型的适用性
宋义林
高树枚
五十岚朗
山越宪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